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总收入为4.821亿港元,较去年约2.384亿港元增长102.2%[14] - 集团录得净利润约16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7190万港元[14] - 公司年度综合净利润为1682.7万港元,较上年净亏损5510.6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7][30] - 公司年度总收入为4.82123亿港元,较上年2.38425亿港元增长102.2%[31][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转亏为盈达1682.7万港元(2024年亏损5510.6万港元),同比增长130.5%[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毛利为5573.2万港元,较上年2125万港元增长162.3%,毛利率从8.9%提升至11.6%[27][30][32][36] - 建筑及配套服务收入增加2.42028亿港元,毛利增加3301.5万港元[27][30] - 行政开支增加23.1%至2309.1万港元,主要因薪资调整和法律费用增加[34][38] - 其他收入及亏损为1735.3万港元亏损,较上年1386.5万港元亏损扩大348.8万港元[33][37] - 财务成本增加14.2%至39.4万港元,主要因租赁负债和抵押贷款利息增加[40] - 融资成本同比增长14.2%至39.4万港元(2024年:34.5万港元)[44] 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为香港外墙工程承判商,专注窗户、窗口墙系统、幕墙系统及其他外墙组件[13] - 集团业务包括为新建筑提供设计及建造服务,以及为现有楼宇提供翻新服务[13] - 集团亦从事投资物业租赁业务[13] - 收入增长主要由于若干处于执行高峰阶段的进行中项目贡献[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19个在建项目,每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500万港元,总合同金额为9.753亿港元,已确认收入为6.491亿港元[22][24] - 公司投资物业租赁业务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实现利润147.9万港元(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1919.3万港元)[26][2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43.4%,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82.4%[103] - 最大供应商成本占比10.4%,五大供应商合计成本占比43.2%[103] - 最大供应商成本占比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2024年:23.4%)[103] - 五大供应商合计成本占比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2024年:62.2%)[103]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2024年:41.5%)[103] - 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2024年:80.5%)[103]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公司总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5320.8万港元(2024年:3070.4万港元)[43] - 公司计息银行借款约为634.4万港元(2024年:670.1万港元)[43] - 银行借款总额为634.4万港元(2024年:670.1万港元)[115][120] - 银行借款同比减少35.7万港元[115][120] - 抵押资产中银行及其他存款达4017.6万港元(2024年:1828.8万港元)[48][54] - 投资物业抵押账面价值为8340万港元(2024年:9780万港元)[48][49][54]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3.1%(2024年:5.3%)[51][56] - 资本开支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36.6万港元(2024年:194.6万港元),投资物业投资159.3万港元(2024年:2394.5万港元)[52][57] - 或然负债担保金额增至6064.6万港元(2024年:2514.7万港元)[60][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可供分派股东储备(2024年:零)[118][123] 员工和薪酬 - 员工总数增至132人(2024年:96人),员工成本达4765.6万港元(2024年:3660.2万港元)[69]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31日的96名增加至2025年3月31日的132名,增长率为37.5%[74] - 公司年度总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47,656,000港元,较2024年的36,602,000港元增长30.2%[74] - 公司五名最高薪人士及董事薪酬详情已披露于财务报表附注15(a)及15(b)[1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高利率及财政紧缩导致政府基建及住房开支减少[15] - 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推高建设成本,加上劳工持续短缺[15]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项目延期、暂停或取消[15] - 近期香港多家主要建筑集团破产推高业内信贷风险[15] - 公司转回减值损失准备963.6万港元,上年因客户破产计提5024.2万港元[27][30] - 公司业务依赖非经常性项目,需通过竞标获取新项目[78] - 公司面临建筑材料成本及分包费用变动带来的盈利风险[78] - 公司成功依赖关键管理层及外墙工程设计团队的招聘与留任能力[78]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本年度末期股息[92][94] 关联方交易和公司治理 - 公司与控股股东配偶黄春笑女士签订仓库及办公室租赁协议,初始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约720.6万港元[169] - 根据补充协议调整租赁条款后,使用权资产减少约360.3万港元,租赁负债减少约344.7万港元[169] - 2025年向控股股东配偶支付租赁款项119万港元,较2024年的143.2万港元下降16.9%[175] - 租赁协议的最高适用百分比率为0.1%-5%,豁免独立股东批准要求但需履行申报及公告义务[17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及本年度,公司与控股股东配偶重新签订两项一年期短期租赁安排[171][177] - 公司与控股股东配偶黄春笑女士就仓库及办公物业重新订立两项为期一年的短期租赁安排[182] - 执行董事陈越华通过其全资拥有的华曜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750,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140] - 陈越华之配偶黄春笑女士因关联关系被视为持有相同750,000,000股股份,权益占比75%[147] - 陈越华个人直接持有华曜有限公司100%股权,对应1股股份[142] - 公司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已通过年度独立性审查并确认为符合上市规则要求的独立人士[133]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期两年,均可通过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除已披露权益外,未发现董事、主要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存在其他股份权益或淡仓[143][148] - 控股股东陈越华及华曜有限公司已签署不竞争承诺函,并经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查确认本年度无违规行为[151][152]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并依据公司章程提供免责保障[153][154] - 本年度未存在与公司业务相关的重大竞争性利益冲突需根据上市规则第8.10条披露[150] - 公司通过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覆盖企业活动产生的法律诉讼风险[157] 股份期权和购股权计划 - 公司采纳股份期权计划有效期为2019年12月12日至2029年12月12日[181]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00,000,000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10%)[185] - 任何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所涉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1%[186] - 单个承授人获授购股权代价为每股1.00港元[187] - 主要股东或独董关联方12个月内获授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0.1%且价值不超过500万港元[188] - 购股权认购价不低于授出日收盘价、前5日平均收盘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且无尚未行使期权[190] - 除已披露购股权计划外,公司年末无存续股权挂钩协议[194] 审计和合规 - 罗申美香港(RSM Hong Kong)审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合并财务报表[199] - 公司确认报告期内均维持上市规则要求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95] - 开曼群岛法律及公司章程未规定新股发行的优先购买权[163][168]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59][164] - 本年度末不存在董事或控股股东拥有重大利益的未披露合约[160][161][165][166] - 公司无重大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的收购及出售事项[70]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1]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72] - 公司无2025年3月31日后的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3] - 投资物业详情参见财务报表附注20[98][101]
华和控股(09938)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