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自科技(68873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中自科技中自科技(SH:688737)2025-04-30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5.65亿元,较2023年增长1.35%[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621.16万元,较2023年下降161.94%[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26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3.13%[25] - 2024年总资产为28.76亿元,较2023年增长8.66%[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22元/股,较2023年下降162.86%[2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1%,较2023年增加1.38个百分点[26]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75亿元、3.64亿元、3.18亿元、5.08亿元[29]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50.62万元、 - 893.26万元、 - 1966.45万元、 - 1212.07万元[29]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2320431.92元,2023年为31967863.49元,2022年为40744003.52元[3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4932497.13元,同比增加1.3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211631.60元[37]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876111923.70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25886786.43元[37] - 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0969.34万元,同比增长26.13%[38] - 2024年新增知识产权19项,较上年增长9.18%[38] - 2024年公司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套[38] - 2024年公司主动终止“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提升安泰路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基地产能[39] - 202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58%、10.70%和9.52%,营业收入分别为4.47亿元、15.44亿元和15.65亿元[84] - 本期营业收入15.65亿元,上年同期15.44亿元,变动比例1.35%;营业成本14.16亿元,上年同期13.79亿元,变动比例2.69%[89] - 本期销售费用3584.45万元,上年同期2739.55万元,变动比例30.84%;管理费用5228.63万元,上年同期4063.39万元,变动比例28.68%[89] - 本期财务费用1174.92万元,上年同期153.71万元,变动比例664.36%;研发费用1.04亿元,上年同期8114.56万元,变动比例28.33%[90] -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5.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0%,主营业务成本14.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9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15.55亿元,营业成本14.10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0.90%,成本比上年增减2.44%,毛利率减少1.37个百分点[93]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营业收入14.53亿元,营业成本13.18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 - 3.90%,成本比上年增减 - 2.47%,毛利率减少1.33个百分点[93] - 境内营业收入15.4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9.64%[94]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生产量370.35万支,比上年增减16.94%;销售量347.46万支,比上年增减16.64%;库存量46.12万支,比上年增减19.16%[95]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总成本本期为14.10170223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765796739亿元增长2.44%[98,100]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8435.13946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93%,较上期期末减少47.27%[112]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5.94745096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68%,较上期期末增加34.56%[112]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7023.64511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44%,较上期期末减少46.30%[112]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1387.74792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48%,较上期期末减少78.37%[112]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1696.25294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9%,较上期期末增加186.40%[112]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884.61404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5%,较上期期末减少49.66%[112]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37435444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78%,较上期期末增加39.36%[112] - 长期待摊费用从872.11万元增至1162.66万元,增幅33.32%,因园区后期改造工程增加[113]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5337.79万元增至7355.45万元,增幅37.80%,因本年度可抵扣亏损增加[113] - 短期借款从2.14亿元增至4.40亿元,增幅105.20%,因本期信用借款、保证借款增加[113] - 应付票据从8441.90万元增至1.94亿元,增幅130.04%,因本期支付方式转变,汇票付款增加[113] - 境外资产513.6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8%[115] - 报告期末公司受限主要资产金额1.05亿元,包括货币资金5511.98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000.00万元[116]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 26211631.60元[179]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128020467.09元[17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25001862.21元,两者累计金额为25001862.21元[17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金额为 - 22530146.92元,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289446127.42元,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8.14%[1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套[38] - 工业催化剂成功中标兰州石化8万吨/年丙烯酸及10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尾气处理用金属蜂窝贵金属催化剂采购项目[39] - 公司在储能及储能+业务布局中,开展构网型PCS研发项目构建技术闭环体系[7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15.55亿元,营业成本14.10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0.90%,成本比上年增减2.44%,毛利率减少1.37个百分点[93]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营业收入14.53亿元,营业成本13.18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 - 3.90%,成本比上年增减 - 2.47%,毛利率减少1.33个百分点[93]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生产量370.35万支,比上年增减16.94%;销售量347.46万支,比上年增减16.64%;库存量46.12万支,比上年增减19.16%[95] 各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15.4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9.64%[94] - 境外资产513.6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8%[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紧抓环境催化剂行业机遇,强化技术创新,提升经营业绩和行业地位[125]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方面,公司将研究底层催化材料和技术,提升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126] - 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方面,公司将基于已有技术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进产品示范应用和量产落地[126] - 工业VOCs方面,公司将开拓新客户,推进新一代技术开发[126] - 储能及储能+业务方向,市场聚焦重点、开拓新兴区域,技术研发围绕客户开发储能系统[126] - 2025年公司将恪守经营方针,聚焦国家战略和市场动态,实现双重增长[128]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和产品库,建立技术创新体系[128] - 公司将维护战略客户,提升细分市场份额,国内实现进口替代,国外加快海外布局[129][130] - 公司将推进募投及非募投项目建设,确保2025年末建成投产[130] - 公司将推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建立人才库,培养和引进人才[130][13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2024年度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实施股份回购,回购金额为33,000,622.63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125.90%[7] - 2024年度公司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为不派发 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7]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的议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8]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负责人陈启章、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龚文旭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莉军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7]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5]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0]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10]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情况为否[5]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中自科技,代码为688737[21] - 公司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持续督导的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12月10日 - 2024年12月31日[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达214人,占员工总数29.20%,较上年增长7.54%[37] - 公司本年度完成69项制度制定、修订,优化内部制度[40] - 公司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基地预计2025年底可使用[40] - 国六b标准将污染物限值较国六a降低30%-50%,正制定国七标准[50] - 2024年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销售额达74.1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4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7.7%(2025 - 2031)[51] - 2024年全球VOCs处理系统市场规模约6.63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0.72亿美元,2025 - 2031年复合增长率6.6%[51]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109.8GWh,截至年底累计装机184.2GWh[52] - 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总量突破205.69GWh[52]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掌握环境催化材料全套核心技术,是国内领先环境催化剂厂商[43] - 公司主营业务含环境催化剂、储能与储能+业务[44]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采购模式、“以销定产”生产模式、直销销售模式、自主研发为核心的研发模式[45][46][47][48] - 公司承担尾气处理催化剂和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相关重大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十三五”3项、“十四五”7项[54] -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54]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修订行业相关标准25项[54] - 公司制备的储氧材料经1000℃/10h高温老化后未出现物相分离[57] - 公司制备的氧化铝材料经1100℃/10h高温老化后比表面积高、孔容大[58] - 公司于201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为新一代超低排放重型商用柴油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61] - 公司于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天然气尾气净化催化剂CNG[61] - 公司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4] - 公司是多个行业协会重要单位,如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内燃机排放后处理催化剂工作组(WG15)组长单位等[54] - 公司研发出双气流旋转喷雾造粒工艺,实现催化材料粒度精确控制和上载量精确控制[60]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国内专利47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9项;截至期末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308项,累计获得授权207项[62]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09,693,350.33元,上年度为86,965,071.09元,变化幅度26.13%;研发投入合计变化幅度相同,占营收比例从5.63%增至7.01% [63]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4,103.37万元,本期投入1,626.07万元,累计投入5,968.06万元[67] - SOFC电堆技术开发预计总投资6,600.30万元,本期投入433.43万元,累计投入2,483.03万元,预计2025年Q2完成中试产线试运行[66] - 新型材料及固态电池工程化技术开发预计总投资1,666.00万元,本期投入423.78万元,累计投入968.21万元,已完成高比能固态电池小样开发和验证[66] - 汽油车国六高性能催化剂开发预计总投资1,500.00万元,本期投入0.20万元,累计投入788.36万元,已完成配方开发及工艺优化[67] - 公司在环境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