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2025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总营业额为9,055,00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8,779,017千港元有所增长[2][3] - 2025年公司总收益为9055006千港元,2024年为8779017千港元[15][16][20] - 2025年毛利为396,65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75,983千港元有所下降[3]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229,71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溢利97,796千港元[3] - 2025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29713千港元,2024年除税前溢利97796千港元[15][16] - 2025年本年度亏损为255,938千港元,上一年度为溢利85,814千港元[3] - 2025年公司本年度亏损255938千港元,2024年本年度溢利85814千港元[15][16] - 2025年本年度其他全面亏损为3,644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2,039千港元[3] - 2025年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259,582千港元,上一年度为全面收益73,775千港元[3]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274,039千港元,上一年度为溢利72,094千港元[4]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15.27港仙,上一年度为每股盈利4.04港仙[4] - 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274,039千港元,2024年溢利72,094千港元[31] - 2025年物业发展及建筑服务向外部客户销售收益为7883245千港元,2024年为7886708千港元[15][16] - 2025年专业服务向外部客户销售收益为1125841千港元,2024年为852700千港元[15][16] - 2025年客户A贡献收益6634813千港元,2024年为4739925千港元[20]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0,912千港元,2024年为149,396千港元[21] - 2025年利息收入为26,619千港元,2024年为20,239千港元[21] - 2025年股息收入为478千港元,2024年为49千港元[21] - 2025年政府补贴为214千港元,2024年为8,016千港元[21] - 本年度集团总营业额达90.6亿港元,2024年为87.8亿港元,同比增长3.1%[46] - 本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74亿港元,2024年股东应占纯利约为7210万港元[46] - 集团2024年经营业绩亏损约1100万港元,2025年期内经营业绩约为3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效益明显[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销售成本为8,658,352千港元,上一年度为8,203,034千港元[3] - 2025年融资成本为214,702千港元,2024年为201,640千港元[24] - 2025年银行借款利息为193,870千港元,2024年为178,053千港元[24] - 2025年租赁负债利息为2,406千港元,2024年为2,305千港元[24] - 2025年有关银行贷款安排产生的辅助性成本之摊销为18,426千港元,2024年为21,282千港元[24] - 2025年建筑工程成本为7507668千港元,2024年为7272212千港元[26] - 2025年已提供建筑相关咨询服务成本为77134千港元,2024年为74276千港元[26] - 2025年已售货品成本为19551千港元,2024年为15670千港元[26] - 2025年已提供安保、隧道管理等服务成本为1053999千港元,2024年为840876千港元[26] - 2025年度税项开支总额为26225千港元,2024年为11982千港元[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财务数据(同比环比) - 2025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57199千港元,2024年为1267421千港元,同比增长7.1%[5] - 2025年流动资产总额为7580064千港元,2024年为7697487千港元,同比下降1.5%[5] - 2025年流动负债总额为6519875千港元,2024年为5413758千港元,同比增长20.4%[6] - 2025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3141千港元,2024年为1020581千港元,同比下降93.8%[6] - 2025年资产净值为2354247千港元,2024年为2530569千港元,同比下降7%[6]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已发行股本为186424千港元,2024年为178579千港元,同比增长4.4%[6]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储备为2041583千港元,2024年为2281390千港元,同比下降10.5%[6] - 2025年非控股权益为126240千港元,2024年为70600千港元,同比增长78.8%[6]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604505千港元,2024年为967973千港元,同比增长65.8%[5] - 2025年存货为13150千港元,2024年为3274千港元,同比增长301.6%[5] - 2025年非流动资产业务香港地区为674494千港元,2024年为650012千港元[19] - 2025年非流动资产业务中国内地为188125千港元,2024年为147997千港元[19] - 2025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计1134097千港元,2024年为1065929千港元[19]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604,505千港元,2024年为967,973千港元[31]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为897,770千港元,2024年为1,221,518千港元[33] - 2025年应付保修金为711,278千港元,2024年为694,574千港元[33] - 2025年应付票据为42,840千港元,2024年为0[33] - 2025年银行借款未遵守财务契约余额为2,358,319,000港元,2024年为1,091,712,000港元[35] - 2025年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864,241,704股,2024年为1,785,791,847股[36] - 2025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1,794,945,270股,2024年为1,784,391,956股[31] - 2025年末集团未计提拨备的或然负债为12.43616亿港元,2024年末为15.36489亿港元[39] - 2025年末集团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为1.76089亿港元,2024年末为1.79466亿港元[4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债务总额约为20.883亿港元,债务总额约33.31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2.432亿港元[96] - 2025年3月31日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承担为23.778亿港元,2024年为10.92亿港元[96] - 2025年3月31日一年后至两年内列入流动负债作按要求偿还部分为8.924亿港元,2024年为3.153亿港元[9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94,2024年为0.90[96] - 2025年集团为联营公司获授银行融资动用2.4802亿港元,2024年为3.56423亿港元[41] - 期末现金比去年同期增加25.5%,净债务净额减少5.6%[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业务活动分为五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包括建筑服务、物业发展及资产租赁、专业服务、非专营巴士服务、医疗科技与健康[13][14] - 建筑业务本年度营业额78.8亿港元(2024年:78.9亿港元),分部利润5240万港元(2024年:3.062亿港元),合约总额达354.6亿港元(2024年:336.7亿港元),未完成合约额为204亿港元(2024年:210.4亿港元)[57] - 年内集团取得17个新项目,总合约价值62亿港元[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49个进行中项目[59] - 年内集团完成13个项目,将土木工程建筑部门由3个业务单位扩展至4个[60] - 专业服务分部本年度总营业额达11.3亿港元,同比增长32%,业绩贡献为1560万港元[64] - 何文田的128 Waterloo高端住宅项目截至本财政年度末已售出单位约80%[65] - 旺角的SOYO项目已售出单位约70%,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65] - 长沙湾青山道437–447号的重建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工[65] - 专业服务分部公营物业管理包括17个公共屋村和7个居屋屋苑,约6万多个单位,且成功续约和新增多个项目合约[67] - 非专营巴士服务本年度盈利670万港元,较2024年的540万港元增长24%[71] - 医疗科技与健康业务本财政年度营业额为4590万港元,较2024年的3960万港元增长16%[73] - 医疗科技与健康业务溢利为1160万港元,2024年为1060万港元[74]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超90%收益来自香港[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本年度初集团落实三项战略性指标,包括资金平衡、持续提升技术等、稳守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49] - 集团在中期业绩为长期合约资产作策略性安排,资金结余及净负债结余较上一年度有所减少[50] - 集团专注政府公营基建项目,累积投资本地优化都市民生且风险偏低的项目[48] - 集团主动撇除多年未解决项目中的小部分数额,争取就全额的一部分余额达成结算协议[50] - 集团持续投资技术、服务和人才,获得相关业务单位认可,配合香港政府分享新科技研发进展[52] - 集团积极推动新科技应用,包括提升财政管理等多方面能力[56] - 集团采用高效沟通渠道,强化与客户等建立品牌形象和信任[56] - 预计2025年建筑业务人才供应更充裕,将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并精简程序[77] - 建筑业务多个进行中项目已节省数千万元成本,来年将加大节约成本力度[77] - 集团建筑业务参与“北部都会区”基础设施发展,获批多项相关新公共工程合约[79] - 短期推进128 Waterloo及SOYO单位销售,预计实现资金回笼,推进东涌土地发展计划预计带来可观利润[84] - 2024/25财政年度物业发展及资产租赁分部节省成本、销售物业余货加强现金流成效不俗[85] - 集团将深化与香港“智慧城市”和“北部都会区”发展战略衔接,探索与创新载体合作机会[87] - 集团将加大研发力度,推动ESG举措,降低碳排放,强化员工培训与发展[88] - 非专营巴士服务分部优化服务体系,提升资源应用和成本效率[89] - 基于香港人口老龄化与精准医疗需求,集团对医疗科技与健康业务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90] - HKCL年初与GE HealthCare签署协议,在香港生产检测阿兹海默症的18F - Flutemetamol专利显影剂[91] - 第二所实验室落成后,HKCL产能将逐步增加,扩展多元化产品组合[92] - HKCL计划发展本土对碳11及鎵68同位素相关显影剂的需求[92] - HKCL将以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为发展邻近市场的优先目标,巩固及扩展核医学影像市场领导地位[93] - 集团将持续推动其他业务发展,积极寻求投资与合作机会[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附属公司业绩从公司获取控制权之日开始综合计算,直至失去控制权为止[9] - 集团本年度财务资料首次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之修订[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之修订规定须就供应商融资安排作出额外披露[12] - 2024年12月2日公司收购万邦香港已发行股本总额51%,代价47,503,928.50港元[37] - 2024年12月20日完成收购事项,公司配发及发行95,007,857股新股份,间接拥有万邦香港已发行股本的51%[38] - 集团因四份买卖协议购买四艘平顶船舶,回购未进行,2018年5月将船舶出售给第三方,回购总代价为1515万港元[40] - 原告向集团索赔约951.1万港元损失及损害,集团反索赔约1698.5万港元损失及损害[4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