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收入42.322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39.2681亿美元上升7.8%[53]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232.24百万元,较2023年的3926.81百万元增加7.8%,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3619.42百万元,同比增加12.4%,增值服务收入570.93百万元,同比下降15.9%,其他业务收入41.89百万元,同比增长60.0%[55][56][57]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438.78百万元,较2023年的3180.12百万元增加8.1%[58] - 2024年毛利为793.46百万元,较2023年的746.69百万元增长6.3%,毛利率从2023年的19.0%下降至18.7%[59] - 2024年其他收益为16.20百万元,较2023年的52.76百万元下降69.3%[62] - 2024年应收账款等减值损失为110.00百万元,较2023年的96.70百万元增加[64] - 2024年销售及行销开支为48.34百万元,较2023年的45.52百万元增加6.2%[65] - 2024年行政开支为260.16百万元,较2023年的232.70百万元上升11.8%[66] - 2024年财务成本为2.26百万元,较2023年的5.94百万元下降62.0%[67]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334.97百万元,较2023年的323.35百万元上升3.6%,净利率为7.9%(2023年同期:8.2%)[71][7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为589.3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无形资产为287.86百万元,较2023年的334.91百万元减少47.05百万元[74][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商誉2.2529亿元,较2023年的2.4352亿元减少1823万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子公司[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联营公司权益为5286万元,较2023年的9136万元减少,期间出售频频出奇32%股权获3643万元[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存货2.9534亿元,较2023年的9676万元增加1.9858亿元,因购买车位[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衡量之金融资产为3020万元,较2023年的1.217亿元减少9150万元[8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约6.2945亿元,含应收贷款总额6.55亿元及亏损拨备2555万元[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约18.0858亿元,较2023年的15.8603亿元增加2.2255亿元[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9.4435亿元,较2023年的11.0126亿元减少1.5691亿元[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发出的财务担保为7243万元,与2023年持平,涉北京环球财务担保诉讼[8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26.1%,2023年为29.7%[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等价物为9.3543亿元,较2023年的21.567亿元下降56.6%;权益总额为37.9751亿元,较2023年增加1.4481亿元,增长4.0%[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前五名客户的交易额占总收入的26.7%(2023年:31.5%),单一最大客户的交易额占总收入的9.9%(2023年:15.0%)[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前五名供应商的交易额占总购货额的23.5%(2023年:21.5%),单一最大供应商的交易额占总购货额的8.9%(2023年:7.6%)[14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约人民币31.73175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31.10238亿元)[1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第三方基础物业服务收入韧性增长,增值服务结构持续优化[7] - 2024年各业务类型收入占比:商务物业55.2%,公共及工业物业14.0%,住宅物业16.3%,增值服务13.5%,其他服务1.0%[25] - 2024年合约面积约为8332万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8.6%[27] - 2024年在管面积约7220万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2.7%[27] - 2024年来自第三方的在管物业面积占比达61.7%[27] - 2024年期初在管面积为6406.6万平方米,新签1569.8万平方米,新收购0万平方米,终止756.4万平方米,期末在管面积为7220万平方米[28] - 2023年期初在管面积为5376万平方米,新签1315.4万平方米,新收购282.5万平方米,终止567.3万平方米,期末在管面积为6406.6万平方米[28] - 2024年新拓第三方项目物业合同128个,总合同额18.8235亿元,年化合同额7.0508亿元[30] - 2024年商务物业收入占基础物业服务收入的64.6%,第三方基础物业服务占比61.4%[30] - 2024年公共与工业物业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加23.9%,住宅物业业务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加20.4%[30] - 截至2024年底,商务物业在管面积28865千平方米,收入23.38935亿元;公共及工业物业在管面积15536千平方米,收入5.91728亿元;住宅物业在管面积27799千平方米,收入6.88753亿元[31] - 2024年新拓战略客户合同额为9.889亿元,战略客户保有率100%[32] - 2024年业主增值服务占比整体增值服务由46%提升到62.2%,非业主增值服务降至37.8%[35] - 2024年业主增值服务全年营业收入为3.5538亿元,同比增长13.8%[35]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主营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及其他相关业务[14] - 公司聚焦商务物业为主航道,服务众多CBD地标性写字楼及高新技术企业[15] - 公司在公共与工业物业领域构建统一市场架构,多引擎业务共驱发展[17] - 公司依托卓越集团20多年地产开发经验,打造高端住宅物业服务典范[20] - 公司持续挖掘第三方业主增值服务潜力,以上海五角场商场为试点探索商业运营管理业务[8] - 公司推动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进阶,重点布局AI服务应用场景[8] - 公司执行长期主义发展战略,增强业务自主性,减少对关联业务依赖[13] -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业务结构,深化数字化转型,聚焦价值创造[13] - 2025年公司将实施“聚焦增长”外部策略,通过内部驱动提高组织效率[43] - 公司在FM领域坚持战略客户深耕,注重人才培养;在PM领域将在华东区域新增发力点;在住宅领域确保及时交付并提高客户满意度[44][45] - 公司在增值服务方面打造明星产品,发力增值代运营和社区零售服务;在创新业务方面通过专项工作组探索和试点[45][46] - 公司持续围绕三大核心能力构筑竞争力,完善专业能力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进行组织变革和人才培养[48] - 公司计划在部分项目试点“人机协同”服务模式,降低运维人力成本,提升服务响应速度[48] - 公司将以“服务价值重构”为战略引导,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封闭管理到开放生态的转型[50] - 2025年公司将贯通“市拓流水线”机制,重塑团队协同能力,深耕供应链变革,落位共享服务中心[50] 公司治理与团队情况 - 李晓平67岁,2020年5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长[101] - 杨志东50岁,自2023年8月15日起担任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102] - 郭莹57岁,2023年8月15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06] - 王银虎48岁,2020年5月2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8] - 崔海涛教授50岁,2024年3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甘志成先生54岁,2020年9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5年相关经验[114] - 刘晓兰女士59岁,2020年9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公司从2024年4月起,不再为非执行董事郭莹女士支付额外董事薪酬[119] - 贾杰41岁,2022年8月加入集团,2022年12月30日任首席财务官,2023年1月6日任联席公司秘书,有逾十五年房地产及物业投资行业经验[121] - 姚晓波40岁,2023年9月1日任卓越商企集团人力资本中心负责人,有近14年行业经验[122] - 刘晓兰女士、李晓平先生、崔海涛教授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愿膺选连任[150] - 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与公司订立2024 - 2026年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或委任函,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5]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其独立性,自上市至年报日期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54] - 报告期内及至年报日期,无董事在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156] - 报告期内及至年报日期,公司未就业务管理及行政工作签订相关合约[157] - 有关报告期内董事及五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及附注10[160] - 公司退休及雇员福利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6[161] 公司股权与股东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华先生、东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Urban Hero Investments Limited所持股份数目均为722,440,000,占公司权益概约百分比均为59.20%[1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肖兴萍女士受控制法团权益股份数目为117,900,000,占比9.66%;实益拥有股份数目为220,000,占比0.02%;配偶权益股份数目为272,000,占比0.02%[1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Ever Rainbow Holdings Limited所持股份数目为117,900,000,占公司权益概约百分比为9.66%[1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渊先生、Autumn Riches Limited所持股份数目均为63,000,000,占公司权益概约百分比均为5.16%[167] - 2024年12月31日,李晓平先生以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18,120,000股,占比9.68%;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72,000股,占比0.02%[163] - 2024年12月31日,郭莹女士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75,000股,占比0.01%[163]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20年9月28日获股东批准及采纳,自采纳日至报告日期,未授出任何购股,剩余年期约为5年[170][171]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于2020年9月9日获股东批准及采纳,当日向合资格人士授出28,200,000股股份的购股[172][173] - 2024年1月1日董事未行使购股总数为5,800,000,年内未授出、行使、注销,全部失效[176] - 2024年1月1日其他参与人未行使购股总数为1,504,000,年内未授出、行使、注销,全部失效[178] - 2024年1月1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总数为7,304,000,年内未授出、行使、注销,全部失效[178] - 董事李晓平先生、郭莹女士及其他参与人购股行使价均为5.36港币[176][178] - 首次公開募股前股票期權計劃可授予期權的最大股份數為25,705,159股,分別佔公司截至上市日期和本報告日期已發行股本的2.14%和2.11%[183] - 購股權計劃及公司任何其他購股權計劃可授出的購股權的最高股份數目為120,000,000股,分別佔公司於上市日期及本報告日期已發行股本的10%及9.83%[183] - 報告期內,7,304,000份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已失效,截至本報告日期,可供發行股份數目為0股,約佔本報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183] - 截至本報告日期,購股權計劃可供發行的股份總數為120,000,000股,佔本報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約9.83%[183] - 行使購股權計劃及任何其他計劃授出及尚未授出的所有未行使購股權時可發行的
卓越商企服务(0698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