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及非控制性权益后未经审核综合亏损净额约为1.31亿港元,2024年为2.184亿港元[8] - 撇除非经营性项目及其税项开支净额,公司期内除税及非控制性权益后未经审核综合经营纯利约为2800万港元,2024年为2610万港元[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592.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335.5万港元有所增长[4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3097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845亿港元有所收窄[4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19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8港元有所收窄[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3834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36798千港元[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及管理对外收入5.8773亿港元,货物买卖2.3281亿港元,证券投资3873万港元,分类总计8.5927亿港元[6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分类亏损/溢利方面,物业投资及管理为亏损1.33518亿港元,货物买卖盈利1376万港元,证券投资盈利2386.8万港元,分类总计亏损1.08274亿港元[6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1.27009亿港元[60] - 2025年客户合约收入中销售货物2.3281亿港元、楼宇管理服务7007万港元,2024年分别为2.0278亿港元、5177万港元[65] - 2025年来自其他来源收入中租金收入5.1766亿港元、股息收入3873万港元,2024年分别为5.3698亿港元、4202万港元[65] - 2025年总收入8.5927亿港元,2024年为8.3355亿港元[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03.3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044万港元[6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支出为396.4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432.3万港元[6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1.19港元,2024年同期约1.98港元[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财务成本约为980万港元,2024年为1150万港元[2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118名雇员,2024年9月30日为115名;期内雇员酬金约1620万港元,2024年为1640万港元[30] - 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付予B.L. Wong的翻新费用为1,507千港元,2024年同期翻新费用为2,083千港元,租金收入和物业管理费不变[87] - 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付予Bowen HK的投资管理费为26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233千港元[89] - 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董事及集团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4,306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44千港元,总计4,350千港元;2024年同期短期雇员福利为4,011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40千港元,总计4,051千港元[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香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3%,住宅物业租金收入增加3.2%,商业及工业物业租金收入减少10.5%[12] - 大象行2025财政年度上半年销售额大幅增长,但新销售订单减缓及毛利率收窄,期内占集团总收入约27.1%[13][14] - 北京朝阳区京达花园威尔第阁住宅项目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3.1%[19] - 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2025年分类亏损含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约1.67948亿港元,2024年含减少约2.32988亿港元[60][62] - 证券投资业务2025年分类溢利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约2009万港元,2024年含减少约100万港元[61][63] 投资业务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对TKO基金已出资3490万港元,投资估值为3930万港元[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对Adams Street基金已悉数支付承担之750万美元,投资估值为670万美元[15] - 2025年1月,集团认购ALPS基金参与股份,总承诺金额为500万美元[16] - 公司对Hundreds基金承诺出资200万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支付90万美元,投资估值为60万美元[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58,234千港元,上市债务证券为3,553千港元,非上市基金工具为135,683千港元,非上市股本投资为14,555千港元[8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52,061千港元,上市债务证券为3,062千港元,非上市基金工具为77,456千港元,非上市股本投资为17,168千港元[82] - 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指定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的非上市股本投资从9,075千港元变为14,555千港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非上市基金工具从94,805千港元变为135,683千港元[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12月11日公司委任宋君玉女士为执行董事[41] - 自2025年1月1日起,黄达漳先生及宋君玉女士月薪分别调整至18.2万港元及6.1万港元[4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董事会决定于2025年6月26日宣派2025财政年度首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港仙,2024年为每股4港仙[10]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约为1.679亿港元,2024年为2.33亿港元[11] - 证券投资及股本工具重估收益净额约为2000万港元,2024年为亏损100万港元[11] - 2025年财政年度上半年,集团投资物业估值减少约1.679亿港元,较2024年9月30日下跌3.6%[2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4.158亿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3.74亿港元;定期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达7250万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8320万港元;尚未动用银行信贷为11.245亿港元;股东资金为44.541亿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46.231亿港元;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9.3%,2024年9月30日为8.1%[2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一年内需偿还银行借款1.708亿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1.929亿港元;一年以上但两年内偿还840万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560万港元;两年以上但五年内偿还2.257亿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1.639亿港元;五年以上偿还1090万港元,2024年9月30日为1160万港元[2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42.255亿港元投资物业及账面价值约170万港元持作自用租赁土地及楼宇拥有权权益已抵押给银行[27] - 施工合约初始金额为468.8万港元,最终金额为638.1万港元[31] - 施工合约最高适用百分比率高于0.1%但低于5%,须遵守申报及公告规定,获豁免通函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32] - 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未区分[33] - 期内公司无赎回、买入或出售上市证券[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黄达漳、黄达琪、黄达琛在公司股份好仓权益总计分别为81,084,666股、80,633,866股、81,218,666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分别为73.6%、73.2%、73.7%[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黄达漳在公司附属公司大象行股份好仓权益总计为1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0.1%[3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10,179,385股[39]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关联人士承包商订立施工合约,构成关联交易[31] - 公司附属Patricus Limted获汇丰银行提供7000万港元物业抵押贷款融资,若黄达漳等三人合共不再直接或间接实益拥有公司不少于51%已发行股本及不再有管理控制权,贷款承诺可撤销[43] - 公司及/或Patricus Limted获工商银行提供2.19亿港元贷款融资,若黄达漳等三人合共直接或间接实益拥有公司低于50%已发行股本,贷款承诺可撤销[43] - 公司2025年6月10日至6月12日关闭股东名册,暂停办理股份过户手续,未登记股东需在6月9日下午4时30分前提交过户文件[44] - 2025年投资业务动用现金净额为36677千港元,2024年为16167千港元[52] - 2025年融资业务动用现金净额为3263千港元,2024年为37153千港元[52]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及管理、视听器材买卖以及证券投资[5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03亿港元,银行借款4.15831亿港元[5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未动用可用银行信贷约为11.24533亿港元[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收取自宝云的租金收入为486千港元,物业管理费为101千港元;2024年同期租金收入为480千港元,物业管理费不变[88] - 2025年3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非上市基金工具使用经调整资产法时缺乏控制权贴现率为26.09%,使用市场法时缺乏市场流通性贴现率范围为11.40% - 15.60%;指定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非上市股本投资使用市场法时缺乏市场流通性贴现率为13.20%[85]
博富临置业(0022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