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星新能源(03395) - 2025 Q1 - 季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总净收入为2,723,412加元,较2024年同期的2,799,435加元下降2.7%[6] - 2025年第一季度商品生产销售总额为2,908,480加元,同比增长2.9%[45] - 2025年第一季度生产收入290.8万加元,净亏损357.6万加元[95] - 2025年第一季度商品销售收入为290.8万加元,同比增长3%[160] - 液化天然气收入同比增长65%至96千加元,得益于产量增加和平均销售价格上涨22%[102][103] - 原油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9%至114.56加元/桶,显著高于市场基准价格[104][106]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为2,561,009加元,较2024年同期的2,485,297加元扩大3.0%[6]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净亏损147.9万加元[95]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净回报为-147.9万加元,同比恶化72%[160] - 运营成本同比增长15%至4,199千加元,但单位成本下降6%至25.82加元/桶当量[108] - 运营成本同比增长15%至419.9万加元[160] - 特许权使用费总额同比激增520%至198千加元,有效平均费率从1%升至7%[107] - 特许使用权费用同比激增520%至19.8万加元[160] - 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69%至193千加元,反映管理层变动成本减少[109] - 非现金财务费用同比增加99.2%至838,366加元(2024年同期为420,851加元)[8] - 2025年第一季度融资费用总额为1,015,287加元,同比增长7.5%[50]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至101.5万加元[161] - 财务费用总额为1,015千加元,同比上升8%[111] 现金流和流动性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0,284加元,较2024年底的211,491加元下降24.2%[5] - 经营现金流为负228,403加元,较2024年同期的正40,634加元恶化66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65.1%至160,284加元(2024年同期为459,253加元)[8] - 营运资金缺口达1,630万加元,经营亏损为180万加元[12] -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同比下降24.4%至158,279加元(2024年末为209,486加元)[14] - 公司2025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利息支出和融资成本中,期限债务为68千加元,同比下降24%[1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营运资金缺口为1,630万加元,中集集团和吉星贷款已全额提取1,150万美元[126] - 公司流动性状况取决于商品价格上涨和探明储量增加[155] 债务和融资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长期应付款项为22,493,247加元,较2024年底的20,052,041加元增长12.2%[5]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换债务为4,636,608加元,较2024年底的2,372,260加元增长95.5%[5] - 股东贷款所得款项同比增加1,122%至1,063,150加元(2024年同期为87,000加元)[8] - 公司从中集集团租赁美国公司获得350万美元(470万加元)新长期债务,年利率9.25%,期限48个月[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吉星贷款拖欠五个月利息和本金约100万美元,中集贷款拖欠约44万美元[30] - 公司从股东处获得110万加元资金,贷款协议尚未签署[31] - 公司从吉星获得800万美元(1080万加元)贷款,年利率9.25%,期限48个月[32] - 可转换债券债务部分余额463.7万加元,衍生工具部分余额8.2万加元[35] - 公司签订152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协议,年利率9%,到期日2025年12月10日[36] - 公司2025年3月19日签订15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协议,年利率9%,到期日2025年12月10日[93] - 2024年7月24日签订16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协议,年利率12%,到期日2025年7月24日[93] - 吉星贷款800万美元和中集贷款350万美元的年利率均为9.25%,每月需分别偿还200,031美元和87,514美元[125][126] - 公司签订16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协议,年利率12%,2025年7月24日到期,可按每股0.20港元或每0.02558美元兑换一股普通股[135] - 公司签订15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协议,年利率9%,2025年12月10日到期,可按每股0.20港元兑换普通股[1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偿还可转换债券的应计和未付利息为10万加元[137] - 公司净债务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442,443加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47,695,457加元,增长5.0%[74] - 公司2025年3月31日的净债务为47,696千加元,同比上升26%[118] 资产和投资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勘探及评估资产为3,884,949加元,与2024年底持平[5] - 勘探及评估资产支出同比增加139.7%至371,244加元(2024年同期为154,888加元)[8] - 公司勘探和评估(E&E)资产期末余额为3,884,949加元,期内无核销或减值[18] - 公司以190万加元出售非生产性Basing资产,未产生损益[19] - 物业、厂房和设备(PP&E)2024年新增101,002加元,减值4,322,837加元,期末账面净值20,660,091加元[21] - 2025年一季度PP&E新增26,563加元,损耗和折旧783,360加元,期末账面净值19,883,951加元[21] - 使用权资产和租赁2025年一季度摊销109,447加元,期末余额87,498加元[24] - 未来开发成本估计为1,170万加元(与探明加可能储量相关)[22] - 公司抵押价值520万加元的有形资产以支持债务安排[143] 股东权益和股票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股东权益总额为-24,604,493加元,较2024年底的-21,460,975加元恶化14.6%[5] - 公司2024年发行63,000,000股普通股,现金收入2,540,956加元,股票发行成本为26,940加元[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行使股票期权为3,080,2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格为0.51港元[4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普通股平均交易价格为每股0.146港元[43] - 公司预计将发行104,577,304股普通股以支付可转换债券的本金和未付利息[6] - 2024年3月私募认购发行3,300万股普通股,每股0.22港元,募集资金730万港元(130万加元)[125][133] - 2024年5月发行33,000,000股普通股,总收益126万加元[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522,886,520股,已发行股票期权228万份(行使价0.52港元/份)和80万份(行使价0.48港元/份)[3] - 公司持有308万份未行使股票期权,行使价分别为0.52港元和0.48港元[138] 生产和运营 - 2025年Q1日均天然气产量10,231立方英尺/天,原油26桶/天[95] - 2025年第一季度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27%至10,231立方英尺/天,总产量同比增长24%至1,807桶石油当量/天[100] - 原油产量同比下降35%至26桶/天,主要因维修减少生产天数[101][103] - 天然气交易量同比下降56%至80立方英尺/天,仅占销售总量的0.7%[100][101] - 天然气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至2.23加元/立方英尺,抵消了产量增长的影响[102][104] - 2023年Q2因森林大火关闭Basing油井生产约两周[96] - 公司约90%的收入来自Basing地区[92] 管理层和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结构合理,权力均衡[162] - 审核及风险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并确认中期业绩符合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16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报告期内均遵守《标准守则》,未发生证券交易违规行为[163] - 公司临时首席执行官柳永坦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62] - 公司信息通过联交所网站、SEDAR+网站及公司官网发布,中英文版本不一致时以英文为准[16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为0.01加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6]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亏损达262,647,750加元,较2024年底的259,071,793加元扩大1.4%[7]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575,957加元,较2024年同期的3,429,736加元亏损扩大4.3%[8]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66.6万加元,同比恶化14%[161] - 折旧和摊销同比下降10%至89.3万加元[161] - 损耗、折旧和摊销总计为893千加元,同比下降10%[113] - 每桶石油当量的损耗和费用为5.49加元,同比下降27%[113] - 公司拥有约1.66亿加元的减税额度,其中5,600万加元亏损结转将于2037年到期[51] - 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未支付或宣布过任何股息[73] - 公司未批准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的股息派发[140] - 公司未涉及任何资产负债表外交易[142] - 公司未披露重大或有负债[144]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154] - 公司面临环境法规变化风险,可能导致运营成本增加[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