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810万美元、8070万美元和7950万美元[30] - 2022 - 2024年,公司亏损分别为4940万美元、1.726亿美元和3780万美元[30] - 2024 - 2022年营收分别为79,511千美元、80,671千美元、68,132千美元[42] - 2024 - 2022年经营亏损分别为40,192千美元、30,026千美元、40,973千美元[42] - 2024 - 2022年年度亏损分别为37,787千美元、172,601千美元、49,442千美元[42] - 2024 - 2022年调整后EBITDA分别为 - 23,666千美元、 - 6,763千美元、 - 14,915千美元[45] - 2024 - 2022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分别为 - 29.8%、 - 8.4%、 - 21.9%[45] - 2024和2023年总资产分别为80,883千美元和115,047千美元[43] - 2024和2023年净资产分别为48,227千美元和79,084千美元[43] - 2024 - 2022年经营活动使用的净现金流分别为 - 24,888千美元、 - 17,043千美元、 - 14,609千美元[44] - 2022 - 2024年,公司来自香港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32.7%、33.4%和38.3%[197] - 2022 - 2024年,公司在各地区的收入占比情况:2022年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4.4%、32.7%、16.2%、14.5%、1.9%和0.3%;2023年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9.8%、33.4%、8.4%、17.6%和0.9%;2024年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8.9%、38.3%、6.5%、16.2%和0.2%[66] - 2022 - 2024年互联网线索生成和营销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约95.3%、94.0%和89.5%,超80%的收入基于批准申请实现[72] - 2022 - 2024年超60%的收入来自信用卡产品[73] - 2022 - 2024年保险佣金收入分别为170万美元、340万美元和52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约2.4%、4.2%和6.5%[74] - 2022 - 2024年新加坡市场分别贡献公司总营收约34.4%、39.8%和38.9%[181] - 2022 - 2024年香港市场分别贡献公司总营收约32.7%、33.4%和38.3%[182][197] - 2022 - 2024年,台湾地区营收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6.2%、8.4%和6.5%[213] - 2022 - 2024年,菲律宾地区营收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4.5%、17.6%和16.2%[21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有超170万金融产品购买申请和超70万获批申请,2023年分别为超170万和超60万[28] - 2024年,公司每月在博客上发布超180篇文章,平台每月平均有超520万页面浏览量[28]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约有620万月独立用户和1860万流量会话,70%的流量会话和72%的月独立用户通过免费渠道自然参与平台[28] - 2024年,互联网线索生成和营销服务收入、保险佣金收入、营销收入和活动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9.5%、6.5%、2.7%和1.3%,2023年分别为94.0%、4.2%、1.3%和0.6%[30] - 花旗银行相关实体在2024年贡献约14%的收入[71]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分别贡献公司总收入的38.9%、38.3%、6.5%、16.2%和0.2%[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30.9%、50.8%、4.1%和13.7%的资产分别位于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菲律宾[31] - 香港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变化,以及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对公司香港子公司业务产生广泛影响[182][191] -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可能引发外国政府制裁,若公司香港子公司或合作伙伴违反相关法律,业务将受重大不利影响[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50.8%的资产位于香港[1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历史亏损,未来投资业务可能产生大量成本费用,若无法产生足够收入抵消成本,可能继续亏损[58] - 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借贷和保险市场变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冲突会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62] - 公司运营可能受地缘政治风险干扰,如俄乌冲突、以色列和伊朗的紧张局势[65] - 公司业务依赖商业合作伙伴,若无法保留现有合作伙伴、吸引新合作伙伴或维持有利费用安排,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受重大不利影响[68] - 公司业务依赖吸引和保留用户,受市场、监管、平台供需等多种因素影响[76][78] - 大量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发现服务,搜索引擎算法等变化影响用户获取[80] - 公司通过付费营销渠道扩大用户覆盖,若无法优化渠道组合将影响业务[81] - 公司需提供高质量内容,否则会影响用户参与和业务运营[83][84] - 提供高质量客户支持很重要,否则会影响业务和声誉[85][86] - 公司投资新产品和技术有风险,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87] - 公司拓展新领域经验不足,可能影响业务运营[88] - 公司使用AI/ML技术面临隐私和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监管罚款、改变业务实践等后果[107] - 公司在互联网线索生成、营销和保险经纪业务面临竞争,竞争对手可能凭借资本、产品服务优势抢占市场[109] - 公司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保持竞争力,但研发活动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费用过高或延迟[111] - 若无法跟上AI和ML等新技术发展,公司产品和服务可能过时,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12] - 新冠疫情及其他公共卫生威胁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用户、商业伙伴和盈利能力[113] - 疫情相关限制措施实施不可预测,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4] - 平台产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可能影响用户信任和满意度,进而影响公司业务[115] - 品牌维护至关重要,若失败可能导致用户和商业伙伴流失、市场份额下降[116][117] - 公司未来增长若管理不善,品牌、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受不利影响[120] - 公司可能需筹集额外资金,但不确定能否以可接受的条款获得[121] - 公司可能面临各类投诉、诉讼和监管调查,结果不确定,可能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26][127] - 公司运营结果受多因素影响会周期性波动,如用户数量、费用、搜索引擎算法等,且各市场有独特季节性[133] - 公司面临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当地货币兑美元价值变化会影响财务结果,虽有对冲活动但效果无保证[135] - 公司支付业务存在欺诈和依赖第三方风险,欺诈可能导致声誉受损、财务损失,依赖第三方可能导致支付处理问题[136] - 公司国际扩张可能面临成本和风险,如招聘、文化差异、竞争、合规等问题,扩张计划不一定成功[137][139] - 公司收购或战略投资可能不成功,面临整合困难、估值不准确、承担意外负债等风险[141][144] - 公司人才获取和保留面临竞争,需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培训、维护企业文化等,否则影响业务[145][147] - 公司系统和数据面临故障、漏洞、网络攻击等风险,可能导致声誉受损、法律责任和用户信任丧失[146][148] - 公司采用共享责任安全模型,客户安全措施实施不当可能影响公司客户关系、声誉和收入[151] - 公司安全事件披露和相关行动可能成本高昂,管理不善会导致市场份额、收入和声誉受损[152] - 公司依赖AWS提供云服务,AWS可变更或终止服务,需提前12个月通知重大变更(特殊情况除外),修改协议需提前90天通知不利变更[155] - 公司依赖AWS,若无法按商业有利条款续签协议、AWS出现问题或价格变动等,可能影响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56][158] - 使用开源软件可能使公司面临诉讼和纠纷,若违反许可条款,可能产生重大成本和业务中断[157][159] - 若无法保护知识产权,可能降低平台、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还可能面临侵权索赔[160][162] - 自然灾害、政治冲突等意外事件可能扰乱公司运营,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64] - 公司业务受法律和监管风险影响,不遵守规定可能导致罚款、声誉受损等[167] - 公司可能无法获得、维持或续签必要的许可证和批准,这会增加运营成本并限制业务发展[169][170] - 公司可能面临外国所有权限制,违反竞争或反腐败等法律可能产生不利影响[172][173][176] - 违反反贿赂、反洗钱等法律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78] - 公司在各运营司法管辖区可能面临不确定的税务负债,若税务机关不认同公司对税法的解读,可能产生不利的税务和财务后果[179] - 公司可能受到某些司法管辖区税务机关的询问或审计,若税务机关不认同公司解读,公司可能需支付大额款项,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180] - 若公司未来需获得中国政府相关许可或批准而未能获得,可能对公司运营、证券发行和价值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4] - 若PCAOB未来无法完全检查公司审计机构,公司连续两年被认定为相关发行人,证券将面临交易禁令[186] - 公司部分董事、高管位于香港,可能导致在美国对其送达法律程序、获取信息、执行判决和提起诉讼存在困难[187] - 香港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变化,以及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对公司香港子公司业务产生广泛影响[182][191] -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可能引发外国政府制裁,若公司香港子公司或合作伙伴违反相关法律,业务将受重大不利影响[192] - 若因PCAOB无法检查审计机构,公司连续两年被SEC认定为“委员会认定发行人”,证券可能被摘牌[203]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若SEC认定发行人连续三年提交未经PCAOB检查的审计报告,将禁止其证券交易[203] - 《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合规期从三年缩短至两年[204] - 2021年12月16日,PCAOB认定无法完全检查中国内地或香港的审计机构;2022年12月15日,该认定被撤销[205] - 公司目前在中国大陆无子公司、业务运营、收入、产品或服务提供、客户招揽及客户数据收集等,认为中国法律法规目前对其业务无重大影响[193][197] - 公司认为香港子公司运营业务、证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等无需中国政府部门许可或批准,但无保证[198] - 2025年4月7日,公司收到纳斯达克的出价不足通知信,需在180个日历日内(即10月6日前)恢复符合最低出价价格规则,恢复合规需A类普通股连续10个工作日收盘价至少为1美元[221] - 公司未能满足纳斯达克持续上市要求可能导致A类普通股和/或公共认股权证被摘牌[221] - 公司证券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可能波动,大幅下跌可能导致证券集体诉讼[22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750万会员[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超290个商业合作伙伴关系[28] - 科斯有限公司资金为7784美元[35] - 公司资金为2689美元[35] - 工作资金有限公司贷款为1043美元[35] - 香港公司资金为6433美元[35] - 科斯有限公司资金为955港元[35] - 公司资金为1274港元[35] - 公司资金为350美元[35] - 公司资金为7港元[35] - 公司资金为4329美元[35] - 公司资金为1274港元[35] - 中国公司需先拨出至少10%的税后利润到储备基金,直至达到注册资本的50%[39] - 中国子公司汇出股息需缴纳10%或更低的预扣税[39] - 公司有63个注册商标,其中17个在香港、15个在新加坡、12个在台湾注册,其余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注册;有241个注册域名和2个待审批商标;注册商标将于2026年3月至2035年3月到期[160] - 新加坡PDPA规定,年营业额超1000万新加坡元的企业,处理和转移个人数据违规最高可处年营业额10%的罚款[97] - 香港PDPO规定,在直销中未经通知或同意使用个人数据,可处50万港元罚款和监禁;未经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数据用于直销,最高可处100万港元罚款和监禁;未按要求删除个人数据,可处1万港元罚款[101] - 香港PDPAO规定,不遵守停止通知,初犯可处5万港元罚款和2年监禁,持续违规每天另加1000港元罚款[102] - 中国《网络平台运营者数据安全审查办法》规定,拥有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且拟境外上市的网络平台运营者,须申请网络安全审查[104] - 台湾子公司每年需将10%的净收入作为法定储备,直至累计法定储备等于公司的实收资本[125] - 菲律宾公司发行股票股息需获得至少三分之二(2/3)流通股本股东的批准[125] - 2024年8月,穆迪确认菲律宾主权债务评级为Baa2,展望稳定;6月,惠誉确认其评级为BBB,展望稳定[219] - 自1983年起,香港美元与美元挂钩,汇率约为7.79港元兑1美元,政策未来可能改变[210] - 香港和全球通胀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公司预计劳动力成本将继续增加[211] - 公司收集和处理多种个人数据,维护数据质量对为用户和商业伙伴提供服务至关重要
MoneyHero (MNY) - 2024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