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435.3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9.4百万港元增长135.9百万港元或45.4%[5] - 公司2025财年净溢利为45.7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40.8百万港元增长12%[5] - 除税前溢利为55.003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44.281百万港元增长24.2%[6]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299,364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435,274千港元,同比增长45.4%[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从2024年的40,751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45,728千港元,增长12.2%[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435.3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9.4百万港元增加135.9百万港元或45.4%[49][51] - 2025年净溢利约为45.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8百万港元有所增长[49] - 年内溢利同比增长12.3%,从40.8百万港元增至45.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益增加[5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存货及消耗品成本为46.468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38.473百万港元增长20.8%[6] - 员工成本为170.354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100.292百万港元大幅增长69.9%[6] - 租金及相关开支为11.039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7.012百万港元增长57.4%[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8.503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25.775百万港元增长10.6%[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1.199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20.450百万港元增长52.6%[6] - 其他开支为93.716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62.944百万港元增长48.9%[6] - 融资成本为4.087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3.155百万港元增长29.5%[6]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4年的2,160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5,095千港元,增长135.9%[28] - 融资成本总额从2024年的3,155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4,087千港元,增长29.5%[29] - 银行借贷利息支出从2024年的424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638千港元,增长50.5%[29]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从2024年的2,659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3,291千港元,增长23.8%[29]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4年的100,292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70,354千港元,增长69.8%[29] - 员工薪金、花红及津贴从2024年的88,955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54,917千港元,增长74.1%[29] - 香港即期税项从2024年的5,687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0,032千港元,增长76.4%[31] - 存货及消耗品成本在2025年度为46.5百万港元,较2024年度的38.5百万港元增加[52]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增长131.8%,从2.2百万港元增至5.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提早终止租赁收益及拨回应计费用[53]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69.9%,从100.3百万港元增至170.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美容中心数目增加[54] - 租金及相关开支同比增长57.1%,从7.0百万港元增至11.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租赁医学美容中心数目增加[55] - 使用权资产折旧同比增长52.9%,从20.4百万港元增至31.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租赁医学美容中心数目增加[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同比增长10.5%,从25.8百万港元增至28.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添置相关资产[57] - 其他开支同比增长48.9%,从62.9百万港元增至93.7百万港元,其中市场推广开支增长45.6%至43.1百万港元,医生咨询费增长43.1%至21.3百万港元[58] 各业务线表现 - 能量仪器疗程收益从2024年的256,971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382,531千港元,增长48.9%[24] - 微创疗程收益从2024年的19,221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33,145千港元,增长72.4%[24] - 传统美容服务收益从2024年的9,939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2,235千港元,增长23.1%[24] - 护肤产品销售收益从2024年的13,233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7,363千港元,下降44.4%[24] - 随时间确认收益从2024年的269,631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400,512千港元,增长48.6%[24] - 某一时点确认收益从2024年的29,733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34,762千港元,增长16.9%[2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为99,107千港元,较上年63,435千港元增长56.2%[7] - 使用权资产为75,759千港元,较上年33,126千港元增长128.7%[7] - 银行结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615千港元,较上年19,309千港元增长110.3%[7] - 贸易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80,921千港元,较上年30,522千港元增长165.1%[7] - 租赁负债总额(流动+非流动)为79,429千港元,较上年35,526千港元增长123.6%[7][8] - 合约负债为54,938千港元,较上年58,982千港元下降6.9%[7]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52,888千港元,较上年82,951千港元增长84.3%[7] - 权益总额为106,089千港元,较上年60,252千港元增长76.1%[8] - 流动资产总额为137,109千港元,较上年82,724千港元增长65.7%[7] - 流动负债净额为负39,814千港元,较上年负28,806千港元扩大38.2%[7] - 未完成履约义务合约负债从2024年的58,982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54,938千港元,减少6.9%[25]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11,848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47,092千港元,增长297.5%[33] - 预付市场推广开支从2024年的1,495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9,566千港元,增长540.0%[3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之预付款项从2024年的10,789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9,135千港元,下降15.3%[3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47,092千港元,其中逾期金额为872千港元(2024年:1,500千港元)[35] - 逾期贸易应收款项占总额的1.85%(2024年:3.19%)[35] - 账龄分析显示:1-30天应收款为5,812千港元(2024年:16,744千港元),31-90天为3,093千港元(2024年:24,100千港元),90天以上为6,248千港元(2024年:2,943千港元)[3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9,213千港元(2024年:23,895千港元),同比增长189.7%[39] - 贸易应付款项中1-30天账龄为1,426千港元(2024年:2,379千港元),31-60天为1,073千港元(2024年:9千港元)[40] - 银行借贷总额为12,962千港元(2024年:10,019千港元),同比增长29.4%[41]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贷为6,668千港元(2024年:2,489千港元),同比增长168%[41] - 长期银行借贷中:1-2年期为1,956千港元(2024年:2,356千港元),2-5年期为2,586千港元(2024年:2,613千港元),5年以上为1,752千港元(2024年:2,561千港元)[41] - 银行结余及现金同比增长110.4%,从19.3百万港元增至40.6百万港元,未偿还债务总额同比增长103.1%至92.4百万港元[62] -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75.6%,从13.5百万港元增至64.2百万港元,主要用于添置疗程设备及租赁装修[63]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75.6%上升至2025年的87.1%,主要因租赁负债增加[67] - 已承担租赁物业装修支出从2024年的500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940万港元[69] - 无抵押及有担保银行借贷从2024年的约1000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约1300万港元[72] - 使用权资产中包含约60万港元(2024年:约100万港元)的租赁设备抵押[73] 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符合联交所GEM上市规则及公司条例规定[12] - 公司已应用多项于2024年4月1日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版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14] - 新应用会计准则对公司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15] - 公司未提前采纳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等[1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18][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财务报表呈列方式引入重大变更涉及损益表结构和披露要求[19] - 公司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财务报表呈列及披露的影响[20] - 审核委员会确认财务资料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80] - 核数师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已核对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及相关附注的数字与财务报表草稿数额一致[82] - 核数师的工作不构成根据香港审计准则、审阅聘用准则或核证聘用准则作出的核证聘用[82] - 核数师不对全年业绩公告发表保证[82] 经营和地区分布 - 公司仅有一个单一经营分部未提供独立财务资料或分析[21] - 公司大部分收益来自香港大部分非流动资产位于香港[22] - 无单一客户收益占公司收益总额超过10%[23] - 公司在铜锣湾开设新旗舰中心,在尖沙咀开设两间新中心,在沙田和九龙湾各开设一间新中心[48] 其他重要事项 - 提前终止租赁收益为964千港元[28]及拨回应计费用为2,153千港元[28]是2025年新增收益项目 - 应收承兑票据初始金额为21,070千港元,年利率6%,已于2025财年全额偿还[36][38] - 买方提前偿还部分承兑票据4,570千港元[37]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金额100,000港元[4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00,000,000股,总金额8,000港元[45] - 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发股息[46] - 浮息银行借贷按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减/加息差计息,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合约利率范围相同[42] - 无抵押银行借贷来自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43] - 公司外部资本要求为维持联交所上市至少25%公众持股量[45] - 公司未建议派付任何股息[60]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70] - 无重大外汇风险影响,未进行对冲交易或远期合约安排[68] - 无重大投资计划、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资本资产[65][66] - 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股份行为[76] - 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不低于25%的要求[78]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84] - 执行董事为叶振国先生及符芷晴女士[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培坤先生、郭大伟先生及于志荣先生[84] - 公告将自登载日期起最少七日刊登于GEM网站[84] - 公告亦将于公司网站www.fameglow.com刊登[84]
亮晴控股(08603)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