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晶科技(00580)

搜索文档
午后直线拉升!600580,全A股第一名
中国证券报· 2025-03-24 16:1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热点切换,旅游板块逆势走强,有色、化工等周期股盘中活跃,科技股延续调整,深海科技概念股走势分化 [1] - 临近尾盘三大指数回暖,上证指数涨0.15%,深证成指涨0.07%,创业板指涨0.01%,全市场全天成交额1.4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053亿元 [1] 个股表现 - 深海科技概念股坤博精工临近尾盘直线拉升,收盘涨超9%,海洋王尾盘涨停,走出8天6板,成交额超10亿元,早盘曾快速跌停 [2] - 卧龙电驱午后直线拉升,尾盘涨停,全天成交额63.43亿元,成交额位居A股市场第一,近日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签约,成为其战略股东 [2] 旅游酒店行业 - 旅游及酒店板块走强,张家界、峨眉山A等多股涨停 [4] - 清明假期出游预定火热,与清明节相关的传统文化民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激增75%,景区沉浸式体验项目预订热度同比上涨近1倍,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100%,游客偏好3 - 6日自由行 [6] 消费板块 - 年初以来消费、大消费指数分别上涨0.5%、1.4%,略好于市场整体,近期消费板块关注度提升但行情波动仍大,整体配置或仍处于偏左侧阶段,中短期呈现阶段性、结构性机会,中期有望迎来趋势性行情 [7] 银行行业 - 银行板块全天表现活跃,交通银行涨超3%,长沙银行、重庆银行涨逾2% [8] - 3月21日晚交通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净利润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拟分配现金股利146.3亿元,交行已建成金融行业最大规模千卡异构算力集群,构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算法矩阵,普惠贷款线上业务增量占比突破80% [10] - 预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信贷投放策略积极,资产定价稳定,息差回落幅度小于预期,净利息收入同比降幅稳定,部分银行非息收入环比走弱,投资收益规模环比稳定,银行股投资受商业模型重估利好估值上行逻辑牵引 [11] 科技行业 - 科技股继续调整,脑机接口板块跌超3%,机器人概念、DeepSeek概念等板块跌超1% [12] - 科技题材调整受市场情绪层面的技术调整压力、小市值股回调和获利回吐三方面因素影响 [12] - 博星证券认为科技股技术风险快速释放,空头能量逐渐减弱;东方证券认为科技板块调整延续,需等年报披露完毕;申万宏源证券称2025年上半年科技产业趋势占优 [12]
赛晶科技(0058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06: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增加约52.7%至约人民币1,610.2百万元[3] - 2024年毛利增加约55.2%至约人民币520.7百万元[3] - 2024年毛利率由约31.8%增加至约32.3%[3]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约人民币102.5百万元[3] - 2024年每股盈利分别为约人民币6.39分(基本)及约人民币6.39分(摊薄)[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012,66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844,023千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2,022,18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993,430千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35,05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691,655千元[8] - 2024年净资产为人民币1,995,95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921,661千元[9] - 2024年来自单一外部客户的收入约为2.01215亿元,超过公司收入10%以上,2023年无此类情况[19][20]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5921.8万元,2023年为6728.8万元[2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经扣除各项成本后得出,如已出售存货成本为10.77788亿元,2023年为7.19353亿元[26]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为1797.3万元,2023年为1104.4万元[30] - 2024年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36,741千元,2023年为22,008千元[32] - 2024年建议派发现金股息每股0.01港元,合共14,766,000元,2023年无[36]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2,522,000元,2023年为31,547,000元[37]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年内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603,771,021股,2023年为1,629,108,942股[38] - 2024年公司收入约1,610.2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52.7%[77] - 2024年公司毛利约520.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55.2%,毛利率从约31.8%增至约32.3%[7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8460万元增至2024年约1.06亿元,增幅约25.3%[82]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384亿元增至2024年约1.6亿元,增幅约15.6%[83]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约1.136亿元增至2024年约1.375亿元,增幅约21.0%[84] - 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约4700万元增至2024年约1.222亿元,增幅约160.0%[87]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3年约3150万元增至2024年约1.025亿元,增幅约225.4%[90] - 存货从2023年末约2.299亿元增至2024年末约2.899亿元,增幅约26.1%[9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3年末约8.146亿元增至2024年末约11.612亿元,增幅约42.5%[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约7.993亿元减至2024年末约4.155亿元,减幅约48.0%[9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3年末约3.827亿元减至2024年末约2.993亿元,减幅约21.8%[9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买卖及制造电力电子器件[13] - 公司超过94%的收入归因于中国内地客户,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内地[18] - 2024年销售电力电子器件收入为16.10209亿元,2023年为10.54702亿元[21] - 2024年销售电力电子器件已确认收入金额为2695万元,2023年为1376.9万元[23]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1,520,030千元,毛利率31.5%;国外市场收入90,179千元,毛利率46.9%;合计收入1,610,209千元,平均毛利率32.3%。2023年国内市场收入987,067千元,毛利率31.4%;国外市场收入67,635千元,毛利率38.0%;合计收入1,054,702千元,平均毛利率31.8%[53] - 2024年国内市场输配电收入812,017千元,毛利率44.3%;电气化交通收入49,446千元,毛利率20.8%;工业及其他收入658,567千元,毛利率16.5%;合计收入1,520,030千元,平均毛利率31.5%。2023年输配电收入416,381千元,毛利率48.0%;电气化交通收入57,392千元,毛利率25.4%;工业及其他收入513,294千元,毛利率18.5%;合计收入987,067千元,平均毛利率31.4%[54] - 2024年国内市场输配电收入占比54%,电气化交通占比3%,工业及其他占比43%;2023年输配电收入占比42%,电气化交通占比6%,工业及其他占比52%[57][58] - 2024年输配电网领域收入812,017千元,较2023年的416,381千元增长95%,其中常规直流输电增长90%,柔性输电增长371%,其他输配电基本无变动[59] - 2024年公司常规直流输电分领域收入较2023年增长约90%,交付金上-湖北等三个±800千伏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工程等订单产品[62] - 2024年公司柔性输电分领域收入较2023年增长约371%,交付德国BorWin6海上风电工程等订单产品[63] - 2024年公司电气化交通领域收入49,446千元,较2023年下降约14%,其中电动汽车分领域收入下降约78%[65][66] - 2024年公司工业及其他领域收入658,567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22%,新能源发电及储能分领域收入增长约52%[68][69] - 2024年公司国外市场收入90,179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33%,国内子公司产品收入增长320%[71]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部分附属高科技企业可获15%优惠税率[31] - 公司在瑞士、德国及荷兰的附属公司分别按约18%、32%及25.8%的税率缴纳当地企业税[31] 公司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自首次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起无特定售后租回交易,相关修订对财务状况表或表现无影响[15] 公司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情况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22,229千元,2023年为741,768千元[40] - 2024年应收票据为254,525千元,2023年为87,346千元[40] - 2024年合约资产账面净值为38,690千元,2023年为45,128千元[4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3个月内金额为518,522千元,2023年为513,670千元[4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15,585千元,2023年为14,508千元[44] - 集团允许部分客户在6个月至60个月内结算合约金额的5% - 10%[41] - 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备2024年初为175千元,拨回减值亏损净额25千元,年末为150千元;2023年初为192千元,拨回减值亏损净额17千元,年末为175千元[45]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账面价值961,069千元,预期信贷亏损率1.68%,预期信贷亏损15,735千元;2023年12月31日总账面价值787,071千元,预期信贷亏损率1.91%,预期信贷亏损14,683千元[47] - 2024年12月31日若干应收票据抵押金额为74,084,000元,2023年为21,028,000元[47][51] - 2024年12月31日已背书票据账面价值为12,835,000元,2023年为7,043,000元[49] - 2024年12月31日已终止确认票据账面总值为142,548,000元,2023年为39,187,000元[50] 公司应付款项情况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416,724千元,其中六个月内366,017千元,六个月以上50,707千元;2023年末总计301,529千元,其中六个月内255,234千元,六个月以上46,295千元[51] 公司产品及生产线情况 - 2024年公司推出多款芯片新产品,包括电阻率低至13毫欧的1200V SiC MOSFET芯片等[7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接近完成第三条IGBT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及第一条SiC模块封测生产线的厂房内部建设和设备采购工作[74] - 公司直流支撑电容器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76] 行业市场预测 - 2025年中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超3亿千瓦[104]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1,603,834,000股,每股面值0.1港元,其中库存股份6,340,000股[106] - 2024年公司在联交所回购28,530,000股股份,总购买价约31,637,403港元[106] - 2024年回购的28,530,000股股份中,19,190,000股已注销[106] - 2024年回购尚未注销的9,340,000股股份中,6,340,000股于2024年、3,000,000股于2025年1月从中央结算系统提取并作为库存股份持有[107] - 2025年初至公告日期,公司在联交所回购240,000股股份,总购买价约314,862港元[109] 公司股息及会议相关情况 - 董事会建议从公司股份溢价账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0.01港仙(2023年:零),须待股东批准,预计2025年6月30日或前后支付[114] - 股东周年大会拟定于2025年6月6日上午10时举行[115]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身份,2025年6月3日至6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6] - 为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股东身份,2025年6月12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6] - 公司将于2025年3月20日下午3时至4时举行业绩发布会[119]
赛晶科技:输配电业务稳定提升收入-20250218
中泰国际证券· 2025-02-18 1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晶科技2024年收入因输配电业务增长将同比大幅上涨超50%至约16亿元,2025年IGBT收入进入高增长阶段,目标实现自研功率半导体业务收入约1.5亿元,2025年收入目标20亿,同比增长25% [1][2][3] 各部分总结 输配电业务 - 2024年受常规直流输电和柔性输电项目启动及产品交付影响,收入将同比大幅上涨超50%至约16亿元,输配电业务占总收入约55% [1] - 2024年输配电业务收入主要增长来源包括三条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工程、海上风电项目、无功补偿装置及海外直流输电项目等 [1] - 阳极饱和电抗器市场份额接近100%,是国内唯一自主技术供应商,电力电容器是国内主流供应商之一,市场份额约10%以上,自主产品供应量提升有助于毛利率增长 [1] - 疫情后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因电网建设和交付周期长,输配电业务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1] IGBT业务 - 2023年自研功率半导体(IGBT)业务销售收入8100万元,同比增长105%,2024上半年因国产产品需求暂时下跌收入受影响,预计全年同比下跌 [2] - 随着批量供货客户群体增加,新FP封装模块产品及第七代IGBT芯片等新产品落地,有利于提升供货量,自研SiC碳化硅芯片进入测试阶段 [2] - 2025年目标实现自研功率半导体业务收入约1.5亿元,占总收入7.5% [2] 盈利与估值 - 2024年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公司计划启动派息回馈股东 [3] - 2025年收入目标20亿,同比增长25%,2024年市盈率约为20.7倍,国内同业斯达半导2024年市盈率为34.5倍 [3] 主要财务数据 |项目|FY21实际|FY22实际|FY23实际|1H24实际| |----|----|----|----|----| |收入(百万元)|931|918|1055|656| |增长率(%)|(23.4)|(1.4)|14.9|42.7| |净利润(百万元)|15.5|24.0|31.5|33.7| |增长率(%)|(91.3)|55.2|31.5|N/A| |摊薄后每股盈利(人民币)|0.009|0.015|0.019|0.021| |净资产回报率(%)|1.8|1.3|1.7|1.8| |市盈率(倍)|135.4|87.0|65.8|N/A| |市净率(倍)|1.2|1.1|1.1|N/A| |股息率(%)|0.0|0.0|0.0|0.0| |每股股息(人民币)|0.000|0.000|0.000|0.000|[5] 股票资料 - 现价1.40港元,总市值2200百万港元,流通股比例73.7%,已发行总股本1594百万 [5] - 52周价格区间0.86 – 1.77港元,3个月日均成交额1.8百万港元,主要股东项颉持股24.1% [5]
赛晶科技:IGBT行业新星,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1-25 09:44
报告投资评级 - 未评级 [7] 报告核心观点 - 赛晶科技是输配电行业、新能源行业以及工业领域中的阳极饱和电抗器、层叠母排、功率半导体等核心器件供应商,亦是国内自主研发阳极饱和电抗器主要供应商之一,在IGBT行业有发展潜力,国产替代前景可期[1] - 随着电网项目的规划和启动,以及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市场对自研IGBT芯片和模块产品的需求提升,公司2024 - 2025年预计收入目标分别为16亿和20亿元,同比增长52%和25%,2024年目标净利润7,000 - 8,000万,同比增长超过100%[4] 公司背景 - 赛晶科技成立于2000年,起步于分销瑞士ABB公司半导体产品,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启动IGBT研发和生产项目,是业内龙头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14] 公司业务群 - 公司产品分为功率半导体及配套器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产品两大类,被广泛应用于输配电、轨道交通及工业领域中,2023年三大应用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9.5%、5.4%、48.7%[20] -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个具有自主研发阳极饱和电抗器生产技术的企业,是特高压直流输电中的核心电气设备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十四五”规划中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20][21][24] 进军IGBT芯片业 - IGBT是一个用途广泛但高端产品被外资垄断的行业,赛晶科技专注于研发1200V – 1700V电压等级的IGBT产品,利用国产自主技术,逐步实现国产替代[30][45] - 公司2024上半年推出第三代功率半导体SiC MOSFET,电阻低至1200V/13mΩ,达到国际主流企业同等水平,有望打破外资企业垄断高端IGBT芯片的局面[3][45]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总收入10.6亿元,按产品应用领域划分,电网输配电/电气化交通/工业及其他/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4.2亿/5,700万/5.1亿/6,800万元,占比分别为39.5%/5.4%/48.7%/6.4%,近年整体毛利率保持在28% - 32%,2021 - 2023年净利润由1,500万上升至3,200万,净利润率1.7% - 3.0%[52][53][54] 展望与估值 - 2024 - 2026年电网规划将启动8个特高压和中压电力项目,公司中标订单总规模超40亿元,将在2025 - 2026年交付,2024 - 2025年公司收入目标分别为16亿和20亿元,同比增长52%和25%,2024年预计净利润可提升至7,000 – 8,0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00%,公司FY24E市盈率估值约为21.2倍[59][60]
赛晶科技(0058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1 16:35
业务表现 - 上半年电网工程投资约人民幣2,540億元,同比增長23.7%[4] - 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7.1億千瓦,同比增長51.6%[4] - 風電裝機容量約4.7億千瓦,同比增長19.9%[4] - 收入約人民幣655.8百萬元,同比增長42.7%[4] - 毛利率約35.8%,同比增長8.8個百分點[4] - 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約人民幣33.7百萬元,扭虧為盈[4] - 常規直流及柔性輸電工程在手訂單約人民幣2.96億元[5] - 國外市場業務收入增長約94%,主要來自中國企業中標的國外輸電工程和直接面向國外客戶的業務[7] - 國內市場各業務領域中,輸配電領域收入增長105%,其中常規直流輸電和柔性輸電分領域增長較快[15,17] - 電氣化交通領域收入下降約15%[19] - 工業及其他領域收入基本持平[13] - 全年銷售收入目標為16億元人民幣[8] 技術研發 - 自主研發的柔性直流輸電用直流支撐電容器實現批量供貨及100%國產替代[5] - 自主研发的功率半导体业务研发成果显著、产能有序提升[6] - 即將發布自主研發的碳化硅(SiC)芯片和i23系列IGBT芯片等新產品[6] - 第三條IGBT模塊封裝測試生產線和第一條SiC模塊封裝測試生產線即將完成建設[6] - 本集團已完成SiC MOSFET芯片的研發,其低至13毫歐的電阻率已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計劃在8月底正式發布[28] - 本集團採用第七代微溝槽技術的i23系列1200V/300A IGBT芯片的研發即將完成,並將陸續推出多款i20系列IGBT芯片[28] - 本集團的柔性直流輸電用直流支撐電容器已通過國家級新產品的技術鑒定,並實現100%國產替代[29] 財務表現 - 本集團收入由上年同期約人民幣459.5百萬元大幅增加約42.7%至約人民幣655.8百萬元[30] - 本集團毛利由上年同期約人民幣124.2百萬元大幅增加約89.0%至約人民幣234.8百萬元,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約27.0%增加至約35.8%[32] - 本集團的研發成本由上年同期約人民幣51.8百萬元增加約30.9%至約人民幣67.8百萬元[36] - 本集團的其他開支及虧損由上年同期約人民幣0.4百萬元大幅增加約6,125.0%至約人民幣24.9百萬元,主要由於匯兌損失和遠期合約損失[37] - 本集團的融資成本由上年同期約人民幣4.0百萬元大幅增加約112.5%至約人民幣8.5百萬元[38] - 本集團的除稅前溢利由上年同期約人民幣-5.0百萬元增加至約人民幣36.3百萬元[39] - 本集團的淨利率由約-1.3%增加至約5.1%[41]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由約人民幣-6.1百萬元大幅增加約652.5%至約人民幣33.7百萬元[41]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全面收入總額由約人民幣-5.7百萬元大幅增加約678.9%至約人民幣33.0百萬元[41] 資產負債情況 - 存貨由約人民幣229.9百萬元增加約38.4%至約人民幣318.2百萬元[42] - 平均存貨週轉日數由約107日增加至約124日[42]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由約人民幣814.6百萬元增加約31.9%至約人民幣1,074.5百萬元[43] - 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由約人民幣301.5百萬元增加約23.3%至約人民幣371.9百萬元[44]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約人民幣799.3百萬元減少約42.1%至約人民幣463.1百萬元[45] -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由約人民幣382.7百萬元減少約1.3%至約人民幣377.7百萬元[45] - 資本負債比率由約19.9%減少至約19.6%[45] 股權變動 - 二零二四年一月至六月期間回購股份共18,244,000股[53]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回購的18,244,000股股份中,17,862,000股已註銷,382,000股將予註銷[53] - 自二零二四年七月一日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回購3,936,000股股份,總購買價約3,836,440港元[54,55] - 二零一零年購股權計劃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三日終止,不再授出購股權,但之前授出的購股權仍可行使[67] - 根據二零一零年購股權計劃,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尚未行使的購股權數量為5,370,000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約0.3%[69] - 公司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三日生效了新的二零二零年購股權計劃,可向合資格參與者授予購股權[70] - 根據二零二零年購股權計劃,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尚未授出任何購股權[71] - 二零二零年購股權計劃下,可授出的購股權數量不超過163,083,100份,占批准該計劃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0%[71] 關聯交易 - 公司與關聯方之間存在未償還貸款餘額,包括向合營企業北京矅廷騰逸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提供的人民幣4,500,000
赛晶科技(0058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22:48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收入增加约42.7%至约人民币655.8百万元[1] - 公司毛利增加约89.0%至约人民币234.8百万元[1] - 公司毛利率由约27.0%增加至约35.8%[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约人民币33.7百万元[1] - 公司每股盈利为约人民币2.09分(基本)及约人民币2.09分(摊薄)[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电子电力部件收入为655,758千元,同比增长42.7%[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后溢利为34,335千元,同比增长4.7%[10]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3,722千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088千元[17] - 公司期内每股基本盈利为0.021元,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004元[18] - 除税前溢利由人民币-5.0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36.3百万元[5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大幅增加652.5%至人民币33.7百万元[52] 成本与费用 - 公司研发成本为人民币67,756千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总计8,541千元,同比增长111.1%[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已出售存货成本为420,321千元,同比增长26.5%[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1,413千元,同比增长8.4%[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580千元,同比增长21.9%[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递延开发成本摊销为4,200千元,同比增长13.9%[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2,115千元,同比增长1.8%[12] - 公司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15,416千元,同比增长83.3%[15] - 研发成本增加30.9%至人民币67.8百万元,主要由于自产IGBT的研发成本增加[47] - 其他开支及亏损大幅增加6,125.0%至人民币24.9百万元,主要由于瑞士法郎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和远期合约损失[48] - 融资成本增加112.5%至人民币8.5百万元,主要由于回购协议中计提利息影响[4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965,873千元,较去年底增加[4]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935,025千元,较去年底减少[4]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72,150千元,较去年底增加[4] - 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1,931,090千元,较去年底增加[5] - 存货增加38.4%至人民币318.2百万元,主要由于备货增加[5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31.9%至人民币1,074.5百万元,主要由于收入增加[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2.1%至人民币463.1百万元,主要由于存货备货增加、应收款项增加以及IGBT业务的设备投资增加[56] 市场与业务 - 公司国内市场收入为617,047千元,同比增长40.4%,毛利率为35.1%[22] - 公司国外市场收入为38,711千元,同比增长94.1%,毛利率为46.9%[22] - 公司输配电领域收入为358,098千元,同比增长105%,毛利率为47.8%[23] - 公司电气化交通领域收入为31,840千元,同比下降15.3%,毛利率为23.1%[23] - 公司工业及其他领域收入为227,109千元,同比增长0.1%,毛利率为16.7%[23] - 公司常规直流输电收入为146,945千元,同比增长177%[26] - 公司常规直流输电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77%,主要由于金上-湖北、哈密-重庆及宁夏-湖南三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订单交付[27] - 公司柔性输电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96%,主要由于德国BorWin6海上风电工程及四川构网储能项目订单交付[28] - 公司电气化交通领域收入同比下降15%,其中电动汽车领域收入下降81%,主要由于客户减少ED封装IGBT模块用量及新产品尚在测试阶段[30][33] - 公司国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4%,主要由于国外子公司Astrol Electronic AG收入增加[38]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42.7%,从2023年上半年的4.595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6.558亿元,主要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风电项目订单交付[42]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89%,毛利率从27%提升至35.8%,主要由于收入增加及高毛利产品比重上升[4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已完成SiC MOSFET芯片研发,计划8月底发布,其电阻率低至13毫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0] - 公司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支撑电容器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并在多个项目中实现100%国产替代[41] 政府补贴与利息收入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收入为20,348千元,同比增长68.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4,981千元,同比增长1.5%[10] 回购与投资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回购了18,244,000股股份,总购买价约为21,130,266港元[63] - 2024年1月回购2,590,000股,每股价格最高1.32港元,最低1.21港元,总购买价3,209,793港元[63] - 2024年2月回购13,176,000股,每股价格最高1.25港元,最低1.01港元,总购买价14,989,246港元[63] - 2024年3月回购1,200,000股,每股价格最高1.24港元,最低1.18港元,总购买价1,446,829港元[63] - 2024年4月回购896,000股,每股价格最高1.20港元,最低1.14港元,总购买价1,047,665港元[63] - 2024年6月回购382,000股,每股价格最高1.16港元,最低1.11港元,总购买价436,733港元[63] - 公司未在2024年上半年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65] 股息与会议 - 公司未建议在2024年上半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69]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22日举行业绩发布网络会议,讨论2024年上半年中期业绩[70] 行业动态 - 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全年电网投资将首次超过6000亿元,比去年新增约711亿元[62]
赛晶科技(0058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8:11
公司业务发展 - 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储能和电动汽车等高端应用市场的收入增长约105%[6] - 公司海外业务取得良好成绩,特别是在电气化船舶领域,收入增长约80%[6] - 公司签订了多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合同,为2024年取得更好成绩奠定了基础[6] - 公司推出了多项新产品,如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船用固态直流断路器和直流支撑电容器等,取得出色成绩[7] - 公司启动了多个系列芯片和模块的研发,有望在2024年内陆续推出,覆盖电动汽车、新能源发电等市场需求[9] - 公司的一家附属公司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0] - 公司在国外市场的收入增长了80%[30] - 公司研发了多款新产品,包括1700V IGBT及FRD芯片、ST封装IGBT模块等[33] - 公司的直流支撑电容器成功应用于海外SVG项目,为国产替代奠定了基础[36] - 公司在国内船舶市场取得突破,推出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和海上风电运维母船[37]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达到987,067千元,毛利率为31%,国外市场收入为67,635千元,毛利率为38%[13] - 公司輸配電领域收入为416,381千元,增长29%,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收入为192,721千元,增长50%[14] - 公司電氣化交通领域收入为57,392千元,下降29%,其中軌道交通收入为48,212千元,增长5%[20] - 公司工业及其他领域收入为513,294千元,增长8%,其中新能源发电领域销售额增长了8%[27] - 公司的毛利率从28.5%增加至31.8%,主要由于高毛利产品比重增加[42] - 公司的除税前溢利增加了20.8%,达到47.0百万人民币[50] - 公司的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增加了31.3%,达到31.5百万人民币[53] - 公司的存货增加了41.0%,主要由于本期末备货增加[5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798.2百万元增加约2.1%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814.6百万元,主要由于收入增加所致[5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50.8百万元增加约20.2%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01.5百万元,主要由于本期末备货增加所致[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618.8百万元增加约29.2%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799.3百万元,主要由于本期投资者向一家附属公司注资所致[62] 公司治理 - 公司重视企业治理常规,遵守企业治理守则,提升股东责任和透明度[104] - 公司以“尊重、创新、超越”为核心价值观,追求卓越、共赢未来[105] - 公司专注于功率半导体技术和前沿电力电子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106] - 公司强调企业文化对于提高竞争力和员工凝聚力的重要性[108][109] - 公司设立机制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意见和信息,包括独立途径接触高级管理层和公司秘书[116] - 董事会持续进行专业发展培训,确保董事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为董事会作出贡献[118] - 公司主席负责公司整体策略和业务发展,首席执行官监督公司整体业务,确保决议贯彻执行[119] - 非执行董事为董事会带来商业和财务专业知识,通过参与会议和处理利益冲突事项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120]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监督多方面事务[121][122] - 董事会应确保成员具备适当技术、经验和多元观点,委任程序需经提名委员会推荐候选人后董事会决定[129][130] - 公司已制定舉報政策供员工提出不当行为举报,所有董事及员工已接受有关反贪污的培训[144] - 董事会制定了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通过多元化董事会成员来提升公司的管理质量和业绩表现[148] - 公司已委任蔡鴿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女性比例达到25%[149] - 公司员工男女比例约为6:4,已达到性别多元化[150]
特高压项目放量在即,半导体业务高速增长
国海证券· 2024-04-01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营收达到10.55亿元,同比增长14.92%[1] - 公司2023年下半年实现营收5.95亿元,同比增长19.59%,归母净利润为0.38亿元,同比增长20.88%[2] - 公司电网输配电业务实现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25%,常规和柔性直流输电领域销售收入合计2.5亿元,同比增长43%[4] - 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145万元,同比增长105%,其中94%来自新能源发电、储能和电动汽车领域[6] 未来展望 - 公司在常规和柔性直流输电领域有多个项目密集开工和交付,未来受益于清洁能源需求增长,业务有望持续增长[4] - 公司在半导体业务中推出多个系列产品,展望2024年有更多新品推出,助力业务增长[6] - 公司有多个特高压常规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以及海上风电并网项目有望在2024年开工建设[5] - 公司在新型输电工程领域有多个项目即将启动,展示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5] 财务预测 - 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3/20.09/23.93亿元,同比增速为51%/26%/19%[8]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2.02/2.43亿元,同比增速为174%/134%/20%[8] - 摊薄每股收益预测2024年为0.05元,2025年为0.12元,2026年为0.15元[10] 风险提示 - 半导体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功率半导体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客户验证不及预期等风险提示[9]
赛晶科技(0058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22:56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年业绩公告显示,收入增长约14.9%,达到约人民币1,054.7百万元[1] - 公司毛利增长约28.3%,达到约人民币335.5百万元,毛利率从约28.5%增加至约31.8%[1]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1.94分,每股稀释盈利约为人民币1.93分[1] 贸易情况 - 公司主要经营在中国内地,超过95%的收入归因于中国内地客户[14] - 2023年销售电子电力部件收入达到1054702人民币千元,比2022年的917780人民币千元增长[16]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41,76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了87,744千元[28]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款项中3个月内的金额为513,670千元,3至6个月为76,889千元[3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在二零二三年末为14,508千元,主要由于销售合同金额增加所致[33]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787,071千元,其中预期信贷损失率为1.91%[35]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301,529千元,其中六个月内应付款项为255,234千元[39] 收入来源 - 二零二三年国内市场收入为987,067千元,毛利率为31%,国外市场收入为67,635千元,毛利率为38%[41] - 二零二三年輸配电领域收入为416,381千元,毛利率为48%,柔性直流输电收入为59,663千元,增长20%[42] - 公司提供阳极饱和电抗器、电力电容器等产品给特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领域[43] - 2023年,公司在融资领域的收入增长约50%[45] - 2023年,公司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的收入增长约20%[46] - 2023年,公司在国家电网电力电容器招标采购中收入增长约14%[48] - 2023年,公司在电气化交通领域收入下降,其中电动汽车收入下降幅度最大为72%[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軌道交通领域收入增长约45%[50] - 2023年,公司在工业及其他领域的收入增长约8%[55] - 2023年,公司在国外市场收入增长约80%,主要由船用固态直流断路器销量增加和荷兰KWx公司并购带来的业务扩展所致[58]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在功率半导体及其配套器件领域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1700V IGBT及FRD芯片、ST封装IGBT模块、HEEV封装SiC模块等[61] - 公司在固态交/直流开关领域取得突破,产品销量增长,包括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和海上风电运维母船等[65] 公司财务状况 - 销售成本由656.4百万元增加至719.2百万元,增长9.6%[68] - 毛利由261.4百万元增加至335.5百万元,增长28.3%[69] - 毛利率由28.5%增加至31.8%[70] - 研发成本由90.1百万元增加至113.6百万元,增长26.1%[74]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由24.0百万元增加至31.5百万元,增长31.3%[80] - 存货由163.1百万元增加至229.9百万元,增长41.0%[82] - 平均存货週轉日數由112日减少至107日[84]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由798.2百万元增加至814.6百万元,增长2.1%[84] - 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由250.8百万元增加至301.5百万元,增长20.2%[86] - 流动比率由4.3减少至2.9[89] 公司治理与活动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拥有834名员工[99] - 本集团展望未来,将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推动绿色能源发展[100] - 本集团自主研发的功率半导体在客户中表现出色,对半导体业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已发行1,622,790,000股股份[103] - 本公司在2023年回购了9,952,000股股份,总购买价约为15,123,362港元[104] - 本公司自2024年年初至今在港交所回购了15,766,000股股份,总购买价约为18,199,039港元[105] - 公司回购股份是为了提高每股市场价值和改善投资者信心[106] - 公司股东週年大会定于2024年6月6日上午10时举行[111] - 公司将于2024年3月25日举行全年业绩发布网络会议[114] - 本次網絡會議採用騰訊會議平台[115] - 會議參與詳情如下:https://meeting.tencent.com/dm/422UP2YuuyCo[115] - 騰訊會議號为850-662-313[115]
赛晶科技(0058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6:47
财务表现 - 本集团上半年收入约为459.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9.4%,但净亏损约为13.4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2.9%[6] - 本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收入为439,538千元,毛利率为26.8%[13] - 本公司在国外市场的收入为19,942千元,增长59%;国内子公司产品收入增长32%,国外子公司产品收入增长62%[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459,480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4%[9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资产为1,901,997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99] 业务拓展 - 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领域销售量占比约为83.3%,电动汽车领域销售量占比约为9.3%,电气设备领域销售量占比约为7.4%[6] - 本集团已与客户签订阳极饱和电抗器订单,参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中标约1.9亿元[6] - 本集团推出了i20系列1700V IGBT芯片、d20二极管芯片及ED封装IGBT模块,推出了1200V ST封装IGBT模块,首款乘用车专用型SiC MOSFET模块已进入测试阶段[7] - 本集团持续增加重点业务投入,调试第二条IGBT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设备,购买两条新建生产线设备,瑞士附属公司收购荷兰公司KWx.B.V.[9] 财务风险与管理 - 集团资产抵押中,若干应付票据以应收票据约人民币51.1百万元作抵押[56] - 集团銀行贷款人民币50.0百万元以土地使用权及樓宇、廠房及機器作抵押[57] - 集团銀行贷款人民币109.3百万元以土地使用权及樓宇、廠房及機器作抵押[58] - 集团面临外幣交易货币风险,已与信誉良好的银行签订远期货币合约对冲汇率风险[59]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0] 股权结构与投资 - 公司已发行1,631,662,000股股份,Max Vision Holdings Limited持有338,328,347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的20.74%,孟繁琨持有383,458,347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的23.50%[78][79] - 公司有条件采纳新购股权计划,最多可发行163,083,100股股份,新购股权计划将在十年内有效,每份购股权有十年行使期[89][90][91]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回购了590,000股股份,总购买价约为1,001,800港元[65] - 公司于2010年3月1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0年10月1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