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收益为89,324千港元,较2024年的121,953千港元下降26.75%[3][4] - 2025年年内溢利为69,745千港元,较2024年的85,709千港元下降18.62%[3][4][6] - 2025年每股基本溢利为2.59港仙,较2024年的3.2港仙下降19.06%[3] - 2025年拟派末期股息为40,235千港元,较2024年的53,646千港元下降24.99%[3] - 2025年拟派每股末期股息为1.5港仙,较2024年的2.0港仙下降25%[3] - 2025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9251千港元,2024年为7214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增长约28.24%[40] - 2025年证券经纪佣金及经纪佣金收入为6168千港元,2024年为3921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增长约57.31%[40] - 2025年期期货经纪佣金及经纪佣金收入为193千港元,2024年为587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下降约67.12%[40] - 2025年管理与手续费为1033千港元,2024年为720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增长约43.47%[40] - 2025年配售及包销佣金为299千港元,2024年为392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下降约23.72%[40] - 2025年投资管理费为1531千港元,2024年为1479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增长约3.51%[40] - 2025年总收益为89324千港元,2024年为121953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下降约26.75%[41] - 2025年公司分部收益为8932.4万港元,2024年为12195.3万港元,其中经纪业务2025年收益739.4万港元(2024年522.8万港元),财务业务2025年收益4508.3万港元(2024年7971.3万港元)等[44] - 2025年公司分部业绩为3690.4万港元,2024年为5347.3万港元,其中经纪业务2025年亏损248.4万港元(2024年亏损530.8万港元),财务业务2025年盈利1237.7万港元(2024年盈利2888.1万港元)等[45] - 2025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7115.3万港元,2024年为9275.4万港元[45] - 2025年基本每股溢利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溢利约6946.1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2682316758股;2024年基于溢利8573.1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同样为2682316758股[52][53] - 2025年香港所得税为140.8万港元(其中本年度169.1万港元,递延税项 - 28.3万港元),2024年为704.5万港元(其中本年度717.1万港元,递延税项 - 12.6万港元)[55] - 2025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总额约4023.5万港元,2024年为每股2.0港仙,总额约5364.6万港元[61][62] - 2025年财政年度公司溢利约6970万港元,较上一年约8570万港元减少18.63% [110][115] - 2025年公司收益减少约3260万港元,较去年约1.22亿港元减少约26.76% [110][115] - 公司财务分部2025年收益和经营业绩分别约为4510万港元和1240万港元[111][116] - 经纪业务分部收益约74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20万港元,增幅约41.4%,年内名义营运亏损大幅减少[125][131] - 财务分部收益约451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3460万港元,降幅43.4%,分部业绩盈利约1240万港元[126][132] - 2025财年企业融资分部收益约29.9万港元,分部业绩约26.8万港元;资产管理分部收益约150万港元,业绩约50万港元[128][133] - 贵金属买卖分部本财年亏损约8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稍多[129][134] - 房地产投资分部本财年收入约3500万港元,减少约36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盈利约2710万港元[136] - 本财政年度物业投资分部收益约3500万港元,减少约36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盈利约2710万港元[1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29,034千港元,较2024年的27,781千港元增长4.51%[4] - 2025年融资成本为6,478千港元,较2024年的5,357千港元增长20.93%[4] - 2025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1693.2万港元,2024年为3535.5万港元[47] - 2025年融资成本为647.8万港元,2024年为535.7万港元[48] - 2025年公司员工总成本为1376.3万港元,2024年为1585.9万港元[51] - 本财政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2900万港元,较去年上升约120万港元,行政费用占收益比率约32.5%[1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36名员工,2024年为38名;2025年员工成本约1380万港元,2024年约1580万港元,分别占集团2025和2024财年收益的15.4%和13.0%[167][1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财务分部2025年收益和经营业绩分别约为4510万港元和1240万港元[111][116] - 经纪业务分部收益约74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20万港元,增幅约41.4%,年内名义营运亏损大幅减少[125][131] - 财务分部收益约451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3460万港元,降幅43.4%,分部业绩盈利约1240万港元[126][132] - 2025财年企业融资分部收益约29.9万港元,分部业绩约26.8万港元;资产管理分部收益约150万港元,业绩约50万港元[128][133] - 贵金属买卖分部本财年亏损约8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稍多[129][134] - 房地产投资分部本财年收入约3500万港元,减少约36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盈利约2710万港元[136] - 本财政年度物业投资分部收益约3500万港元,减少约36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盈利约2710万港元[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因香港经济低迷,在评估和控制客户贷款可收回性方面采取更谨慎的财务监控方法[111][116] - 公司实施更严格财务监控方法评估客户贷款可收回性,构建贷款条款时保持谨慎[127][13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香港经济复苏仍面临挑战,政府推动经济多元化、吸引投资和促进创新对维持复苏至关重要[138][13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公告日期,CCAA集团持有公司1,992,721,49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4.29%[11] - CCAA Group Limited直接拥有公司1,992,721,496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4.29%,2024年数据相同[1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7][18] - 本年度采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除特定情况外,对集团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状况、表现及综合财务报表披露无重大影响[19][20] - 2020年修订为评估将结算期限延至报告日期后最少十二个月的权利提供指引,明确负债分类应基于报告期结算日已存在权利,不受管理层意图或预期影响[22][25] - 2020年修订澄清负债结算可通过转让现金、货品、服务或实体本身股本工具进行,特定条件下相关条款不影响负债分类[23][25] - 2022年修订规定只有企业在报告期末或之前遵守的承诺,才会影响企业将负债结算递延至报告日后至少十二个月的权利[24][26] - 2022年修订规定企业在报告日后遵守的承诺不影响报告日负债分类,但需披露相关信息[27] - 集团按过渡规定对负债分类会计政策进行追溯应用,本年度修订应用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8] - 公司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间分别为待确定日期、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1日、2027年1月1日[29][39] - 本年度应用负债分类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董事预期应用其他新及修订准则在可见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0][33][36]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基准[34][35][37][38] - 公司以经营租赁形式租出商铺及停车位,租赁初期为1 - 20年,承租人可单方面延长租期,部分合约含市场回顾条款[64][66] - 公司已抵押投资物业总账面价值约15.068亿港元,2024年为14.884亿港元[65][67] - 定息应收贷款利率为5.50% - 36.00%,浮息应收贷款利率为5.50% - 13.125%,2024 - 2025年保持不变[70] - 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均来财务收取的年利率范围为5.5% - 36%,与2024年相同,贷款还款期限为1个月至20年,2024年为3个月至30年[75][77] - 贷款价值比取决于抵押品价值及客户财务和信用审查结果,一般不超过贷款批准时抵押品价值的70%[78][83] - 公司成立信贷委员会,成员包括两位执行董事、信贷经理及合规部和会计部成员,执行董事负责监督信贷和贷款策略及审查贷款质量和表现[76][77] - 信贷委员会每周开会,市场和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时召开临时会议,密切监测客户贷款可收回性和抵押品价值,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79] - 集团账户部门和董事会密切监测营运资金比率、速动比率及相关财务比率,每月进行账龄分析以降低信用风险[79][81] - 均来财务定期审查抵押品价值,房产半年一次,上市证券每日一次,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80] - 公司高级管理层定期审查逾期款项并跟进,以降低集团信用风险,密切跟进客户贷款利息支付期限[80] - 均来财务有标准贷款回收内部程序,客户违约时会发送提醒或催款函,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贷款回收情况和违约持续情况[82] - 证券买卖业务现金及证券孖展融资客户应收款项在交易日后两个工作日偿还,期货合约交易业务贸易应收款项在交易日后一天偿还[85][87]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102][106] - 公司为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8月15日至2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4][108] - 公司为末期股息于2025年9月3日至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5][109] - 2024年Q4香港GDP增长2.5%,2025年Q1放缓至2.2% [11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556亿港元(2024年:3.076亿港元),其中约1500万港元抵押给银行获取信贷[148][15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借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1.162亿港元降至约1.108亿港元[149][152][15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债务率约3.89%(2024年:4.17%),相对资产净值约28.468亿港元(2024年:27.903亿港元)[150][1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结构无重大变动,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值约28.479亿港元(2024年:27.916亿港元)[154][159] - 报告日,集团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1.06港元(2024年:1.04港元)[154][15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可动用总银行信贷约4.48亿港元(2024年:4.48亿港元),其中约3.372亿港元未动用(2024年:3.318亿港元)[148][15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公允价值约15.068亿港元(2024年:约14.884亿港元)的若干投资物业已质押获取银行融资[157][162]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为独立第三方和附属公司取得信贷给予财务机构担保额度2024年和2025年均为3000千港元和448000千港元[164] - 2025年3月31日附属公司已使用担保额度约1.108亿港元,2024年约为1.163亿港元[164][165] - 公司未就担保确认递延收入,交易价格2024年和2025年均为零港元[166][173] - 公司无
美建集团(00335)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