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利息收入为1.563亿港元,较2024年的1.589亿港元下降1.6% [12,16] - 公司本年度股东应占溢利达4620万港元,较2024年的4270万港元增长8.2% [12,14] - 公司本年度贷款及应收利息和收回资产减值拨备为1250万港元,2024年为1800万港元 [12,14] - 公司本年度利息支出为1570万港元,2024年为1890万港元,当前资产负债率降至0.14 [18]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0万港元,2024年为160万港元,主要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 [19] - 集团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从去年的1.589亿港元减少260万港元或1.6%,至今年的1.563亿港元[21] - 本年度利息开支为1570万港元(2024年:189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降至0.14[22] - 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0万港元(2024年:160万港元),主要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3] - 本年度重估投资物业亏损490万港元(2024年:460万港元),因投资物业市值下跌[24][26] - 本年度应收贷款及利息以及收回资产减值亏损1250万港元(2024年:1800万港元),减少30.6%[25][27][30][35] - 本年度其他经营开支为6760万港元(2024年:6650万港元)[32][36] - 本年度放债业务净息差维持在16.1%(2024年:16.0%)[33][3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增至462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长8.2%[34][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资产为8.52亿港元(2024年:8.166亿港元)[40][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0.14,2024年为0.34;净息差比率为16.1%,2024年为16.0%;股本回报率为5.4%,2024年为5.2%;利息覆盖率为4.9倍,2024年为4.0倍[4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全职雇员55名,较2024年的49名增加;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3160万港元,高于2024年的3120万港元[71][77] - 2025年集团向外聘核数师支付审核服务费用640,000港元(2024年:74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360,000港元(2023年9月30日:350,000港元),总计1,000,000港元(2024年:1,090,000港元)[160][1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是公司主要收益来源,占本年度总收益约67.3% [15,20] - 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利息收入增加0.8%至1.052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总额为6.061亿港元 [15,17,20] - 无抵押業主貸款业务利息收入减少6.2%至5110万港元,占本年度收益约32.7%,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总额为1.985亿港元 [15,17,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的貸款及利息總額佔公司全部應收貸款及利息總額约75.3%,2024年为78.1%;利率介乎11%至34%,2024年为11%至31%[57][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无抵押業主貸款的貸款及利息總額佔公司全部應收貸款及利息總額约24.7%,2024年为21.9%;利率介乎12%至44%,与2024年相同[58][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客户419个,2024年为376个;无抵押業主貸款客户363个,2024年为360个[60] - 本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按利息收入计算)占总收入约8.0%,与2024年相同;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2.5%,2024年为1.9%[61] - 公司提供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和无抵押業主貸款两类贷款,客户为香港个人和企业,均为独立第三方[56][57][58][5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782名活跃账户,较2024年的736名增加[64] - 2025年个人客户744名,企业客户38名;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客戶419名,无抵押業主貸款客戶363名[64] - 2025年五大客户占总收益约8.0%,与2024年持平;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2.5%,高于2024年的1.9%[6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房地产市场停滞,价格和交易量处于低位,全球利率虽下半年下降但仍较高,市场不稳定 [10,13] - 2025年3月31日土地及樓宇价值1.15亿港元、投资物业价值4320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3.877亿港元用作银行借款抵押,较2024年有不同程度减少[72][78] - 2025年初起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香港放债业务,特别是物业抵押的贷款业务[82][85] - 香港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减少、价格波动加剧,传统银行收紧放贷标准[83][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本年度坚持审慎经营策略,严格执行信贷政策,控制贷款价值比 [11] - 放债行业预计整合和专业化,公司将采取多种策略应对挑战并把握机遇[84] - 公司致力于保持警惕,遵循风险管理条款及信贷评估程序,调整战略、多样化贷款组合等保障贷款组合质量并把握增长机遇[8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事项[48][53] - 自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结束至报告日期,公司无影响自身及附属公司的重要事件[49][54] - 公司严格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放债人条例和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对放债业务构成重大影响,本年度续领牌照无异议[50][51][5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也无[74][8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2024年为19.3万港元[75][8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采纳及遵守守则条文,董事会已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88][93] - 董事会制定集团的使命、信念及策略,并确保与集团文化一致[90][94] - 集团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营造相互尊重、包容及友善的工作氛围,行为守则订明员工行为指引[96][101] - 集团的责任承担文化以董事会有力领导为基础,将权力下放至各级,员工为集团长期成功目标负责[97][102] - 董事会持续全面检讨集团业务战略及政策的制定[98][103] - 集团建立举报政策及管理办法,确保员工可保密举报并获适当处理,定期检讨机制有效性[99][100][104][105] - 集团采取反贪污及贿赂政策,员工有义务举报违规行为,定期进行反贪腐评估[106][107][111] - 集团建立确保董事会获独立意见的机制,每年检讨其实施及有效性[108]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实施业务战略,制定书面指引,定期检讨授权及指引[109] - 董事会目前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18][122] - 朱逸鹏先生及张国昌先生已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9年[121][123]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以及第3.10A条[118][122]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书面确认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为独立人士[120][122] - 年内主席在执行董事无列席情况下与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会面,符合守则条文[117][122] - 董事会主席为陈光贤先生,行政总裁为谢培道先生,职责区分由不同人士承担[114][115] - 朱逸鹏先生被视为具备上市规则规定的适当专业资格、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19][122] - 董事会主要职务为监督及指导集团管理层根据良好企业管治运作[124][126] - 董事会举行会议监察集团表现、讨论重大事宜及评估投资机会[125][12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常规会议,提前14日通知董事,会议文件提前3日传阅[130][133] - 执行董事陈光南、陈光贤、谢培道、陈小菁出席董事会常规会议次数分别为3/4、4/4、4/4、3/4,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独立非执行董事朱逸鹏、张国昌、Wong Kai Man出席董事会常规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4/4、1/1[131] - 董事会主席陈光贤与陈光南为兄弟,均为执行董事兼主要股东,陈小菁为陈光南女儿,除披露外董事间无重大关系[134][139] - 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初始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为两年,均可继续任职,终止需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136] - 公司章程规定每年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流退任,至少每三年全体董事退任一次,陈小菁、朱逸鹏、张国昌将在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参选[13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提供研讨会、网络研讨会、简报和阅读材料助力董事持续专业发展[138]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价值观、战略方向、监督业绩、管理风险等职责[127] - 董事会将部分企业管治事务授予集团管理层处理,如编制业绩、明确管理权力等[128][129] - 董事可随时获取集团所有信息,可向董事会申请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32][133] - 董事名单、角色及职能按上市规则公布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35][139]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初步为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两年,均可续任,退任后符合资格重选[1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42] - 董事会采纳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行为,董事确认回顾年度内遵守规定准则[144][146]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集团事务,获充裕资源履行职责[147][149] - 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符合上市规则[148][1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按职权范围履行职责,包括确保董事会回应外聘核数师函件等[153][15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朱逸鹏、张国昌和Wong Kai Man,朱逸鹏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经验[1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全部成员及外聘核数师均出席,各成员出席率为100%(2/2)[156][15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年报内容,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讨论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及财务申报事宜[15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非审核服务对核数师独立性无不利影响,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上无意见分歧[160][162] - 公司薪酬委员会已成立,书面职权范围符合上市规则[161][16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就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审核并批准管理层薪酬建议等[1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已确定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组合及花红,评估其表现,检讨集团薪酬政策及其他独立非执行董事酬金[166][170] - 公司在确定独立非执行董事酬金时不涉及业绩相关股权薪酬,避免影响其客观性和独立性[168][171]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朱逸鹏先生(主席)、张国昌先生及执行董事陈光南先生[169][1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73] - 薪酬委员会成员朱逸鹏、张国昌、陈光南出席会议次数均为1/1[1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78][181]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陈光贤、独立非执行董事朱逸鹏和张国昌[176][179]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27A条,提名委员会由董事会主席担任主席且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7][179] - 董事会已采纳“提名政策”,规管董事提名准则、程序及流程[183][184] - 提名合适董事人选时,会考虑候选人道德、背景、经验、时间投入意愿等[185] - 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需每年审查董事会结构等[1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1名女性和6名男性董事组成[1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性别比为男性49(2024年:48):女性51(2024年:52)[190] - 对初步符合标准的潜在候选人,提名委员会会查询并面谈,视结果推荐给董事会选举[187][1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1名女性董事和6名男性董事组成[1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员工队伍(含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性别比率为男性49(2024年:48):女性51(2024年:52)[192] - 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将考虑实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其他可计量目标,作为董事候选人遴选准则[194][200] - 公司将定期检讨达成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的进展[194][200] - 提名委员会已检讨并将继续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出修订建议供董事会考虑及批准[195][200] - 集团财务结果按法定要求及时公布,遵循上市规则相关时间规定[196] - 所有董事承认有责任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集团财务报表,反映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状况[197
香港信贷(01273)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