Workflow
赛晶科技(00580) - 2024 - 年度财报
赛晶科技赛晶科技(HK:00580)2025-04-29 17: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约16.102亿元,较去年增长约52.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025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25.4%;基本每股盈利约6.39分,较去年增长约229.4%[5]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约10.547亿元增加52.7%至2024年约16.102亿元[31]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约7.192亿元增加51.5%至2024年约10.895亿元[32] - 毛利从2023年约3.355亿元增加55.2%至2024年约5.207亿元,毛利率从31.8%增至32.3%[3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约6730万元减少12.0%至2024年约5920万元[3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8460万元增加25.3%至2024年约1.06亿元[35]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384亿元增加15.6%至2024年约1.6亿元[36]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约1.136亿元增加21.0%至2024年约1.375亿元[37] - 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约4700万元增加160.0%至2024年约1.222亿元[4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3年约3150万元增加225.4%至2024年约1.025亿元[42] - 工业及其他领域收入从2023年5.13294亿元增加22%至2024年6.58567亿元[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常规直流输电及柔性输电分领域收入约6.479亿元,较去年增长约156.7%[5] - 2024年自主研发功率半导体收入约5910万元,较去年下降约27.0%,下半年收入约43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0%[11] - 2024年输配电商领域收入812017千元,较2023年增长95%,其中常规直流输电商收入366981千元,增长90%,柔性输电商收入280886千元,增长371%,其他输配电商收入164150千元,增长0%[19] - 2024年电气化交通领域收入49446千元,较2023年下降14%,其中轨道交通收入44661千元,下降7%,电动汽车收入1626千元,下降78%,其他交通收入3159千元,增长73%[22]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1520030千元,毛利率31.5%;国外市场收入90179千元,毛利率46.9%;合计收入1610209千元,平均毛利率32.3%[15] - 2024年国内市场输配电商收入812017千元,占比54%;电气化交通收入49446千元,占比3%;工业及其他收入658567千元,占比43%[16][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中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超3亿千瓦,集团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195] - 集团将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抓住能源技术变革机遇,加快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增长[195] 新产品研发 - 2024年公司推出电阻率低至13毫欧的1200V SiC MOSFET芯片等多款新产品,巩固国产高端SiC和IGBT芯片领域技术优势[10] - 2024年公司以自主研发芯片为核心,推出1050V FP封装和1700V EP封装的IGBT模块系列产品等,扩大IGBT模块产品线[1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柔直用直流支撑电容器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第三方IEC全项测试的产品,实现100%国产化替代[8]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直流支撑电容器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可保障柔性特高压换流系统安全稳定[8] 行业数据 - 2024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较去年增长约14.6%[6] - 2024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较去年增长约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较去年增长约18.0%[6] - 2024年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83万亿千瓦时,较去年增长约27.0%,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接近20%[6] - 2023年4个特高压常规直流工程启动,2024年沙特中南工程等3个工程进入启动阶段,预计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还有十余个规划中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7] 市场拓展 - 2024年芯片客户从3家增长至14家,模块客户从18家增长至46家[11] - 无功补偿行业供货覆盖超70%企业,国产产品中市场份额排名前二[11] - 高压级联储能领域向全部主流企业供货[11] - 即将在年销量10万辆+商用电动车企业处开始路测[11] - 开始向电阻焊机场市场份额排名前两位的客户供货[11]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适用守则条文,时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75] - 董事会目前由3位执行董事和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8] - 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董事会7名成员,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占比约42.9%[79] - 2024年4月1日至10月15日,董事会8名成员,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占比50.0%[79] - 2024年10月16日至12月31日,董事会7名成员,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占比约57.1%[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遵守上市公司三分之一董事成员退任及重选规定[79] - 2024年共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以审阅及批准集团财务及营运业绩[81] - 公司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规管自身企业管治常规[75] - 全体董事在2024年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的出席率高,如执行董事项颉、龚任远、岳周敏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82] - 所有董事均接受有关公司条例及上市规则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蔡鸽女士于2024年4月1日获委任,4月2日获法律建议[84][85] - 所有董事任期为三年,每年股东周年大会上,不少于三分之一当时在任的董事须退任[86] - 2024年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87] - 董事会设立四个委员会,包括审核、薪酬、提名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8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三次会议[90][91] - 审核委员会确定委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外聘核数师并厘定薪酬[91] - 审核委员会成员陈世敏以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出席会议次数为3/3,张学军为3/3,梁铭枢为2/3[92] - 薪酬委员会2024年举行三次会议,建议向承授人授出购股以认购最多6970万股股份[94][95] - 梁铭枢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3,陈世敏以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出席3/3,作为替任董事出席1/1,张学军出席3/3[96] - 提名委员会2024年举行一次会议,建议委任新董事和重选退任董事[99] - 张学军、龚任远、陈世敏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均为1/1[100] -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101] - 项颉出席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张灵为1/1,陈世敏以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出席2/2,作为替任董事出席1/1,张学军出席2/2,梁铭枢出席1/2[102] - 公司秘书何丽娜2024年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03]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梁铭枢[94]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张学军[97] -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项颉[10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2024年度董事一直遵守规定准则[105] - 董事会每年对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及充分程度进行一次审核,认为2024年度该系统有效及足够[106] - 公司审计部门对集团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年度审计,并呈交《2024年内控年度报告》供董事会审核[107] - 2024年执行董事岳周敏担任附属公司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世敏、张学军不再担任其他公司职务[109] - 公司实施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程序,制定举报政策和反贪污政策,2024年度董事及员工均接受反贪污培训[110] - 董事需编制真实反映公司2024年事务状况、溢利及现金流的财报,并按规定及准则编制[111]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有权投票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递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15] - 公司于2022年6月15日采纳新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117] - 董事会每年审查《股东通讯政策》实施情况及有效性,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施情况满意[118] 董事信息 - 陈先生自2019年2月至今担任银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还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60] - 张学军先生59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个委员会职务[61] - 梁铭枢先生49岁,2017年3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家公司担任财务相关职务[64] - 蔡鸽女士71岁,2024年4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ABB等公司任职[66] - 何丽娜女士46岁,2008年加入集团,2019年4月任公司秘书,在多家附属公司任监事[68] - 张学军先生1986 - 1992年于首都师范大学工作,后在多单位任职[62] - 梁铭枢先生1998 - 1999年于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核数师[64] - 蔡鸽女士1988 - 1991年于霍克希德利集团驻北京办事处担任首席代表[66] - 何丽娜女士2001年于中国政法大学取得经济法学学士学位[68] - 陈先生分别于1982年、1985年和199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60] 公司运营相关 - 集团主要业务为制造及买卖电力电子器件[120] - 集团面临利率、外币、信贷、流动资金风险,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3][124][125][126][127] - 董事会建议从公司股份溢价账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2023年:零),须待股东批准[128] - 公司没有预设的派息比率,董事会有权宣派及分发股息[130]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已公布业绩及资产、负债以及非控股权益概要载于年报第116页[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133] - 自2024年12月31日起至年报日期,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134] - 2010年购股计划于2020年6月3日终止,行使全部授出购股可能发行股份不超136,604,000股,占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0%[135] - 2010年购股权计划下,若进一步授出购股权使12个月内相关购股 权获行使时已发行或将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1%,须获股东另行批准[136] - 2010年购股权计划每份购股权行使期为十年,接纳购股权时应支付1港元[136] - 2010年购股权计划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当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10年购股权计划下雇员(非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年初未行使购股权5670000份,年内行使550000份,年末未行使5120000份[138] - 2010年购股权计划下雇员(非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购股权归属期分四年,每年25%,行使期至2026年3月31日,行使价1.10港元,紧接行使日期前每股加权平均收市价1.22港元[138] - 本年报日期,2010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51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138] - 公司于2020年6月3日生效有条件采纳2020年购股 权计划并终止2010年购股 权计划[139] - 2020年购股 权计划可向多类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 权,行使该计划授出购股 权可能发行股份不超163083100股,相当于批准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139] - 2020年购股 权计划若进一步授出购股 权使12个月内相关购股 权获行使时已发行或将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1%,须获股东另行批准[142] - 2020年购股 权计划有效期十年,每份购股 权行使期十年,可行使前持有最短期限不少于十二个月,接纳购股 权时应支付1港元[142] - 2024年新授出购股权公平价值为0.460港元,集团因未授出生效未确认购股开支[146] - 2024年股息收益率3.85%,预期波幅率57.00%,过往波幅57.00%,无风险利率3.41%[148] - 截至年报日期,根据2020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163,083,1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0.2%[148] - 2024年1月1日,根据2020年购股计划可供授出购股数为163,083,100份[148] - 2024年12月31日,已授出69,700,000份购股,若项颉先生获批,可供授出购股数为93,383,100份[148] - 类别A承授人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