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收入为20,044千港元,较2024年的14,160千港元增长41.5%[3] - 公司2025年毛利润为778千港元,较2024年的10,945千港元下降92.9%[3] - 公司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560,142千港元,较2024年的35,944千港元扩大1,458.5%[4] - 公司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484,753千港元,较2024年的19,755千港元扩大2,353.8%[4] - 公司2025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504,541千港元,较2024年的52,760千港元扩大856.3%[4] - 公司2025年总收入为20,044千港元,较2024年的14,160千港元增长41.6%[24] - 公司收入从2024年的14,160,000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20,044,000港元,增长主要来自瓶装矿泉水业务[121] - 毛利从2024年的10,945,000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778,000港元[1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4年的8,347,000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451,554,000港元[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2024年的3,215,000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19,266,000港元,主要由于瓶装矿泉水成本增加至18,182,000港元[122] - 中央行政成本从26,194千港元下降至13,203千港元,降幅49.6%[17]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4年的4,762,000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5,095,000港元[11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5年为3,771千港元,2024年为2,016千港元[28] - 使用权资产折旧2025年为2,296千港元,2024年为3,292千港元[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水业务收入从50千港元增长至4,892千港元,增幅达9,684%[17] - 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入从14,110千港元增长至15,152千港元,增幅为7.4%[17] - 瓶装矿泉水销售从2024年的50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4,892千港元,增幅达9,684%[24] - 物业销售从2024年的1,78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186千港元,降幅33.7%[24] - 租赁收入从2024年的12,32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3,966千港元,增幅13.3%[24] - 水业务分类录得亏损99,820,000港元,较2024年的34,453,000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湖南附属公司采水权减值亏损增加[134] - 采矿业务分类亏损8,465,000港元(2024年:194,000港元),主要因运营开支及采矿权减值拨备[139] - 公司物业发展及投资分类录得亏损约362,009,000港元,较2024年的溢利约18,320,000港元转盈为亏[14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从2024年的14,16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20,044千港元,增幅41.6%[22] - 中国地区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1,671,68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112,364千港元,降幅33.5%[22] - 浙江物业本年度录得租金收入约5,227,000港元(2024年:4,394,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9%[156] - 苏州物业本年度录得租金及管理费收入约7,555,000港元(2024年:7,410,000港元),同比增长约2%[158] - 公司来自北京物业的租金收入约453,000港元,较2024年的518,000港元有所下降[1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2024年:无)[41] - 公司采用多项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修订版[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4] - 公司正寻求多元化融资方案,包括项目贷款、战略投资者合作及政府专项基金申请[144] - 集团正研究拓展能源相关业务,以分散现有业务风险[168] - 公司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目前未设定外币对冲政策,但会密切监控并在必要时考虑对冲[189]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公司2025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为315,973千港元,较2024年的67,212千港元增长370.1%[3] - 公司2025年投资物业价值为405,580千港元,较2024年的731,812千港元下降44.6%[5]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从2024年的67,212,000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315,973,000港元[131] - 确认来自已转移物业的公平值变动亏损为约21,029,000港元(2024年:384,000港元)[154] - 确认来自浙江物业的公平值变动收益约109,000港元(2024年:亏损11,689,000港元)[157] - 确认来自苏州物业的公平值变动亏损约295,053,000港元(2024年:55,139,000港元)[159] 无形资产和减值 - 公司2025年无形资产为459,517千港元,较2024年的567,615千港元下降19.0%[5] - 2025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达91,378千港元,较2024年的29,230千港元增加212.6%[20]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从2024年的29,230,000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91,378,000港元[131] - 采水权减值测试显示2025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值,导致减值亏损83,400千港元[52][54] - 九源持有的採礦權減值虧損撥備約7,978,000港元[61] - 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拨备从2024年的780,000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63,904,000港元[131] 联营公司表现 - 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拨备从78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63,904千港元[17] - 联营公司年內減值虧損為63,904,000港元(2025年)和780,000港元(2024年)[62] - 联营公司年末權益賬面值為14,571,000港元(2025年)和90,000,000港元(2024年)[62] - 联营公司广西泉水叮咚分占亏损11,696,000港元(2024年:11,425,000港元),并计提权益减值拨备63,904,000港元(2024年:780,000港元)[135] - 联营公司毛利率范围為17.73%-35.62%(2025年)和7.57%-39.01%(2024年)[67] - 联营公司稅前折現率為20.54%(2025年)和11.00%(2024年)[67] 收购和出售事项 - 收购永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总代价为37,000,000港元,确认议价收购收益16,355,000港元[99][102] - 永亦收购中可识别资产净值的公平值为53,355,000港元,高于转让代价总额[100] - 公司以163,000,000港元收购永名73.1%股权,永名主要从事矿产业务[104] - 收购永名可识别资产净值为227,915千港元,其中无形资产公平值316,261千港元[105] - 永名收购产生议价收益3,606,000港元,因可识别资产公平值高于转让代价[106] - 集团以人民币150,000,000元出售Century Strong Limited全部股本及股东贷款,交易预计2025年初完成[163] - 出售集团按公允价值人民币150,000,000元列账,无减值迹象,但受人民币贬值影响产生汇兑差异[164] 财务风险和融资 - 公司2025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943千港元,较2024年的11,737千港元下降32.3%[5] - 公司于2024年配售新股187,680,560股,筹集资金总额约19,706,000港元[95] - 银行借款余额为8,669,000港元(2025年),年利率4.615%,以湖南的土地及厂房作为抵押[9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借款约22.02百万港元,包括13.35百万港元第三方往来款(年利率7%-10%)及8.67百万港元抵押银行借款(年利率4.615%)[18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388.15百万港元,流动比率1.22,资产负债比率0.024[183] - 2025年6月10日完成配售170.10百万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1港元,总发行股份增至1,483.86百万股[185]
中加国信(00899)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