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万家(02146)
icon
搜索文档
荣万家(02146) - 於2025年8月8日举行之临时股东大会投票结果
2025-08-08 17:4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Roiserv Lifestyle Services Co., Ltd. 榮萬家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一 家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代 號:2146) 於2025年8月8日舉行之臨時股東大會投票結果 茲提述榮萬家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均為2025年7月21日的臨 時股東大會(「臨時股東大會」)通 函(「通 函」)及通告(「通 告」,連 同 通 函 統 稱「臨 時 股東大會文件」)。除 文 義 另 有 所 指 外,本 公 告 所 用 詞 彙 與 臨 時 股 東 大 會 文 件 所 界 定 者 具 有 相 同 涵 義。 董 事 會 欣 然 宣 佈,臨 時 股 東 大 會 已 於2025年8月8日(星 期 五)假座中國河北省廊 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祥雲道81號 榮 盛 發 ...
荣万家(02146.HK)6月24日收盘上涨17.65%,成交12.3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24 16:37
市场表现 - 6月24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2 06%至24177 07点 荣万家股价上涨17 65%至1 6港元/股 成交量8 35万股 成交额12 31万港元 振幅14 71% [1] - 最近一个月荣万家累计跌幅9 33%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24 02% 同期恒生指数涨幅18 09%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19 57亿元 同比增长6 83% 归母净利润1 14亿元 同比减少9 91% [2] - 毛利率21 24% 资产负债率47 1% [2] 行业估值 - 地产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4 88倍 行业中值-0 15倍 荣万家市盈率4 16倍 行业排名第14位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百仕达控股(旧)0 51倍 百仕达控股(新)0 52倍 恒达集团控股1 71倍 中国新城市2 07倍 瑞森生活服务2 82倍 [3]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0年11月 国家物业服务一级资质 2021年1月15日港交所上市(HK02146) [3] - 截至2024年底管理473个项目 在管面积8930万平方米 覆盖19省68城 合约管理519个项目 总合约面积10130万平方米 覆盖19省70城 [4] - 业态覆盖住宅 商企(购物中心/写字楼等) 公建(产业园/医院等) 城市服务(市政环卫/园林绿化等) [4] 行业地位 - 2024年获中国物业服务百强TOP14 综合实力20强 品牌价值百强TOP13(品牌价值60 58亿元) 市场化运营领先企业等荣誉 [4] - 企业使命"成就生活之美" 价值观"致诚 致暖 致远" 通过科技赋能提供智慧化管理 [4]
华润置地获58.5亿元离岸人民币贷款;荣万家拟10.7亿元收购荣盛发展清偿物业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07:46
华润置地融资 - 公司获得58.5亿元离岸人民币三年期定期贷款融资,资金稳定性和流动性显著增强 [1] - 融资将用于推进项目开发、优化业务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 - 该交易为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改善提供积极示范 [1] 荣万家资产收购 - 公司拟以10.7亿元收购关联方荣盛发展的清偿物业(含12689个停车位、5479套储藏间及112套住宅商业单位),抵销12.62亿元应收款项 [2] - 交易大幅降低坏账风险,改善资产质量和财务稳健性 [2] - 可能推动行业采用类似模式解决关联方债务问题 [2] 浦房集团股权划转 - 公司无偿划转浦迪投资68.7547%股权(对应账面净资产44.54亿元)至浦发集团 [3] - 交易使业务更聚焦房地产核心领域,释放资源用于深耕主业 [3] - 促进区域内国有资产整合,创造土地开发和投融资协同机会 [3] 三亚土地市场 - 三亚海棠湾出让3宗宅地总面积533.68亩,总成交金额41.97亿元 [4] - 保利以13.23亿元竞得HT09-13-03地块(103.91亩),楼面价11934元/平方米,住宅占比98% [4] - 土拍提振区域市场热度,强化保利在三亚的项目布局优势 [4] 信达地产债券发行 - 公司获证监会批准发行30亿元公司债,有效期24个月 [5] - 募集资金将缓解偿债压力,支持日常运营和项目推进 [5] - 发行增强市场信心,为行业融资提供参考案例 [5]
荣万家(02146)与荣盛发展订立2025年债务抵偿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7:03
债务抵偿框架协议 - 公司已根据债务抵偿框架协议成功结清应收款项人民币2 88亿元 [1] - 公司与荣盛发展订立2025年债务抵偿框架协议 总代价为人民币10 7亿元 将按等额基準抵销余额 [1] - 根据债务抵偿框架协议 公司已有条件同意收购而荣盛发展已有条件同意出售相关清偿物业 总代价为人民币5 68亿元 [2] - 由于部分清偿物业被政府或中国法院没收或冻结 公司仅成功结清应收款项人民币2 88亿元 [2] - 公司已成功出售价值人民币922 05万元的物业 [2] 应收款项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应收款项余额为人民币12 62亿元 [1] - 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 人民币4 26亿元于2022年12月31日或之前到期 人民币4 11亿元于2023年12月31日或之前到期 人民币4 25亿元于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到期 [1] 清偿物业处置计划 - 公司计划逐步向市场上的第三方买方出售清偿物业以获取现金 [3] - 公司拟向在管物业的业主 租户或公开市场寻找适当的第三方出售清偿物业 [3] - 公司已组建专业化销售团队设立房产经纪部门 核心成员拥有多年不动产销售经验 [3] - 公司考虑将停车位等清偿物业通过抵债方式出售给下游供应商 [3] 行业背景 - 中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化 城市群人口集聚效应显着增强 [3] - 重点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带动人口持续流入 住宅实际入住率稳步提高 [3] - 居民购置住宅后通常配置私家车辆 推动配套停车位购买需求增长 [3] - 中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显着刺激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 [3] - 新能源汽车对固定充电车位的刚性需求 进一步强化了住宅区产权停车位的市场价值 [3]
荣万家出资10万元成立廊坊荣悦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00%
搜狐财经· 2025-05-19 13:05
公司动态 - 荣万家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万元成立廊坊荣悦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00% [1] - 新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16日,法定代表人为杨金辉,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位于廊坊市 [2] 业务范围 - 主要业务包括健康咨询服务、养生保健服务、养老服务、护理机构服务等非医疗类服务 [2] - 涉及家政服务、租赁服务、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助动自行车及零配件销售 [2] - 提供教育咨询服务、体育健康服务、健身休闲活动、日用百货销售等多元化服务 [2] - 许可项目包括医疗服务和餐饮服务,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 [2] 行业分类 - 新公司所属行业为社会工作 [1] - 业务范围覆盖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多个社会服务领域 [2]
荣万家(0214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956932千元,较2023年的1831897千元增长6.8%[1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15699千元,较2023年的456881千元下降9.0%[15]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116082千元,较2023年的130692千元下降11.2%[1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1.2%,较2023年的24.9%下降3.7个百分点[1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较2023年的0.34元下降11.8%[15]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9.569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6.8%[35]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4.157亿元,同比减少约9.0%[35]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为1.161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11.2%[3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约为21.2%,同比减少约3.7个百分点[35]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期间利润约为1.138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9.9%[3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30元[35]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9.56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8%;毛利约为4.157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9.0%;净利润为1.161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11.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138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9.9%;每股基本盈利约0.3元[54]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1956.9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831.9百万元增长约6.8%[79] - 公司2024年销售成本约1541.2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75.0百万元增加约12.1%[90] - 公司2024年毛利约415.7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456.9百万元减少约9.0%[91] - 公司2024年毛利率约21.2%,较2023年的约24.9%有所减少[91][92] - 销售费用从2023年的约820万元减少12.0%至2024年的约720万元[93] - 管理费用从2023年的约1.319亿元降低9.6%至2024年的约1.193亿元[94] - 2024年信用减值准备约1.312亿元[95]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约3600万元减少14.4%至2024年的约3080万元,2024年实际所得税率约21.0%[96]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的约1.307亿元减少11.2%至2024年的约1.161亿元[97] - 存货从2023年的约548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3.391亿元[10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30.353亿元减少7.60%至2024年的约28.047亿元[103]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1.6207亿元减少10.3%至2024年的约1.4539亿元[105]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3年的约9380万元增加40.6%至2024年的约1.319亿元[106] - 流动资产净值2024年12月31日约为18.35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7.683亿元)[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537亿元,较2023年的6.593亿元减少16.0%[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总计300万元,2023年为200万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的唯一外汇为82万港币,折合人民币76万元[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作为承租人的租赁承担约为2460万元,2023年为1460万元[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9倍,资产负债率约为47.1%,2023年分别约为1.9倍和49.6%[119] - 2024年度集团确认为费用的员工成本约为7.686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6.005亿元人民币[1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有社区服务、商企服务、城市服务和服务周边四大业务[56] - 公司对业务线作出调整,将原“物业管理服务”拆分为“社区服务”及“商企服务”;原“非业主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合并为“服务周边”;原“城市服务”保持不变[53] - 社区服务主要包括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和其他服务,2024年按包干制收取所有物业管理费[58] - 2024年度因物业开发商施工及竣工建筑面积减少,非业主增值服务中工程服务大幅下降,收入低于去年同期[76] - 预估2025年公司工程业务体量将继续缩减,业务向已交房及外部项目迁移,发展已交房社区业务[76] - 社区服务2024年收入约1438.3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34.1百万元增长约7.8%[79] - 商企服务2024年收入约46.6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36.5百万元增长约27.8%[79] - 城市服务2024年收入约187.1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7.6百万元增长约36.0%[79] - 服务周边2024年收入约284.9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323.7百万元减少约12.0%[79] - 社区服务基础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收入占比96.9%,其他服务占比3.1%[80] - 基础物业管理服务中,2024年荣盛集团开发物业收入占比97.9%,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业收入占比2.1%[81]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管理473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8930万平方米,覆盖68个城市[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订约管理519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013亿平方米,覆盖70个城市[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013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约0.3%;合约项目数量519个,较2023年增加2.4%;在管建筑面积达约0.893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约6.8%;在管项目数量为473个,较2023年增长约9.7%[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分布于中国1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70个城市[63] - 2024年环渤海经济圈在管总建筑面积5296万平方米,占比59.3%;长三角地区1759.1万平方米,占比19.7%;大湾区及周边地区292.8万平方米,占比3.3%;中西部地区1581.5万平方米,占比17.7%[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建筑面积为89,294千平方米,项目数量为473个,较2023年的83,620千平方米和431个项目有所增长[70] - 2024年荣盛集团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83,429千平方米,占比93.4%;独立第三方开发商物业在管建筑面积5,865千平方米,占比6.6%[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所开发物业总在管建筑面积约5.9百万平方米,总合约建筑面积约6.4百万平方米[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约6个城市共9个城市服务运营项目,业务涵盖河北省、黑龙江省[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社区拥有77家实体店,逾25,000种活跃销售单品,实现约121万米饭公社注册用户[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关注业主需求、丰富服务链条等措施提升品牌价值[40] - 公司计划依托多地战略服务网络和品牌优势扩大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以客户满意度驱动服务品质提升[41] - 2023年公司业务向非社区业态物业服务及城市服务业务扩展,通过多元业态经营扩张业务规模[42] - 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合作,对建筑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的物业或市政服务物业,通过成立合营企业管理[43] - 公司筛选潜在收并购目标,要求在管建筑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最近财政年度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44] - 公司运用大数据分析丰富服务周边的服务和产品种类,共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5] - 公司一站式全渠道服务平台以社区生活场景为中心,可让用户在线一键呼叫管家[46] - 公司拟增加新零售服务线下便利店地理覆盖范围,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客户购物体验[46] - 公司具备供应链输出和OEM能力,为业主提供更具性价比商品[46] - 公司希望拓展不动产经纪服务,围绕房产业务拓展上下游业务[46] - 公司计划持续打造“社区一卡通”,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形成高质量生活服务闭环[46] - 计划发展拎包入住服务,为新购房和已入住业主提供差异化细分服务,还将拓展家政、社区养老等周边服务,并收购下游社区服务公司[47] -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打造数字化运营体系,试点引入AI智能技术,推进系统升级[48] - 构建智慧指挥系统,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数据驱动决策,提升项目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49] - 建立“三个三分之一”的人才引进体系,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50] - 计划将ESG理念贯穿运营,打造绿色社区项目,提升能源管理水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50] - 2025年公司将在环卫、医美及旅游住宿方面进行战略投资,布局政府公建、城市服务等业务[77] - 2025年公司将推出全新康养业务品牌“临邻悦护”,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康养服务[77] - 公司将加强财务管控及资本支持体系建设,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推动信息化建设[7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6月公司将原有客户服务中心升级为好生活服务中心[40] - 2024年12月公司康養服务品牌“临邻悦护”落地廊坊[40] - 公司通过“呦吼家庭节”“便民服务月”等活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知名度[40] - 2024年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签署60份正式合作协议,签署协议涵盖多种业务类型[5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平均物业管理费单价维持于1.7元/平方米/月[68] - 公司管理的物业组合多元化,包括社区物业和非社区物业,非社区物业含商业物业和公共及其他物业[69] - 公司H股于2021年1月15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68亿港元[124] - 2023年6月16日,董事会变更所得款项净额用途,重新分配约3.854亿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业务扩张”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825亿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收购及投资物业管理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83万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收购及投资下游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495万港元[124] - 丰富社区增值服务组合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2.336亿港元,占比20%,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1.7483亿港元[125] - 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1.752亿港元,占比1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1.5217亿港元[126]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2.92亿港元,占比2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为0[126] - 各项计划总计所得款项净额为11.68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4.8525亿港元,实际使用7992万港元[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289名全职雇员[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组织培训近1475场,覆盖人数超9200人[128] - 耿建富先生60岁,于2020年4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决策、战略规划及整体管理[130] - 耿建富先生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取得企业管理学士学位,2008年12月取得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硕士学位[131] - 耿建富先生2001年12月获认可为高级工程师,2013年9月获认可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131] - 刘女士于2022年8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作为香河盛绎德商务信息咨询中心普通合伙人,被视为于2373.3万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32] - 隆先生自2022年7月20日加入集团,2024年6月28日起兼任董事会秘书兼联席公司秘书并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33] - 张先生于2020年4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曾于2004 - 2007年任公司总经理,2006 - 2018年任执行董事[134] - 金先生于2020年4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1年3月创办北京佳禾金辉创业投资公司,2022年11月任荣盛房地产发展独立非执行董事[136] - 许先生于2022年8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0年以上商业、投资和私人银行服务经验[139] - 刘女士2001
荣万家(0214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0:5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收入总额约19.569亿元,同比增长约6.8%[4] - 2024年集团毛利约4.157亿元,同比减少约9.0%[4] - 2024年毛利率约为21.2%,同比减少约3.7个百分点[4] - 2024年集团净利润约1.161亿元,同比减少约11.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1.138亿元,同比减少约9.9%[4]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37.7724913572亿元,2023年末为38.1134612597亿元[6]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9684821951亿元,2023年末为3.4287906332亿元[8] - 2024年末负债合计19.661706351亿元,2023年末为20.6110785415亿元[10]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22.0792672013亿元,2023年末为20.9311733514亿元,同比增长5.48%[12]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19.5693177356亿元,2023年度为18.3189667699亿元,同比增长6.82%[14] - 2024年度营业总成本16.8022885036亿元,2023年度为15.1454554498亿元,同比增长10.94%[14] - 2024年度营业利润1.4872882104亿元,2023年度为1.6873068663亿元,同比下降11.85%[16] - 2024年度利润总额1.4688598081亿元,2023年度为1.6665908811亿元,同比下降11.86%[16] - 2024年度净利润1.1608180453亿元,2023年度为1.3069212394亿元,同比下降11.17%[16]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81424093亿元,2023年度为1.2632799355亿元,同比下降9.90%[16] - 2024年度少数股东损益0.022675636亿元,2023年度为0.0436413039亿元,同比下降48.04%[16] - 2024年度综合收益总额1.1608180453亿元,2023年度为1.3069212394亿元,同比下降11.17%[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2023年为0.34元/股,同比下降11.76%[18] - 2024年合同产生的收入约为195693.18万美元,较2023年的183189.67万美元增加约6.8%[38] - 2024年所得税费用合计约3080.42万美元,较2023年的3596.70万美元降低约14.4%[3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4%,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元[40]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956.9百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8%[43]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415.7百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9.0%[43]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为116.1百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11.2%[43]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13.8百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9.9%[43] - 营业收入本年发生额1,956,931,773.56元,营业成本本年发生额1,541,232,911.97元;上年营业收入发生额1,831,896,676.99元,营业成本发生额1,375,015,348.60元[37] - 公司2024年总收入约1956.9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831.9百万元增长约6.8%[64]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13.75亿元增加12.1%至2024年的15.41亿元[76] - 毛利从2023年的4.57亿元减少9.0%至2024年的4.16亿元,毛利率从24.9%降至21.2%[77][78] - 销售费用从2023年的820万元减少12.0%至2024年的720万元[79] - 管理费用从2023年的1.32亿元降低9.6%至2024年的1.19亿元[80] - 2024年减值准备约为人民币13120万元[81]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3600万元减少14.4%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3080万元,2024年实际所得税率约21.0%[82]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13070万元减少11.2%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11610万元,2023 - 2024年毛利下降4120万元[8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11380万元,较2023年降低约9.9%[84] - 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529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6250万元[85] - 投资性房地产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553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6970万元[86] - 无形资产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106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810万元[87] - 存货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548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33910万元[88]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303530万元减少约7.60%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280470万元,2024年应收账款较2023年增加约1.1%[89]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162070万元减少约10.3%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145390万元,2024年应付账款较2023年减少约14.7%[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应付款项约为4.998亿元,较2023年的5.657亿元减少约11.7%[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职工薪酬约为1.319亿元,较2023年的9380万元增加约40.6%[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8.353亿元,2023年为17.683亿元;流动资产总额较2023年减少约0.9%至37.772亿元;流动负债总额较2023年减少约4.9%至19.419亿元[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537亿元,较2023年的6.593亿元减少约16.0%[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总计300万元,2023年为200万元[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9倍,2023年约为1.9倍;资产负债率约为47.1%,2023年约为49.6%[10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社区服务2024年收入约1438.3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34.1百万元增长约7.8%[64] - 商企服务2024年收入约46.6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36.5百万元增加约27.8%[64] - 城市服务2024年收入约187.1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37.6百万元增长约36.0%[64] - 服务周边2024年收入约284.9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323.7百万元减少约12.0%[64] - 社区服务中基础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收入1393846千元,占比96.9%;2023年收入1298511千元,占比97.3%[65] - 社区服务中其他服务2024年收入44434千元,占比3.1%;2023年收入35559千元,占比2.7%[65] - 基础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总收入为13.94亿元,其中荣盛集团开发物业收入13.65亿元占比97.9%,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业收入2901.9万元占比2.1%[66] - 按地域划分,环渤海经济圈2024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8.28亿元占比59.4%,长三角地区2.45亿元占比17.6%,大湾区及周边地区5980.1万元占比4.3%,中西部地区2.61亿元占比18.7%[68] - 商企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3650万元增长27.8%至2024年的4660万元[72] - 城市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1.38亿元增长36.0%至2024年的1.87亿元[73] - 服务周边收入从2023年的3.24亿元减少12.0%至2024年的2.85亿元,其中生活服务占比从38.8%升至57.6%,物业开发商增值服务占比从50.7%降至31.6%[74][75] 建筑面积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合约建筑面积约1.013亿平方米,新增约30万平方米[4] - 2024年在管建筑面积约8930万平方米,新增约570万平方米[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473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8930万平方米,覆盖1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68个城市[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订约管理519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合约建筑面积约10130万平方米,覆盖1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70个城市[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约建筑面积约1.013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约0.3%;合约项目数量519个,较2023年增加2.4%[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管建筑面积约8930万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约6.8%;在管项目数量473个,较2023年增长9.7%[45] - 2024年新委聘合约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650.4万平方米;终止合约建筑面积139.3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46] - 2024年环渤海经济圈在管建筑面积5296万平方米,占比59.3%;长三角地区1759.1万平方米,占比19.7%;大湾区及周边地区292.8万平方米,占比3.3%;中西部地区1581.5万平方米,占比17.7%[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管理服务在管建筑面积为89,294千平方米,在管项目数量为473个,较2023年的83,620千平方米和431个项目有所增长[53] - 2024年社区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80,625千平方米,项目数量395个;非社区物业在管建筑面积8,669千平方米,项目数量78个[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所开发物业的总在管建筑面积约5.9百万平方米,总合约建筑面积约6.4百万平方米[53] - 2024年荣盛集团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83,429千平方米,占比93.4%;独立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5,865千平方米,占比6.6%[55] 公司发展历程及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00年11月2日成立,2020年4月23日由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月15日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9][20] - 2021年1月15日公司H股上市,配发及发行94,000,000股新H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68百万港元[110] - 2023年6月16日变更所得款项净额用途,将约385.4百万港元重新分配,其中约151.8百万港元用于战略收购及投资目标公司,约58.4百万港元用于丰富社区增值服务组合,约175.2百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10] - 所得款项运用方式为约40.0%用于物色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约20.0%用于丰富社区增值服务组合,约15.0%用于提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动智慧社区管理,约25.0%用作一般业务用途及营运资金[113] 公司业务布局及运营情况 - 公司主要有社区服务、商企服务、城市服务、服务周边四大业务,涵盖物业管理整条价值链[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分布于中国1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70个城市[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6个城市共9个城市服务运营项目,业务涵盖河北省、黑龙江省[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管社区拥有77家实体店,逾25,000种活跃销售单品,实现约121万的米饭公社注册用户[59] - 2024年度物业开发商施工及竣工建筑面积减少,导致非业主增值服务中工程服务大幅下降,收入低于去年同期[60]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工程业务体量将继续缩减,业务向已交房及外部项目迁移[61] - 2025年将发展工程维修、家装等已
荣万家(0214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16: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995,168千元,同比增长5.0%[3] - 同期,公司毛利为239,735千元,同比增长8.2%[3] - 期间净利润为92,767千元,同比下降9.5%[3] - 经调整期间利润为92,767千元,同比下降11.0%[3] - 毛利率为24.1%,较2023年同期增加0.7个百分点[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同比下降11.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163,688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0.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6,203千元,较2023年末下降20.2%[3] - 总负债为1,979,190千元,较2023年末下降4.0%[3] - 权益总额为2,184,498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4.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约995.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5.0%[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239.7百万元,同比增长约8.2%[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利润约为92.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9.5%[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约为24.1%,同比增长约0.7个百分点[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期间利润为约91.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10.0%[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24元[16]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约9.95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0%[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2.39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8.2%[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为928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9.5%[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911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10.0%[4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24元[44] - 公司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947.7百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995.2百万元,增幅5.0%[46]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726.2百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755.4百万元,增幅4.0%[50]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221.5百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239.7百万元,增幅8.2%[50] - 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约23.4%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24.1%[51] - 销售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约3.6百万元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2.8百万元,降幅22.27%[52] - 管理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约59.2百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56.6百万元,降幅4.4%[53] - 集团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2500万元增长7.6%至2024年上半年约2690万元,2024年上半年实际所得税率约22.5%[54] - 集团期内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约1.025亿元减少9.5%至2024年上半年约9280万元,经调整利润从约1.042亿元减少11.0%至约9280万元[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911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1.013亿元降低约10.0%[57] - 集团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从2023年末约5340万元降至2024年6月末约5110万元[58] - 集团投资性房地产从2023年末约5530万元降至2024年6月末约5510万元[59] - 集团无形资产从2023年末约1060万元降至2024年6月末约930万元[60] - 集团存货从2023年末约5480万元增至2024年6月末约4.349亿元[61]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末约30.353亿元减少9.2%至2024年6月末约27.552亿元[62]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末约16.207亿元减少13.6%至2024年6月末约14.005亿元[64] - 集团流动资产净值2024年6月末约18.455亿元(2023年末约17.683亿元),流动资产总额减少0.1%,流动负债总额减少4.0%[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5262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65931万元减少约20.2%[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总计人民币2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11万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共港币82万元,折合人民币75万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作为承租人的租赁承担约为人民币10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110万元[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9倍,2023年12月31日约为1.9倍[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47.5%,2023年12月31日约为49.6%[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任何资产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无[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75] - 截至本报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协议及计划[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业务扩张方面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2.333亿港元和1.5825亿港元,计划于2026年完成[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丰富社区增值服务组合方面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7916亿港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方面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5217亿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0[83] - 截至2024年1月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计为11.68亿港元,占比100%[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际使用所得款项净额为7559万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计为4.8958亿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法律诉讼从银行账户划扣约2493万港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7466名全职雇员[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约为3.8459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约为3.137亿人民币[85] - 期内,集团累计组织培训近863场,覆盖人数近43237人次[8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已发行股份3.76亿股,包括9400万股H股和2.82亿股内资股[90] - 2024年6月30日,董事刘红霞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373.3万股内资股,占内资股8.42%,占总股本6.31%[91] - 2024年6月30日,耿建富先生在荣盛房地产发展、荣盛控股、荣盛建设工程分别拥有954.0432万股(持股0.22%)、3220万股(持股5.00%)、918万股(持股2.78%)的好仓权益[92] - 2024年6月30日,金文辉先生在荣盛控股拥有286万股(持股0.44%)的好仓权益[9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已发行股份376,000,000股,包括94,000,000股H股和282,000,000股内资股[95] - 耿先生、荣盛控股、荣盛建设工程、荣盛房地产发展持有内资股235,527,000股,占内资股83.52%,占公司股本总额62.64%[94] - 中鸿凯盛、耿凡超女士、肖天驰先生持有内资股22,740,000股,占内资股8.06%,占公司股本总额6.05%[94] - 盛绎德商务持有内资股23,733,000股,占内资股8.42%,占公司股本总额6.31%[94] - CITHARA GLOBAL持有H股8,199,500股,占H股8.72%,占公司股本总额2.18%[94] - Cithara Investment持有H股17,999,500股,占H股19.15%,占公司股本总额4.79%[94] - Cithara Global Multi - Strategy持有H股5,000,000股,占H股5.32%,占公司股本总额1.33%[94] - Tianjin Dama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H股18,334,000股,占H股19.50%,占公司股本总额4.88%[94]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562,683,018.42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8,633,118.81元[9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中期股息:无)[9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56,280,448.7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2,879,063.32元增长约3.91%[10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4,163,688,434.8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54,225,189.29元增长约0.23%[10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961,917,965.5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43,022,249.52元下降约3.97%[10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7,272,110.1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085,604.63元下降约4.50%[102]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979,190,075.6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61,107,854.15元下降约4.07%[102] - 2024年6月30日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2,165,296,920.4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74,197,333.00元增长约4.39%[102] - 2024年6月30日少数股东权益19,201,438.8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920,002.14元增长约1.49%[102]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2,184,498,359.2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93,117,335.14元增长约4.37%[10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742,352,248.9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59,998,232.83元下降约13.68%[101] - 2024年6月30日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1,277,671.5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6,246.68元增长约192.88%[100]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为995,168,060.86元,2023年同期为947,681,981.57元[103]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为819,790,907.54元,2023年同期为794,256,347.75元[103] - 2024年1 - 6月税金及附加为5,451,174.92元,2023年同期为4,483,144.16元[103] - 2024年1 - 6月销售费用为2,815,516.17元,2023年同期为3,622,342.40元[103] - 2024年1 - 6月管理费用为56,660,853.12元,2023年同期为59,174,276.90元[103] - 2024年1 - 6月财务费用为 - 569,5
荣万家(0214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9:12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约1.025亿元减少9.5%至2024年上半年约9280万元,净利率从10.8%降至9.3%[1]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约1.013亿元降低10.1%至2024年上半年约9110万元[1] - 集团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2.215亿元增长8.2%至2024年上半年约2.397亿元,毛利率从23.4%增至24.1%[1] - 集团收入总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9.477亿元增长5.0%至2024年上半年约9.952亿元[1]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9.9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48亿元增长4.99%[7]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8.2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94亿元增长3.21%[7] - 2024年1 - 6月税金及附加545.12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48.31万元增长21.60%[7] - 2024年1 - 6月销售费用281.55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362.23万元减少22.27%[7] - 2024年1 - 6月管理费用5666.09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917.43万元减少4.25%[7] - 2024年1 - 6月财务费用 - 56.96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77.01万元减少173.97%[7] - 2024年1 - 6月营业利润为117,720,399.89元,2023年同期为128,827,701.24元[8] - 2024年1 - 6月利润总额为119,702,732.69元,2023年同期为127,512,352.25元[8] - 2024年1 - 6月净利润为92,767,137.33元,2023年同期为102,474,957.20元[8]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1,099,587.40元,2023年同期为101,271,261.19元[8] - 2024年1 - 6月少数股东损益为1,667,549.93元,2023年同期为1,203,696.01元[8] - 2024年1 - 6月综合收益总额为92,767,137.33元,2023年同期为102,474,957.20元[10]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91,099,587.40元,2023年同期为101,271,261.19元[10]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667,549.93元,2023年同期为1,203,696.01元[10]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2023年同期为0.27元/股[10] - 2024年1 - 6月稀释每股收益为0.24元/股,2023年同期为0.27元/股[10]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95,168,060.86元,营业成本为755,432,929.89元;2023年同期营业收入为947,681,981.57元,营业成本为726,206,470.00元[35] - 2024年1 - 6月合同产生的总收入为995,168,060.86元,2023年1 - 6月为947,681,981.57元[3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合计26,935,595.36元,2023年为25,037,395.05元[37]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0%,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4 [38] -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0%,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4 [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约9.95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0%[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2.39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8.2%[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为928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9.5%[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约911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10.0%[59] - 每股基本盈利约0.24元[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9952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约94770万元增加约5.0%[62]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7.26亿元增加约4.0%至2024年上半年的7.55亿元[69]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2.22亿元增加约8.2%至2024年上半年的2.40亿元,毛利率从23.4%增至24.1%[70][71] - 销售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360万元减少约22.27%至2024年上半年的280万元[72] - 管理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5920万元降低约4.4%至2024年上半年的5660万元[73]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500万元增长约7.6%至2024年上半年的2690万元,2024年上半年实际所得税率约22.5%[74] - 期内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3亿元减少约9.5%至2024年上半年的9280万元[75] - 期内经调整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4亿元减少约11.0%至2024年上半年的9280万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911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1.013亿元降低约10.0%[76] 集团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5.626830184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7863311881亿元减少[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9.832610581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9226469424亿元减少[2]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4.348907428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476.070559万元增加[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8.074079861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1134612597亿元基本持平[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562804487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287906332亿元增加[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为41.636884348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5422518929亿元增加[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9.6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43亿元减少3.91%[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727.21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08.56万元减少4.50%[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9.7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61亿元减少4.07%[5]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21.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93亿元增加4.37%[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合计2,343,180,911.29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19,155,699.67元有所减少[2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15.36%,2023年12月31日为13.51%[21]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合计600,672,934.1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86,037,402.47元有所减少[22]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20.99%,2023年12月31日为14.45%[25]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合计164,176,499.94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9,138,378.60元[23] - 2024年6月30日存货账面价值为434,890,742.86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760,705.59元[26]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工程施工)账面价值为31,541,999.60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149,875.98元[27] - 无形资产期初账面原值为17,206,668.96元,期末为17,166,596.01元[2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合计742,352,248.98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9,998,232.83元[31][32] - 2024年6月30日预收款(租赁费)为1,704,781.57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54,809.60元[32]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负债(预收物业费等)为528,636,990.80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1,835,268.79元[33]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合计449,454,277.94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5,706,023.66元[33] - 股份总额年初和年末均为376,000,000.00元[34] - 法定盈余公积2023年12月31日为96,749,261.49元,2024年6月30日为103,142,975.62元[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分别约为5340万元及5110万元[77] - 投资物业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5530万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5510万元[78] - 无形资产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060万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930万元[79] - 存货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5480万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4.349亿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约为27.552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30.353亿元减少约9.2%[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9.833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20.923亿元减少约5.2%[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约6.007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7.86亿元减少约23.6%[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约为1.642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91亿元增加约10.1%[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14.005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6.207亿元减少约13.6%[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845.5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768.3百万元[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807.4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0.1% [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1,961.9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4.0% [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526.20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20.2% [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总计人民币0.2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11百
荣万家(0214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1831897千元,较2022年降低9.1%[5] - 2023年公司毛利456881千元,较2022年降低28.9%[5] - 2023年公司净利润130692千元,较2022年降低46.8%[5] - 2023年公司毛利率24.9%,较2022年降低6.9个百分点[5] - 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较2022年减少47.8%[5] - 2023年公司总资产4154225千元,较2022年增长2.5%[5] - 2023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59310千元,较2022年降低20.0%[5] - 2023年公司总负债2061108千元,较2022年增长5.5%[5] -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49.6%,较2022年增加1.4个百分点[5] -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831.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9.1%[65] - 2023年毛利约为456.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降低约28.9%[65] - 2023年净利润为130.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降低约46.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约126.3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降低约47.8%;每股基本盈利约0.34元[65] - 公司2023年总收入约18.319亿元,较2022年的约20.149亿元减少约9.1%[69]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约1,372.4百万元增加约0.2%至2023年约1,375.0百万元[76] - 毛利从2022年约642.5百万元减少约28.9%至2023年约456.9百万元,毛利率从2022年约31.9%降至2023年约24.9%[77][78] - 销售费用从2022年约7.2百万元增加约14.3%至2023年约8.2百万元[79] - 管理费用从2022年约171.5百万元降低约23.1%至2023年约131.9百万元[80] - 2023年信用减值准备约157.5百万元[81]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79.8百万元减少约54.9%至2023年约36.0百万元,2023年实际所得税率约21.6%[82] - 年内利润从2022年约245.6百万元减少约46.8%至2023年约130.7百万元,年内经调整利润从2022年约252.9百万元减少约47.7%至2023年约132.4百万元[8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22年约242.1百万元降低约47.8%至2023年约126.3百万元[85] - 投资性房地产从2022年末约6080万元降至2023年末约5530万元[87] - 无形资产从2022年末约630万元增至2023年末约1060万元[88] - 存货从2022年末约4630万元增至2023年末约5480万元[8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2年末约27.963亿元增至2023年末约30.353亿元,增加约8.5%[9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末约15.58亿元增至2023年末约16.207亿元,增加约4.0%[96]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2年末约17.934亿元降至2023年末约17.683亿元[101]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约37.284亿元增至2023年末约38.113亿元,增加约2.2%[101]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末约19.35亿元增至2023年末约20.43亿元,增加约5.6%[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约8240万元降至2023年末约6590万元,减少约20.0%[102] - 未偿还银行贷款从2022年末361万元降至2023年末311万元[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作为承租人的租赁承担为约1.46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亿元[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9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1.9倍;资产负债率约为49.6%,2022年12月31日约为48.2%[118] 公司业务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431个项目,在管面积约8360万平方米,订约管理507个项目,合约面积约1.011亿平方米[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约建筑面积及项目数量较2022年分别增加约3.6%及4.3%,在管建筑面积及项目数量较2022年分别增长约14.1%及11.9%[43][44] - 2023年与独立第三方签19份协议,交付管理面积约162万平方米[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业务分布于1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69个城市[47] - 2023年环渤海经济圈在管面积4939.5万平方米,占比59.1%;长三角地区1638.1万平方米,占比19.6%等[48] - 2023年住宅物业在管面积7610.3万平方米,项目370个;非住宅物业751.7万平方米,项目61个[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所开发物业,总在管面积约470万平方米,总合约面积约560万平方米[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管总面积83620千平方米,荣盛集团占78959千平方米(94.4%),独立第三方占4661千平方米(5.6%),2022年分别为71267千平方米(97.2%)和2019千平方米(2.8%)[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签约五个城市共八个环卫一体化运营项目,业务涵盖河北省、黑龙江省[64]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164.0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388.9百万元减少约57.8%[54] - 2023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95.3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0.4百万元减少约18.8%[57] - 2023年物业空间管理服务收入约71.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97.8百万元减少约26.7%[59] - 2023年生活服务收入约123.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142.6百万元减少约13.3%[62]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3.350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4.1%,在管建筑面积从7330万平方米增加约14.1%到8360万平方米[69]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1.640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57.8%[69]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953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18.8%[69] - 城市服务收入约1.376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32.7%[69] - 2023年来自荣盛集团开发物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96.4%,为12.87669亿元[70] - 2023年环渤海经济圈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59.1%,为7.88514亿元[71] - 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中物业工程服务收入占比35.0%,为5732万元[73] - 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中案场服务收入占比18.0%,为2956.6万元[73] - 2023年非业主增值服务中其他服务收入占比47.0%,为7710万元[73] - 社区增值服务2023年收入195,299千元,其中生活服务123,636千元占比63.3%,物业空间管理服务71,663千元占比36.7%;2022年收入240,416千元,生活服务142,608千元占比59.3%,物业空间管理服务97,808千元占比40.7%[74] - 城市服务2023年收入137,599千元,城乡环卫服务占比100%;2022年收入103,676千元,城乡环卫服务占比100%[75]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收并购增加金项物业和万家智慧,形成“呦吼到家”服务品牌,举办“呦吼家庭节”“便民服务月”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19] - 公司计划依托环渤海经济圈等全国性战略服务网络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内生式增长[20] - 公司重视与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合作,对于建筑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的物业或市政服务物业,可与其成立合营企业管理物业[23] - 公司计划拓展新业态服务,筛选潜在收购目标公司标准为在管建筑面积大于100万平方米、最近财政年度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24] - 公司将运用大数据分析丰富社区增值服务,采用新模式共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6] - 公司一站式全渠道服务平台可让用户一键呼叫管家和链接线下服务,社区零售服务拟增加线下便利店覆盖范围[27] - 公司计划发展拎包入住服务,为新购房和已入住业主提供差异化细分服务[28] - 公司计划多元化社区增值服务种类,覆盖家政、养老及健康服务等,还计划收购下游社区服务公司[28] - 公司将投资信息技术和数字运营平台,建立资源管理等系统,升级停车场出入管理系统[30] - 公司预计新系统及功能将集成到现有数字化系统,建设智慧指挥系统提高项目运行管理效率[31] - 公司计划持续升级一站式全渠道服务平台,对在管社区推行数字化、自动化控制[32] 公司人才相关情况 - 公司建立“三分之一来自外部标杆企业、三分之一来自现有员工晋升、三分之一来自校园招聘管理培训生”的人才引进体系[33] - 公司预计持续提供完善、有竞争力的福利待遇政策,建立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并提供晋升机会[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743名全職僱員,2023年度確認為費用的員工成本約為6.005億元人民幣(2022年約為6.873億元人民幣)[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組織培訓近2068場,覆蓋人數近7000人[132] 公司收购情况 - 2023年公司先后完成金项物业、万家智慧等公司的收购,业务向非住宅业态物业服务及城市服务业务扩展[22] - 2023年6月21日,公司以4000万元收购河北金项80%权益[121] - 2023年7月28日,公司以5015.5万元收购万家智慧70%权益[122] - 2023年11月16日,公司以5.6785785555亿元收购荣盛发展集团10870个停车位及332套住宅、写字楼和商铺,总面积约2.634101万平方米[123]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H股于2021年1月15日上市,发行9400万股新H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1.68亿港元[127] - 2023年6月16日,董事会变更所得款项净额用途,将约3.854亿港元重新分配[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业务扩张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7647亿港元,占比40%[127] - 战略收购及投资物业管理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3604万港元,计划于2026年使用[127] - 战略收购及投资下游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5495万港元,计划于2024年使用[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上市所得款項淨額總計11.68億港元,其中豐富社區增值服務組合計劃使用2.336億港元(佔比20%),升級信息技術基礎建設計劃使用1.752億港元(佔比15%),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計劃使用2.92億港元(佔比25%)[128][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上市所得款項未動用淨額為5.6006億港元,實際使用淨額為3.5139億港元[129] - 豐富社區增值服務組合中,增加線下便利店覆蓋等計劃使用4670萬港元(佔比4%),預計2024年完成;發展不動產經紀服務計劃使用4670萬港元(佔比4%),預計2024年完成;多元化社區增值服務組合計劃使用1.402億港元(佔比12%),預計2025年完成[128] - 升級信息技術基礎建設中,升級一站式全渠道服務平台計劃使用5840萬港元(佔比5%),預計2024年完成;建立及升級信息技術系統計劃使用4380萬港元(佔比3.75%),預計2024年完成;增加信息技術系統覆蓋及推出智能社區管理工具計劃使用4380萬港元(佔比3.75%),預計2024年完成;升級信息管理系統計劃使用2920萬港元(佔比2.5%),預計2024年完成[129] - 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計劃使用2.92億港元(佔比25%),預計2024年完成[129] - 受上游房地產行業下行周期影響,公司業務擴張等方面投入更審慎,上市所得款項擬定用途預期時間較原計劃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