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保能源(00986) - 2025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67,283千港元,较2024年的66,052千港元增长1.86%[2] - 2025年毛利为34,527千港元,较2024年的29,874千港元增长15.57%[2]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32,010千港元,而2024年为亏损18,587千港元[2] - 2025年本年度溢利为30,386千港元,而2024年为亏损18,513千港元[2] - 2025年其他全面收益为4,743千港元,而2024年为开支16,047千港元[3] - 2025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5,129千港元,而2024年为开支34,560千港元[3] - 2025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35港仙,而2024年为亏损1.43港仙[3] - 2025年销售珠宝收益34,425千港元,2024年为37,900千港元;2025年放贷利息收入32,858千港元,2024年为28,152千港元[12] - 2025年总收益67,283千港元,2024年为66,052千港元[12] - 2025年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分类业绩净额为 - 1,132千港元,放贷为47,503千港元,除税前溢利32,010千港元;2024年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分类业绩净额为278千港元,放贷为 - 5,127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8,587千港元[13] - 2025年银行利息收入2千港元,与2024年持平;2025年其他收益净额295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235千港元,净收益60千港元;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989千港元,其他亏损净额1,012千港元,净亏损23千港元[20]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30,386千港元,2024年亏损18,513千港元;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294,706千股[2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收益约为6728万港元,较上一年增加约123万港元或1.86%,其中珠宝业务约3443万港元,放贷业务约3286万港元[36] - 集团毛利约为3453万港元,较上一年增加约466万港元或15.6%,毛利率由约45.22%增加至51.32%[36] - 集团本年度溢利约为3039万港元,上一年亏损1851万港元,增加约4890万港元[36] - 珠宝业务2025年收益约为3443万港元,除税前经营亏损约为113万港元,2024年收益3790万港元,除税前经营溢利约为28万港元[38] - 2025年3月31日,放贷业务有142名个人借款人,本金总额约为3.4288亿港元,平均利率为每年10.70%,利息收入约为3286万港元[41] - 2024年3月31日,放贷业务有122名个人借款人,本金总额约为3.1114亿港元,平均利率为每年10.58%,利息收入约为2815万港元[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财务成本2,517千港元,其中应付贷款利息370千港元,不可换股债券估算利息2,09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57千港元;2024年财务成本1,655千港元[22] - 2025年员工成本总额4,934千港元,其中董事袍金等4,789千港元,退休福利供款145千港元;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6,064千港元;2025年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730千港元,与2024年持平;2025年已售存货成本32,756千港元,2024年为36,178千港元;2025年使用权资产折旧874千港元,2024年为993千港元[23] - 2025年所得税开支1,624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本年度拨备1,552千港元,过往年度拨备66千港元,递延税项6千港元;2024年所得税抵免74千港元[23] - 2025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回约1631万港元,2024年为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3072万港元[37] - 销售、分销及行政开支约为1638万港元,较上一年增加32万港元或约1.99%[37] - 财务成本约为252万港元,较上一年增加约86万港元[37] - 2025年计提应收贷款及利息预期信贷亏损拨回约2426万港元,因全球经济风险因素减少[4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4654万港元(2024年:6310万港元),违约拨备率10.97%(2024年:20.24%)[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按已售产品及服务类型划分经营及可呈报分类为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和放贷[13] - 客户A 2025年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业务收益18,707千港元,2024年为18,117千港元;客户B 2025年该业务收益7,017千港元,2024年为7,442千港元[19] - 2025年3月31日,放贷业务有142名个人借款人,本金总额约为3.4288亿港元,平均利率为每年10.70%,利息收入约为3286万港元[41] - 2024年3月31日,放贷业务有122名个人借款人,本金总额约为3.1114亿港元,平均利率为每年10.58%,利息收入约为2815万港元[41]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按剩余到期日分布:1年内2.2768亿港元,1 - 3年1.152亿港元,总额3.4288亿港元[42] - 应收贷款总额中约3400万港元由若干公司担保抵押,最大借款人贷款900万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2.62%,五大借款人贷款4300万港元,占12.54%[42] - 集团预设最大贷款金额1000万港元,贷款期限不超3年,贷款利率不低于5%[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会计准则及财务报告准则多项修订生效时间为2025 - 2027年,其中香港会计师公会尚未确定投资者与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相关准则生效时间[1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对财务报表呈列引入重大变动,公司正评估其影响[11] - 公司正评估新订及修订准则和诠释对综合财务报表的影响,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外,预计其他准则不太可能造成重大影响[1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应收贷款为107,156千港元,较2024年的216,586千港元下降50.52%[4] - 2025年流动净资产值为259,726千港元,较2024年的114,856千港元增长126.13%[4] - 2025年资产净值为367,133千港元,较2024年的332,004千港元增长10.58%[5] - 2025年3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439,21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87,418千港元[15][16] - 2025年3月31日综合负债总额72,079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55,414千港元[15][16] - 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公司放贷方对附属公司贷款账面价值均约为249,900,000港元[16] - 2025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证券为16,890千港元,2024年为12,279千港元[28] - 2025年应收账款10,302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440千港元后为9,862千港元;2024年应收账款8,447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98千港元后为8,249千港元;贸易客户信贷期均为90日[30] - 2025年应付账款为60.8万港元,2024年为50.1万港元[34] - 2019 - 2025年持牌放债人数量由2324家减至2048家[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4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5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6867亿港元(2024年:1.1486亿港元),计息借贷总额约3297万港元(2024年:2626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9.03%(2024年:6.77%)[52] - 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已授权但未拨备的重大资本承担及资产抵押[55][56][57]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股息,2024年亦无股息[5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雇员人数为7人,2024年为25人[60]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2025年度遵守守则条文[61][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63]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5年经审核年度业绩[64]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核对一致[6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董事2025年度遵守规定准则[66] - 公司2025年度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67]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