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象控股集团(08635) - 2025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约为17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下降约21%[12][16][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亏损约为1950万港元,较上年度净亏损减少约15%[12][16] - 2025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分别约为210万港元和280万港元,减少约25%[22] - 2025年许可及订购费用约为110万港元,较2024年的130万港元减少约17%[23] - 2025年互联网服务成本约为120万港元,较2024年的200万港元大幅减少约40%[24] - 2025年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730万港元,较2024年的2590万港元减少约33%[26] - 2025年物业及设备折旧约为160万港元,较2024年的190万港元减少约14%[27] - 2025年无形资产摊销约为570万港元,较2024年的630万港元减少约9%[29] - 2025年已确认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转回约2.3万港元,2024年为坏账撇销及减值亏损转回净额约450万港元[30] - 2025年其他开支约为800万港元,较2024年的580万港元增加约38%[32]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980万港元,较2024年的2330万港元有所减少[3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950万港元,较2024年的2300万港元有所减少[35] - 2025年3月31日,可供分派予公司拥有人的储备为0港元,2024年约为934,000港元[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捐款为0港元,2024年约为2,000港元[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交易解决方案及其他资讯科技服务分部收入由2024年的约196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约1280万港元[17] - 贵金属交易服务分部收入由2024年的约320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约490万港元[17] - 2023年9月,公司收购迈司金网,为客户提供金银买卖服务[13][17] - 2024年,公司成立迈司数科、Max Online International及新加坡附属公司Boltz拓展业务[13][17][18] - 公司金融交易解决方案及其他资讯科技服务分部客户主要为金融机构,贵金属交易服务分部客户主要为个人,客户主要位于亚太地区[52]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开始贵金属交易服务新业务,截至2025年3月31日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69] - 集团向金融机构客户提供金融交易解决方案等服务,向个人客户提供贵金属交易服务,客户主要位于亚太地区[1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经营受研发、挽留客户及员工、客户及供应商集中度等风险限制,还承受汇率、信贷、流动资金及利率等财务风险[38] - 公司政策是定期监察当前及预期流动资金需求,确保维持充裕现金储备以满足长短期流动资金需求[43] - 公司承受银行存款产生的利率风险,2025年3月31日并无其他计息资产及负债,收入及经营现金流量基本不依赖浮动利率变化[45] - 集团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评估以监察客户信贷风险水平[124] - 集团与客户一般签按月付款、无信用期的服务协议,未收到提前三月终止通知则自动续期,也有特制条款协议,且协议均具法律约束力[124] - 公司制定合规程序确保遵守适用法律法规,董事会定期检讨及监察集团政策及常规[129]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建议或宣派股息时应维持足够现金储备,董事会宣派股息需考虑多项因素且遵守法规限制[130] - 公司寻求通过获取新项目丰富客户群,通过多种渠道与客户维持良好关系以产生新业务[125] - 董事会监督集团业务及运营管理,负责集团整体发展等,授予管理层日常管理运营责任[140] - 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识别、评估、回应、监控及报告风险,管理层识别风险后,董事会评估并确定优先次序[175] - 公司每年对实质性议题进行一次研究分析以识别重要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制定管理政策[194] -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社会及管治合规运营,定期开会审阅相关目标及指标进展[194] - 公司与主要持份者保持密切沟通以了解及解决其主要关注点[195]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公告、财务报告等多种方式评估投资者及股东期望,包括投资回报、企业管治等[196] - 公司通过书面或电子函件、合规审查等方式评估政府及监管机构期望,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稳定业务运营等[196] - 公司通过直接和虚拟会议、邮件及电话等方式评估客户期望,包括保护客户资料、客户满意度等[196] - 公司通过直接和虚拟会议、业务函件等方式评估供应商及承包商期望,包括公开公平采购、稳定业务关系等[196] - 公司通过培训活动、年度绩效考核等方式评估雇员期望,包括安全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196] - 公司通过公司网站、慈善及社区活动等方式评估非政府机构及社区期望,包括环境议题意识、社区投资等[1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2] - 狄小光女士于2025年4月17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8] - 钱前先生于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8] - 秦月女士于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 - 钟就根先生于2025年4月30日辞任行政总裁[8] - 卫明先生于2025年4月3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主席[8] - 李新娟女士于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8][9] - 刘慧卿女士于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8][9] - 钱前先生于2025年6月27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9] - 刘慧卿女士于2025年6月27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9] - 2024年12月,公司变现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资,确认收益约107万港元[18] - 2025年2月10日,公司宣派每股0.0625港元中期股息并于3月17日派付[18] - 2025年3月13日,永续控股有限公司以4500万港元收购3亿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本总额75%[19] - 2025年4月董事会组成变动,5月公司名称变更[20] - 2025年5月28日起,公司英文名由「Novacon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变更为「Elephant Holdings Group Limited」,中文名由「连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大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6] - 狄小光女士69岁,2025年4月1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主席,其所在的永续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已发行股份约75.03% [57] - 钱前先生43岁,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为狄小光女士之子[58] - 秦月女士38岁,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企业管理及运营经验[59] - 王永凯先生46岁,2018年2月7日获委任为董事,5月7日重获指定为执行董事,负责软件业务管理[60] - 何思敏女士43岁,2024年11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证券及投资银行界逾20年经验[62] - 刘慧卿女士33岁,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及金融服务方面逾10年经验[64] - 李新娟女士54岁,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丰富[65] - 朱美宝女士35岁,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具备逾10年会计、财务及审核经验[6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74]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物业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75]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3[76] - 狄小光、钱前、秦月于2025年4月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钟就根、卫明于2025年4月30日分别辞任行政总裁和非执行董事[82] - 何思敏于2024年11月22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慧卿、李新娟于2025年4月3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巫启邦、罗智弘、胡健生于2025年4月30日或2024年11月22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狄小光、钱前等七位董事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且符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8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董事放弃或同意放弃任何薪酬[88] - 2025年3月31日,狄女士在公司拥有受控制法团权益,所持股份数目为30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75%[94] - 狄女士在永续控股有限公司拥有实益拥有人权益,所持股份数目为1股,占永续已发行股份100%[94] - 紧接要约结束后及报告日期,永续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百分比约为75.03%[9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永续持有3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75%;要约结束后及报告日期,占比约75.03%[97][100] - 2024年4月1日和2025年3月31日,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数目均为1280万份[102] - 报告日期,购股计划可供未来授出的股份总数为1280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3.2%[103] - 因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已授出尚未行使但有待行使的购股,将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0%,即1.2亿股[104] - 因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将授出的所有购股,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上市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即4000万股[10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购股获授出、失效,2024年注销2720万份[105] - 购股计划下,各合资格参与者在截至提呈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最高配额不得超提呈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06] - 购股计划要约自提出日起最多21日供合资格参与者接纳,购股可在董事厘定期限行使,未厘定则自接纳日起至较早者止[107] - 公司在要约可能注明时间(不迟于要约日期起21日),接获合资格参与者签妥要约接纳函副本及1港元汇款,参与者即接纳要约[108] - 公司于2019年3月29日采纳购股计划,目的是激励或奖励参与者并吸引优秀人才[98][99] - 2019年8月15日和2020年11月3日授出购股权前的股份收市价分别为0.158港元和0.091港元[109] - 购股计划自2019年3月29日起十年内有效,2024年和2025年3月31日剩余年限分别约为五年和四年[111] - 报告日期99,865,000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4.97%)由公众人士持有,公司未符合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115] - 狄女士承诺采取措施确保股份有充足公众持股量,公司已申请暂时豁免遵守相关规则[11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各控股股东自上市日期起至报告日期遵守不竞争契据承诺[119] - 公司将在2025年9月3日至9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股份过户文件需在9月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收到雇员重大人身伤害索偿,无重大伤亡事故及健康安全法律检控[12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该公司将退任但符合续聘资格,续聘决议将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过去三年核数师无变动[1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除有关内部审核部门的第D.2.5条守则条文外,公司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31] - 集团在2025年3月31日后至报告日期无其他重大事项[133]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各执行董事初始任期3年可自动续期1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3年可自动续期3年,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142] - 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逾三分之一,公司全面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05(1)及5.05A条[14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女士有逾10年专业会计经验,公司全面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05(2)条[143] - 报告日期无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集团服务超9年,公司认为全体独董符合独立性要求[144] - 截至2025年年度报告日期,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获取法律等最新资讯[145] -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4月16日卫明先生任主席,2025年4月17日至2025年6月27日狄女士任主席;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4月29日鍾就根先生任行政总裁,2025年4月30日至2025年6月27日钱先生任行政总裁,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条[146] - 2025年6月27日起,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新娟女士任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147] - 集团现有审核职能由外部核数师执行,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认为无设立内部审核部门迫切需要[138] - 公司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25年6月27日修订[148] - 审计委员会于2019年3月29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