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为863,400千港元,较2024年的49,456千港元增长约1645.8%[2] - 2025年公司毛利为37,589千港元,较2024年的28,737千港元增长约30.8%[2] - 2025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26千港元,较2024年的30,634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2] - 2025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2,525千港元,较2024年的30,679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2] - 2025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845,548千港元,较2024年的43,422千港元大幅增长[8] - 2025年综合收入为863400千港元,2024年为49456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大幅增长[13][14] - 2025年按公平值列入损益账之投资公平值变动为50145千港元,2024年为 - 3481千港元[13][14] - 2025年本年度亏损为2525千港元,2024年为30679千港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13][14] - 2025年艺术品投资公平值收益净额为504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数据[13][14] - 2025年其他收入净额13,961千港元,2024年为17,672千港元;2025年所得税开支总额799千港元,2024年为45千港元,香港利得税和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025年和2024年均分别为16.5%、25%[20][21] - 本报告年度集团收入及按公平值列入损益账之投资之公平值变动总额约913545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5975000港元增加约1887.05%[31] - 本报告年度集团亏损约2525000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30679000港元,亏损状况有所改善[31] - 本报告年度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04港仙,上一年度约为0.91港仙[31] - 本报告年度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入约20884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7051000港元减少约43.63%[32] - 本报告年度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分部溢利约11938000港元,上一年度约8572000港元[32] - 本报告年度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收入约2338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719000港元减少约50.46%[33] - 本报告年度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溢利约1517000港元,上一年度分部亏损约2789000港元[33] - 本报告年度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15969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542000港元增加约251.59%[34] - 本报告年度放债业务分部溢利约1724000港元,上一年度分部亏损约476000港元[34] - 本报告年度顾问服务及保险经纪服务分部收入约37.9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约37.97%,分部亏损约为9.8万港元[47] - 本报告年度资产管理分部收入约39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约18.48%,分部亏损约为156.8万港元[49] - 本报告年度股权投资分部收入及投资收益净额约5198.3万港元,2024年为投资亏损净额约345.3万港元,分部溢利约为1931.1万港元[51] - 本报告年度供应链运营分部收入约8.19545亿港元,分部亏损约为29.4万港元[52] - 本报告年度艺术品及资产销售分部溢利为50.4万港元,源自艺术品投资的公平值收益[53] - 本报告年度经调整EBITDA为溢利4958.8万港元,2024年为亏损2643.8万港元[55] - 截至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本年度亏损分别为2525千港元和30679千港元,EBITDA(未经审核)分别为10145千港元和 - 26744千港元,经调整EBITDA(未经审核)分别为49588千港元和 - 26438千港元[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员工成本(扣除计入销售及服务成本部分)70,985千港元,2024年为35,734千港元;2025年其他经营开支27,462千港元,2024年为21,169千港元[22] - 2025年添置物业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为5297千港元,2024年为22658千港元[16] - 2025年贸易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为182千港元,2024年为3640千港元[16] - 2025年集团有62名雇员(2024年:67名),报告期内雇员成本约为6747.3万港元(2024年:约2999.7万港元)[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供应链运营客户A收入578,009千港元、客户B收入218,976千港元,2024年无相关数据;2024年证券经纪客户C收入5,779千港元、客户D收入5,670千港元,2025年无单独贡献超10%数据[19] - 本报告年度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收入约20884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7051000港元减少约43.63%[32] - 本报告年度证券经纪及孖展融资业务分部溢利约11938000港元,上一年度约8572000港元[32] - 本报告年度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收入约2338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719000港元减少约50.46%[33] - 本报告年度企业融资业务分部溢利约1517000港元,上一年度分部亏损约2789000港元[33] - 本报告年度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15969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约4542000港元增加约251.59%[34] - 本报告年度放债业务分部溢利约1724000港元,上一年度分部亏损约476000港元[34] - 本报告年度顾问服务及保险经纪服务分部收入约37.9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约37.97%,分部亏损约为9.8万港元[47] - 本报告年度资产管理分部收入约39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约18.48%,分部亏损约为156.8万港元[49] - 本报告年度股权投资分部收入及投资收益净额约5198.3万港元,2024年为投资亏损净额约345.3万港元,分部溢利约为1931.1万港元[51] - 本报告年度供应链运营分部收入约8.19545亿港元,分部亏损约为29.4万港元[52] - 本报告年度艺术品及资产销售分部溢利为50.4万港元,源自艺术品投资的公平值收益[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更名为国富量子创新有限公司,投入量子算法研发和应用,布局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业务[81] - 2025年公司将聚焦量子科创赛道,探索金融服务在文创、供应链运营及跨境贸易领域的应用[8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11月7日,公司完成出售富强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的100%股权[48] - 拖欠还款达30日,富强财务将核查确认借款人最新未偿金额并发催缴函;达90日将发最终警告,14日内未结清将采取法律行动[43] - 按每持有1股现有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供股股份数目相当于公司于供股公告日期现有已发行股本的300.00%,相当于经配發及发行供股股份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75.00%[57][58] - 供股股份的认购价为每股0.10港元,较2023年10月17日收市价每股0.110港元折让约9.09%[60] - 每股供股股份的净价约为0.0997港元,供股股份的总面值约为474468438.60港元[61] - 供股于2024年2月6日成为无条件,所得款项总额为474470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70820000港元[63] - 用作集团主营业务的营运资金拟用所得款项194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4] - 作为种子资金投资于集团资产管理业务拟设立的投资基金拟用所得款项140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4] - 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拟用所得款项5682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5] - 孵化及经营金融科技领域的公司拟用所得款项24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5] - 偿还公司债券本金及其应计利息拟用所得款项100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65] - 2024年6月28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六月配售协议,拟以每股0.90港元配售最多316,312,292股新股份[66] - 2024年7月24日,配售代理成功配售273,776,000股六月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4.15%[67] - 配售价每股0.90港元较6月28日收市价每股1.00港元折让10%,净发行价约为0.89港元,总面值为27,377,600港元[69] - 六月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2.464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439亿港元[70] - 截至公告日期,六月配售所得款项2.439亿港元已全部按拟定用途使用[7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面值总额约为7.458474999亿港元,包括74.58474999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7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8.41714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6.7889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24倍[7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为9218.6万港元,其中约80.07%以港元计值,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0.97%,债务比率约为14.88%[7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持有按公平值列入损益账之投资约5.85942亿港元,收益净额约为5014.5万港元[78] - 集团于联营公司华科智能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投资[79] - 2024年10月1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完成收购27.51亿股华科智能投资股份,完成后公司实益拥有30.64亿股,约占29.13%股权[80][84] - 2025年3月31日,对华科智能投资的投资账面价值约为28.97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62.81%[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占华科智能投资的溢利及其他全面开支分别约为1077.7万港元及2961.7万港元[80] - 2024年8月23日,公司及附属公司与卖方订立买卖协议,以3.03亿港元收购27.51亿股华科智能投资股份,按每股约0.89港元配发3.40亿股本公司股份支付[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华科智能投资订立买卖协议,以11.1亿港元收购南方东英6000万股股份,占22.50%,拟按每股约0.79港元配发14.05亿股本公司股份支付[8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3月31日:无)[8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4年3月31日:无)[89] - 2025年配售事项,配售代理按每股1.12港元成功配售2.315亿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3.01%[94] - 配售价较2025年4月9日收市价每股1.18港元折让5.08%,每股净发行价约1.11港元,总面值2315万港元[96] - 2025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2.5928亿港元,净额约2.566亿港元[98] - 2025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拟用于股权投资等,已动用1.2841亿港元,未动用1.2819亿港元[98] - 2025年4月29日公司与贷款人订立贷款资本化协议,贷款人认购4.58769789亿股,代价约5.87225亿港元[9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101] - 董事不建议派付本报告年度末期股息[10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0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10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董事遵守相关规定准则[107]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布的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金额一致,核数师为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09] - 公司2025年年报将于2025年7月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110]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1名执行董事孙青女士、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1] - 2025年和2024年均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亏损为2,525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6,668,024千股;2024年分别为30,679千港元、3,381,332千股[24] - 2025年于联营公司投资2,991,487千港元,2024年为112
国富量子(00290)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