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善裕集团控股(08245) - 2025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31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840万港元或36.8%[3] - 集团毛利率由2024年的约31.0%增至2025年的约8.9%[3] - 2025年度亏损约为1520万港元,而2024年度溢利约为200万港元[3] - 2025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7.49港仙,2024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约1.25港仙(已重列)[3] - 2025年双向无线对讲机收益1515.6万港元,2024年为4027.5万港元;婴儿监视器2025年收益1237.3万港元,2024年为589.1万港元;塑胶产品2025年收益406.4万港元,2024年为379.4万港元[17] - 2025年集团总收益3159.3万港元,2024年为4996万港元[17] - 2025年客户合约总收益31,593千港元,较2024年的49,960千港元下降36.76%[24][25] - 2025年除税前亏损15,224千港元,2024年除税前溢利2,923千港元[24][25] - 2025年欧洲收益385千港元,较2024年的2,498千港元下降84.6%;中国市场2025年无收益,2024年为15,406千港元[26] - 2025年主要客户A1收益21,225千港元,客户B1收益9,047千港元;2024年客户A1收益30,760千港元,客户C2收益14,979千港元[28] - 2025年银行利息收入4千港元,政府补助772千港元,杂项收入264千港元,总计1,040千港元;2024年总计208千港元[30] - 2025年其他收益净额293千港元,2024年为亏损3,052千港元[31]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5,224,000港元,2024年溢利1,961,000港元[40] - 公司收益从2024年约5000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3160万港元,减幅约36.8%[55] - 双向无线对讲机收益从2024年约4030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1520万港元,减幅约62.4%[55] - 婴儿监视器收益从2024年约59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240万港元[55] - 塑胶产品收益从2024年约38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410万港元,增幅约7.1%[56] - 2025年公司亏损1520万港元,2024年溢利200万港元[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总员工成本3,303千港元,较2024年的5,406千港元下降38.9%[32] - 2025年已确认开支的售出存货成本28,790千港元,2024年为28,883千港元[32] - 销售成本从2024年约3450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2880万港元,减幅约16.5%,毛利率从约31.0%降至约8.9%[5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约2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40万港元[58] - 行政开支从2024年约88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900万港元[59] - 2025年员工成本总额约330万港元,2024年约540万港元[6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双向无线对讲机收益1515.6万港元,2024年为4027.5万港元;婴儿监视器2025年收益1237.3万港元,2024年为589.1万港元;塑胶产品2025年收益406.4万港元,2024年为379.4万港元[17] - 双向无线对讲机收益从2024年约4030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1520万港元,减幅约62.4%[55] - 婴儿监视器收益从2024年约59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240万港元[55] - 塑胶产品收益从2024年约38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410万港元,增幅约7.1%[56]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欧洲收益385千港元,较2024年的2,498千港元下降84.6%;中国市场2025年无收益,2024年为15,406千港元[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管理层采取控制经营成本措施,包括与业主磋商减租、管理层减薪、降低经营及行政开支,同时收购新产品线扩展业务[16] - 主要经营决策者从产品角度考虑业务发展,基于毛利评估产品表现,按经营业绩决策[2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中,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本、准则年度改进第11册于2026年1月1日生效,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生效,投资者与联营或合营企业资产交易修订本生效时间待定[11] - 合并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编制,报告期末按历史成本基准,部分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12] - 集团全部收益按时间点确认,交易价于产品交付后90天内支付,无保证、退货或退款权利[17][19] - 合并财务报表基于集团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若假设不成立可能需调整资产变现金额、计提负债及重分类资产负债[1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度末期股息(2024年:无)[3] - 2025年商誉减值亏损为571.3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亏损[4]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843万港元,2024年为1902.2万港元[6]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901.5万港元,2024年为2495万港元[6] - 2025年资产净值为 - 305.4万港元,2024年为630.9万港元[6]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 296.8万港元,2024年为639.5万港元[6] - 2025年集团净亏损1522.4万港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498.2万港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366.9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409.8万港元,负债总额超出资产总值305.4万港元[14] - 报告日期集团拥有财务公司授出信贷融资总额约1000万港元,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8个月未提取[16]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33][35] - 2025年未动用估计税务亏损约67,444,000港元,2024年为67,403,000港元[36] - 2025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3,327,000股,2024年为157,048,000股[41] - 2025年商誉账面金额为10,142,000港元,2024年为15,855,000港元[43]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28,430,000港元,2024年为19,022,000港元[45]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9,015,000港元,2024年为24,950,000港元[48] - 2025年借贷须偿还账面金额为6,137,000港元,2024年为6,412,000港元[49] - 2025年浮息银行借贷实际利率为3.625%,2024年为3.375% - 3.625%[49] - 公司涉及约8,000,000港元债务担保索偿诉讼,判决结果未确定[50] - 2025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负291.6%,2024年约正151.1%[66] - 公司收到原告就约800万港元债务担保向被告索偿的第三方通知书,被告向公司索赔,截至公告日诉讼结果未确定,2025年3月31日未作拨备[6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购置机器的资本承担为17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70万港元[69] - 2023年10月12日配售事项1完成,发行1.4362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863万港元,已全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70][71] - 2024年5月8日配售事项2完成,发行1.7235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577万港元,已全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72][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6] - 基于公开资料及董事所知,报告刊发前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有最少25%的充足公众持股量[78]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末期业绩[79]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公告遵照GEM上市规则规定提供公司资料[82]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刊登最少七日[82] - 公告也将在公司网站刊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