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综合收益为4840万港元,同比下降6.5%[10] - 物业投资业务收益为3340万港元,同比下降8.2%[10] - 物业管理业务收益为1500万港元,同比下降2.6%[1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减少至4840万港元,同比下降6.5%[18] - 房地产投资业务营业额降至3340万港元,物业管理业务营业额降至1500万港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580万港元,较去年1.113亿港元收窄[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体毛利为3180万港元,同比下降2.1%[10] - 毛利率为65.7%,较去年62.8%有所提升[10]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65.7%(2023年:62.8%)[20] - 销售及分销费用大幅减少87.8%至8万港元[24] - 行政费用减少6.3%至2790万港元[25]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7950万港元,较去年3310万港元大幅增加[10]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7950万港元(2023年:3310万港元)[23] - 投资物业公平值总额约10.366亿港元,较去年10.516亿港元略有下降[12] - 中水·龙阳广场停车场公平值约9630万港元[11] 业务线表现 - 未来城购物中心出租率达93.2%,较去年88.6%提升[11] 现金、借款和资产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970万港元(2023年:1260万港元)[29] - 借款总额增至3.581亿港元,其中850万港元需一年内偿还[30] - 资产抵押金额降至4.226亿港元(2023年:4.711亿港元)[30]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57.9%(2023年:50.5%)[31] 股息和分配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建议派付股息[50]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62]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无可供分配储备[60] 股权结构和董事持股 - 执行董事李朝波持有728,912,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23.30%[71][72] - 执行董事季加铭持有100,000,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3.20%[71][72] - 瓴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益持有728,912,000股普通股,佔比23.30%[78] - Good Outlook Investments Limited實益持有215,683,681股普通股,佔比6.89%[78] - 中國金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實益持有698,079,429股普通股,佔比22.32%[78] - 中國金融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匯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各持有290,079,429股,佔比均為9.27%[78] - Fu Lam Wu實益持有200,000,000股普通股,佔比6.39%[78] 董事薪酬 - 李朝波薪酬为每月325,000港元及住房津贴不超过每月50,000港元[67] - 季加铭薪酬为每月250,000港元[67] 购股权和股份 - 顾问购股权未变动,年末持有25,445,948份[74] - 2013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3年6月17日届满[75] - 年内未购回或赎回任何普通股股份[63] - 公司无优先购买权相关条款规定[61]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五大供應商合共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7.0%[84] - 最大供應商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4.3%[84] - 五大客戶合共銷售額不足總銷售額30%[85] 公司治理和审计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82] - 核數師為天健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9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5[47] - 公司投资物业年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57]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年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56] - 公司五年财务业绩及资产负债摘要载于报告第159页[55] - 公司年度业绩详情载于报告第74页综合损益表[49] - 公司业务回顾及未来发展规划载于年报第4至9页管理层讨论分析[48]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管理 - 公司维持与2023年相同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架构和程序[102] - 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监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政策及实践表现[102] - 董事会定期批准和更新环境及社会问题的策略和政策[102] - 公司指派环境、社会及管治经理负责监察相关事宜确保符合守则[102]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和重要性评估识别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02] - 公司记录、计算并披露量化数据并与过往表现进行比较[102] - 关键环境和社会绩效指标披露方法与过往报告期一致[102] - 公司致力于改善产品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人员管理[106] - 公司定期联系内外部持份者收集对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的反馈[107] - 公司通过已设立渠道与持份者持续沟通获取环境、社会及管治见解[107]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载于年报第22至55页[48] 环境绩效和排放 - 香港办公室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31吨,同比增长7.82%[119] - 武汉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17.10吨,同比下降21.50%[119] - 公司总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28.41吨,同比下降21.40%[119] - 香港办公室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87吨/员工,同比下降33.59%[119] - 武汉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1.86吨/员工,同比上升10.28%[119] - 公司总耗电量从5,640,512.19千瓦时降至4,704,470.27千瓦时,同比下降16.59%[128] - 武汉耗水量从82,656.36立方米降至17,287.00立方米,同比下降79.07%[131] - 香港办公室A4纸消耗量从36,000张降至12,000张,同比下降66.67%[133] - 香港办公室人均耗电量从1,928.50千瓦时/员工降至1,317.77千瓦时/员工,同比下降31.67%[128] - 武汉人均耗电量从50,676.43千瓦时/员工增至59,333.41千瓦时/员工,同比上升17.08%[128] - 武汉人均耗水量从744.65立方米/员工降至218.82立方米/员工,同比下降70.61%[131] - 公司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528.41吨,较去年3216.79吨下降21.40%[15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二氧化碳当量/员工)为27.48,较去年27.03上升1.66%[156] - 公司运营及活动无范围1直接排放[155][156] - 公司无有害气体排放,仅有无害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15] - 公司过去三年未使用柴油[129] - 公司间接通过用电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但无直接排放[138] - 武汉排放量下降主要因出售一家附属公司[121] - 公司过去三年无任何排放相关罚款或警告记录[118] - 公司无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记录[53] 环境目标和倡议 - 公司计划将武汉和香港办公室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2%[121] - 公司目标将整体纸张消耗量减少2-3%[123] - 公司目标在正常运营条件下将耗电量减少1-2%[128] - 公司目标在正常运营条件下将淡水消耗整体减少1-2%[132] - 公司目标减少1-2%的纸张及包装材料消耗[133] - 公司目标在未来一年内通过监督员工节能行为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至2%[158] - 公司已实施电力有效利用政策以减少间接二氧化碳排放[138] - 公司已实施政策减少整个组织的耗电,并投资能效更高的新设备[159] - 公司采取措施鼓励雇员更有效用水以减少消耗[160] - 公司正积极物色使用电动车等低碳方式减少碳足迹的物流合作伙伴[161] 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 公司识别全球变暖和减少纸张使用为最大气候问题,影响运营成本和全球环境[137] - 极端天气(台风、暴雨、雷电、洪涝)可能导致交付延误、材料损坏及员工健康风险,造成经济损失和运营成本增加[142] - 持续高温天气可能增加人员中暑概率、流失率、工伤及电力需求,导致运营成本上升[146] - 法律政策风险:地方政府更严格碳减排政策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和诉讼可能性[148] - 技术风险:未能升级至高效可持续技术可能导致更高运营成本和竞争力下降[150] - 市场声誉风险:客户偏好环保产品可能导致销售下降和声誉受损[150] - 气候信息披露不佳可能导致声誉受损、股价下跌或融资困难[150] - 公司通过获得环境相关认证应对市场及声誉风险[150] - 公司认为未来长期监管框架及碳交易机制将带来机遇[151] - 公司采用两种综合气候情景进行评估:棕色情景(2100年全球升温超3°C)和绿松色情景(2100年升温1.5-2°C)[152] - 公司已更新气候情景分析方法,并基于IPCC、IEA及NGFS构建情景[151] 员工数据和人力资源 - 2024年全职员工人数为92人,兼职员工为0人,总员工数为92人,相比2023年全职119人减少27人(下降22.7%)[167][168] - 2024年男性员工61人(占66.3%),女性员工31人(占33.7%),性别比例相对均衡[170][179] - 按职位划分:2024年一般员工6人,营运员工72人,管理人员14人,其中营运员工占比78.3%[171][174] - 年龄分布:2024年30岁以下员工3人,31-40岁30人,41-50岁30人,51-60岁27人,60岁以上2人[176][187] - 地理分布:2024年香港办公室员工13人,武汉员工79人,武汉员工占比85.9%[178][187] - 员工流失率:2024年总体流失率21.79%(男性)和27.91%(女性),女性流失率较高[181][182] - 年龄层流失率:30岁以下20.59%,31-40岁18.92%,41-50岁25%,51-60岁62.5%,60岁以上0%[184][183] - 地区流失率:香港办公室0%,武汉26.85%,武汉地区流失率显著较高[186][187] 员工健康、安全与培训 - 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工作相关死亡事故为零记录[191] - 2024年工伤损失天数为零,无薪酬纠纷或政府调查索赔[191] - 公司要求员工立即报告所有紧急事故和意外事件,并按当地法律要求处理[193] - 公司为所有中国及香港合资格雇员提供医疗保险[193] - 公司2024年未发生任何劳动诉讼和指控,与2023年表现一致[198] - 2024年受训员工百分比为25.00%,较2023年的23.53%有所提升[195] - 2024年男性员工受训比例为78.26%,女性为21.74%;2023年男性为100.00%,女性为0.00%[195] - 2024年一般人员受训比例为100.00%,与2023年持平;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受训比例均为0.00%[195] - 2024年每位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1.96小时,较2023年的1.41小时增长39%[196] - 2024年男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2.75小时,女性为0.39小时;2023年男性为2.21小时,女性无数据[196] - 2024年一般人员平均培训时数为30.00小时,较2023年的28.00小时增长7%[196] - 培训内容涵盖职业安全、工作技能和服务质量等领域[192]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