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德斯(68817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万德斯万德斯(SH:688178)2025-04-29 21: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6.2158亿元,同比下降23.24%[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20.91万元,较2023年亏损收窄[2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87.14万元,较2023年的-1.3284亿元大幅改善[28]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4%,同比增加0.54个百分点[2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92%,较2023年增加0.5个百分点[29]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1573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2]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96.35万元,为全年亏损最大季度[3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为-120.09万元[3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0.7568亿元,同比下降5.15%[2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3290亿元,同比下降6.96%[28]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62,158.14万元,同比下降23.24%[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20.9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300.82万元[38] - 项目毛利率同比提升7.92个百分点[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87.14万元,较上年由负转正[3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0.07%至50,399.21万元,毛利率提升7.91个百分点至18.57%[95][98]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30.89%至1,569.32万元,主要因借款利息增加[95][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66.78%,占比从2.76%降至0.97%[11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同比激增2888.63%,占比从0.02%增至0.73%[118]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激增667.19%,占比从0.95%增至7.67%[118] - 应付票据同比下降69.05%,占比从6.29%降至2.05%[118] - 长期应收款同比上升43.44%,占比从1.22%增至1.85%[11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盐湖卤水提锂、油气田提锂及提锂吸附剂技术[18] - 工业废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69%至16,929.50万元,毛利率提升25.43个百分点[98] - 有机垃圾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8.17%至15,620.82万元,但毛利率提升5.81个百分点[98] - 环境整体解决方案在手未确认收入为5.91亿元[38] - 报告期内累计销售回款7.60亿元,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回收率达55.30%[40] - 公司依托工业废水零排放和有机垃圾处理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研发和并购延伸至材料、技术、装备端,构筑技术护城河[44] - 公司通过技术协同提供污废水处理和有机固废处置的综合服务,形成水固一体服务体系[44] - 公司生产模式分为单元技术装备和可移动式处置设备,单元技术装备采取流程式作业,可移动设备根据客户需求定制[48] - 公司营销模式包括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标和竞争性谈判,技术部与预算部共同制定方案[50] - 公司服务模式以环境整体解决方案为主,辅以委托运营和BOT模式[51][52][53] 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44.77%至27,561.67万元,毛利率提升13.62个百分点[98] - 华东地区收入同比下降32.44%至16,619.56万元,但毛利率提升9.6个百分点[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转向资源循环拓展,与奇瑞商社千亿级绿色新材料板块战略契合[4]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并组建专门团队推进卤水提锂等资源循环业务[134] - 公司将成立资源循环研究院,研究范围包括切削液、废铝、废塑料、三元催化等资源化业务[134] - 公司计划协同瑞源国际在芜湖的汽车拆解、电池回收、废矿物油资源化等项目经验,加快全国产业布局[134] - 计划拓展海外市场,依托奇瑞汽车出口资源布局全球城市环境服务业务[128] - 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1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控人变更,董事长自愿锁定个人股份三年不减持[6]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奇瑞集团全资子公司瑞源国际,持股28.88%[128] - 公司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3] - 公司无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3] - 公司半数以上董事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14]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股东权益[138] - 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规范,未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138] - 公司监事会依法监督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使职权[139] - 公司制定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防止内幕交易[14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5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40] - 公司在研项目15项,核心技术新获多项奖项[4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高效抗污堵MBR系统+纳滤+反渗透技术、智能两级DTRO膜处理技术等10项核心技术[65]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66]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66] - 报告期内公司专利技术获奖2项,包括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优秀专利奖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70] - 公司研发的铝基提锂吸附剂制备技术可提高吸附剂强度及吸附容量[66] - 公司开发厨余垃圾生物过腹转化蛋白技术,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66] - 公司研发餐厨及厨余垃圾分选制浆高效预处理技术,提高浆液品质[66] - 公司开发地下水修复及监控预警技术,实现污染实时预警[65] 行业与政策环境 - 中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连续3年超过2.2万亿元,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和技术驱动[55] - 环保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第一梯队企业凭借资金、研发和服务优势占据较高市场占有率[57] - 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60] - 到2025年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60] - 到2025年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62] - 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6%[62]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62] - 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62] - 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立方米/日[63] - 到2025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以上[63] - 到202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以上[63] - 环保领域污水处理项目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64] 员工与薪酬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4人,占总人数比例12.4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75.91万元,平均薪酬28.05万元[80]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及以上27人,本科33人,专科及以下14人[8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占比最高,达44人[80]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58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35人,合计593人[164]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运营人员占比48.1%(285人),研发人员占比12.5%(74人)[164] - 员工教育程度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62.9%(373人),本科占比30.5%(181人)[164] - 公司2024年培训计划完成率100%,覆盖全体员工并建立线上学习平台[167]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48.70万元[152]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36.65万元[152] - 公司采用"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浮动奖金+福利"的薪酬结构,与KPI指标挂钩[166] 风险因素 - 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存在坏账风险[9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2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1.95%[105][10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5872.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4.08%[109][112] - 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并连续亏损[3] - 公司长期保持良好现金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