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5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31.001亿港元(2024年:31.369亿港元),减少1.2%[2] - 归属权益股东溢利为3550万港元(2024年:5070万港元),扣除政府补助后为351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8.8%(2024年:4930万港元)[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7.43港仙(2024年:39.10港仙),减少29.8%[2] - 毛利为2.37206亿港元(2024年:2.70594亿港元)[3] - 经营溢利为7232.6万港元(2024年:9849.1万港元)[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税前溢利为港币3864.9万元,2024年为港币6512.5万元[10] - 2025年和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3100070千港元和3136947千港元,报告分部收入分别为3100418千港元和3137295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除税前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76181千港元和98779千港元,综合除税前溢利分别为38649千港元和65125千港元[21][23]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932682千港元和2951897千港元,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81188千港元和9878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内地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60983千港元和183504千港元,报告分部亏损分别为14621千港元和655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分别为24687千港元和29529千港元,其他收益净额分别为33513千港元和12876千港元[26] - 2025年集团收入31.001亿港元,较2024年31.369亿港元减少1.2%;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550万港元,2024年为5070万港元;扣除政府补助后下降28.8%;经营溢利7230万港元,2024年为985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7.7%,2024年为8.6%[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港币31.001亿元,较2024年的港币31.369亿元减少1.2%[56] - 年内毛利率下降至7.7%(2024年:8.6%)[58] - 香港餐厅分部溢利减少17.8%至8120万港元;中国内地餐厅分部亏损增加121.2%至1460万港元;其他分部溢利增加47.7%至960万港元[64]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510万港元,较去年4930万港元下降28.8%[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8.62864亿港元(2024年:28.66353亿港元)[3] - 2025年和2024年利息收入分别为24257千港元和28113千港元,利息费用分别为33677千港元和33366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折旧分别为522966千港元和500453千港元,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的减值亏损分别为10993千港元和11125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使用权资产的减值亏损分别为25389千港元和21509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除税前溢利已扣除的融资成本分别为33677千港元和33366千港元,其他项目分别为3004732千港元和3011677千港元[27] - 2025年香港利得税准备为3109千港元,2024年为14468千港元,税率为16.5%,符合条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评税溢利税率为8.25%,其余为16.5%[28][29] - 行政费用下降2.3%至港币1.419亿元(2024年:港币1.453亿元)[59] - 2025年食品和包装成本7.501亿港元,占收入24.2%;员工成本10.962亿港元,占35.4%;租金成本4.562亿港元,占14.7%[60] - 所得税支出减少78.6%至310万港元,2024年为1450万港元[62] - 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折旧费用增加970万港元至1.034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上升1280万港元至4.195亿港元[68] - 资本支出约为1.577亿港元,较去年1.315亿港元有所增加[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约为5500人,较2024年的5700人有所减少;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港币10.962亿元,较2024年的港币11.004亿元有所降低[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某一时点的食品及饮品销售为港币30.93665亿元,2024年为港币31.35401亿元[15] - 2025年物业租金为港币640.5万元,2024年为港币154.6万元[15]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932682千港元和2951897千港元,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81188千港元和9878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内地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60983千港元和183504千港元,报告分部亏损分别为14621千港元和6554千港元[21] - 年内同店销售增长方面,香港下降3.0%,特色餐厅上升5.8%,内地下降11.1%[51]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932682千港元和2951897千港元,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81188千港元和9878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内地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60983千港元和183504千港元,报告分部亏损分别为14621千港元和6554千港元[21] - 年内同店销售增长方面,香港下降3.0%,特色餐厅上升5.8%,内地下降11.1%[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预计未来一年店铺数目将呈净增长[52] - 集团计划在大湾区更多城市探索发展机遇[55] - 集团将推行一系列微观策略,推动产品创新及重整餐单[53] - 集团将积极应对香港经济结构性转变,深化与大湾区联系发展[89] - 集团致力于为香港顾客提供餐饮体验,为股东创造回报[8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年度采用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和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其他准则修订预计影响日后财务报表列示及披露,集团正评估其具体影响[14]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其他修订预计在可预见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4] - 两个年度公司均无收入贡献超过收入总额10%的客户[25] - 2025年已宣派和支付中期股息6478千港元,每股5.0港仙;建议分派末期股息22024千港元,每股17.0港仙;2024年分别为14251千港元,每股11.0港仙和38866千港元,每股30.0港仙[30] - 2025年核准及支付上一年度末期股息38866千港元,每股30.0港仙;2024年为51821千港元,每股40.0港仙;2024年还有特别末期股息6477千港元,每股5.0港仙[31] - 2025年末应收账款(已扣除损失准备)9025千港元,2024年为20460千港元[34] - 2025年末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121659千港元,2024年为128817千港元[35] - 2025年租赁场所修复成本准备非流动负债为40224千港元,2024年为46636千港元[35] - 2025年长服务金责任非流动负债为32907千港元,2024年为28242千港元[36] - 本财政年度港人出境旅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5%[38] - 公司推出创新产品和新菜式,扩大外卖和零售产品选择,强化加配策略,提升人均消费[39][42][43] - 公司优化升级大快活App,登记会员人数从去年的79万增长至约102万,增长超25%[40][44] - “阿活煲神”推广活动媒体报导价值约为港币150万元[43] - “快活回味软餐”计划照顾香港高达38%有进食和吞咽困难长者的特殊需要[45] - 公司于2025年3月捐出共2000份“快活回味软餐”予16个受惠机构[46] - “快活关爱长者咭”会员人数截至年底已超55万名[47] - 公司自2025年1月起为全港214个受资助长者中心约5万名长者提供饮食优惠券[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76间店铺,其中157间位于香港,19间位于中国内地,年内香港开店3间关店5间,内地开店2间关店7间[51] - 集团在旗下130间店铺推行咖啡渣及柠檬皮重用计划,2024/25年度减少280吨厨余[50] - 2024年1月推出的糖包回收活动已覆盖所有分店[5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21.053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09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6.520亿港元[66] - 银行存款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5.457亿港元,因购买物业及店铺装修减少14.9%;为拓展内地业务借入银行贷款540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8%[67] - 报告期末,公司根据担保须负担的最大债务为1.159亿港元,2024年为8770万港元[75]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7.0港仙,加上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22.0港仙,较2024年的41.0港仙减少;总分派占集团年度溢利约80.2%[78]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日至9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于9月1日前送达指定地点;9月12日至9月16日再次暂停办理,过户文件须于9月11日前送达指定地点[79][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1] - 除主席及董事总经理无须轮值退任有偏离外,公司于该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5年度全年业绩,讨论公司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83]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确认公司相关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计报表一致,其工作不构成鉴证业务[84] - 公司全体董事于该年度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标准[85] - 全年业绩公布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024/2025年年报将适时寄给股东并登载于相同网站[86] - 自2025年4月1日起,执行主席转任非执行董事并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罗辉承任董事会副主席,李碧琦任行政总裁[87] - 公司感谢董事会、管理团队、供应商、业务伙伴、员工和忠实顾客以及股东的支持[88] - 公司主席为罗开扬,公布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90]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罗开扬[90] - 公司执行董事为罗辉承和李碧琦[9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棨年、刘国权、尹锦滔和叶焯德[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