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2%[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97.08万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扩大[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51.5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15%[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3%[23] - 2024年总资产为24.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恶化[24]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8%,同比下降2.13个百分点[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6%,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8.90%,同比下降3.15个百分点[2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减少3,965.52万元[26]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200.88万元[26]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1,812,580.71元,第四季度增长至139,940,496.84元[28]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970,755.94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088,375.35元,同比下降63.5%[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8,325,401.45元[33]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总股本433,931,345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1,300,070股后,可参与利润分配股数为432,631,275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978,938.25元(含税)[6] - 2024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金额为20,007,759.10元(不含交易费用),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32,986,697.35元[6]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需结合后续财务报告数据计算(未披露具体比例)[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08.02万元,同比增长27.42%,主营业务收入41,713.19万元,同比增长27.29%[38] - EDA软件授权业务收入25,722.45万元,同比增长27.02%,占主营业务收入61.67%,其中集成电路设计类EDA收入14,716.13万元,同比增长44.17%[39] - 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业务收入11,742.14万元,同比增长42.52%,占主营业务收入28.15%,境内收入同比增长47.79%[41] - 技术开发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248.6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0.19%[43] - 公司客户总数突破157户,单客户平均收入贡献265.69万元,同比增长20.80%[38] - 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收入同比增长42.52%至1.17亿元(117,421,362.54元),毛利率提升3.89个百分点至70.12%[144][146] - 设计类EDA工具授权收入同比增长44.17%至1.47亿元(147,161,287.86元)[144][145] - 技术开发解决方案成本同比下降25.01%,毛利率提升16.35个百分点至49.38%[144][146] - 半导体参数分析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5.50%至128台[148][150] - 生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0%,库存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00.00%,报告期末库存为零[15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30,419.48万元,同比增长44.2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72.93%,同比增加8.58个百分点[38]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44.27%至3.04亿元(304,194,816.38元),毛利率提升6.78个百分点至82.59%[144][147] - 境外资产规模达141,018,491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72%[168]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较高,面临海外市场政策及贸易摩擦风险[132][133] - 公司结算币种包括美元、日元、韩元等,存在汇率波动风险[1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升EDA工具性能和效率[182] - 公司计划积极参与行业展会和高端论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184] - 公司将优化销售策略,强化销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建设,拓展新客户群体[185] - 公司将继续探索战略并购机会,重点关注与现有业务协同的标的,扩大市场份额[186] - 公司将完善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财务管理[187] - 公司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应用驱动的EDA全流程解决方案[180] - 公司计划吸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优化研发资源配置[182] - 公司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加速新技术研发和应用[182] - 公司计划通过定制化服务和高效售后支持增强客户粘性[185] - 公司将继续借鉴国际巨头成功经验,确保并购带来协同效应[18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89亿元,同比增长21.84%,占营业收入比例达68.90%[5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90%,较上年减少3.15个百分点[101]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5.97%,较上年增加4.61个百分点[101]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288,742,704.02元,同比增长21.84%,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17,233,568.13元,同比增长436.21%[10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15%至2.72亿元(271,509,135.89元),主要因研发人员薪酬增加[139][141] - 公司员工总数588人,同比增长15.07%,其中研发人员423人,同比增长18.16%,占总人数71.94%[51]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78.25%,40岁及以下人员占比78.49%[5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561.56万元,同比增长33.89%,平均薪酬48.61万元[107]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69.27%(293人),博士研究生占比8.98%(38人)[107]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5.86%(194人),30-40岁占比32.62%(138人)[107] - 新一代半导体器件参数分析仪FS800™发布,配套电性参数测试软件LabExpress™,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42] - 上海EDA/IP创新中心成立,首批吸引16家行业骨干单位参与,推动国产EDA/IP生态建设[46][47] - NanoSpice系列产品获车规级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SO 26262 TCL3和IEC 61508 T2认证[49] - 公司拥有制造类EDA技术、设计类EDA技术、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技术、技术开发解决方案四大类核心技术及50余项细分产品和服务[98]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3项发明专利、91项软件著作权,合计128项有效知识产权,并有超过100项已申请待批复的专利或软件著作权[99]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0个,获得4个,累计发明专利181个申请,33个获得[100] 公司治理与高管信息 - 董事长刘志宏持有公司股份70,055,723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95] - 董事长刘志宏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30.13万元[195] - 董事杨廉峰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39.96万元[195] - 董事YI XU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36.50万元[195] - 独立董事JEONG TAEK KONG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8.00万元[195] - 监事会主席马晓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2.80万元[195] - 监事赵宝磊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3.84万元[195] - 职工代表监事李石松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6.05万元[195] - 副总裁梅晓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13.26万元[195] - 首席财务官但胜钊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43.91万元[195] - 独立董事高秉强持有公司股份70,055,723股,占总股本的18.00%[196] - 公司董事长刘志宏自2010年5月起担任现职[196] - 公司总裁杨廉峰自2010年起历任共同创始人、副总裁、高级副总裁等职[196] - 执行副总裁徐懿(XU YI)自2020年起担任现职[196] - 董事陈晓飞现任上海兴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6] - 独立董事JEONG TAEK KONG曾任三星电子高级副总裁[196] - 独立董事张卫现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196] - 独立董事郭涛现任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196] - 监事会主席马晓光自2015年起在公司历任专员至经理等职[196] - 监事赵宝磊自2018年起在公司历任高级产品经理至总监[196] - 梅晓东自2010年起担任公司副总裁[197] - 刘文超自2019年起担任公司副总裁[197] - 但胜钊自2023年10月起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197] - 郑芳宏自2023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97] - 马玉涛自2020年加入公司担任研发副总裁[197] - 方君自2018年加入公司担任研发副总裁[197] - 石凯自2018年加入公司担任资深架构师[197] - 高秉强在报告期内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97] - 杨廉峰自2019年起担任共青城峰伦执行事务合伙人[198] - 陈晓飞担任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9] - 陈晓飞担任共青城心悦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任职时间为2020年8月[200] - 陈晓飞担任共青城芯动力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任职时间为2024年8月[200] - 陈晓飞担任共青城矽平方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任职时间为2024年12月[200] - 陈晓飞担任共青城矽立方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任职时间为2024年12月[200] - 陈晓飞担任共青城芯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任职时间为2020年5月[200] - 陈晓飞担任井冈山橙心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任职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4年9月[200] - 陈晓飞担任共青城海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任职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4年9月[200] - 陈晓飞担任常青半导体(湖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任职时间为2021年8月[200] - 陈晓飞担任国开集成电路(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任职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4年8月[200] - 陈晓飞担任广州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时间为2021年10月[20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EDA市场规模有限的风险,目前市场份额较小[126] - 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度存在明显差距[127] - 全球EDA市场处于寡头垄断格局,公司经营规模较小[128]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较高,面临海外市场政策及贸易摩擦风险[132][133] - 公司结算币种包括美元、日元、韩元等,存在汇率波动风险[134] - 公司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若政策变化将影响利润水平[135] - EDA行业全球市场由新思科技、铿腾电子、西门子EDA主导,公司面临数十亿美元规模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125] - 公司持续面临技术升级迭代风险,需应对国际竞争对手产品快速更新带来的技术竞争压力[120] - EDA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存在研发成果未达预期或无法形成规模化销售的风险[122][123] - EDA人才全球稀缺,面临互联网/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争夺压力,存在技术人员流失风险[124]
概伦电子(68820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