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定制互连方案供应商,行业经验超30年[4][10]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在中国、日本和墨西哥有生产设施[4][10] - 公司制造供应铜&光纤电缆组件等多种产品,应用于多领域[5][10] - 公司业务以定制电缆和服务器产品为主,按合约生产服务供应[6][10] - 公司愿景是成为互连产品领先供应商[7][11] - 公司策略是成为多领域一级供应商并扩展产品范围[8][12] - 公司竞争优势包括适应B2B2B模型等[14] - 公司执行董事为柯天然和黄志权,非执行董事为王来春[15][19] - 公司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6][19] - 公司股份代号为1729[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738.88亿港元,较2023年9个月的482.63亿港元增加256.25亿港元,增幅53.1%[20][28][3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07.86亿港元,较2023年9个月的67.99亿港元增加39.87亿港元,增幅58.6%,毛利率从14.1%提升至14.6%[20][29] - 2024年公司年/期内溢利为45.05亿港元,较2023年9个月的27.76亿港元增加17.29亿港元,增幅62.3%,净利润率从5.8%提升至6.1%[20][29] - 2024年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为113.52亿港元,较2023年9个月的105.57亿港元增加7.95亿港元,增幅7.5%[20] - 2024年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2.58亿港元,较2023年9个月的33.8亿港元增加8.78亿港元,增幅26.0%[20] - 2024年公司股东资金为176.62亿港元,较2023年9个月的136.12亿港元增加40.5亿港元,增幅29.8%[20]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为17.97亿港元,较2023年9个月的8.05亿港元增加9.92亿港元,增幅123.2%[20] - 2024年公司股东资金回报为25.5%,较2023年9个月的20.4%提升5.1个百分点[20] - 公司拟向股东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总额约2.53亿港元[30] - 本年度毛利10.786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增加3.987亿港元或58.6%,毛利率从14.1%增至14.6%[33] - 本年度经营溢利6.236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增加1.902亿港元或43.9%,经营利润率从9.0%降至8.4%[33] - 本年度净利润4.505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增加1.729亿港元或62.3%,净利润率从5.8%升至6.1%[33]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总额约2530万港元[33] - 本年度数据中心和特种电缆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3.4%和207.8%[45] - 本年度医疗设备业务收入增长216.5%[45] - 本年度数据中心分部及特种线分部收益分别大幅增长53.4%及207.8%[48] - 本年度医疗设备分部收益大幅增加216.5%[48] - 本年度网络电线分部收益增加49.6%[50][54] - 本年度服务器分部收益增长42.9%[50][54] - 本年度平均铜价为每吨9,147美元,较上一财政期间上涨9.9%[51][54] - 本年度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上一财政期间下跌2.8%,换算为港元的人民币收益减少1.18亿港元,占集团收益1.6%[52][55] -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港元收市汇率较2023年12月31日下跌2.1%,产生汇兑亏损[52][55] - 本年度集团收益为73.888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25.625亿港元或53.1%[56][58] - 本年度经营溢利为6.236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1.902亿港元或43.9%[56][58] - 本年度净利润为4.505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1.729亿港元或62.3%,净利率由5.8%升至6.1%[56][58]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为73888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256250万港元或53.1%,主要因医疗设备、数据中心等分部收益增加[59][60][61][62] - 本年度铜价较上一财政期间上涨9.9%,平均铜价从每吨8324美元升至9147美元,铜价影响约为6500万港元,占公司收益的0.9%[60][61] - 本年度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较上一财政期间下跌2.8%,换算为港元的人民币收益减少11800万港元,占公司收益的1.6%[60][61] - 数据中心分部收益增加42250万港元或53.4%至121350万港元,受AI兴起和服务器升级驱动[62][64] - 电讯分部收益增加1140万港元或2.1%至56680万港元,部分产能转移至数据中心分部[62][63][64] - 医疗设备分部收益增加55860万港元或216.5%至81660万港元,得益于新厂设立和产能研发能力提升[62][65] - 工业设备分部收益增加480万港元或19.7%至2920万港元,全球经济复苏但步伐慢[62][66] - 汽车分部收益增加5730万港元或57.1%至15770万港元,虽订单低但看好电动车市场,在墨西哥设新子公司[62][67] - 网络电线分部收益增加39120万港元或49.6%至117990万港元,海外订单改善,铜价上涨显示需求提升[62][68] - 服务器分部收益增加95670万港元或42.9%至318810万港元,上半年组件供应短缺后恢复生产[62][70] - 医疗设备分部本年度收益816.6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258.0百万港元增加558.6百万港元或216.5%[71] - 工业设备分部本年度收益29.2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24.4百万港元增加4.8百万港元或19.7%[71] - 汽车分部本年度收益157.7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100.4百万港元增加57.3百万港元或57.1%[72] - 网络电线分部本年度收益1179.9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788.7百万港元增加391.2百万港元或49.6%[72] - 特种线分部本年度收益237.0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77.0百万港元增加160.0百万港元或207.8%[73] - 服务器分部本年度收益3188.1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2231.4百万港元增加956.7百万港元或42.9%[73] - 本年度毛利1078.6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679.9百万港元增加398.7百万港元或58.6%,毛利率从约14.1%增至约14.6%[75][81] - 本年度经营溢利623.6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433.4百万港元增加190.2百万港元或43.9%,经营利润率从9.0%降至8.4%[76][82] - 本年度经营开支总额507.2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268.3百万港元增加238.9百万港元或89.0%,经营开支占收益百分比从5.6%增至6.9%[79][83] - 本年度研发费用232.9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期95.7百万港元增加137.2百万港元或143.4%,研发费用占收益百分比从2.0%增至3.2%[86] - 本年度土地及楼宇重估亏损净额为1190万港元,上一财政期为240万港元[87][90] - 本年度议价购买收益约40万港元[88][91]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4810万港元增至7660万港元,增加2850万港元或59.3%,占集团收益百分比保持1.0%[89] - 行政开支从1.245亿港元增至1.977亿港元,增加7320万港元或58.8%,占集团收益百分比从2.6%增至2.7%[89] - 研发开支从9570万港元增至2.329亿港元,增加1.372亿港元或143.4%,占集团收益百分比从2.0%增至3.2%[89] - 本年度收购专业费用约250万港元[92][97] - 本年度融资成本为7330万港元,上一财政期为8860万港元[93][98] - 本年度除税前溢利为5.357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增加1.933亿港元或56.5%[94][99] - 本年度溢利为4.505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增加1.729亿港元或62.3%,净利润率为6.1%[96][99] - 董事建议派付2024财年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总额约2530万港元[101][102] - 2024财年经调整溢利为4526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17500万港元或63.0%,经调整净利润率为6.1%,上一财政期间为5.8%[107][110] - 2024财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23.3港仙,上一财政期间为14.2港仙[107][110] - 2024财年经调整EBITDA为7127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20790万港元或41.2%,经调整EBITDA占收益比率由10.5%降至9.6%[107][110] - 2024财年收益为73.888亿港元,上一财政期间为48.263亿港元[107] - 2024财年普通股加权平均股份数目为1946579千股,上一财政期间为1945952千股[107] - 2024财年利息开支为7330万港元,上一财政期间为8860万港元[107] - 2024财年税项为8520万港元,上一财政期间为6480万港元[107] - 2024财年折旧及摊销为10160万港元,上一财政期间为7380万港元[107] - 2024财年EBITDA为7106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40.8%[107] - 2024年12月31日股东资金约为17.66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4.05亿港元或29.8%[120][123]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股东资金由0.70港元增加30.0%至0.91港元[120][1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25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6.0%[121][1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为2.43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0.034亿港元或80.5%[121][123] - 公司本年度经营产生的现金为11.352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7.5%,主要归因于经营溢利增加[125][126]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13.911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周转日数由111日减至78日,平均存货占售出货品成本百分比降至21.4%[128][129][130]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项为14.817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周转日数由98日减至91日,逾期超90日的逾期结余占应收账项总额的0.06%[130][132][133]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主要因应收增值税及按金及预付款项增加[133][134]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项为13.965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周转日数由78日增至84日,平均应付账项占售出货品成本百分比升至22.9%[135][136]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为1.956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主要因其他应付款增加[136] - 本年度公司投资1.797亿港元购买有形资产,资金来自内部资源[137]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质押银行存款分别为1.244亿港元和9.579亿港元[1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3.5%,较上一财政期间下降,主要因银行贷款和关联方贷款减少[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95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9.4874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为1956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2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其他应付款项增长[141] - 本年度公司投资17970万港元购置有形资产,资金由内部资源提供[142]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为12440万港元和95790万港元[14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33.5%,上一财政期间为55.3
汇聚科技(01729)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