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证券(60169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中银证券中银证券(SH:601696)2025-04-29 23: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8.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9%[40]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4%[4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5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的-70.23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4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13%,从2023年的0.32元/股增至2024年的0.33元/股[4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微增0.01个百分点至4.78%[4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9.67亿元,环比第三季度增长43.37%[4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6273.15万元,较2023年的1.01亿元下降37.8%[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0.54%,从901,611,046.27元增至906,477,901.39元[50]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93%,从830,207,539.50元增至862,825,092.50元[50] - 公司2024年合并报表营业收入28.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0.64%[96] 成本和费用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下降1.79%,营业成本18.48亿元,同比下降3.81%[97] - 营业外支出同比增长186.29%,从257,349.08元增至736,759.71元[50] - 报告期内公司合规风控总投入9,222.24万元,其中人力成本7,270.00万元、系统费用1,002.98万元、运营费用949.26万元,占2024年营收超3%[173] - 2024年信息技术总投入21,253.63万元,含科技人力成本6,841.92万元、IT系统建设资本性投入6,757.15万元,占营收比例达6%以上[175] - 通讯线路投入2,095.94万元,系统维护费用2,743.84万元,其他IT运营费用2,814.78万元[175] 业务线表现 -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31亿元,同比下降49.21%[97] - 证券自营业务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184.24%,毛利率88.88%,上升21.13个百分点[111]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长3.12%,毛利率51.52%,上升0.5个百分点[111]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5.08亿元,同比下降4.23%,毛利率57.54%,上升3.67个百分点[111] - 中银期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605万元,其中手续费收入11,072万元[7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受托客户资产管理资金5,063亿元,市场排名第6[75] - 2024年公司实现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5.06亿元[75] - 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1,208亿元增至2024年1,253亿元,增长45亿元[76] -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1,523亿元增至2024年1,599亿元,增长77亿元[76] - 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1,734亿元增至2024年1,964亿元,增长230亿元[76] - 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215亿元增至2024年246亿元,增长31亿元[76] 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设有106家证券营业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35] - 证券营业部分布最多的是广东省10家,上海市9家,辽宁省8家[36] - 公司设有14家分公司,分布在14个地区[36][37] - 子公司中银期货下设1个期货公司营业部和5个分公司[37] - 广东省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9.22%,毛利率68.41%,上升1.32个百分点[111] - 湖北省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7.27%,毛利率69.42%,上升1.4个百分点[1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成立科创投资基金[142] - 公司坚定扩大专精特新客户基本盘,强化攻坚IPO、再融资保荐项目转化和北交所业务机遇挖掘[142] - 公司稳固债券规模优势,推动以创收为核心的业务转型,重点发展科创债、绿色债[142] - 公司全力提升客户基础,优化新增线上线下合作渠道,提升客户转化率[143] - 公司加快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做大做优固收型(含货币)基金产品规模[143] - 2025年将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重点提升智能风控体系与网络安全保障能力[176] 风险管理和合规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包括自营权益类证券和相关衍生品风险、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和相关衍生品风险[145] - 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包括衍生品交易对手违约、债券发行人违约、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客户违约[146] - 公司修订《全面风险管理政策(修订)》《公司风险偏好陈述书(修订)》等重要风险管理制度[155] - 公司建立以VaR和压力测试限额为核心的市场风险监控评估体系[164]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市场风险监控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并在内部限额内[164] - 公司通过内部信用评级体系、集中度管理等手段控制信用风险[165] - 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对潜在违约资产计提减值[166] - 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设定风险限额、监控现金流缺口及储备高流动性资产实现到期负债偿付能力[168]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声誉事件,每季度开展声誉风险隐患排查[169] - 反洗钱管理通过系统升级(统一视角系统)及专项检查(制裁合规/客户尽调)降低固有风险[17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银国际控股持股33.42%,母公司中国银行连续14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94] - 公司注册资本为2,778,000,000元,报告期末净资本为15,310,899,889.39元[16] - 公司总股本为27.78亿股[6] - 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人民币增至25亿元人民币,2015年完成工商变更[28][29]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2.78亿股,注册资本增至27.78亿元人民币[29] - 子公司中银期货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持有5家分公司及1家营业部[32][21] - 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获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资格[22] - 子公司中银资本投资控股注册资本17亿元人民币[34] 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8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50,004,000元(含税)[6] - 2024年度合计分配现金股利97,230,000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73%[6] - 2024年度中期已分配现金股利47,226,000元[6] - 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80] 高管薪酬 - 董事长宁敏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51.6万元[184] - 执行总裁周冰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6.55万元[184] - 副执行总裁沈锋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7.32万元[184] - 独立董事李军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0万元[184] - 独立董事王宇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8万元[184] - 职工监事李晶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5.1万元[184] - 职工监事苏桢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8.64万元[18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356.15万元[185] - 首席科学家葛浩的薪酬为201.82万元[185]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国强的薪酬为116.86万元[185] - 资管总监赵青伟的薪酬为117.82万元[185] - 原合规总监亓磊的薪酬为89.96万元[185] - 稽核总监盖文国的薪酬为56.82万元[185] - 信息管理委员会主席许峥的薪酬为134.58万元[185] - 资深客户经理王卫的薪酬为38.55万元[185] - 原独立董事陆肖马的薪酬为17.53万元[18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356.15万元[195][196] 市场环境 - 2024年A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297家,募集资金2,905亿元,股权融资家数同比减少62.41%,融资规模减少73.62%[57] - 2024年全市场债券融资金额79.86万亿元,同比增加12.41%,其中信用债总募集资金20.41万亿元,同比增加7.50%[59] - 2024年上证综指上涨12.67%,深证成指上涨9.34%,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4.98%[66] - 2024年股票基金双边交易量568万亿元,同比上升21.4%[68] - 2024年市场融资融券日均余额15,580.81亿元,同比下降2.78%[71] - 2024年末中国证券业总资产12.93万亿元,同比增长9.30%[84] - 2024年证券业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增长21.35%[84] - 2024年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83] - 证券行业呈现外延化、头部化、资本化、机构化、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趋势[140] - 大型券商子公司对集团营收贡献度近年显著提升[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