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37,319.30万元,同比下降27.21%[3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15.5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3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0.93万元,同比改善[3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2%,同比增加4.84个百分点[3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1%,同比下降6.54个百分点[3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同比下降0.21元[37]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550.2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扩大231.22%[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亏损同比扩大89.27%[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改善[38] - 研发投入总额为13,341.22万元,同比增长44.78%[121][12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2%,同比增加4.84个百分点[121]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3,173.06万元,同比增长45.21%[121]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68.16万元,同比增长17.73%[121]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8.86%至3,363.81万元,主要受欧元汇率波动影响[16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40.26%至30,068.98万元[16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机器人业务收入下降4.81%[38]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大幅下降46.92%[38] - 机器人整机业务收入为81,342.32万元,同比下降4.81%,毛利率为19.27%,减少1.93个百分点[172]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为53,195.21万元,同比下降46.92%,毛利率为13.41%,增加0.70个百分点[172]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75,447.34万元,同比下降8.64%,毛利率为17.45%,减少1.88个百分点[172] - 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为59,090.19万元,同比下降42.68%,毛利率为16.32%,增加1.87个百分点[1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成本为113,694.13万元,同比下降27.59%[170] - 主营业务成本为111,728.28万元,同比下降27.83%[170] - 减值准备金计提金额同比增加1,970.47万元[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机器人整机产销同比增长超30%[5] - 2024年机器人业务销量同比增长超30%,高于中国市场平均3.9%的增速[37] - 2024年机器人整机销售量同比增长超30%,远超行业平均增速3.9%[74] - 2024年喷涂机器人销量同比翻番增长[70] - SCARA机器人生产量为6,642台,同比增长230.45%,销售量为6,246台,同比增长221.96%[175] - 公司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排名从第8位升至第6位[74] - 累计开发灯塔客户80余家,年采购超100台的战略客户数量逐年上升[77] - 3C电子、通用工业、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机器人销量大幅增长[77] - 弧焊机器人出货量显著提升,推出8机协同等工艺包[82] - 公司机器人业务占营业收入总额的59.24%,系统集成业务占38.74%[157] - 公司机器人业务毛利率为19.27%,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为13.41%[15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境外营业收入为59,157.5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为43.08%[149] - 公司境外业务来源于前两大客户的收入占境外营业收入总额的58.64%[150] - 2024年公司经营产生汇兑损失净额811.53万元,欧元、美元、波兰兹罗提、巴西雷亚尔对人民币的波动分别达到4.2%、1.5%、2.8%和19.3%[151] - 境外资产规模为116,512.2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2.01%[193] - WFC境外资产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51,059.12万元,净利润为-3,658.72万元[19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设立启智机器人,与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芜湖科创基金共同出资,致力于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研发[52] - 规划芜湖超级工厂布局10万台机器人产能,分两期5-6年建设[88] - 公司规划在芜湖市建设超级工厂实现年产10万台机器人产能[155] - 公司为支撑长期核心竞争力将维持高研发投入,对短期业绩带来负面影响[146] 研发和创新 - 新一代自主一体化伺服驱动器进入小批量阶段,提升了驱动器可靠性和易用水平[55] - 自主设计的机器人轮系传动部件进入小批量阶段,应用于大负载机器人后端几轴,提升整机可靠性和传动效率[55] - 公司开发了RealTrack智能编程系统,提升智能编程精度、灵活性和高集成性,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58] - 公司研发喷涂机器人工作站智享平台,实现基于标准化工作站的RaaS模式,降低生产运营成本[60] - 新一代SCARA平台产品上市即上量,性能平替国际主流[62] - 重载桌面和重载SCARA系列机型上市,服务于3C、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63] - ER25、ER35、ER50平台多款衍生机型走向市场,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光伏、锂电等行业[67] - 推出EC-2C/3S平台电柜,提升集成度、易用性及可靠性[68] - 通用技术底座项目获得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重大项目支持[54] - 新一代S型电柜重量和体积缩小约30%[69] - 全新大负载300公斤机器人臂展达3100毫米,重复定位精度±0.05毫米[71] - 全新发布GR6X0平台型防爆喷涂机器人,首次实现国产喷涂机器人在汽车整车生产线的批量应用[116] - 开发了自主滤波器系列产品并实现批量生产[115] - 公司完成210公斤和230公斤大负载平台产品开发,进入衍生机型开发阶段[127] - 在赣州实现5+台套离散工业数字化建设及机器人喷涂工作站部署投产[127] - SCARA平台机器人完成9款系列机型开发并量产,实现出货[127] -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项目完成驱动器研发测试,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127] - 防爆机器人研发项目涵盖12-150公斤负载能力,臂展覆盖900-2700毫米[127] - 喷涂机器人项目开发GR6150-2200等4款防爆机型,适用于欧洲和北美市场[127] - 智能机器人核心软硬件开发项目控制器功能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国际先进[128] - 基于通用技术底座的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发投入14,038.48万元,探索具身智能技术路线[12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至343人,占公司总人数28.63%,其中博士10人、硕士140人[130]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875.37万元,平均薪酬28.79万元[130] - 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431项(包括发明专利119项)及软件著作权121项[134] - 公司参与制定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行业、团体、地方标准26项(其中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12项,地方标准1项)[137] - 公司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863计划项目5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8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137] - 2024年新申请发明专利23项,累计申请243项[119] - 2024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4项,累计获得119项[119] 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同比增幅仅3.9%[4]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平均售价大幅下滑[7] - 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5%[5]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29万台,同比增长3.9%[46] - 2018年至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分别为15.51万台、14.49万台、17.55万台、27.53万台、29.03万台、27.63万台[98] - 2021年全国机器人安装量增长近60%[98]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幅3.9%[98] - 国产谐波减速器已实现技术突破,RV减速器国产化比例大幅增加[103] - 国产品牌伺服系统与国际主流产品性能差距逐渐缩小[104] - 工业机器人正从"机械臂工具"向"具身智能体"跃迁,构建"云-边-端"协同智能集群[109] - 国产核心零部件应用程度提升,新能源、卫浴陶瓷、金属加工等通用工业领域成为工业机器人新增市场主力[110] - 工业机器人市场受工业及非工业需求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3C电子、锂电、光伏等领域需求旺盛[110] - 协作机器人在非工业场景如餐饮、健康理疗等领域应用持续落地,打开新增量市场[110] - 数字化智慧工厂成为机器人自动化发展新阶段,数字化、信息化缩短产品设计到生产的转化时间[111] 公司业务和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分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机器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三大类[90][91] - 公司采取"国产替代"和"换道超车"的盈利模式,深耕3C电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赛道,并聚焦通用工业领域如建材木工、食品饮料等细分市场[92] - 在汽车工业领域,公司与WFC及GME深度协作,增强在全球主流汽车厂的竞争力,并开拓汽车零部件、Tier1厂商及自主品牌主机厂市场[92]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联合研发(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发[93] - 工业机器人整机销售采用"打灯塔拓渠道"模式,聚焦汽车、电子、光伏、锂电等头部客户,同时覆盖通用行业[93] - 系统集成业务通过投标程序获取订单,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生产线解决方案[94] - 采购模式分为询议价及框架协议采购、独家采购(客户指定品牌)和竞争性招标采购[94] - 工业机器人整机生产采取"半成品安全库存+以销定产"(标准产品)和"以销定产"(定制产品)模式[95] - 系统集成业务完全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部分组件通过外包或项目分包完成[96] - 公司所属行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具体涉及机器人制造及系统集成[97] - 公司拥有20项核心技术,其中12项为独立自主研发,7项为并购后吸收再创新,1项为引进技术后研发[112] - 公司研发成果包括机器人底层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平台机器人产品等,2024年新一代自主一体化伺服驱动器进入小批量阶段[114] - 公司优化了机器人负载辨识方法,提升了小运动空间负载辨识精度,增强了运动稳定性[114] - 机器人精度补偿算法优化后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精度[114] - 公司基于自主设计能力开发的机器人轮系传动部件进入小批量阶段,应用于大负载机器人后端几轴[114]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019年、2022年)[113] - 公司主力机型覆盖负载范围为3公斤-300公斤[135] - 公司喷涂机器人是国内首个获得欧盟ATEX防爆认证证书产品[135] - 公司客户包括Stellantis集团、通用、大众、比亚迪汽车、丰田等汽车工业巨头[139] - 公司在光伏领域的客户包括隆基绿能、通威新能源、晶澳科技等领先企业[139] - 公司在锂电领域的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139] - 公司在3C电子、光伏行业等领域形成了局部先发优势[142] 财务风险和其他重要事项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5,715.53万元[11] - 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弥补亏损为91,638.23万元[12] - 公司母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40,932.55万元[12] - 公司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19,102.20万元,占合并报表总资产5.25%[158] - 收购WFC产生的客户关系账面价值为4,936.95万元,占合并报表总资产1.36%[158] - 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6,388.63万元[158] - 报告期末公司已确认未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为3,054.25万元[159] - 报告期末公司递延收益余额为9,600.87万元[159]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9.36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73亿元[159] - 公司存货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3.91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0.97亿元[159] - 公司境外子公司位于欧洲及南亚等地区,地缘政治情况较为复杂[146] - 公司拥有20项核心技术,其中2项技术尚未量产[147] - 受限资产合计53,915,647.73元,包括货币资金冻结4,381,385.51元、固定资产抵押22,534,262.22元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冻结27,000,000.00元[196]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00%[199]
埃夫特(688165)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