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荃信生物(02509) - 2024 - 年度财报
荃信生物荃信生物(HK:02509)2025-04-29 17: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首次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58.8百万元[10] - 2024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349,687千元,较2023年的521,260千元有所收窄[14] - 2024年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53元,较2023年的2.47元有所改善[14] - 2024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349,687千元,同比减少33%,经调整后亏损为人民币274,227千元,同比减少30%[18] - 2024年经营亏损从2023年的5.045亿元收窄至3.264亿元,减亏幅度达35.3%[55] - 经调整年内亏损同比收窄30%至2.742亿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亏损改善[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334,277千元,较2023年的364,404千元有所减少[14]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人民币364.4百万元减少8.3%至2024年的人民币334.3百万元,主要因临床成本重新分类及股份付款开支减少[17]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8.3%至3.343亿元,主要因26.3百万元临床成本重分类及股份支付减少1550万元[62]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9.6%至1.159亿元,主要因股份支付减少4040万元[61] - 财务成本同比激增39.3%至2339万元,源于营运借款增加[6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66.6百万元,主要包括QX004N及QX008N研发服务成本和CDMO服务成本[16] - 销售成本为6660万元,主要来自研发服务及CDMO业务成本[55][5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BD收入超过130.0百万元人民币[10] - CDMO业务转型首年收入超过23.0百万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4年度收入为人民币158.8百万元,主要来自QX008N及QX004N的授权费收入100.9百万元、研发及CDMO服务收入55.7百万元、QX001S供应收入2.1百万元[15] - CDMO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12.1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3.8百万元,同比增加11.7百万元[15] - CDMO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1210万元增长96.7%至2024年的2380万元,相关成本被重新分类至销售成本[56][57]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1.5879亿元,主要来自QX008N及QX004N授权费收入1.009亿元(占比63.6%)、研发及CDMO服务收入5570万元[55][5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与健康元签订协议,授予其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开发、生产及商业化QX008N的独家权利[20] - 健康元正在进行QX008N治疗COPD的中国II期临床试验(研发代码:JKN24011)[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专注于针对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的生物疗法研发,涵盖皮肤、风湿、呼吸道及消化道四大疾病领域[157]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药物管线及商业级规模的内部生产能力[157] - 公司所有候选药物均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阶段,无商业化往绩记录[164] -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产生重大经营亏损,且预计未来可能无法盈利[164]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2024年现金储备增加47.6%,经营性现金流改善38.1%[1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556,127千元,较2023年的376,714千元增长显著[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2023年的3.767亿元增长47.6%至2024年的5.561亿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1.965亿元及对外授权交易的前期费用和里程碑付款1.62亿元[6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由2023年的3.007亿元减少1.146亿元至2024年的1.861亿元,主要由于收到对外授权交易收入1.17亿元及里程碑付款4500万元[76]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由2023年的6120万元增加2.906亿元至2024年的3.518亿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款项1.965亿元及银行借款增加[7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用未动用信贷额度为1.617亿元用于营运资金[75] 债务和借款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32,666千元,较2023年的242,857千元有所增加[14] - 非流动负债总额由2023年的2.429亿元增长37.0%至2024年的3.327亿元,主要由于2至3年期银行借款增加[69] - 计息银行借款由2023年的3.441亿元增至2024年的5.257亿元,其中固定利率贷款从5960万元增至2亿元,利率区间从3.3%-4.2%降至3.0%-3.8%[79] - 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1.7下降至2024年的1.4,主要因临床III期试验推进导致流动负债增加[82]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42.5%上升至2024年的74.7%,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增加[83] 研发进展 - QX002N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III期临床试验已达到主要终点,QX005N针对特应性皮炎和结节性痒疹的II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19] - QX001S(赛乐信®)于2024年10月获批,成为国内首个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19] - QX002N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2月达到主要终点[27] - QX005N治疗结节性痒疹(PN)的III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5月达成首例患者入组(FPI),并于2025年3月19日完成受试者入组[27] - QX005N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III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5月达成首例患者入组(FPI)[27] - QX005N治疗青少年AD的Ib/IIa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6月达成首例患者入组(FPI)[27] - QX004N治疗克罗恩病(CD)的Ia期临床试验已于2024年5月完成[27] - QX006N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Ib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3月完成[27] - QX013N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Ia期临床试验已于2024年9月达成末例患者入组(LPI)[27] - QX005N已获得7项IND许可,涵盖成人中重度AD、青少年AD、PN、CRSwNP、CSU、哮喘及COPD等适应症[28] - QX005N治疗PN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409例患者入组[29] - QX005N治疗PN的II期临床试验数据使其于2024年1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BTD)名单[29] - QX002N治疗AS的III期临床试验中,160mg QX002N组第16周ASAS40应答率为40.4%,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8.9%[32] - QX002N治疗AS的III期临床试验中,QX002N组的ASAS20应答率为65.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41.3%[32] - QX004N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治疗16周后76.9%的受试者PASI分数较基线改善≥90%,24周时上升至89.7%[37] - QX008N用于中重度哮喘成人患者的Ib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1月完成[39] - QX013N于2024年5月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试验许可,是中国首款针对c-kit靶点的候选生物药物[40] - QX013N治疗CSU的Ia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9月达成LPI(Last Patient In)[40] - QX006N治疗SLE的Ib期临床试验已于2024年10月成功完成末例受试者出组[43] - QX007N于2024年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IND批准用于治疗COPD及哮喘[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3.343亿元[46] - 研发成本明细中第三方合约成本最高,达2.19476亿元(2024年)[47] 生产和设施 - 公司生产设施含4个2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年生产能力约300kg治疗性抗体[48] - 制剂生产线西林瓶产能为18,000瓶/小时,预灌封注射器产能为9,000支/小时[48] 知识产权和专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持有50项专利(含40项发明专利)[50] - 公司核心产品QX002N拥有9项注册专利,QX005N拥有6项注册专利[50] 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39名,全部位于中国,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688亿元,较2023年的2.224亿元减少24.1%[5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339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171] 客户和供应商 - 公司2024年五大客户销售额为人民币1.553亿元,占总销售额的97.8%[174] - 公司2024年最大客户销售额为人民币1.009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3.5%[174] - 公司2024年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人民币1.01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2%[175] - 公司2024年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人民币548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5.3%[175] - 公司2023年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人民币795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8.4%[175] - 公司2023年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人民币335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1.9%[175] 资本支出和投资 - 公司2024年度资本支出总额约为人民币1.8百万元,较2023年的7.9百万元大幅减少[181] - 公司持有两项理财产品,认购本金分别为人民币60百万元和100百万元,占公司总资产超过5%[94] -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分别为保底0.85%加浮动0%-1.10%和保底0.85%加浮动0%-1.35%[94] - 公司投资策略谨慎,仅投资于低风险理财产品,不允许投机性股票投资[96]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未来计划[98] 风险因素 - 信贷风险主要来自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其中99.5%来自五大债务人[86] - 公司未使用任何利率掉期对冲利率风险[90] - 公司未进行任何对冲交易管理潜在的外汇波动风险[91] - 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主要来自港元及美元计值的银行存款[9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现由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5] - 公司H股自2024年3月20日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56] - 公司于2015年6月16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21年9月30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56] - 薛明宇博士于2024年12月1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职务[15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与余熹先生、吴先生无任何关联[200] - 公司管理及经营决策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作出,非执行董事不参与日常运营[200] - 若公司与华东医药、江苏杜瑞、江苏盈科及泰州红云存在利益冲突,余熹先生及吴先生将按章程及法规履行职责[200] - 公司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医疗保健及生物制药行业的其他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但不会影响公司独立性[199] - 公司非执行董事余熹和吴志强在其他医药公司的任职未构成重大竞争[197]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21,050千元,较2023年的300,950千元有所下降[1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3年的2650万元大幅增加95.8%至2024年的5180万元,主要由于QX004N及QX008N研发进度确认的应收账款增加2250万元[7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3年的1.299亿元增至2024年的2.088亿元,主要由于QX005N III期临床试验导致贸易应付款增加3790万元及里程碑付款4500万元[72] -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5.63%至2882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310万元及利息收入增加330万元[59] - 公司2024年度未派发任何股息,股东无需缴纳所得税[180][186] - 公司2024年度未进行任何慈善或其他捐赠[182] - 公司2024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也未持有任何库存股[184][185] - 公司2024年度未发行任何债权证或可换股债券[188] - 公司2024年度未订立任何股权挂钩协议[189]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可分派储备为零元[192] - 公司2024年度未向董事、高管或控股股东提供任何贷款或担保[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