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国际投资(00353) - 2025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51,679千港元,2024年为242,234千港元[4]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35,495千港元,2024年为158,411千港元[4] - 2025年利息收益为7,544千港元,2024年为3,495千港元[4] - 2025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541,176千港元,2024年为17,038千港元[4] - 2025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26,294千港元,2024年为122,460千港元[5]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为467,381千港元,2024年为95,067千港元[5]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6,330千港元,2024年为51,990千港元[5] - 2025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211,051千港元,2024年为43,247千港元[5] - 2025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持续经营业务为23.72港仙,2024年为5.56港仙[5] - 2025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445,889千港元,2024年为34,122千港元[6] - 持续经营业务中,2025年买卖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收益78,091千港元,买卖电子产品收益988千港元[18] - 持续经营业务中,2025年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租金收入150,691千港元,2024年为164,143千港元[18] - 已终止经营业务中,2024年保险经纪服务代理收入11千港元[19] - 持续经营业务中,2025年银行利息收入6,907千港元,2024年为2,717千港元[20] - 持续经营业务中,2025年贷款利息收入637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入[20] - 持续经营业务中,2025年其他利息收入无,2024年为778千港元[20] - 持续经营业务中,2025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 -31,009千港元,2024年为 -10,830千港元[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外部客户之收益为151,679千港元,其中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为150,691千港元,买卖电子产品分类为988千港元[2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报告分类溢利为643,919千港元,其中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为644,456千港元,买卖电子产品分类亏损537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外部客户之收益为242,245千港元,其中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为242,234千港元,保险经纪服务分类为11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报告分类溢利为141,838千港元,其中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为142,090千港元,保险经纪服务分类亏损252千港元[25]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256330千港元,2024年为51990千港元[37] - 2025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80563千股,2024年为932038千股[37] - 2025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1.52亿港元,2024年为2.42亿港元,主要来自租赁港口及储存设施租金收入约1.51亿港元(2024年为1.64亿港元)和买卖电子产品约100万港元(2024年无)[47] - 2025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1.35亿港元,2024年为1.58亿港元[48] - 2025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约4.67亿港元,2024年为9500万港元,增加主因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增加约5.24亿港元和分占联营公司业绩约1300万港元[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集团核数服务薪酬1300千港元,非核数服务薪酬50千港元;2024年核数服务薪酬1000千港元,非核数服务薪酬50千港元[30][31] - 2025年已售存货账面价值960千港元,2024年为77463千港元[30][31] - 2025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为 - 150691千港元,2024年为 - 164143千港元[30][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主要业务为租赁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和买卖电子产品[12] - 2025年3月31日,分类资产为2,496,502千港元,其中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为2,493,008千港元,买卖电子产品分类为3,494千港元[24] - 2025年,年内非流动资产添置为44,988千港元,均来自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24] - 2025年3月31日,分类负债为 - 828,405千港元,其中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为 - 825,383千港元,买卖电子产品分类为 - 3,022千港元[24] - 2024年3月31日,分类资产为2,118,778千港元,均来自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25] - 2024年,年内分类非流动资产添置为14,176千港元,均来自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25] - 2024年3月31日,分类负债为 - 793,288千港元,均来自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分类[25] - 公司于2015年收购顺东港务51%普通股权,本年度产生约1.51亿港元租金收入[50] - 2020年6月投资方以优先股形式向顺东港务提供3.6亿元资金,截至公布日已提取2.7亿元[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于顺东港务普通股权益为55.17%,4月以3亿港元收购29.83%股权,权益增至85%[51] - 2023年5月18日起顺东港务按月租1250万元向运营商出租设施至7月31日[63] - 2024年12月20日补充协议将新租赁协议期满日延至2030年7月31日,2026 - 2029年月租金增至1060万元,2029 - 2030年增至1170万元[6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贸易业务暂停,公司集中资源增强港口及储存设施租赁核心业务[67] - 2024年6月17日,公司收购营业公司集团28%透视实际经济权益,代价为人民币2亿元,年内该集团贡献约1300万港元溢利[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港口及储存设施将继续贡献可观收入及溢利,为集团创造可持续增长动力[6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10年青海森源所持勘探牌照以800万元代价转让给源森公司[14] - 2016年3月公司获青海检察院最终判决书,判定探矿权变更协议无效[15] - 2024年11月5日公司出售青海森源及内蒙古森源的控股公司[17]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中国附属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8]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缴纳中国预扣税分别采用10%、6%及多项不同税率[29] - 2023年集团出售奕高理财全部已发行股份,总代价为1162000港元[32] - 2023年4月1日至10月12日,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252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收益422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170千港元[33] - 2025年投资物业年末公平值为2038373千港元,2024年为1507397千港元[39] - 2025年联营公司投资成本为2.16535亿港元,分占收购后溢利及储备为805.6万港元,总计2.24591亿港元,投资成本含商誉约2.5268亿港元[40] - 2024年6月17日,公司收购深圳信合元科技有限公司28%透视实际经济权益,代价2亿元人民币,1.2亿元现金支付,0.8亿元通过发行承兑票据支付[41] - 完成收购事项后,公司确认联营公司投资成本约2.16535亿港元,包括现金代价约1.2897亿港元、承兑票据公平值约7848.2万港元、直接归属资本化成本约908.3万港元[42] - 2025年末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项为5737.6万港元,2024年末为3988.7万港元,其中0 - 90天分别为2892.7万港元和3118.7万港元,91 - 180天分别为2828.2万港元和855.1万港元[43] - 2025年4月8日,公司附属公司以3亿港元收购目标公司100%股份,完成后公司将控制顺东港务85%普通股权[44] - 2025年6月30日,目标集团实际溢利超保证溢利2000万元人民币,本金1454.6万元人民币的首批承兑票据将发放[4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27.33亿港元(2024年:21.65亿港元),负债总额约9.33亿港元(2024年:8.11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34(2024年:0.37)[5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5.57(2024年:3.14)[5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约2200万港元(2024年:1.6亿港元),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约3.57亿港元(2024年:5.91亿港元)[5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建设港口及储存设施已订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1300万港元(2024年:900万港元)[5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4年3月31日全部投资物业约15.07亿港元已作抵押[5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用68名全职雇员(2024年:67名)[60] - 2023年4月28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按每股0.416港元认购3.6亿股公司普通股,代价总额约1.498亿港元,8月30日完成认购[69][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约1.468亿港元,已全部用于偿还承兑票据520万港元和银行贷款1.416亿港元[72]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3] - 公司及董事会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年内董事会遵守守则条文[74][75]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规定准则[76]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唐庆斌先生,负责审阅集团会计原则等事项[77] - 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核对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初步业绩公布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未发表意见或鉴证[78] - 本年度业绩公布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9]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预期将于2025年7月底或前后寄发予股东并于上述网站刊登[79] - 于2025年6月30日,执行董事为曹晟先生、刘勇先生、陈伟璋先生、罗英男先生及王乙人女士[81] - 于2025年6月30日,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唐庆斌先生、冯南山先生及宋嘉桓先生[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