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大资源(00618) - 2025 - 年度业绩
北大资源北大资源(HK:00618)2025-07-02 12:2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6.18544亿元,较2024年的14.40982亿元增长12.32%[3] - 2025年毛损为5300.6万元,而2024年毛利为1.30789亿元[3]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24.56536亿元,较2024年的7.42767亿元大幅增加230.73%[3] - 2025年年内亏损为25.19612亿元,较2024年的7.50242亿元增长235.84%[3]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3.39899亿元,较2024年的7.85629亿元增加197.84%[3] - 2025年非控制性权益应占亏损为1797.13万元,而2024年为溢利3538.7万元[3] - 2025年其他全面收益为6208.2万元,较2024年的9432.8万元减少34.18%[4] - 2025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4.5753亿元,较2024年的6.55914亿元增加274.67%[4]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为22.77817亿元,较2024年的6.91301亿元增加229.49%[4] - 客户A 2025年来自电商及分销的收益为29048.3万人民币,2024年为40281.9万人民币[35] - 2025年3月31日预期一年内确认收益金额为27,152千元,第二年为383千元,总计27,535千元;2024年3月31日预期一年内确认收益金额为2,395千元[38] - 2025年管理及咨询服务收入21,266千元,银行利息收入5,234千元,政府补助337千元,其他收入2,515千元,总计29,352千元;2024年分别为6,528千元、6,341千元、124千元、23,749千元,总计36,742千元[38] - 2025年出售附属公司盈利65,194千元,豁免其他应付款项盈利175,784千元等,盈利总计297,522千元;2024年盈利总计479,191千元[38] - 2025年和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23.39899亿元和7.85629亿元[4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净额约25.19612亿元[56] - 报告年度,集团亏损约25.20亿元,上一年度亏损7.50亿元[78] - 报告年度,集团收益增加约1.78亿元至约16.19亿元,主要因物业发展、电商及分销、医疗与医药零售业务收益增长及物业投资与管理业务收益下降[78] - 报告年度,毛利减少约1.84亿元至亏损约5300万元,主要因物业售价下降[78] - 报告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40亿元,上一年度亏损约7.86亿元[79] - 报告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85.99分,上一年度亏损32.93分[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销售成本为16.7155亿元,较2024年的13.10193亿元增加27.6%[3] - 2025年财务费用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126,888千元,租赁合约利息费用1,296千元,利息费用总额128,184千元,资本化利息1,435千元,最终财务费用126,749千元;2024年分别为111,049千元、2,463千元、113,512千元、1,078千元、112,434千元[39] - 2025年出售存货成本775,972千元,出售物业成本895,578千元,销售成本1,671,550千元;2024年分别为794,349千元、515,844千元、1,310,193千元[41] - 2025年其他费用中拖欠贷款罚金42,087千元,税项滞纳金37,760千元等,总计1,614,239千元;2024年总计842,654千元[41] - 2025年雇员福利开支中工资及薪酬91,947千元,股份为基础付款19,012千元,退休金计划供款13,129千元,总计124,088千元;2024年分别为112,296千元、5,466千元、16,884千元,总计134,646千元[41] - 2025年即期税项中香港利得税为0,中国企业所得税2,492千元,中国土地增值税72,325千元,总计74,817千元;2024年分别为132千元、 - 790千元、3,567千元,总计2,909千元[42] - 2025年过往年度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不足24,702千元,递延税项支出 - 36,443千元,总计63,076千元;2024年分别为0、4,566千元,总计7,475千元[4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有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为医疗与医药零售、电商及分销、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及管理[23][25] - 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之收益分别为医疗与医药零售190,761千元、电商及分销711,857千元、物业发展605,232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110,694千元,总计1,618,544千元[26] - 各分部其他盈利及亏损净额分别为医疗与医药零售330千元、电商及分销38千元、物业发展356,555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 -35,283千元,总计321,640千元[26] - 各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医疗与医药零售 -122千元、电商及分销13,521千元、物业发展 -2,184,256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 -132,979千元,总计 -2,303,836千元[26] - 各分部资产分别为医疗与医药零售312,370千元、电商及分销1,919,430千元、物业发展5,649,597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5,974,499千元,总计13,855,896千元[26] - 各分部负债分别为医疗与医药零售453,371千元、电商及分销963,998千元、物业发展5,890,254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3,997,274千元,总计11,304,897千元[26] - 公司资本开支41,993千元,包括各分部资本开支医疗与医药零售6,079千元、电商及分销11千元、物业发展10千元、物业投资及管理35,893千元[27][28] - 截至2025年3月集团合共运营47家连锁店,11家中医诊所,3家皮肤诊所及线上药店[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医疗与医药零售业务营业额约1.908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17.3%,分部亏损10万元(2024年同期溢利380万元)[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电商及分销业务营业额约7.119亿元,较比较期间增加14.6%,分部溢利1350万元(2024年同期溢利3080万元)[71] - 2023年8月集团收购武汉叶开泰药业连锁有限公司56%股权,11月收购剩余44%股权[67] - 自收购叶开泰药业以来共升级9家药店+中医门店,并于杭州新设叶开泰国医馆[67] - 集团物业发展业务在本报告年度营业额增加8.4%至约6.052亿元(2024年同期为5.582亿元),分部亏损约21.843亿元(2024年同期亏损约1.173亿元)[72] - 集团从2023年起开启从传统IT分销商向电商平台的战略转型[70] - 集团已全面入驻京东、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等主流电商生态[7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7个城市有11个物业发展项目,持作出售物业、发展中物业及未开工面积合计约191.46万平方米[73] - 报告年度,物业已签约销售约6.27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8.48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7398元[73] - 2025年5月7日,公司完成注资后将不再拥有处于开发阶段的房地产开发项目[76] - 报告年度,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营业额减少36.2%至约1.11亿元,分部亏损约1.33亿元[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本集团与苏州遨泽及重庆京嘉汇订立合伙协议,将从事物业发展业务的出售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注入合伙企业,完成后违约贷款及出售集团之拨备将不再合并至集团综合财务报表[11] - 公司积极与贷款人及供应商协商延长贷款及应付款项偿还期限,实施策略以在未来十二个月产生正经营现金流[12] - 董事认为公司有充足营运资金满足未来至少十二个月营运需求并履行财务责任,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2] - 董事实现计划及措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若未落实可能无法按持续经营基准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作出调整[1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未来计划,但寻求医疗、医药零售及电商业务新投资机会[96] - 公司将推行中长期发展计划,维持业绩增长并提高股东价值[113] - 未来公司将深耕“叶开泰”品牌,升级“大健康 + ”模式并推广[117] - 未来公司将深耕全渠道营销,聚焦私域流量运营,拓展跨境电商业务[120] - 公司应对房地产挑战,目标是保持流动性和化解存量债务,精简业务发展轻资产领域[12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年度公司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于2024年4月1日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准则修订本[14]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供应商融资安排,在现金流量表加入披露目标[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通过加入供应商融资安排作出修订,规定披露实体流动资金集中风险相关资料[17]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及修订本[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引入新规定,部分段落移至其他准则[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其他准则修订本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前采用[21] - 公司正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财务报表的详细影响[21]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合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2,000,000港元按16.5%征税;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计提;中国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累进税率缴纳[43][45][46] - 2025年和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2,720,979千股和2,385,751千股[47][50] - 2025年和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3,071,706千股和2,743,665千股[50]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9.5496亿元和22.8152亿元[51]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分别为4840万元和3554万元[51] - 2025年3月31日账面价值4869.7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已抵押给金融机构,2024年为零[51]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分别为9.38115亿元和12.85623亿元[53]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1.30447亿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5.10354亿元已违约[56]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14亿元[56]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达128.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0%[58]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58]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58]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64] - 2024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3.1万亿元,增长6.5%[64]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3.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64]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0万亿元,同比增长5.7%[64]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9.7万亿元,销售面积约9.7亿平方米,较2023年分别下降17.1%和12.9%;房屋新开工面积7.4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3.0%;房地产开发投资约10.0万亿元,同比下降10.6%[66] - 2025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2.1万亿元,销售面积2.2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2.1%和3.0%;房屋新开工面积1.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4.4%;房地产开发投资约2.0万亿元,同比下降9.9%[6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17.673亿元,较2024年的17.481亿元略有增加,其中按浮动利率计息约为0元,按固定利率计息为17.673亿元[8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一年内须偿还的借贷约为15.661亿元,较2024年的6.364亿元大幅增加;两年内须偿还的约为2.012亿元,较2024年的7.817亿元减少;三年内须偿还的约为0元,较2024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