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光集团(00403) - 2025 - 年度业绩
星光集团星光集团(HK:00403)2025-06-27 12:2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收入为895,308千港元,较2024年的834,749千港元增长7.25%[3] - 2025年毛利为134,826千港元,2024年为171,207千港元,同比下降21.25%[3] - 2025年经营亏损22,223千港元,2024年经营溢利26,309千港元[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928千港元,2024年应占溢利17,422千港元[4] - 2025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5.38港仙,2024年为3.45港仙[4] - 2025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2,809千港元,2024年为32,989千港元[5] - 2025年公司销售包装材料等产品收入869,120千港元,其他收入26,188千港元,总计895,308千港元;2024年对应收入分别为817,919千港元、16,830千港元,总计834,749千港元[16]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6,228千港元,2024年为12,653千港元[20]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928千港元,2024年应占溢利17,422千港元[26]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5.38港仙,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3.45港仙[26] - 2025年集团收入约8.95亿港元,较上年度上升7.3%;年内亏损约2700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约1700万港元[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销售成本为760,482千港元,2024年为663,542千港元,同比增长14.61%[3] - 2025年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304,314千港元,2024年为277,655千港元[21] - 2025年融资成本净额为77千港元,2024年为 - 1,238千港元[22]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5,198千港元,2024年为8,079千港元[24] - 回顾年度内,集团利息支出约200万港元,去年约440万港元[51]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公司华南、华东、东南亚分部收入分别为637,567千港元、252,004千港元、138,651千港元,集团总计1,028,222千港元[18] - 2025年公司华南、华东、东南亚经营亏损分别为2,444千港元、18,516千港元、1,263千港元,集团总计22,223千港元[18] - 2025年公司华南、华东、东南亚本年亏损分别为7,334千港元、18,605千港元、1,405千港元,集团总计27,344千港元[18] - 2025年公司华南、华东、东南亚新增物业等设备分别为11,045千港元、6,649千港元、640千港元,集团总计18,334千港元[18] - 2025年公司华南、华东、东南亚折旧分别为21,966千港元、14,229千港元、7,383千港元,集团总计43,578千港元[18] - 2025年公司华南投资物业减值亏损2,629千港元,集团总计2,629千港元[18]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部收入963,894千港元,经营溢利26,309千港元,本年溢利16,992千港元[1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分部资产842,010千港元,较2024年的891,439千港元有所下降;分部负债262,429千港元,较2024年的266,354千港元有所下降[19] - 广州及韶关厂区业务量微幅成长,但受成本及关税影响盈利承压;苏州厂区业务规模与获利能力下滑;东南亚基地业绩小幅衰退[38] - 华南地区全年获得实用型专利共计13项[42] - 华东地区全年获得实用型及发明专利共计10项[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为保留资源发展,董事会建议不派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4年为每股1.5仙[35] - 集团秉持稳中求进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开发新兴业务,提升附加值业务占比,投资绿色技术[34] - 集团加速推进智慧化生产转型,导入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多环节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37][38] - 集团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在韶关及广州生产基地推动生产设备物联网改造[42] - 集团推进永续发展蓝图,将环境、社会及管治理念融入企业经营各环节[39] - 集团营销团队参与国际专业展会,深化与欧美、东盟及大中华区战略客户伙伴关系[39] - 集团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全价值链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透明度与管理效率[4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1992年11月3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1993年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7] - 公司自2024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应用多项新准则及准则修订,预计无重大影响[11] - 公司未提早采纳2025年3月31日报告期仍未强制实行的准则修订,预计无重大影响[12] - 香港利得税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盈利按8.25%徵税,其余按16.5%计算;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或25%;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4%[23] - 2025年6月27日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末期股息[2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中期股息每股1仙,金额为5006千港元,与2024年相同;拟派末期股息为零,2024年为每股1.5仙,金额7509千港元[29] - 2025年贸易应收账及票据总额188490千港元,较2024年的184982千港元有所增加;亏损拨备16597千港元,2024年为12646千港元[30] - 2025年贸易应付账及票据总额70842千港元,较2024年的90424千港元有所减少[31] - 集团给予顾客信贷期限为30天至120天不等[30] - 报告期内集团累计获各类专利授权142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101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37] - 集团旗下环保品牌绿团推出宝可梦与布鲁伊联乘品牌授权系列等多种文创产品[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和银行结余及短期银行存款约1.99亿港元[5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盈余约2.13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2.35亿港元[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现金约1.2亿港元,2024年为1.49亿港元;股东权益约5.8亿港元,2024年为6.25亿港元[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债务权益比率为13.6%,2024年为11%[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账面净值合共约4800万港元资产已按予银行作抵押,2024年3月31日为800万港元[53] - 集团现雇用约2500名员工[5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2.8%及3.0%,低于近二十年历史平均水平3.7%[59]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审议会计准则等事项[61] - 薪酬委员会由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是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高级管理层酬金政策[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回购、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65]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林光如兼任两职[66] - 全体董事确认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董事买卖证券准则[6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后至业绩公告日期无重大披露事项[69] - 公司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70]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至8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转让登记[71] - 股东须于2025年8月21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股份转让文件及股票[71] - 全年业绩公布可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阅览[72]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有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