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956932千元,较2023年的1831897千元增长6.8%[1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15699千元,较2023年的456881千元下降9.0%[15]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116082千元,较2023年的130692千元下降11.2%[1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1.2%,较2023年的24.9%下降3.7个百分点[1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较2023年的0.34元下降11.8%[15]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9.569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6.8%[35]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4.157亿元,同比减少约9.0%[35]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为1.161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11.2%[3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约为21.2%,同比减少约3.7个百分点[35]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期间利润约为1.138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9.9%[3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30元[35]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9.56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8%;毛利约为4.157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9.0%;净利润为1.161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11.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138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9.9%;每股基本盈利约0.3元[54]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1956.9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831.9百万元增长约6.8%[79] - 公司2024年销售成本约1541.2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75.0百万元增加约12.1%[90] - 公司2024年毛利约415.7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456.9百万元减少约9.0%[91] - 公司2024年毛利率约21.2%,较2023年的约24.9%有所减少[91][92] - 销售费用从2023年的约820万元减少12.0%至2024年的约720万元[93] - 管理费用从2023年的约1.319亿元降低9.6%至2024年的约1.193亿元[94] - 2024年信用减值准备约1.312亿元[95]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约3600万元减少14.4%至2024年的约3080万元,2024年实际所得税率约21.0%[96]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的约1.307亿元减少11.2%至2024年的约1.161亿元[97] - 存货从2023年的约548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3.391亿元[10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30.353亿元减少7.60%至2024年的约28.047亿元[103]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1.6207亿元减少10.3%至2024年的约1.4539亿元[105]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3年的约9380万元增加40.6%至2024年的约1.319亿元[106] - 流动资产净值2024年12月31日约为18.35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7.683亿元)[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537亿元,较2023年的6.593亿元减少16.0%[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总计300万元,2023年为200万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的唯一外汇为82万港币,折合人民币76万元[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作为承租人的租赁承担约为2460万元,2023年为1460万元[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9倍,资产负债率约为47.1%,2023年分别约为1.9倍和49.6%[119] - 2024年度集团确认为费用的员工成本约为7.686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6.005亿元人民币[1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有社区服务、商企服务、城市服务和服务周边四大业务[56] - 公司对业务线作出调整,将原“物业管理服务”拆分为“社区服务”及“商企服务”;原“非业主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合并为“服务周边”;原“城市服务”保持不变[53] - 社区服务主要包括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和其他服务,2024年按包干制收取所有物业管理费[58] - 2024年度因物业开发商施工及竣工建筑面积减少,非业主增值服务中工程服务大幅下降,收入低于去年同期[76] - 预估2025年公司工程业务体量将继续缩减,业务向已交房及外部项目迁移,发展已交房社区业务[76] - 社区服务2024年收入约1438.3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34.1百万元增长约7.8%[79] - 商企服务2024年收入约46.6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36.5百万元增长约27.8%[79] - 城市服务2024年收入约187.1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7.6百万元增长约36.0%[79] - 服务周边2024年收入约284.9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323.7百万元减少约12.0%[79] - 社区服务基础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收入占比96.9%,其他服务占比3.1%[80] - 基础物业管理服务中,2024年荣盛集团开发物业收入占比97.9%,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业收入占比2.1%[81]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管理473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8930万平方米,覆盖68个城市[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订约管理519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013亿平方米,覆盖70个城市[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013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约0.3%;合约项目数量519个,较2023年增加2.4%;在管建筑面积达约0.893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约6.8%;在管项目数量为473个,较2023年增长约9.7%[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分布于中国1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70个城市[63] - 2024年环渤海经济圈在管总建筑面积5296万平方米,占比59.3%;长三角地区1759.1万平方米,占比19.7%;大湾区及周边地区292.8万平方米,占比3.3%;中西部地区1581.5万平方米,占比17.7%[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建筑面积为89,294千平方米,项目数量为473个,较2023年的83,620千平方米和431个项目有所增长[70] - 2024年荣盛集团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83,429千平方米,占比93.4%;独立第三方开发商物业在管建筑面积5,865千平方米,占比6.6%[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所开发物业总在管建筑面积约5.9百万平方米,总合约建筑面积约6.4百万平方米[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约6个城市共9个城市服务运营项目,业务涵盖河北省、黑龙江省[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社区拥有77家实体店,逾25,000种活跃销售单品,实现约121万米饭公社注册用户[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关注业主需求、丰富服务链条等措施提升品牌价值[40] - 公司计划依托多地战略服务网络和品牌优势扩大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以客户满意度驱动服务品质提升[41] - 2023年公司业务向非社区业态物业服务及城市服务业务扩展,通过多元业态经营扩张业务规模[42] - 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合作,对建筑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的物业或市政服务物业,通过成立合营企业管理[43] - 公司筛选潜在收并购目标,要求在管建筑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最近财政年度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44] - 公司运用大数据分析丰富服务周边的服务和产品种类,共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5] - 公司一站式全渠道服务平台以社区生活场景为中心,可让用户在线一键呼叫管家[46] - 公司拟增加新零售服务线下便利店地理覆盖范围,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客户购物体验[46] - 公司具备供应链输出和OEM能力,为业主提供更具性价比商品[46] - 公司希望拓展不动产经纪服务,围绕房产业务拓展上下游业务[46] - 公司计划持续打造“社区一卡通”,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形成高质量生活服务闭环[46] - 计划发展拎包入住服务,为新购房和已入住业主提供差异化细分服务,还将拓展家政、社区养老等周边服务,并收购下游社区服务公司[47] -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打造数字化运营体系,试点引入AI智能技术,推进系统升级[48] - 构建智慧指挥系统,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数据驱动决策,提升项目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49] - 建立“三个三分之一”的人才引进体系,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50] - 计划将ESG理念贯穿运营,打造绿色社区项目,提升能源管理水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50] - 2025年公司将在环卫、医美及旅游住宿方面进行战略投资,布局政府公建、城市服务等业务[77] - 2025年公司将推出全新康养业务品牌“临邻悦护”,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康养服务[77] - 公司将加强财务管控及资本支持体系建设,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推动信息化建设[7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6月公司将原有客户服务中心升级为好生活服务中心[40] - 2024年12月公司康養服务品牌“临邻悦护”落地廊坊[40] - 公司通过“呦吼家庭节”“便民服务月”等活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知名度[40] - 2024年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签署60份正式合作协议,签署协议涵盖多种业务类型[5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平均物业管理费单价维持于1.7元/平方米/月[68] - 公司管理的物业组合多元化,包括社区物业和非社区物业,非社区物业含商业物业和公共及其他物业[69] - 公司H股于2021年1月15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68亿港元[124] - 2023年6月16日,董事会变更所得款项净额用途,重新分配约3.854亿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业务扩张”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825亿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收购及投资物业管理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83万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收购及投资下游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495万港元[124] - 丰富社区增值服务组合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2.336亿港元,占比20%,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1.7483亿港元[125] - 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1.752亿港元,占比1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1.5217亿港元[126]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2.92亿港元,占比2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为0[126] - 各项计划总计所得款项净额为11.68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4.8525亿港元,实际使用7992万港元[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289名全职雇员[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组织培训近1475场,覆盖人数超9200人[128] - 耿建富先生60岁,于2020年4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决策、战略规划及整体管理[130] - 耿建富先生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取得企业管理学士学位,2008年12月取得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硕士学位[131] - 耿建富先生2001年12月获认可为高级工程师,2013年9月获认可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131] - 刘女士于2022年8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作为香河盛绎德商务信息咨询中心普通合伙人,被视为于2373.3万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32] - 隆先生自2022年7月20日加入集团,2024年6月28日起兼任董事会秘书兼联席公司秘书并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33] - 张先生于2020年4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曾于2004 - 2007年任公司总经理,2006 - 2018年任执行董事[134] - 金先生于2020年4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1年3月创办北京佳禾金辉创业投资公司,2022年11月任荣盛房地产发展独立非执行董事[136] - 许先生于2022年8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0年以上商业、投资和私人银行服务经验[139] - 刘女士2001
荣万家(02146)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