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收入为1,375,299千港元,同比增长5.35%(2024年:1,305,420千港元)[4] - 公司2025年毛利为289,401千港元,同比增长40.78%(2024年:205,567千港元)[4] - 公司2025年经营亏损为1,268千港元,同比收窄97.70%(2024年:55,216千港元)[4] - 公司2025年净亏损为7,904千港元,同比收窄83.78%(2024年:48,735千港元)[4] - 公司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7港仙,同比收窄84.11%(2024年:10.7港仙)[4]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的1,305,42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375,299千港元,增长5.4%[18] - 公司2025年总收入为1,375,299千港元,较2024年的1,305,420千港元增长5.35%[27][28] - 公司本年度综合亏损净额约为7,904,000港元,较去年的48,735,000港元减少84%[50] - 公司综合收入约为1,375,299,000港元,较去年的1,305,420,000港元增加5.4%[56] - 撇除减值影响,公司由去年亏损扭转为本年度综合溢利约10,953,000港元[58]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1.7港仙,较去年每股基本亏损约10.7港仙有所减少[58]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7,904千港元,较2024年的48,735千港元大幅收窄83.8%[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中已售存货成本为1,054,828千港元,较2024年的1,074,227千港元下降1.8%[37] - 公司经营费用总额由去年274,514,000港元增加约4.6%至本年度287,009,000港元[57] - 经营费用总额与收入的比率由去年约21.0%减少至本年度约20.9%[57] - 公司2025年财务费用为3,414千港元,较2024年的3,104千港元增长9.99%[36] - 公司2025年财务收入为8,985千港元,较2024年的13,530千港元下降33.59%[36] - 公司员工人数为328名(2024年:338名),总员工成本约为137,334,000港元(2024年:147,870,000港元)[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1,147,99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236,648千港元,增长7.7%[19][20] - 租赁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116,38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73,166千港元,下降37.1%[19][20]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3,08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838千港元,下降7.9%[19][20] - 公司2025年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收入为1,236,648千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9.92%[27] - 公司2025年租赁业务收入为135,813千港元,较2024年的154,346千港元下降12.01%[27][28] - 公司2025年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838千港元,较2024年的3,082千港元下降7.92%[27][28]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增加7.7%[5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为1,236,648,000港元,同比增长7.7%[59] - 直接机器销售收入为1,060,222,000港元,同比增长3.3%[60] - 零部件及软件销售为99,280,000港元,同比增长45.3%[60] - 销售支援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为77,146,000港元,同比增长44.5%[60]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录得溢利净额42,099,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260,000港元[61] - 租赁分部收入为135,813,000港元,同比下降12%[62] - 经营租赁安排收入激增82.9%至53,431,000港元[63] - 租赁分部溢利净额同比增长209.4%至15,475,000港元[64]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收入为2,838,000港元,同比下降7.9%[66] - 公司租赁业务表现卓越,经营租赁分部持续增长[5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包括香港)市场收入从2024年的1,213,528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229,495千港元,增长1.3%[18] - 亚洲其他地区收入从2024年的53,93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83,157千港元,增长54.2%[18] - 公司2025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的收入为1,292,142千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93.95%[32] - 公司2025年来自主要客户(客户2)的收入为152,914千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1.12%[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智能手机预计出货量调整为12.4亿部,同比增长0.6%[68] - 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增长25%,达到20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0%[69] - 中国2024年下半年电动汽车销量超过汽车总销量的50%,预计2030年市场份额将达到80%[69] -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2030年占汽车总销量的60%[69] - AI技术推动SMT及半导体制造设备需求激增,公司计划扩大东南亚布局[70] - 中国电子制造业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贡献约为30%,推动SMT设备需求[73] - 2025年新一代SMT产品NXTR将取代现有产品,预计催生显著替换需求[72] - 香港电子支付基础设施(如八达通、FPS)推动无现金交易需求增长[75] - 2024年香港入境旅游复苏,推动数字支付解决方案需求增加[75]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重组Jarvix业务扩大电子支付市场份额[76] - 中国“中国制造2025”倡议通过补助推动SMT需求增长[73]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1,450千港元,同比下降6.95%(2024年:345,494千港元)[6] - 公司2025年投资物业价值为207,702千港元,同比下降10.31%(2024年:231,609千港元)[6] - 公司2025年总资产为1,957,197千港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2024年:1,957,058千港元)[6] - 公司2025年流动负债为562,288千港元,同比增长4.72%(2024年:536,954千港元)[6] - 公司2025年股东权益为1,362,931千港元,同比下降0.79%(2024年:1,373,738千港元)[6] - 公司2025年资本开支为109,333千港元,较2024年的86,045千港元增长27.08%[27][28] - 公司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1,450千港元,较2024年的345,494千港元下降6.96%[29][30] - 2025年外汇亏损净额为7,435千港元,较2024年的4,694千港元增长58.4%[37] - 2025年投资物业减值达18,857千港元,而2024年未计提此项减值[37] - 公司2025年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支出为12,610千港元,较2024年的4,434千港元增长184.4%[4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2025年为349,004千港元,较2024年的307,108千港元增长13.6%[4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2025年为206,493千港元,较2024年的267,154千港元下降22.7%[46] - 公司法定普通股股本为400,000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45,450千港元[47] - 2025年公司保留溢利为136,578千港元,较2024年的144,482千港元下降5.5%[48] - 公司2025年未派发股息,与2024年保持一致[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3.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约3.02港元减少0.02港元[58] - 公司有抵押银行借贷约为12,559,000港元(2024年:无),以日元计值[77] - 公司银行融资约为708,195,000港元(2024年:711,845,000港元),已动用178,842,000港元(2024年:145,090,000港元)[77] - 公司资产总值约为1,957,197,000港元(2024年:1,957,058,000港元),负债总额约为594,266,000港元(2024年:583,320,000港元)[77] - 抵押存款为2,043,000港元(2024年:2,100,000港元),并向银行提供担保23,798,000港元(2024年:4,549,000港元)[78] - 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3.0港元(2024年:3.02港元),减少0.02港元[79] - 公司未在2025财年购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81] 公司治理和其他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由同一人兼任[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85] - 公司2025财年年报将于2025年7月底前寄发给股东[87]
北亚策略(08080)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