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安地产(01243) - 2025 - 年度业绩
宏安地产宏安地产(HK:01243)2025-06-30 20: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合约销售额(包括合营企业)为33.49亿港元,较2024年的17.08亿港元增长96%[3] - 收入为12.55亿港元,较2024年的2.98亿港元增长321%[3] - 毛利为1.39亿港元,较2024年的7400万港元增长88%[3] - 应占合营企业之溢利及亏损为亏损3.43亿港元,较2024年的盈利2.63亿港元下降230%[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77亿港元,较2024年的7.33亿港元增长33%[3] - 每股亏损为6.43港仙,较2024年的4.82港仙增长33%[3] - 2025年公司总收入约为12.546亿港元,2024年约为2.979亿港元,同比增加321.2%,主要因2025财年销售及交付的已竣工住宅项目增加[26] - 2025年出售物业收入为12.28047亿港元,占比98%;2024年为2.58613亿港元,占比87%[26] - 2025年资产管理费用收入为2499.8万港元,占比2%;2024年为3621.6万港元,占比12%[26] - 2025年租金收入为154.6万港元;2024年为306.5万港元,占比1%[26]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10.27255亿港元,2024年为7.35805亿港元[14] - 2025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06427港元(9.76892亿港元÷152亿股),2024年为0.04824港元(7.33276亿港元÷152亿股)[22] - 出售物业收入从2024财年约2.586亿港元大幅增加约374.9%至2025财年约12.28亿港元[27] - 资产管理费用从2024财年约3620万港元减少约31.0%至2025财年约2500万港元[28] - 毛利从2024财年约7360万港元增加至2025财年约1.392亿港元,增加约89.2%,毛利率从24.7%下跌至11.1%[30] - 应占合营企业之溢利或亏损从2024财年应占溢利约2.625亿港元变为2025财年应占亏损约3.43亿港元[3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4财年约7.333亿港元增加至2025财年约9.769亿港元[38] - 2025财年公司住宅项目实现订约销售总额约33.49亿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约96.1%,订约销售面积约147,187平方呎,同比增长约94.3%[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181.6万港元,2024年为626.8万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14][19] - 2025年融资成本为23018.1万港元,2024年为18101万港元[14][18] - 2025年应收账款为594.2万港元,2024年为233.6万港元,信贷期介乎10至90日[23] - 2025年应付账款为5009.9万港元,2024年为1.12355亿港元,平均信贷期为30日[2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财年约8370万港元增加约192.9%至2025财年约2.452亿港元[33] - 行政开支从2024财年约1.047亿港元增加约7.4%至2025财年约1.124亿港元[34] - 融资成本从2024财年约1.81亿港元增加至2025财年约2.302亿港元[35] - 发展中物业及持作出售物业之撇减净额从2024财年约6.924亿港元降至2025财年约2.293亿港元[3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有11项销售及发展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66,200平方呎,未售实用建筑面积约629,000平方呎[44][4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全资拥有投资物业组合账面总值约390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7100万港元下降约45%;投资物业组合(含合营企业)资产总值不少于64亿港元[47] - 集团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约为97%,其中The Parkside出租率82%,银湖 • 天峰、长沙湾道店铺等出租率100%,日新舍出租率超97%[48][50] - 2025财年,集团合营企业出售天生楼地下八间商铺,总代价约1.685亿港元;2025财年后,出售一楼两间商铺,总代价约6000万港元,出售亏损约9980万港元[50] - 2025年6月20日,集团拟出售长沙湾道店铺,代价2330万港元,预计确认亏损约220万港元[50] - 日新舍提供720间房及1424张床位,租户主要为内地及亚太地区在港超20间院校就读的学生[53] - 2025年6月,集团以约8720万港元向AG出售日新舍20%股权,双方拟成立新合营企业,投资承担总额分别为1亿美元及1800万美元[53] - 公布日期,集团管理8个物业管理项目,未来因住宅项目交付量增加,业务有望扩张[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香港大量未售出住宅物业及中美贸易冲突对公司构成挑战,导致物业买家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未售出物业过剩[67] - 下一个财政年度公司将加大力度加速销售项目,维持审慎风险管理计划,密切监察市场变化并调整策略[68] - 2025年公司重点工作之一是去杠杆化,旨在通过再融资减低债务和利息负担,加强现金流管理[68] - 公司将通过精简运营、削减开支探索优化营运资金机会,维持稳健现金储备以应对市场[6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集团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和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12][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报表无影响[13] - 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集团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属适当[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即期部分为6.4070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54311亿港元,该年度录得亏损10.29071亿港元[8] - 报告期后至综合财务报表批准日期,集团收到约4.164亿港元新银行贷款条款书用于现有银行贷款重新融资[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获现有贷款机构同意豁免遵守该年度有关利息保障比率的财务契诺要求[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尚未动用银行融资1.38131亿港元用于物业发展项目建筑成本[8] - 报告期末后,集团就出售若干资产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总现金代价为1.1052亿港元[10] - 宏安集团向集团提供本金5亿港元备用融资,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1亿港元[10] - 2025财政年度集团在2024年GRESB评估中获最高5星评级,反映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6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设立约44亿港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和约12亿港元绿色贷款[70] - 2025年6月12日,公司附属公司出售Fortune Harbour Investments Limited及Mega Hope Global Limited各自20%股权,总代价约8720万港元,AG集团及公司于合营企业总投资承担分别为1亿美元及1800万美元[71] - 2025年6月20日,公司附属公司订立初步买卖协议出售香港投资物业,代价约2330万港元,交易预计10月完成[72] - 回顾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下,董事会主席大部分功能由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邓灏康履行,偏离守则第C.2.1条[77]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回顾年度内无董事违规事件[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及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定期会议[79]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月14 - 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2][83] - 全年业绩公布已刊登,2025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网站刊登[8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约62.498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60.143亿港元增长约3.92%;流动比率约为3.2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1.4倍提升[5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543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7.227亿港元下降约50.97%[57] - 2025年3月31日总银行借贷约为29.456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39.887亿港元;负债比率约为74.5%,2024年3月31日约为73.4%[5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13.084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15.735亿港元;分占合营企业自有资本承担约4.09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5.483亿港元[5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计息债务总计34.49437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7.14804亿港元;约67.6%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以浮动利率计息,2024年3月31日约为85.7%[60] - 2025年3月31日以浮动利率计息的银行及其他贷款实际利率每年约为6.0厘,2024年3月31日约为6.6厘;固定利率约为10.4厘,2024年3月31日约为11.3厘;整体实际利率约为7.4厘,2024年3月31日约为7.0厘[6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共有141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145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