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入为302,50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19,437千元下降5.3%[11]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3.02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94亿元减少1690万元,同比下降5.3%[27] - 2024年毛利为75,35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80,306千元下降6.2%[11] - 毛利率从25.1%降至24.9%,毛利减少6.1%至75.4百万元人民币[3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21,75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41,045千元下降47.0%[11] - 纯利同比下降46.8%至21.8百万元人民币[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销售成本同比下降5.0%至227.2百万元人民币,与收入减少趋势一致[35] - 行政开支同比增长33.7%至38.5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业务发展导致差旅酬酢开支增加[37] - 应收账款等减值亏损同比激增175.5%至14.6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长期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38] 各业务线表现 - 市政公用工程收入7069.2万元,占总收入23.4%,较2023年占比58.3%大幅下降[28] - 市政公用工程收入同比下降62.0%至70.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天津散货堆场项目竣工及道路交通项目合约价值减少[30] - 地基基础工程收入1.001亿元,占比33.1%,较2023年占比26.1%有所提升[28] - 地基基础工程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00.1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受益于津滨塘地块项目42.3百万元专业分包收入[31] - 建筑工程收入9266.6万元,占比30.6%,较2023年占比12.9%显著增长[28] - 建筑工程收入同比增长125.0%至92.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天津滨海新区37.8百万元及设备制造厂改建18.8百万元项目收入确认[32] - 石油化工工程收入3895.2万元,占比12.9%,较2023年占比2.5%实现大幅提升[28] - 石油化工工程收入同比增长375.6%至39.0百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LNG项目13.2百万元及油气回收装置21.1百万元收入贡献[33]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3,07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3,600千元流出扩大206.8%[11] - 资本开支增至人民币2.9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9百万元大幅上升222.2%[52]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资产总值达710,35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556,422千元增长27.7%[11] - 2024年负债总额为381,47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31,235千元增长15.2%[11] - 2024年权益总额为328,87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225,187千元增长46.0%[11]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至人民币291.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32.5百万元增长25.2%[47] - 合约资产增长至人民币300.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1.3百万元上升35.8%[4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达人民币298.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75.8百万元增长8.3%[49]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至人民币23.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5.0百万元下降6.0%[51] - 计息银行贷款达人民币40.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0.0百万元增长100.0%[56]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12.1%,较2023年的8.9%增长3.2个百分点[56] - 现金及等价物为19.6百万元人民币(含港元2.9百万),流动比率从1.5倍改善至1.7倍[42] 业务运营和项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47个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为5.137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4年承接39个工程施工项目,服务32名客户[19] - 公司业务集中于市政工程、地基工程、建筑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四大领域[95]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市政公用工程、地基基础工程、建筑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185]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天津市,已通过十余年经营在建筑行业建立声誉[185] - 公司使用自主研发的捷效系统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185] - 公司通过捷效信息系统实施严格成本把控应对行业挑战[14]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中国市政公用工程市场规模从2018年2.3149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2.6601万亿元,预计2027年达3.776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3%[17] - 天津市市政公用工程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712亿元,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9.2%[17] - 2024年工程施工业务招标流程放缓对公司财务表现造成不利影响[14] 公司上市和融资 - 公司H股于2024年4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2] - 公司H股于2024年4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1] - 公司已发行H股并于2024年4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7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2.2百万港元[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7.7百万港元,占总金额84.3%[92] - 潜在项目前期成本资金动用50.7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100%[93] - 设立分支机构业务动用12.4百万港元,剩余1.4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用完[93] - 研发能力提升动用5.3百万港元,剩余3.9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用完[93] - 收购投资业务未动用9.2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完成[94]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动用9.3百万港元[94]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额14.5百万港元[94] - 公司全球发售H股数目为53,950,0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26,976,000股,国际发售26,974,000股,每股发售价为2.50港元[91] - H股全流通申请获批,161,844,749股非上市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转换为H股并上市[11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 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7] - 执行董事赵匡华自2019年1月3日起担任总裁[200]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李凯自2021年6月加入集团并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200] - 执行董事关凤丹于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负责行政及人力资源[197] - 执行董事杨友华自2019年4月加入并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8] - 执行董事倪拔群自2018年10月加入并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9] - 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王文彬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严兵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金璐于2024年10月10日获委任[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萧恕明于2023年8月16日获委任[198] - 公司执行董事赵晓荣女士于2024年12月2日辞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职务[89] - 公司执行董事关凤丹女士于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杨世泰先生于2024年10月10日辞任[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金璐博士于2024年10月10日获委任[89] - 公司监事王玲女士于2025年1月27日辞任监事及监事委员会主席职务[89] - 2024年10月10日杨世泰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金璐获委任[119] - 2024年12月2日赵晓荣辞任执行董事,12月20日关凤丹获委任执行董事[119] - 公司监事路晓亮先生于2025年1月起担任监事会主席[82] - 公司监事王磊先生于2023年11月加入集团担任商务合约部经理[83] - 公司监事任飞宇先生于2023年8月加入集团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84] - 2025年1月27日王玲辞任监事主席,路晓亮获选为员工代表监事兼主席[10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72] - 公司设有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3个董事会委员会[192] - 2024年度监事会召开两次会议,审议通过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四项决议[1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机械租赁交易属日常业务且条款公平合理[166] 股东结构和关联交易 - 王文彬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157,496,923股,占相关股份类别的97.3%,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3.0%[141] - 赵匡华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15,000,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的9.3%,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0%[14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15,794,749股,其中非上市股份161,844,749股,H股53,950,000股[142] - 王文彬先生通过天津共美好、天津致未来及盛源控股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0%、14.6%及51.4%[142] - 赵匡华先生通过天津共美好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0%[142] - 控股股东窦恩艳女士持有非上市股份157,496,923股,占总股本73.0%[144][149] - 盛源控股持有非上市股份110,830,940股,占总股本51.4%[144][149] - 天津致未来持有非上市股份31,665,983股,占总股本14.6%[144][149] - 天津共美好持有非上市股份15,000,000股,占总股本7.0%[144][149] - 王文彬先生通过控股架构实际控制公司总计约73.0%的股份权益[145] - 非上市股份总数161,844,749股,H股总数53,950,000股[149] - 已发行股份总数215,794,749股[149] - 与关联方江盛源机械签订七份机械租赁协议,总租赁金额为人民币11,994,505元[159] - 第五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19,919,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3,992,100元[159] - 第二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20,710,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5,156,532元[159] - 第七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6,733,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713,521元[159] - 第三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7,825,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650,000元[159] - 第四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8,151,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669,500元[159] - 第一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3,181,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746,491元[159] - 第六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960,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66,361元[159] - 关联交易总额超过1000万港元且适用百分比率超过5%,触发港交所公告、通函及股东批准要求[163] - 关联方交易获24个月信贷期,租赁款项于租赁期届满后结算[161] - 江盛源机械租赁协议交易构成关联交易违规,协议已到期且无进一步交易[164] - 控股股东王文彬及其配偶为2000万元人民币银行贷款提供担保[168] - 2024年5月至11月期间与关联方天津江盛源机械订立7份机械租赁协议,违反上市规则第14A章[112] - 核数师对机械租赁协议交易未获董事会批准及年度上限提出保留意见[167] 公司资质和人员 - 公司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和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2][24] - 李先生于2005年4月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70] - 李先生于2009年1月获得中国内蒙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0] - 关凤丹女士46岁2016年6月取得天津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士学位[71][72] - 杨友华先生35岁于建筑工程领域拥有逾10年经验[72] - 杨友华先生于2012年6月获得哈尔滨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73] - 倪拔群先生39岁于建筑工程行业拥有超过13年经验[73] - 倪拔群先生于2012年1月获得天津大学工程造价硕士文凭[74] - 王文彬先生51岁于工程施工行业拥有超过12年经验[75] - 严兵博士47岁于2004年7月获得南开大学全球经济博士学位[77][78] - 刘金璐博士51岁于2007年2月获得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78] 客户和供应商 - 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85.7%,最大客户收入占比54.2%[148]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成本占比35.8%,最大供应商采购成本占比9.0%[15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建议不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103] - 物业权益估值为人民币62,686,000元,若按估值列账将产生额外折旧人民币426,000元[105]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人民币43.9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7.3百万元)[116]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总额为人民币215,794,749元,分为215,794,749股面值人民币1.0元的股份[114] - 2025年2月27日股东会批准调整经营范围及修订章程[110] - 2025年6月12日至17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6月17日为股东会记录日期[106] - 公司未向董事、高级管理层或其关联人士提供任何贷款或贷款担保[140] - 公司未发行任何可换股债券[136] - 公司未订立任何股权挂钩协议[137] - 公司银行借款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4[139] - 董事及监事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128]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9.8百万元[153] - 公司无资产抵押情况[53] - 公司无衍生工具活动及外汇风险对冲操作[61] - 公司确认公众持股量始终符合不低于25%的最低要求[169] - 2024年度公司未进行任何捐款[171] - 公司投保董事责任保险以保障董事潜在损失[170] - 公司已为董事安排针对法律诉讼所产生责任的适当保险保障[195]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所有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188] - 公司已制定ESG相关政策与制度文件,涵盖工程质量安全、能源资源使用等9个方面[185] - 公司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状况良好,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反映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183] - 公司确认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事件或情况[196]
天津建发(02515)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