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数科技集团(01159) - 2024 - 年度财报

传媒及文化业务财务表现 - 2024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为4040万港元,较2023年的8030万港元下降约49.7%[14][19] - 2024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毛利约为4040万港元,较2023年的1510万港元大幅增长约167.5%[14][19] - 2024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为4040万港元,较2023年的8030万港元下降约49.7%[39][42] - 2024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毛利润为4040万港元,较2023年的1510万港元增长约167.5%[39][42] - 媒体及文化业务收入为4040万港元,较2023年的8030万港元下降约49.7%[79] - 媒体及文化业务毛利润为4040万港元,较2023年的1510万港元大幅增长约167.5%[79] - 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40.4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80.3百万港元下降约49.7%[82] - 传媒及文化业务毛利约40.4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15.1百万港元增长约167.5%[82]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2840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4570万港元收窄37.9%[14][20]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28.89港仙,较2023年的55.51港仙改善48.0%[15][20]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2840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4570万港元收窄37.9%[39][4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28.4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45.7百万港元减少37.9%[86][92] - 每股基本亏损约28.89港仙,较2023年约55.51港仙减少48.0%[88][93] - 公司净亏损约为382.0百万港元(2023年:378.3百万港元)[113] 现金流及资本结构 - 2024年集团净赤字约为3.82亿港元,较2023年的3.783亿港元略有扩大[15][20] - 公司净赤字约382.0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378.3百万港元增加0.98%[88][107]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8.8百万港元(2023年:52.0百万港元)[116] - 流动比率约为0.17(2023年:0.20),流动资产约139.1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824.8百万港元[117] - 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26.7百万港元,净额约26.4百万港元[124] - 配售股份价格为每股0.165港元,较协议日收市价折让15.82%[123] 影视项目表现 - 电影《摘金奇缘》全球票房收入达2.385亿美元[40][44] - 电影《Greta》国际销售额达950万美元[46] - 电影《Midway》制作预算约1亿美元,海外预售额超3000万美元[47] - 《Midway》全球票房收入达1.267亿美元[48] - 《中途岛》总预算近1亿美元,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50] - 《中途岛》全球总票房达126,696,475美元[51] - 《中途岛》观众评分高达92%[51] - 《讲鬼故》制作成本2500万美元,首周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52][55] - 《讲鬼故》全球总票房104,545,505美元[52][55] - 《致命感应》IMDb评分6.3/10,Tomatometer好评率76%[59][61] - 《致命感应》获ReFrame 2022最佳故事片奖[60] - 《遗孀秘闻》国际销售总额预计950万美元[49] 影视项目开发 - 公司已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项目已完成剧本[72][73] - 公司与8位知名导演合作开发电影项目,包括温子仁、山姆·雷米等[70][71][73] - 温子仁开发项目包括《致命感应》等9部影片[75] - 山姆·雷米开发项目包括《母亲》等7部影片[75]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开发项目包括Tier 1等10部影片[77] - 朱浩伟开发项目包括Here and Now and Then等6部影片[75] - 公司与A级人才合作共同开发12个项目,包括The Burden等[77] - 与一线巨星共同制作12个项目包括The Burden等[80] - 项目收入来源包括开发成本回收、制作费、投资回报、在线发行等多元化方式[78] - 计划通过流媒体发行、国际销售、退税及元宇宙应用等多元化融资渠道[80] 新业务拓展 - 公司计划利用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开发元宇宙业务,并拓展跨境电商业务[24] - 公司于2024年1月4日与绿地数字科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元宇宙数字平台[25] - 新数字业务预计将于2025年左右开始运营[25] - 公司与绿地数字科技于2024年1月4日签署元宇宙业务战略合作协议[27][28] - 公司于2024年12月10日签署新能源储能技术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启动业务[30][34] - 2024年1月与绿地数字科技订立元宇宙及数字平台战略合作协议[97] - 2024年12月与中国储能技术企业订立新能源战略合作协议[99] - 公司计划拓展新能源及储能技术领域以实现业务多元化[109]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性要求[145] - 年度内举行至少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146] - 董事会议通知提前至少14天发送[146] - 会议文件提前至少3天发送[146] - 审计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且全体成员全勤出席[149] - 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且全体成员全勤出席[149] - 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且全体成员全勤出席[149] - 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至少1次无管理层参与的会议[149] - 董事需每年或每三年进行重选[154] - 提名委员会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举行了2次会议[166][169]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女性董事(占比12.5%)和7名男性董事(占比87.5%)[172][176] - 董事会包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2]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3][168]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专业经验等多维度要求[171][173]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13.92条要求实现性别多元化[172][174] - 薪酬委员会负责确定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方案[180] - 薪酬委员会在2024年举行了两次会议讨论薪酬相关事宜[181][184] - 审计委员会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四次会议[191][195]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97]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97] - 薪酬委员会认为执行董事的现有雇佣合约条款公平合理[189][192] - 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在2024年度充分有效[197][199] - 审计委员会确认2024年度综合业绩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198][200] 人力资源与多样性 - 公司员工人数为20名(2023年:13名)[129] - 集团员工总数为20人,其中女性员工8人(占比40.0%),男性员工12人(占比60.0%)[176] - 集团女性员工占比58.3%(7人),男性员工占比41.7%(5人)[176] - 2024年实现至少一名女性董事和20%女性员工的目标[176] - 公司致力于为女性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并部署培训资源[184][186] - 公司已制定适当的招聘选拔常规以考虑多样化候选人[184][18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16][21] - 公司不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112] 外部因素影响 - 美国编剧和演员工会2023年罢工对公司影视项目开发制作造成负面影响[13][18][23] 资产与应收款项 - 截至2024年底影视投资及预付款项总额达2.897亿港元[40][44]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损失准备转回约0.6百万港元和3.6百万港元[10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之亏损拨备拨回约0.6百万港元及3.6百万港元[114] - 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为96.2百万港元[119] 审计与合规 - 公司外部审计师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酬金为133万港元[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