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环新能源(01735)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决定缩减建筑业经营规模,重新配置资源专注可再生能源业务[8] - 转型将重新配置资本、研发和人力资源,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力[11] - 转型将建立新能源解决方案作为核心增长驱动力,恪守对现有绿色建筑项目承诺[11] - 未来5至10年逐步缩减绿色建筑业务线[11] 光伏项目产能情况 - 2024年3GW光伏组件及6GW光伏电池产品全容量投产,产能满负荷运行[9] - 自2022年起在凤台县投资光伏项目,2024年末一期及二期3GW光伏组件及6GW光伏组件电池项目投产[11] - 三期7.5GW光伏电池及3.5GW组件项目预计2026年底前完成[1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新能源及EPC、绿色建筑及相关业务、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健康及医疗、餐饮供应链[12] 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 - 公司将披露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联交所报告框架[10] - 公司将践行国家“双碳”承诺,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未来[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年度公司总收益约6032.0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028.3百万港元增加约49.8%[21] - 报告年度毛利约127.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72.8百万港元减少约26.1%[23] - 报告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82.7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8.8百万港元增加约871.2%[24]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上一年度约81.0百万港元增加至报告年度约172.8百万港元,增幅约113.4%[25] - 报告年度所得税开支约2.2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11.6百万港元[26] - 报告年度纯利约54.1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71.3百万港元[27] - 报告年度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5.9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137.4百万港元[31] - 报告年度末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29.37%,上一年度约85.66%[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8.424亿港元,上一报告年度约4.181亿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约571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1610万港元[86] - 报告年度,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约9.1%及23.5%,上一年度分别约22.2%及50.6%[100] - 报告年度,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收益分别占收益总额约20.4%及41.1%,上一年度分别约12.0%及34.4%[100] - 2024年收益6,032,026千港元,2023年为4,028,299千港元[199] - 2024年毛利127,765千港元,2023年为172,813千港元[199]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82,699千港元,2023年为18,811千港元[199]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56,283千港元,2023年为82,853千港元[199] - 2024年年内溢利54,098千港元,2023年为71,289千港元[199]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开支35,054千港元,2023年为15,746千港元[199]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19,044千港元,2023年为55,543千港元[199]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106,393千港元,2023年为66,323千港元[199]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90,031千港元,2023年为54,125千港元[199]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2.52港仙,2023年为1.57港仙[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能源及EPC分部报告年度收益约4127.5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2119.6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68.4%(上一年度约52.6%)[13] - 绿色建筑及建筑相关业务报告年度收益约908.4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1349.4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15.1%(上一年度约33.5%)[14] 设备租赁相关 - 2024年6月28日和7月12日,集团订立新设备租赁协议,相关交易适用百分比率超25%但低于100%,构成主要交易[34] - 报告年度后,集团订立2025年设备租赁协议,租期33个月,自2025年9月10日至2028年6月10日[106] - 集团根据2025年设备租赁协议应付租金为人民币108,492,000元(约115,002,000港元)[107] 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118名雇员,上一报告年度为1469名[39] - 报告年度总员工成本约1.845亿港元,上一报告年度约4230万港元[39] 公司人员任职情况 - 余竹云52岁,2019年10月起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2020年4月任行政总裁[44] - 李梦琳68岁,2020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曾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等任职[45] - 乔晓戈58岁,2019年10月起任非执行董事,在房地产领域经验丰富[46] - 朱玉娟46岁,2019年10月起任非执行董事,现担任安徽中環副总裁[47] - 李祥林自2019年10月起担任独立董事,自2021年起担任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独立董事[49] - 王文星自2019年10月起担任独立董事,自2022年起担任金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50] - 周春生自2019年10月起担任独立董事,自2017年起担任松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独立董事[53] - 胡龙芝自2019年担任集团财务总监,2023年擢升为首席财务官,有逾15年相关经验[56] - 佟达钊2023年5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有逾30年香港执业律师经验[56]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2017年3月2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有限公司[58] - 公司2018年3月8日完成企业重组,成为集团旗下各公司的控股公司[58] 股息政策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报告年度末期股息,上一报告年度也无[4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年度派付末期股息,上一报告年度也无派息[65]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设立股息政策,董事会决定股息时需考虑经营业绩等多因素[164]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66]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资格,2025年6月24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需在6月2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67]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在大会日期前至少21日寄发[175] 集团经营风险 - 集团收益大部分来自少数客户,若与主要客户项目减少且无替代项目,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或受重大不利影响[68] - 集团投标需考虑多因素,项目时间和成本估计不准确可能导致工程延迟和成本超支[69] - 集团经营需遵守环境、安全及健康等法律法规,不遵守可能面临处罚,遵守可能产生高昂成本[70] - 集团物业发展业务取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增长,受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影响[71] - 集团中国物业发展业务须遵守多项政府法规政策,易受中国房地产业政策变动影响[72] - 物业发展项目施工前和期间需大量资本开支,进度和成本可能受多因素不利影响[74] - 集团建筑材料买卖业务一般向客户授出7至270天的信贷期,客户违约或对业务等造成不利影响[75] 行业市场情况 - 截至2023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产量突破1000吉瓦,全球年需求预计仅400 - 500吉瓦[76] - 2022 - 2023年组件价格下跌50%[76] -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定价全面市场化,逐步取消固定上网电价制度[79] - 北京市分布式PV补贴政策将于2025年前到期[79] 董事股份权益 - 2024年12月31日,余竹云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的股份数目为2890378320股,占公司权益约68.43%[92] - 2024年12月31日,朱玉娟女士于公司股份好仓的股份数目为480000股,占公司权益约0.01%[92] - 2024年12月31日,李梦琳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的股份数目为320000股,占公司权益约0.01%[92] - 2024年12月31日,余竹云先生于相联法团Central Culture普通股好仓的股份数目为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0%[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Central Culture持有2,890,378,320股好仓,占公司权益约68.43%[96] 董事委任及退任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合约,余竹云先生、李梦琳先生及朱玉娟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并可重选连任[88]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任合约任期为3年[142]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42]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无库存股份[110] 关联交易情况 - 报告年度,集团无订立须披露的非豁免一次性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13] 环境管理相关 - 自2010年11月起,集团实施环境管理系统并获ISO 14001规定标准认证[104] - 报告年度,集团无环境合规重大费用[104] - 报告年度,集团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影响业务运营情况[105] 购股计划相关 - 购股计划自2018年3月13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年报日期时剩余期限约为三年[114] - 授出购股权要约接纳时公司购股期权承授人应付金额为1.00港元[114] - 年报日期时,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4.224亿股,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10%[115] - 截至授出日期的任何12个月期间,根据购股计划或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授予参与者的购股期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将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115] - 自购股计划生效至年报日期,无购股期权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116] 集团捐赠情况 - 集团报告年度捐赠达109万港元,上一报告年度为66万港元[118] 董事薪金情况 - 报告年度,无董事放弃或同意放弃薪金安排[121] 公司管治情况 - 报告年度,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29] - 全体董事确认报告年度全面遵守标准守则规定[130] - 公司就董事企业活动法律责任安排保险保障,每年审核[134]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1名女董事,集团员工男女性别比例约为64:36[139] - 公司拥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超过三分之一[140] - 公司于2018年3月13日成立提名委员会[142]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31日采纳提名政策[143] - 公司已向全体董事汇报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监管规定的最新发展情况[135] - 董事会成立了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三个董事委员会[137] - 董事会每年审阅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适时修订[139] - 报告年度共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比例均为100%[145] - 审核委员会于2018年3月13日成立,由3名成员组成,报告年度举行3次会议,各成员出席会议比例为100%[148][149][150]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3月13日成立,由3名成员组成,报告年度举行1次会议,各成员出席会议比例为100%[152][153]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3月13日成立,由3名成员组成[15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必要时可安排额外会议[145]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建议、审阅财务报表等[149]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人选等[152] - 薪酬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于2022年12月14日修订及采纳[154]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会考虑品格、资格等标准[153] - 董事会根据经重列细则推荐合适退任董事在股东周年大会重选[144] - 报告年度集团高级管理层薪酬零至100万港元的有2人[157] - 报告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57][158][160] - 报告年度集团向外聘核数师支付核数服务薪酬约158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薪酬约63.5万港元[159] - 佟达钊于2023年5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报告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61] - 董事会对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负责,制度符合COSO 2013原则[166] - 报告年度公司委聘外部顾问对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风险管理及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