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688737)
搜索文档
中自科技获新研氢能定点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业务再下一城
证券时报网· 2024-11-24 21:38
11月24日晚间,中自科技(688737)发布公告,于近日收到成都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 研氢能")开发定点通知,成为后者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催化剂定点开发供应商。后续,公司将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型号产品的开发、试验验证、生产准备与交付工作。 中自科技表示,本次定点有利于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业务的拓展,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不 过,开发定点通知不构成订单或销售合同,预计对本年度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向中自科技"下单"的新研氢能为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后者成 立于2017年,核心产品包括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燃料电池相关测 试设备等,具备年产1500套百千瓦级金属板电堆和1000套燃料电池系统的产能。 中自科技传统主营业务为移动污染源尾气处理催化剂研发、生产及销售,近年来,公司依托在环保催化 剂技术优势,积极向储能与储能+业务、工业催化剂和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市场拓展。 据悉,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是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碳载体和铂或铂合金组成,起到催化电 池内化学反应的作用。根据美国能源部测算,当氢燃料电池电堆年出货 ...
中自科技:收到新研氢能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催化剂定点开发通知
财联社· 2024-11-24 15: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自科技收到新研氢能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催化剂定点开发通知,成为其催化剂定点开发供应商 [1] 公司行动 - 中自科技将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型号产品的开发、试验验证、生产准备与交付工作 [1] 业务影响 - 此次客户定点通知有利于公司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业务的拓展和持续发展 [1] - 预计项目生命周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对本年度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1]
中自科技:收到新研氢能开发定点通知
证券时报网· 2024-11-24 15:44
e公司讯,中自科技(688737)11月24日晚间公告,于近日收到成都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新研氢能")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开发定点通知,公司将成为新研氢能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催化 剂定点开发供应商。 ...
中自科技(688737)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30 16:21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88737 证券简称:中自科技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 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 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 | --- | --- | --- | --- | |-----------------------------------------------|----------------|--------------------------------------|---------------------------|-------------------------- ...
中自科技(688737) - 2024 Q2 - 季度财报(更正)
2024-09-19 17:5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注册地址为成都市高新区[1] - 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及账面总股本均为120,242,886元[1] - 公司主要从事环保催化剂材料、内燃机尾气催化转化器及后处理系统、工业废气净化器及系统、储能与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陈启章先生,直接及间接可控制公司40.83%的股权[1] - 陈启章先生自公司设立至今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全面负责公司的运营工作[1]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157] - 本集团对自2024年6月30日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和情况[158] - 本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股东权益变动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159] - 本集团营业周期为12个月,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60] - 本集团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61]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 本集团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164] - 本集团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164] - 本集团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166] - 本集团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166] 金融工具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的分类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8] - 金融负债的分类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9] - 本集团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评估,需要做出重大判断和估计[171] - 本集团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9,170] - 本集团采用组合评估的方式评估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根据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将金融工具分为不同组别[171] 其他重要会计政策 - 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173][174] - 公司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时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172] - 公司对于金融工具的分类考虑了集团成员和金融工具持有方之间达成的所有条款和条件[173] - 公司对应收款项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对合并范围内内部关联方往来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177][178][179][180] - 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利率风险进行套期[174] - 公司存货的类别、发出计价方法、盘存制度、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以及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183]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185][186][187][188] - 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折旧或摊销方法[189] - 公司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193] - 公司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软件使用权等,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摊销年限为土地使用权20-50年、专利权10年、软件10年[199,200]
中自科技(688737)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9 19:14
2024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737 公司简称:中自科技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报告 1 / 180 2024 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 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 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陈启章、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龚文旭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代 华荣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4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 ...
中自科技20240513
2024-05-16 13:48
业绩总结 - 公司今年一季度收入约为3亿,其中汽油车催化剂收入最多,市占率约20%[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现约230亿销售收入,其中90%以上来自内燃机产品线[12] - 公司受到贵金属价格波动的影响[17] 用户数据 - 公司与一汽合作使用自研发动机,主要竞争对手为维柴、康明斯等,市场占比超过80%[5] - 公司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逐步向不同车型供应催化剂,市占率预计下半年提高[6]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增加工业VOC和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营业收入[3] - 公司希望在储能领域拓展其他业务,如配储光伏电站和不同终端应用场景[1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希望加快推动,包括新燃料电池领域[9] - 公司已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并向客户提供产品,正在争取示范性工程项目[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国内主要专注于工商业用户的储能市场,海外市场更偏向库储[9] - 公司希望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与客户共享能源收益,拓展储能业务[13]
中自科技(68873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16:16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88737 证券简称:中自科技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 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 主要财务数据 ...
2023年报点评:下游复苏公司迈入增长快车道,车企降本催化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9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收达15.4亿元,同比增长245%[1] - 公司23Q4营收同比增长207%[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11.91%,同比提升6.33pct[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5.84、35.19和38.69亿元[2] - 公司2023A至2026E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3] 未来展望 - 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积极拓展,有望打造中长期增长曲线,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1] - 公司在工业催化、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储能等领域布局,预计未来盈利能力持续向好[1] 数据分析 - 中自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5.07%、67.35%、36.17%、9.94%[4] - 2023年至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48.49%、206.07%、53.86%、30.56%[4] - 2023年至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1.91%、13.13%、13.66%、14.20%[4] - 2023年至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2.86%、5.16%、5.83%、6.94%[4] - 2023年至2026年ROE分别为2.25%、6.44%、9.02%、10.53%[4] - 2023年至2026年ROIC分别为1.18%、4.81%、7.02%、8.46%[4] - 2023年至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8.49%、31.72%、32.67%、30.69%[4] - 2023年至2026年P/E分别为94.57、21.32、13.86、10.62[4] - 2023年至2026年P/B分别为2.11、1.37、1.25、1.12[4] - 2023年至2026年EV/EBITDA分别为72.70、16.09、10.74、7.83[4]
2023年年报点评:多产品线发力驱动增长,储能、氢能等新领域布局前景可期
光大证券· 2024-04-03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5.44亿元,同比增长245.07%[1] - 公司2023年Q4单季度实现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207.10%[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4231.8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1] - 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1.91%/2.86%,同比提升6.33pct/22.58pct[1] -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9%/2.63%/5.26%,分别同比降低4.82pct/5.83pct/14.52pct[1]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2.03亿元、2.58亿元,对应EPS为1.01/1.69/2.15元,维持“买入”评级[3] - 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布局,包括氢能、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有望带来中长期增长[3] - 公司在内燃机尾气催化剂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布局氢能、动力电池、储能等新领域,有望开启新增长[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新产能可达汽油车催化剂/器140万套/年,天然气催化剂/器14万套/年,柴油车催化剂/器55万套/年[2] - 公司新产能落地,为业务开拓破除产能障碍[2] - 中自科技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41.45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828%[5]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2.7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315.9%[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布局,包括氢能、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有望带来中长期增长[3]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10] - 评级体系中,买入评级表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