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56.9%至713.44百万港元(2024年:454.49百万港元)[3] - 总收益从454,491,000港元增至713,440,000港元,同比增长56.9%[14]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7.1亿港元,较去年4.5亿港元增长57.0%[48] - 公司总体毛利从63,600,000港元增至116,600,000港元,同比增长83.3%[13] - 公司总毛利为1.166亿港元,毛利率为16.3%,较去年14.0%有所提升[49] - 年度亏损收窄至121.89百万港元(2024年:146.77百万港元)[3] - 公司年度亏损为121,888,000港元[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6,014千港元(2024年:139,297千港元),同比减少23.9%[22] - 年度亏损净额约1.2亿港元,较上年1.5亿港元有所收窄[6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1.60港仙(2024年:2.43港仙)[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52.7%至596.79百万港元(2024年:390.84百万港元)[3] - 行政开支增长37.3%至137.79百万港元(2024年:100.34百万港元)[3] - 行政开支增加至1.4亿港元,同比增长37.4%,主要由于新能源公司及收购公司运营开支增加[5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440万港元,同比增长105.0%[51] - 财务成本减少至3170万港元,同比下降8.6%,主要因股东贷款资本化节省利息支出[53] - 减值亏损确认约1030万港元,较上年410万港元显著增加[54] - 员工总数增至518名(2024年:478名),员工成本增长58.5%至9460万港元[79] 各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业务收益从83,564,000港元增至131,580,000港元,同比增长57.4%[16] - 天然气业务收益从368,779,000港元增至579,975,000港元,同比增长57.3%[16] - 新能源业务收入为1.3158亿港元,占总收入18.4%[44] - 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批发业务收入为3.7亿港元,同比增长110.3%[48] - 液化天然气配送业务收入为5027.5万港元,同比下降9.5%[48] - 新能源产品销售及分销收入为5030.4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471.6%[48] - 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开发收入为8127.6万港元,同比增长8.6%[45] - 公司天然气零售销量为21,567吨,收入为1.63071亿港元,占总收益的22.9%[39] - 公司天然气贸易销售量为82,400吨,收入为3.66629亿港元,占总收益的51.4%[40] - 公司液化天然气贸易销量为10,218吨,收入为0.56451亿港元,占天然气贸易总收益的15.4%[40] - 公司管道天然气贸易销量为72,182吨,收入为3.10178亿港元,占天然气贸易总收益的84.6%[40] - 液化天然气车队运输里程为6129.5万吨公里,较去年7499.5万吨公里下降18.3%[41] - 居民液化天然气管道成功接驳7413户,较去年7176户增长3.3%[42] 财务结构和融资活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37.27百万港元(2024年:43.63百万港元)[5] - 银行及现金结存约为37,269,000港元[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3730万港元,上年为4360万港元[66]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至-407.06百万港元(2024年:-434.68百万港元)[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407,059,000港元[12] - 资产净值大幅增长至238.39百万港元(2024年:59.52百万港元)[6] - 来自股东贷款减少至432.72百万港元(2024年:631.31百万港元)[6]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增至214.71百万港元(2024年:142.69百万港元)[5][6] - 未偿还银行借款约为214,706,000港元,其中139,226,000港元一年内到期[12] - 银行借款总额为214,706千港元(2024年:142,686千港元),同比增长50.5%[29]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为139,226千港元(2024年:120,582千港元),同比增长15.5%[29]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降至6.5亿港元,上年为7.7亿港元[66] - 资产负债比率大幅改善至271.6%,上年为1300.3%,主要因股东贷款资本化[67] - 简博士提供800,000,000港元备用融资,未动用融资约344,738,000港元[13] - 股东贷款资本化140,000,000港元,未动用融资增至约484,738,000港元[13] - 简博士将认购717,948,718股资本化股份,每股0.195港元,抵销140,000,000港元债务[31] - 公司出售股份共计1592万股(本年度)及507.9万股(上年度),差额确认为股份溢价[81] - 公司未持有库存股[82] 资产和应收应付项目 - 应收贷款及偿付款项总额为136,953千港元(2024年:135,068千港元)[25][26] - 天然气及新能源业务应收账款为167,307千港元(2024年:79,978千港元),同比增长109.2%[27][28] - 应收账款中3个月内账期金额为109,785千港元(2024年:55,991千港元),同比增长96.1%[28] - 应付款项为158,449千港元(2024年:135,313千港元),同比增长17.1%[29] - 应收及其他应收款项增至3.3亿港元,上年为1.9亿港元,主要因新能源业务应收款增加[6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值约4.5亿港元,其中设备及机器占2.4亿港元[63] - 分占合营企业资产净值为81,782千港元(2024年:76,383千港元),同比增长7.1%[22] 投资和资本支出 - 资本承担约1.3亿港元,主要为建筑项目及设备采购合约[70] - 湛江能源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分两期投入5.6亿和2.4亿元[83] - 东莞松山湖能源站项目投资1.07亿元人民币(约1.17亿港元)获20年特许经营权[84]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公司出资人民币9000万元占75%股份,国有企业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占25%股份[87] - 合资公司项目用地面积约60亩,按市场评估价拍卖[87] - 西安市未央区清洁能源项目投资最多约人民币4.17亿元[89] - 西安市未央区项目将建设182.2MW综合能源站及500万平方米污水源系统[89] - 合资公司首期投资以实缴资本金方式完成[87] - 项目用地获取流程完成后框架协议条款才生效[87] - 西安市项目将铺设输配管网并获得特许经营权[89][90] - 合资公司追加投资需双方另行协商[88] - 项目按照零碳示范项目标准建设[8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增加计划[91] 风险因素 - 外汇风险敞口通过定期审阅及对冲措施管理[76] - 天然气供应依赖主要供应商,存在价格波动风险[77] - 报告货币为港元,人民币贬值可能造成汇兑损失[75] - 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影响存在周期性风险[74] - 公司因法律诉讼确认罚款开支约3922.1万港元及逾期利息拨备约1326.8万港元[78] 行业和市场环境 - 中国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32] - 中国计划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33] - 中国要求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34] - 中国力争实现年节能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1.3亿吨的目标[33]
中国港能(00931)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