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总营收约4.805亿港元,2023年约为5.487亿港元[22] - 公司2024年毛利率约为20.2%,2023年为16.1%[22]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约为4.805亿港元,2023年度约为5.487亿港元,毛利率约为20.2%,2023年度为16.1%[24] - 2024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亏损518.57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160.42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亏损2224.13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612.54万港元;外汇收益净额为57.83万港元,2023年为101万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净额为188.88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39.68万港元;总计亏损2495.99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711.64万港元[9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0倍,2023年为2.6倍;速动比率为1.1倍,2023年为1.5倍;资产负债比率为34.1%,2023年为22.6%[94]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银行存款、质押银行存款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821亿港元,2023年为1.961亿港元;借贷总额约为2.134亿港元,2023年为1.634亿港元[9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和应计款项增加约6960万港元,其中物业发展业务应计建筑成本约1.024亿港元,2023年为约3450万港元;香港及中国内地银行借款增加约5380万港元[97][101] - 2024年借贷总额中,应付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款项约1590万港元,2023年为约1650万港元;有抵押银行借贷约1.313亿港元,2023年为约9350万港元;无抵押银行借贷约1610万港元,2023年为零;租赁负债约5010万港元,2023年为约5340万港元[99][101] - 2024年有抵押银行借贷中,六年内支付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85%年利率计息款项约3150万港元,2023年为约1670万港元;一年内偿还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25% - 2.25%年利率计息款项约6490万港元,2023年为约5160万港元;三年内偿还按5.98%年利率计息款项约3490万港元,2023年为约2520万港元;无抵押银行借贷一年内偿还按1.5% - 2%固定年利率计息款项总额约1610万港元,2023年为零[100][102] - 本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850万港元,2023年约540万港元;待售发展中物业/待售物业资本开支约1.486亿港元,2023年约7350万港元[127][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在财报拨备的资本承担约1.1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504亿港元[128][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或然负债约18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339亿港元[133][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质押资产账面总值约1.99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868亿港元[134][139] - 2024年12月31日全职雇员约940名,2023年12月31日约1000名;本年度员工总成本约1.63亿港元,2023年约1.742亿港元[136][141] 制造及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及销售业务通过提高工厂生产及运营效率,使印刷产品采购订单数量增加[20] - 制造及销售业务采取重组措施,包括成本管理、投资深圳设施等,收益呈正向趋势且亏损减少[10]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收益3.6506亿港元,占总收益76.0%,2023年度收益3.4664亿港元,占比63.2%[25]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收益增加约5.3%至约365,100,000港元(2023年约346,600,000港元)[43][44]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分类亏损率约为4.7%(2023年约14.6%)[44][45]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毛利率增加7.1%至约18.5%(2023年约11.4%)[45] 物业发展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发展业务因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面临挑战,但通过调整策略交付新建筑并签订新协议[20] - 物业发展业务以中国清远工业大厦为中心,2024年因市场放缓和投资者情绪谨慎录得亏损[12] - 物业发展业务本年度收益7142.8074万港元,占总收益14.9%,2023年度收益1.6043亿港元,占比29.3%[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两个物业发展项目,与2023年数量相同[48][51] - 中星国盛就股东贷款人民币23,479,330元偿还事项对中清提出诉讼,法院冻结中清清远土地[49][52] - 中清结欠中星国盛人民币23,479,330元及相应利息,还款限期为2014年10月30日,但中清未偿还[56] - 冻结令有效期经多次延长,最终至2025年5月12日[55][57] - 2022年公司开始对中清展开强制执行程序,2023年法院完成内部审查,因市场低迷暂缓行动[58][61] - 公司通过中大清远在清远拥有约208,000平方米土地,开发中星工业园[59][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星工业园总建筑面积约183,000平方米,约70%建筑工程已完成或审查中,预计2025年再完成约10%,占估计总发展面积约44%[60][63] - 2024年中大清远交付物业确认收益约7140万港元,累计交付约83,000平方米,占估计总发展面积约20%,2025年预计交付更多[64][67] - 2024年中大清远就约3,700平方米面积与第三方订立租赁协议,相关面积重新分类为投资物业[65][67] 物业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投资业务和音乐及娱乐业务等其他业务营收有所增加[20] - 2024年物业投资业务涉及4处物业(2023年为3处),包括香港元朗、北京、深圳及中星工业园的物业[71] - 2024年中大清远就中星工业园宿舍部分区域与第三方订立租赁协议,相关区域重新分类为投资物业[72]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投资业务涉及集团四项物业,2023年12月31日为三项[74] - 物业租赁总租金收入约为760万港元,2023年度约为280万港元[75][79]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2220万港元,2023年度约为610万港元[76][79] 音乐及娱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音乐及娱乐业务本年度收益470.3192万港元,占总收益1.0%,2023年度收益398.5706万港元,占比0.7%[25] - 音乐及娱乐业务收益增加约18.0%至约4,700,000港元(2023年约4,000,000港元),本年度分类利润约为433,000港元(2023年分类亏损约3,400,000港元)[47][50] - 音乐及娱乐业务约75%的收益来自网上音乐平台音乐作品特许收入[47][50] 放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贷业务本年度收益498.233万港元,占总收益1.0%,2023年度收益567.258万港元,占比1.0%[25] - 2024年12月31日,共有9名借款人,应收贷款账面总值分别为2040万港元及1050万港元[33][36] - 本年度授出新借贷总额约为650万港元,2023年度约为600万港元,集团贷款组合平均年利率约为16.1%,2023年度约为18.0%[34][37] - 本年度贷款利息收入减少约12.2%至约500万港元,2023年度约为570万港元,分类亏损约为77.9万港元,2023年度分类收益约310万港元[34][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对本金约2980万港元应收贷款借款人采取法律行动,过往已计提减值亏损约2680万港元,法院已就约2720万港元应收贷款作出判决,借款人未支付[35][37] - 应收贷款总额约1940万港元的63%(2023年度:53%)结欠自两名(2023年度:三名)独立第三方,五大借款人应收贷款账面总值约为2590万港元(2023年度:3280万港元)[38][39] - 应收贷款按期限划分,一年内为30,222,831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超两年为487,692港元,超过两年但不超五年为229,440港元[40] - 以香港物业押记作担保的应收贷款约16,074,963港元(2023年约29,171,479港元),违约损失率低,未确认亏损拨备[40][41] - 剩余应收贷款账面总值18,645,000港元(2023年19,114,080港元),确认减值亏损净额约3,239,000港元[40][41] 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贸易业务收益减少至约2680万港元,2023年度约为2920万港元,分类亏损减少至约220万港元,2023年度约为230万港元,经营开支较2023年减少约14%[77][80] 证券买卖及股本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证券买卖及股本投资业务相关金融资产约为22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800万港元,本年度分类亏损约560万港元,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约520万港元,2023年度约为160万港元,本年度已变现亏损约7.4万港元,2023年度无[78][81] 公司投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最大的五项投资约为2840万港元,占经审核总资产约1.8%[82][86] - 对Zhong Wei Capital L.P.投资公平值约为850万港元,占经审核总资产约0.8%,本年度公平值亏损约900万港元[83][86] - 本年度从Zhong Wei收取投资收入约300万港元[84][87] - 第二至第五大投资涉及Wang On Group Limited等四家公司[85][87] 公司未来战略 - 公司未来战略重点是推动可持续增长、恢复盈利能力和巩固市场地位[16] - 公司将优化成本结构、拓展高利润产品线并投资自动化数字印刷技术[11] - 公司将利用全球据点寻找机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期望和环保标准[16] - 2025年公司预计面临多重困境,将审查各业务策略,谨慎多元化和拓展业务;贷款业务扩张会谨慎冒险,继续与其他贷款公司合作吸引新客户并审慎分配资源寻找新贷款交易[105][106] - 2025年公司业务面临挑战,政治经济紧张或使生产转移,贸易关税增加或影响出口销售和消费者购买力[110][114] - 国内印刷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将提升采购能力和生产效率,投入资源提供环保印刷方案[111][114] - 公司将制定销售策略,预留现金流,参加贸易展,升级机器以应对业务影响[112][114] - 为提高印刷业务盈利能力,公司将升级设备、加强人才招聘、采购替代材料和寻找合作机会[113][115] - 贸易业务将分配资源扩大销售团队,扩大客户基础、优化产品组合和提供增值服务[116][121] - 音乐及娱乐业务将在海外及大湾区分配资源扩大音乐作品特许和演出业务[117][122] - 物业发展业务中,中清将重估清远土地开发风险和盈利,中大清远将投入资源推广中星工业园[118][123] - 物业投资业务将在中星工业园引进设施,2025年继续出租元朗、北京和深圳物业[120][124] - 证券交易业务将密切关注市场,谨慎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证券公允价值波动[125] 公司组织架构及运营 - 2024年3月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Luxury Field与多方成立合资公司,Luxury Field、WEKA及财盟分别持有40%、40%及20%股份,后续或额外注资,最高分别为34万英镑、10万英镑及17万英镑[142][145] - 本年度公司股本及股本架构无变动[135][140] - 本年度除成立合资公司外,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重大收购或出售[143][146] - 报告期末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144][147]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认为全年遵循《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无违规事件[150] - 截至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有8名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55][157][160] - 公司行政总裁薛济匡先生是公司主席薛家麟先生的叔父,非执行董事吴惠群博士是薛家麟先生的舅父[158][160] - 本年度内,董事会一直符合上市规则规定,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1名具备相关专长,且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159][160] - 公司根据企业管治守则采纳独立意见政策,独立非执行董事需履行多项职责[161][165] - 公司已收到各在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参考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发出的书面确认,认为全体在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人士[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