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收益为415,029千港元,较2024年增长5.4%[11] - 撇除公共小巴牌照重估亏绌及公共巴士牌照减值拨备后年内溢利为24,881千港元,较2024年增长2.1%[11] - 公共小巴牌照重估亏绌为14,025千港元,较2024年下降59.9%[1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396千港元,2024年为亏损11,952千港元[11] - 每股盈利为3.09港仙,2024年为亏损4.40港仙[11] - 拟派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3.0港仙,2024年无;拟派每股普通股特别股息1.0港仙,较2024年下降75.0%[11] - 公司基本溢利249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1%,法定合规基准下溢利840万港元[19] - 2025年收益4.15029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5.4%[31] - 2025年燃油成本6645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6.4%[34] - 2025年劳工成本1.61951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8.1%[34]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985万港元,而2024年减少160.1万港元[37] - 年内所得税开支为448.5万港元(2024年:416.4万港元),实际税率为15.8%(2024年:15.7%),香港利得税税率维持16.5% [38] - 2025年3月31日,公共小巴牌照公允价值下跌21.2万港元,约25.0% [3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增加14.7%至1.20409亿港元(2024年:1.05018亿港元),流动资产增加17.6%至7718万港元(2024年:6564.1万港元) [3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通融额为1.71033亿港元(2024年:1.80307亿港元),其中1.03733亿港元(2024年:1.13007亿港元)已动用 [4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结余减少927.4万港元,约8.2%,至1.03733亿港元(2024年:1.13007亿港元) [4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降至100.4%(2024年:143.5%) [42] - 董事会建议2025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2024年:无)及特别股息每股1.0港仙(2024年:4.0港仙),合共1087.7万港元(2024年:1087.7万港元) [44] - 2025年,物业、机器及设备资本开支3687万港元(2024年:3495万港元),主要用于更换四辆旧公共小巴 [4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4.3万港元(2024年:36.6万港元) [46] - 报告年度内融资成本占集团成本总额(撇除公共小巴牌照重估亏损及公共巴士牌照减值拨备)约2.4%(2024年:2.3%) [50] - 2025年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为2.08638亿港元,2024年为1.95951亿港元,占成本总额(撇除公共小巴牌照重估虧絀及公共巴士牌照減值撥備)约52.3%(2024年为51.7%)[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运营73条专线公共小巴路线,共354辆公共小巴,4条居民巴士路线,共7辆公共巴士[9] - 年终专线公共小巴路线数目较2024年增加1.4%至73条[12] - 乘客量为56.0百万,较2024年增长0.9%[12] - 行车班次数目为3.80百万,较2024年增长2.7%[12] - 本地公共交通乘客人次增长1.2%,达42.8亿,公司客流量上升0.9%,收益上升5.4%至4.15亿港元[18] - 公司从中国内地招聘超100名输入车长,实施路线优化计划[19]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共交通营办商总乘客人次增加1.2%,绿色小巴营办商总乘客人次增加2.2%[28] - 公司完成22条专线公共小巴路线重组合,所经营公共小巴路线数目增加至73条[29] - 2025年总行车里数约3480万公里,较2024年增加约2.1%[32] - 2025年专线公共小巴服务乘客量约5600万人次,较2024年增加0.9%[32] - 2025年获批准加价69条路线,幅度介乎3.4%至14.3%[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成本压力,燃油价格预期上涨,劳动力持续短缺[22] - 香港铁路网络扩张或削弱乘客基础,北部都会区发展提供策略机会[23] - 公司致力与交通当局合作,结合营运创新与成本管理应对挑战[23] - 公共小巴牌照市价可能进一步贬值,会计重估亏损或影响来年业绩[22]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集团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呈报2025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57] - 报告涵盖集团在香港提供专线公共小巴及居民巴士运输服务,报告范围与去年相比无重大变动[57] - 集团将重要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纳入现有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55] - 管理层负责为集团设计及维持合适且有效的风险管理(包括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及内部监控制度[55] - 行政总裁代表管理层负责向董事会提供有关制度成效的年度确认书[55] - 2025年氮氧化物排放27.73吨,2024年为29.08吨;硫氧化物排放均为0.02吨;颗粒物排放2025年为0.62吨,2024年为0.63吨[64] - 2025年车队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2122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20580吨;车队密度2025年为609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公里,2024年为603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公里[64] - 2025年电力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20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176吨;电力密度2025年为5.9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公里,2024年为5.2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公里[64] - 2025年柴油使用13714兆瓦时,2024年为12780兆瓦时;石油氣使用2025年为74180兆瓦时,2024年为72420兆瓦时;电力使用2025年为392兆瓦时,2024年为318兆瓦时[66] - 2025年总能耗88286兆瓦时,2024年为85518兆瓦时;能源消耗密度2025年为2534兆瓦时/百万公里,2024年为2506兆瓦时/百万公里[66] - 2025年主要有害廢物中潤滑油32892千克,2024年为31440千克;廢棄電池2025年为8395千克,2024年为8078千克;油過濾器2025年为1765千克,2024年为1731千克;总计2025年为43052千克,2024年为41249千克[66] - 2025年有害廢物密度为1236千克/百万公里,2024年为1209千克/百万公里[66] - 2025年主要無害廢物中輪胎57734千克,2024年为68671千克;廢金屬2025年为18265千克,2024年为6962千克;总计2025年为75999千克,2024年为75633千克[66] - 2025年無害廢物密度为2181千克/百万公里,2024年为2217千克/百万公里,较去年略微减少1.6%;本年度有害密度约为2.2%,高于往年[65][66] - 去年报废八辆旧车,因车辆更换计划,本年度无报废旧车致废金属量较去年大幅减少[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平均意外率为每百万公里3.4宗,与2024年持平;每百万公里服务相关投诉数量为53.4宗,2024年为40.0宗[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供应商数目为83家,2024年为88家[73] - 2025年须遵循公司供应商行为守则的供应商数目为75家,2024年为82家[74] - 公司全年持续举办道路安全培训,为内地车长提供额外综合培训[70] - 公司采纳严谨行为守则和车长指引,进行突击检查和安排稽查人员举报车长不当行为[70] - 公司每隔半年查核车长驾驶执照有效性,要求车长每年提交健康状况声明[70] - 公司制定采购指引,确保采购按公平竞争原则进行,提升透明度和问责性[73] - 公司制定供应商行为守则,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74] - 公司运营团队定期对车辆部件进行独立检查,测试专门停车制动警报系统[76] - 公司实施替换旧式小巴计划,实行全面保养计划,完善维修管理系统[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275名雇员,2024年为1183名[79] - 2025年男性雇员1220名(95.7%),女性雇员55名(4.3%);2024年男性1129名(95.4%),女性54名(4.6%)[81] - 2025年全职雇员676名(53.0%),兼职雇员599名(47.0%);2024年全职615名(52.0%),兼职568名(48.0%)[81] - 2025年40岁以下雇员83名(6.5%),40 - 49岁189名(14.8%),50 - 59岁260名(20.4%),60岁以上743名(58.3%)[81] - 2025年整体员工流失率21.2%,2024年为22.7%[81] - 2025年因工亡故人数为1人,2024年为2人[82] - 2025年因工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647天,2024年为387天[82] - 2025年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96.6%,女性为3.4%;2024年男性96.5%,女性3.5%[82] - 2025年每名雇员完成受训平均时数为1.01小时,2024年为0.96小时[82] - 2025年集团捐款及赞助502,000港元,2024年为545,000港元,约59%用于支持南区体育和娱乐活动及社区[83] - 环境层面关注废气、温室气体排放、资源使用等政策及相关数据[84] - 社会层面涉及雇佣、健康与安全、发展培训等多方面政策及指标[85] - 需披露按性别、雇佣类型等划分的雇员总数[85] - 需披露按性别、年龄组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流失比率[85] - 需披露过去三年每年因工亡故的人数及比率[85] - 需披露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85] - 需披露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的受训雇员百分比[85] - 需披露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每名雇员完成受训的平均时数[85] - 需披露已售或已运送产品总数中因安全与健康理由而须回收的百分比[86] - 需披露报告期内对公司或其雇员提出并已审结的贪污诉讼案件的数目及诉讼结果[86]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董事会达到部分建议最佳常规[87]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委任4个董事委员会[88] - 执行委员会由4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推行集团业务策略和管理日常运作[88] - 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中最少1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等专长[90] - 除部分亲属关系外,各董事会成员间无重大关系[90]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书面确认独立身份,公司认为其均为独立人士[91] - 董事首次获委任时披露权益及承担,申报每半年更新[91] - 董事会定期检讨组成,确保专业知识等取得平衡[92]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支付培训费用,董事每年提供受训记录[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着重上市公司董事职责及企业管治事宜的持续专业发展[92] - 董事会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超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3] - 董事会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2024/25财年已举行四次全体董事会例会[94] - 董事会将部分职务及职责授权给四个董事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清晰职权范围[9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进行多项工作[97] - 各董事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会议出席情况有记录[97] - 董事会会议审议批准集团中期及全年业绩等多项内容[98] - 董事会审议批准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宣派特别股息[98] - 董事会审阅对集团持续关连交易的内部监控程序是否充足[98] - 董事会讨论《企业管治守则》修订并评估拟采取行动[98] - 董事会进行年度董事会绩效评估[98]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全体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9] - 各董事委任有正式委聘书,新董事委任时获入门培训[100] - 现任行政总裁为陈文俊先生,其亦为执行董事[101] - 执行委员会主席由主席兼任,成员含其余四名执行董事,每月举行会议[101] - 薪酬委员会
进智公共交通(00077)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