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erewolf Therapeutics(HOWL) - 2025 Q1 - Quarterly Results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9200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金可支撑到2026年第四季度[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200万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181] - 公司预计资金可支撑到2026年第四季度,近期有望出现多个增值催化剂[181] - 公司约有4490万股流通股(截至2025年5月2日)[1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WTX - 124 - WTX - 124在转移性肾细胞癌客观缓解率为15%,在转移性黑色素瘤客观缓解率为16%,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和8%[25] - WTX - 124剂量爬坡阶段已有65名患者至少接受一剂治疗,单药和联合治疗剂量扩展阶段分别计划招募约40名和40名IO敏感肿瘤患者[36] - WTX - 124单药和联合治疗均选择18mg静脉注射每两周一次作为推荐剂量扩展方案[37] - WTX - 124在临床前模型中,肿瘤内IL - 2浓度可达1000nMolar,血浆中浓度较低[30] - WTX - 124使引流淋巴结中CD8 + Tet + / Treg比率相比对照组提高19.8倍[31] - WTX - 124在MC38肿瘤模型中,70µg/剂量的抗肿瘤活性比700µg/剂量的“非α”IL - 2 INDUKINE分子更强[34] - WTX - 124单药治疗16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3/16,另有7例在潜在推荐剂量扩展(RDE)剂量下靶病灶稳定[45] - 一名72岁ICI难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使用12mg WTX - 124治疗,8周时靶病灶减少62%,12周达到完全代谢缓解,停药后缓解持续超12个月[47][55] - 12mg WTX - 124与帕博利珠单抗联用治疗黑色素瘤,部分患者靶病灶在不同时间点有不同程度减少,如28.7%、39.4%、40.4%、41.3%、45.9%、66.1%、100%等[56] - 18mg WTX - 124的Cmax比高剂量IL - 2高约1.5倍,18mg WTX - 124给药后游离IL - 2峰值暴露比高剂量IL - 2低约146倍,各剂量水平游离IL - 2水平为前药暴露的0.5% [62] - WTX - 124单药和联合治疗的剂量扩展所有组均在积极招募患者[58] - 基于临床活性和门诊安全性,18mg WTX - 124被选为单药和联合治疗的RDE,所有扩展组已开放招募[66]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1/1b期单药治疗和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中期数据[66] - 2025年下半年将与监管机构讨论潜在注册途径,包括加速批准[66] - WTX - 124开发策略涉及的四种肿瘤类型总市场约230亿美元[70] - WTX - 124正在进行晚期和转移性实体瘤的1/1b期临床试验[1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WTX - 330 - WTX - 330正在积极招募P1b/2临床试验患者[18] - 25名患者至少接受了一剂WTX - 330,其中11人在剂量递增阶段,14人在剂量扩展阶段[83] - 患者年龄均值为64.4岁(标准差9.4),中位数64.0岁;女性12人(48.0%),男性13人(52.0%);白人21人(84.0%)[86] - 符合条件的患者中,结直肠癌(MSS)占比36.0%(9人),黑色素瘤占比16.0%(4人)[86] - 剂量递增阶段有0.016mg/kg、0.024mg/kg、0.032mg/kg;剂量扩展阶段选择0.024mg/kg[84] - 77岁黑色素瘤女性患者靶病灶减少24%(持续12周)[92] - 一名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WTX - 330治疗16周后达到确认的部分缓解(PR)[92] - 黑色素瘤患者在停止WTX - 330治疗约12周后,部分病灶仍有持续反应[103] - 最常见的相关治疗突发不良事件(TEAE)为CRS、寒战、发热和肝功能检查异常[90] - 0.032mg/kg剂量下观察到两例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90] - WTX - 330增加了T/NK细胞激活和抗原呈递基因的表达[106] - WTX - 330比rhIL - 12疗法向患者输送的IL - 12多22倍,在0.024 mg/kg静脉注射、每两周一次的剂量下,Cmax比rhIL - 12最大耐受剂量(500 ng/kg)高约22倍,峰值游离IL - 12暴露量比rhIL - 12最大耐受剂量低约5倍,所有剂量水平下,游离IL - 12水平低于前药暴露量的1.6%,PK在0.016至0.032 mg/kg近似剂量成比例[113][114][115] - WTX - 330 1b/2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招募,分为方案确定(约50人)和选定适应症扩展(约50人),包括A、B、C三组,每组约20人、20人、10人[120][121] - WTX - 330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两名黑色素瘤患者有确认的RECIST部分缓解和靶病灶缩小,两名微卫星稳定结直肠癌患者疾病稳定16周和24周[125] - 降低外周IFNγ水平与WTX - 330耐受性改善相关,早期WTX - 330不良事件可能与IFNγ水平升高有关,降低外周IL - 12暴露下的IFNγ水平可提高耐受性和肿瘤IL - 12暴露[116][119] - WTX - 330相关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轻度至中度,严重不良事件可管理且可逆[125] - WTX - 330正在进行晚期和转移性实体瘤及淋巴瘤的1b/2期临床试验[1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其他产品 - 公司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提名首个INDUCER分子开发候选药物[18] - WTX - 712可激活多种免疫细胞类型,抑制调节性T细胞,促进M1巨噬细胞功能,驱动CD8 + T细胞处于较不终末分化阶段,在肿瘤中维持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扩增和活性[134][135] - 临床前数据显示IL - 21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模型中具有活性,WTX - 712旨在将IL - 21递送至肿瘤微环境,提高治疗指数[137] - IL - 21治疗可产生持续的肿瘤内多能性CD8 + T细胞反应,适合细胞杀伤,在几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难治模型中比IL - 2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139][142] - WTX - 712在MC38肿瘤模型中具有抗肿瘤活性,与IL - 21细胞因子相比治疗窗口有所改善,可特异性诱导肿瘤中的IFNγ[145][146] - WTX - 518处于新药研究申请(IND)启用研究阶段[153] - WTX - 921可用于合作开发,能选择性将IL - 10递送至发炎组织以减少全身毒性[1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提名首个INDUCER分子开发候选药物[18] - WTX - 124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与FDA会面并提供P1/1b单药/联合治疗中期数据[18]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1/1b期单药治疗和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中期数据[66] - 2025年下半年将与监管机构讨论潜在注册途径,包括加速批准[6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使用PREDATOR平台开发INDUCER分子(诱导型T细胞衔接器),改进CD3掩蔽策略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采用肿瘤蛋白酶敏感接头提高治疗指数,优化肿瘤中的靶标结合和TCE暴露[128] - 公司有两个临床开发的主要项目由其全资拥有,与Jazz有关于JZP898的全球合作[180] - 公司的PREDATOR平台可优化条件激活细胞因子疗法(INDUKINE分子)的设计[177]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包括总裁兼CEO Daniel J. Hicklin等[183] - 美国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市场潜力约41亿美元,涉及14500例发病病例[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