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贷(01273)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投资日志|9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0:01
股东大会及业绩公布 - 江南布衣、中关村科技租赁、华泰瑞银、佰悦集团、莹岚集团、佑驾创新、威扬酒业控股、中发展控股、剑虹集团控股、源想集团、力勤资源等公司将于2025年9月8日召开股东大会或公布业绩 [3] 分红派息除净日 - 北控水务集团、亿胜生物科技、王氏国际、海螺水泥、禅游科技、永达汽车、金茂服务(两次提及)、安井食品、训修实业、金茂源环保、嘉华国际、载通、恒安国际、信星集团、景福集团、专业旅运、维珍妮、香港信贷、新沣集团等公司将于2025年9月8日进行除净日操作 [3][4] 分红派息派息日 - 网易-S、港灯-SS、药明康德将于2025年9月8日进行派息日操作 [3][4]

香港信贷(01273) - 於2025年9月3日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之投票结果
2025-09-03 17:5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 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香港信貸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於2025年9 月3日(星期三)舉行之本公司股東週年大會(「股東週年大會」)上提呈全部普通決 議案已獲本公司之股東(「股東」)以按股數投票方式正式通過,有關提呈全部決議案 之投票結果如下: | | | 票數 | | | --- | --- | --- | --- | | | 普通決議案 | (佔總投票票數之 | | | | | 概約百分比) | | | | 一般事項 | 贊成 | 反對 | | 1. | 省覽及批准本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之 | 261,760,181 | 0 | | | 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連同董事會報告及獨立核數 | (100.0000%) | (0.0000%) | | | 師報告。 | | | | 2. | 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 | 261,760,181 | 0 | | | ...
香港信贷(01273)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8月31日
2025-09-01 10:5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香港信貸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273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FF301 ...
香港信贷(01273)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7月31日
2025-08-01 17:1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香港信貸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273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 ...
香港信贷(01273)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15 16: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利息收入为1.563亿港元,较2024年的1.589亿港元下降1.6% [12,16] - 公司本年度股东应占溢利达4620万港元,较2024年的4270万港元增长8.2% [12,14] - 公司本年度贷款及应收利息和收回资产减值拨备为1250万港元,2024年为1800万港元 [12,14] - 公司本年度利息支出为1570万港元,2024年为1890万港元,当前资产负债率降至0.14 [18]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0万港元,2024年为160万港元,主要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 [19] - 集团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从去年的1.589亿港元减少260万港元或1.6%,至今年的1.563亿港元[21] - 本年度利息开支为1570万港元(2024年:189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降至0.14[22] - 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0万港元(2024年:160万港元),主要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3] - 本年度重估投资物业亏损490万港元(2024年:460万港元),因投资物业市值下跌[24][26] - 本年度应收贷款及利息以及收回资产减值亏损1250万港元(2024年:1800万港元),减少30.6%[25][27][30][35] - 本年度其他经营开支为6760万港元(2024年:6650万港元)[32][36] - 本年度放债业务净息差维持在16.1%(2024年:16.0%)[33][3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增至462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长8.2%[34][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资产为8.52亿港元(2024年:8.166亿港元)[40][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0.14,2024年为0.34;净息差比率为16.1%,2024年为16.0%;股本回报率为5.4%,2024年为5.2%;利息覆盖率为4.9倍,2024年为4.0倍[4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全职雇员55名,较2024年的49名增加;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3160万港元,高于2024年的3120万港元[71][77] - 2025年集团向外聘核数师支付审核服务费用640,000港元(2024年:74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360,000港元(2023年9月30日:350,000港元),总计1,000,000港元(2024年:1,090,000港元)[160][1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是公司主要收益来源,占本年度总收益约67.3% [15,20] - 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利息收入增加0.8%至1.052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总额为6.061亿港元 [15,17,20] - 无抵押業主貸款业务利息收入减少6.2%至5110万港元,占本年度收益约32.7%,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总额为1.985亿港元 [15,17,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的貸款及利息總額佔公司全部應收貸款及利息總額约75.3%,2024年为78.1%;利率介乎11%至34%,2024年为11%至31%[57][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无抵押業主貸款的貸款及利息總額佔公司全部應收貸款及利息總額约24.7%,2024年为21.9%;利率介乎12%至44%,与2024年相同[58][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客户419个,2024年为376个;无抵押業主貸款客户363个,2024年为360个[60] - 本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按利息收入计算)占总收入约8.0%,与2024年相同;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2.5%,2024年为1.9%[61] - 公司提供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和无抵押業主貸款两类贷款,客户为香港个人和企业,均为独立第三方[56][57][58][5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782名活跃账户,较2024年的736名增加[64] - 2025年个人客户744名,企业客户38名;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客戶419名,无抵押業主貸款客戶363名[64] - 2025年五大客户占总收益约8.0%,与2024年持平;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2.5%,高于2024年的1.9%[6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房地产市场停滞,价格和交易量处于低位,全球利率虽下半年下降但仍较高,市场不稳定 [10,13] - 2025年3月31日土地及樓宇价值1.15亿港元、投资物业价值4320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3.877亿港元用作银行借款抵押,较2024年有不同程度减少[72][78] - 2025年初起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香港放债业务,特别是物业抵押的贷款业务[82][85] - 香港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减少、价格波动加剧,传统银行收紧放贷标准[83][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本年度坚持审慎经营策略,严格执行信贷政策,控制贷款价值比 [11] - 放债行业预计整合和专业化,公司将采取多种策略应对挑战并把握机遇[84] - 公司致力于保持警惕,遵循风险管理条款及信贷评估程序,调整战略、多样化贷款组合等保障贷款组合质量并把握增长机遇[8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事项[48][53] - 自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结束至报告日期,公司无影响自身及附属公司的重要事件[49][54] - 公司严格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放债人条例和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对放债业务构成重大影响,本年度续领牌照无异议[50][51][5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也无[74][8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2024年为19.3万港元[75][8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采纳及遵守守则条文,董事会已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88][93] - 董事会制定集团的使命、信念及策略,并确保与集团文化一致[90][94] - 集团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营造相互尊重、包容及友善的工作氛围,行为守则订明员工行为指引[96][101] - 集团的责任承担文化以董事会有力领导为基础,将权力下放至各级,员工为集团长期成功目标负责[97][102] - 董事会持续全面检讨集团业务战略及政策的制定[98][103] - 集团建立举报政策及管理办法,确保员工可保密举报并获适当处理,定期检讨机制有效性[99][100][104][105] - 集团采取反贪污及贿赂政策,员工有义务举报违规行为,定期进行反贪腐评估[106][107][111] - 集团建立确保董事会获独立意见的机制,每年检讨其实施及有效性[108]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实施业务战略,制定书面指引,定期检讨授权及指引[109] - 董事会目前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18][122] - 朱逸鹏先生及张国昌先生已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9年[121][123]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以及第3.10A条[118][122]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书面确认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为独立人士[120][122] - 年内主席在执行董事无列席情况下与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会面,符合守则条文[117][122] - 董事会主席为陈光贤先生,行政总裁为谢培道先生,职责区分由不同人士承担[114][115] - 朱逸鹏先生被视为具备上市规则规定的适当专业资格、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19][122] - 董事会主要职务为监督及指导集团管理层根据良好企业管治运作[124][126] - 董事会举行会议监察集团表现、讨论重大事宜及评估投资机会[125][12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常规会议,提前14日通知董事,会议文件提前3日传阅[130][133] - 执行董事陈光南、陈光贤、谢培道、陈小菁出席董事会常规会议次数分别为3/4、4/4、4/4、3/4,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独立非执行董事朱逸鹏、张国昌、Wong Kai Man出席董事会常规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4/4、1/1[131] - 董事会主席陈光贤与陈光南为兄弟,均为执行董事兼主要股东,陈小菁为陈光南女儿,除披露外董事间无重大关系[134][139] - 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初始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为两年,均可继续任职,终止需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136] - 公司章程规定每年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流退任,至少每三年全体董事退任一次,陈小菁、朱逸鹏、张国昌将在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参选[13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提供研讨会、网络研讨会、简报和阅读材料助力董事持续专业发展[138]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价值观、战略方向、监督业绩、管理风险等职责[127] - 董事会将部分企业管治事务授予集团管理层处理,如编制业绩、明确管理权力等[128][129] - 董事可随时获取集团所有信息,可向董事会申请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32][133] - 董事名单、角色及职能按上市规则公布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35][139]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初步为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两年,均可续任,退任后符合资格重选[1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42] - 董事会采纳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行为,董事确认回顾年度内遵守规定准则[144][146]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集团事务,获充裕资源履行职责[147][149] - 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符合上市规则[148][1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按职权范围履行职责,包括确保董事会回应外聘核数师函件等[153][15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朱逸鹏、张国昌和Wong Kai Man,朱逸鹏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经验[1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全部成员及外聘核数师均出席,各成员出席率为100%(2/2)[156][15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年报内容,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讨论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及财务申报事宜[15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非审核服务对核数师独立性无不利影响,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上无意见分歧[160][162] - 公司薪酬委员会已成立,书面职权范围符合上市规则[161][16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就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审核并批准管理层薪酬建议等[1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已确定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组合及花红,评估其表现,检讨集团薪酬政策及其他独立非执行董事酬金[166][170] - 公司在确定独立非执行董事酬金时不涉及业绩相关股权薪酬,避免影响其客观性和独立性[168][171]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朱逸鹏先生(主席)、张国昌先生及执行董事陈光南先生[169][1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73] - 薪酬委员会成员朱逸鹏、张国昌、陈光南出席会议次数均为1/1[1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78][181]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陈光贤、独立非执行董事朱逸鹏和张国昌[176][179]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27A条,提名委员会由董事会主席担任主席且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7][179] - 董事会已采纳“提名政策”,规管董事提名准则、程序及流程[183][184] - 提名合适董事人选时,会考虑候选人道德、背景、经验、时间投入意愿等[185] - 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需每年审查董事会结构等[1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1名女性和6名男性董事组成[1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性别比为男性49(2024年:48):女性51(2024年:52)[190] - 对初步符合标准的潜在候选人,提名委员会会查询并面谈,视结果推荐给董事会选举[187][1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1名女性董事和6名男性董事组成[1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员工队伍(含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性别比率为男性49(2024年:48):女性51(2024年:52)[192] - 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将考虑实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其他可计量目标,作为董事候选人遴选准则[194][200] - 公司将定期检讨达成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的进展[194][200] - 提名委员会已检讨并将继续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出修订建议供董事会考虑及批准[195][200] - 集团财务结果按法定要求及时公布,遵循上市规则相关时间规定[196] - 所有董事承认有责任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集团财务报表,反映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状况[197
香港信贷(0127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5 20: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利息收入为156,280千港元,较2024年的158,933千港元有所下降[3] - 2025年公司经营溢利为57,040千港元,较2024年的52,529千港元增长约8.6%[3] - 2025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7,149千港元,较2024年的52,507千港元增长约8.8%[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46,173千港元,较2024年的42,693千港元增长约8.1%[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1.1港仙,较2024年的10.3港仙增长约7.8%[3] - 2025年利息收入总额156,280千港元,较2024年的158,933千港元有所下降[16][17][18] - 2025年经营溢利57,040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52,529千港元[16][17] - 2025年除所得税前溢利57,149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52,507千港元[16][17]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46,173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42,693千港元[16][17] - 2025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為11.1港仙,2024年為10.3港仙;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2025年為46,173千港元,2024年為42,693千港元[25] - 公司本年度利息收入1.563亿港元,较上年度1.589亿港元减少1.6%[41][43] - 公司本年度股东应占溢利4620万港元,较上年度4270万港元增加8.2%[41][51] - 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利息收入1.052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0.8%,占本年度总收益约67.3%[42][43] - 无抵押業主貸款利息收入511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6.2%,占本年度收益约32.7%[42][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应计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净额10,245千港元,较2024年的17,421千港元减少[16][17][19] - 2025年折旧开支5,241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3,097千港元[16][17] - 2025年其他经营开支67,577千港元,高于2024年的66,455千港元[16][17][20] - 2025年利息开支15,710千港元,低于2024年的18,914千港元[16][17][21] - 2025年公司香港利得稅本年度為10,797千港元,2024年為12,614千港元;遞延所得稅開支為195千港元,2024年為抵免2,809千港元[23] - 公司本年度利息开支1570万港元,较上年度1890万港元减少,资产负债比率降至0.14[44] - 公司本年度重估投资物业亏损490万港元,较上年度460万港元有所增加[46] - 公司本年度应收贷款及利息以及收回资产减值亏损1250万港元,较上年度1800万港元减少30.6%[47][48]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486千港元,较2024年的28,376千港元增长约18.0%[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为781,486千港元,较2024年的894,018千港元下降约12.6%[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020,942千港元,较2024年的1,134,998千港元下降约10.0%[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68,941千港元,较2024年的318,380千港元下降约46.9%[4] - 2025年3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1,020,942千港元,低于2024年的1,134,998千港元[16][17] - 2025年3月31日分部负债总计168,941千港元,低于2024年的318,380千港元[16][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應收貸款及利息總額為804,502千港元,2024年為938,003千港元;扣除撥備後2025年為781,486千港元,2024年為894,018千港元[2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銀行借款及銀行透支加權平均實際年利率為6.3%,與2024年相同;其他借款加權平均實際年利率為5.7%,2024年為7.6%[3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使用銀行貸款及透支為32,129,000港元,2024年為210,339,000港元;未使用銀行融資為209,809,000港元,2024年為50,220,000港元[3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應付同系附屬公司美恒款項47,000港元,2024年無此項應付款[3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额8.52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350万港元,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5030万港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05亿港元[52] - 2025年负债比率为0.14,2024年为0.34;2025年净息差比率为16.1%,2024年为16.0%;2025年股本回报率为5.4%,2024年为5.2%;2025年利息覆盖率为4.9倍,2024年为4.0倍[5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聘有55名全职雇员(2024年:49名),2025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1,600,000港元(2024年:31,200,000港元)[59] - 2025年3月31日价值115,000,000港元(2024年:118,500,000港元)的土地及楼宇、价值43,200,000港元(2024年:48,100,000港元)的投资物业以及若干应收贷款总额及利息合共387,700,000港元(2024年:426,000,000港元)用作银行借款抵押[6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6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4年:193,000港元)[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提供有抵押物按揭贷款及无抵押业主贷款的放债业务[5] - 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利息收入1.052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0.8%,占本年度总收益约67.3%[42][43] - 无抵押業主貸款利息收入511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6.2%,占本年度收益约32.7%[42][43]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140万港元,主要为投资物业租金收入140万港元[45] - 公司本年度放債業務淨息差维持在16.1%,上年度为16.0%[5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讨论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宜,联同管理层及核数师审阅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69]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待股东批准后于2025年10月10日派付[7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公司已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均為5,395千港元,合計10,790千港元,與2024年相同[27]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年内及直至公布日期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6] - 公司年内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67] - 董事会采纳标准守则监管董事证券交易行为,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规定准则[68]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3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1] - 2025年8月29日至9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过户文件须于2025年8月28日下午4时前送交[73] - 2025年9月10日至9月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资格,过户文件须于2025年9月9日下午4时前送交[73]
香港信贷(0127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8 16:36
财务报告编制与审计 - 公司2024年中期财务报告已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未发现重大不符事项[10][12] - 公司中期财务信息包括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7]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中期财务信息的审阅[6][13] - 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未经审计,但已由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阅[18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金钟力宝中心二座34楼3410室[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4] - 公司股份代号为1273,公司网址为www.hkfinance.hk[5]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陈光南、陈光贤(主席)、谢培道(行政总裁)和陈小菁[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朱逸鹏、张国昌和Wong Kai Man[4]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4]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朱逸鹏先生、张国昌先生及Wong Kai Man先生[18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利息收入為82,959千港元,同比增長13.4%[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淨利息收入為73,802千港元,同比增長18.2%[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經營溢利為29,634千港元,同比增長17.1%[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期間溢利及全面收入總額為24,359千港元,同比增長17.6%[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總額為1,112,821千港元,較2024年3月31日的1,134,998千港元下降2%[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動資產總額為607,641千港元,較2024年3月31日的681,329千港元下降10.8%[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動負債總額為273,211千港元,較2024年3月31日的314,196千港元下降13%[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權益總額為835,582千港元,較2024年3月31日的816,618千港元增長2.3%[2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每股盈利為5.87港仙,同比增長17.6%[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股息為5,395千港元,與去年同期持平[1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62,11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9,896千港元增长24.5%[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2,02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1,704千港元下降23.2%[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55,25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027千港元增长45.3%[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3,21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千港元大幅增加[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付利息为9,15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718千港元下降14.6%[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付所得税为2,01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84千港元增长27.5%[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28,25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63,828千港元下降80.7%[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为80,00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27,550千港元下降87.2%[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偿还应付一间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6,99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49千港元增长300%[22] - 公司2024/25财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83,000,000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24,400,000港元,同比增长17.9%[131] - 公司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增加370万港元至2440万港元,同比增长17.9%[14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244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2070万港元增加17.9%[150]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两个运营部门: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和无抵押个人贷款[53]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利息收入为56,108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利息收入为26,851千港元,总计82,959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经营溢利为30,989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经营溢利为10,203千港元,总计38,791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4,061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除所得税前溢利为9,097千港元,总计29,723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分部资产为719,503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分部资产为218,068千港元,总计1,112,821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分部负债为183,078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分部负债为51,435千港元,总计277,239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之减值亏损净额为5,884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之减值亏损净额为3,133千港元,总计9,017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其他经营开支为17,206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其他经营开支为13,541千港元,总计33,408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折旧开支为613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折旧开支为280千港元,总计2,618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分部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之减值亏损净额按阶段分为:第1阶段256千港元,第2阶段1,761千港元,第3阶段3,867千港元[58]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之减值亏损净额按阶段分为:第1阶段762千港元,第2阶段447千港元,第3阶段1,924千港元[58] - 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利息收入總計82,959千港元,同比增長13.4%,其中抵押物業按揭貸款收入56,108千港元,無抵押私人貸款收入26,851千港元[61] - 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业务贡献了公司总收益的67.6%,利息收入增加18.9%至56,100,000港元[131] - 无抵押私人贷款业务利息收入增加3.5%至26,900,000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32.4%[131] - 公司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增加980万港元至8300万港元,同比增长13.4%[133] - 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利息收入增加890万港元至5610万港元,同比增长18.9%[133] - 无抵押私人贷款利息收入增加90万港元至2690万港元,同比增长3.5%[133] - 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减值亏损增加2624万港元至7444万港元,同比增长101%[138] - 无抵押私人贷款减值亏损增加2777万港元至3133万港元,同比增长780%[138] 财务风险与管理 - 公司预计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和解释不会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36] - 公司财务部门负责金融工具的估值,并向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直接汇报,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估值讨论会议[48][49] - 公司采用三级公平值架构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期内未发生一级、二级和三级之间的转移[47][49] - 公司管理层在编制中期财务资料时,使用的会计估计和判断与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表一致[39][41] - 公司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自年末以来风险管理政策未发生变化[40] - 公司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估值团队在每个报告期结束时分析二级和三级公平值的变化,并解释变动原因[51] - 公司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业务活动以港元计值,未承受重大外汇风险[166][167]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912,847,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38,003,000港元有所减少[82] - 公司预计信贷损失率为5.4%,较2024年3月31日的4.7%有所上升[8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撇销应收贷款及利息4,154,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31,000港元大幅增加[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中逾期超过90日的金额为189,959,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89,027,000港元略有增加[8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按揭贷款及利息22,126,000港元仍在土地注册处进行法定押记登记[89][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收回资产净额为27,31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3,328千港元有所增加[9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收回资产估计市值约为35,1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800,000港元有所增长[93][9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的账面值为1,58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87千港元有所减少[9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98,08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6,342千港元有所减少[10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6.3%,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10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5.6%,较2024年3月31日的7.6%有所下降[10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使用的银行融资为174,084,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10,339,000港元有所减少[1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使用的银行融资为60,597,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0,220,000港元有所增加[1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投资物业账面净值为47,2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8,100,000港元有所减少[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土地及楼宇账面净值为116,734,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8,453,000港元有所减少[112] - 公司持有的投资物业账面净值为47,200,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48,100,000港元)[11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为3.344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671亿港元有所下降[14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0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840万港元有所增加[14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981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63亿港元有所减少[14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未动用银行融资及其他未动用融资分别为6060万港元和1.463亿港元[152] - 公司土地及建筑物价值为1.167亿港元,投资物业价值为4720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为4.506亿港元,均用于银行借款抵押[16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陈光南和陈光贤分别持有天晶控股50%的股份,天晶控股持有公司72.29%和73.69%的股份[173][175] - 天晶控股持有公司普通股300,000千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2.29%[179] - 陈光南持有公司普通股300,000千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2.29%[179] - 陈光贤持有公司普通股5,796千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69%[183] - Head and Shoulders Global Investment Fund SPC持有公司普通股20,772千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01%[183]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宣派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總額為5,395千港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尚未支付[74]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合共5,395,000港元[75][76] - 公司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1.3港仙,将于2025年1月14日派付[188]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1月2日至1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88]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付利息为9,15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718千港元下降14.6%[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付所得税为2,01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84千港元增长27.5%[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28,25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63,828千港元下降80.7%[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为80,00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27,550千港元下降87.2%[2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偿还应付一间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6,99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49千港元增长300%[22] - 公司向同系附属公司天晶实业支付的利息开支为2,111,000港元(2023年:3,587,000港元)[117] - 公司向合营企业心怡有限公司支付的广告及营销开支为1,800,000港元(2023年:1,800,000港元)[118] - 公司从同系附属公司天晶实业获得的贷款融资限额为200,000,000港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动用53,701,000港元[12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资本承担为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3万港元有所减少[168] - 公司未在本期间及报告日期前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83]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83] 市场与策略 - 香港政府取消房地产降温措施后,香港优惠利率于2024年9月下旬开始下降,公司预计房地产价格可能触底,交易量可能上升[168] - 公司计划通过多样化贷款组合、修改贷款条款、加强信贷政策、关注高净值客户等方式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168] 财务比率与指标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2.22,较2024年3月31日的2.17有所提升[15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负债比率为0.26,较2024年3月31日的0.34有所下降[15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净息差比率为16.3%,较2023年同期的13.6%有所提升[15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股本回报率为5.8%,较2023年同期的5.2%有所提升[15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利息覆盖率为4.3倍,较2023年同期的3.6倍有所提升[153] 员工与成本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拥有50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总额为1440万
香港信贷(0127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7 17:43
利息收入与增长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利息收入為82,959千港元,同比增長13.4%[2] - 利息收入淨額為73,802千港元,同比增長18.2%[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息收入为82,959千港元,其中来自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的利息收入为56,108千港元,来自无抵押私人贷款的利息收入为26,851千港元[27] - 公司2024/25财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83,000,000港元,同比增长13.4%[66] - 有抵押物业按揭贷款业务利息收入为56,100,000港元,同比增长18.9%,占总收益的67.6%[65] - 无抵押私人贷款业务利息收入为26,900,000港元,同比增长3.5%,占总收益的32.4%[65] 经营溢利与增长 - 經營溢利為29,634千港元,同比增長17.1%[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38,791千港元,其中来自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的经营溢利为30,989千港元,来自无抵押私人贷款的经营溢利为10,203千港元[27] 期间溢利与全面收入 - 期間溢利及全面收入總額為24,359千港元,同比增長17.6%[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间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24,359千港元,其中来自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的期间溢利为19,988千港元,来自无抵押私人贷款的期间溢利为7,597千港元[27] - 公司2024/25财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4,400,000港元,同比增长17.9%[63] - 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及全面收入總額增加至24,400,000港元,較上一期間增加17.9%[76] 每股盈利与增长 - 每股盈利為5.87港仙,同比增長17.6%[7] - 每股基本盈利为5.87港仙,同比增长17.6%[42] 应收贷款及利息 - 應收貸款及利息增加至317,279千港元,同比增長18.9%[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收贷款及利息之减值亏损净额为9,017千港元,其中第1阶段为1,018千港元,第2阶段为2,208千港元,第3阶段为5,791千港元[35] - 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912,847千港元,同比下降2.7%[47] - 公司2024/25财年上半年录得应收贷款及利息及收回资产的减值亏损10,600,000港元[70] - 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減值虧損為5,884千港元,無抵押私人貸款減值虧損為3,133千港元[72] - 公司錄得應收貸款及利息之減值虧損9,000,000港元,收回資產之減值虧損1,600,000港元,合共10,600,000港元[73] 资产与负债 - 流動資產總額為607,641千港元,同比下降10.8%[9] - 資產總額為1,112,821千港元,同比下降1.9%[9] - 流動負債總額為273,211千港元,同比下降13.0%[11] - 負債總額為277,239千港元,同比下降12.9%[1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资产总计1,112,821千港元,其中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分部资产为719,503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资产为218,068千港元[2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负债总计277,239千港元,其中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分部负债为183,078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分部负债为51,435千港元[28] - 公司流動資產淨額為334,400,000港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2,000,000港元[77] - 公司負債比率為0.26,淨息差比率為16.3%,股本回報率為5.8%[81][82] - 公司资产抵押包括价值116,700,000港元的土地及楼宇和价值47,200,000港元的投资物业,以及450,600,000港元的应收总贷款及利息[89] 银行借款与融资 - 有抵押银行借款利息为6,106千港元,同比下降2.0%[38]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98,083千港元,同比下降19.6%[53] - 银行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6.3%,与去年同期持平[5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98,08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6,342千港元有所减少[54] - 公司已使用的银行融资为174,084,000港元,未动用的银行融资为60,597,000港元[5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款项中,应付同系附属公司天晶实业的款项为53,701,000港元,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7.0%计息[59] 其他经营开支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经营开支为33,408千港元,其中来自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的其他经营开支为17,206千港元,来自无抵押私人贷款的其他经营开支为13,541千港元[27] - 其他經營開支增加2,000,000港元或6.4%,主要由於僱員福利開支增加[75] 雇员福利与成本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14,448千港元,同比增长7.3%[37] - 公司僱員總數為50名,員工成本總額為14,400,000港元[87] 广告与营销开支 - 广告及营销开支为7,073千港元,同比增长6.5%[37] 折旧开支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折旧开支为1,725千港元,其中来自有抵押物業按揭貸款的折旧开支为613千港元,来自无抵押私人贷款的折旧开支为280千港元[26]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总额为5,395千港元[45][46]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3港仙,派付日期为2025年1月14日[99]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1月2日至1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1] 投资物业与重估 - 公司2024/25财年上半年重估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为900,000港元[69] 风险与资本承担 - 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币交易风险[90]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91]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92] 市场展望与战略调整 - 香港优惠利率下降,预计房地产价格可能触底,交易量可能上升[93] - 公司计划调整战略,实现贷款组合多样化,关注高净值客户[93]
香港信贷(0127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6 16:31
财务表现 - 香港信貸集團的整體財務表現受到不利影響,應收貸款及利息以及收回資產減值撥備及撇銷大幅增加至18,000,000港元,但利息收入維持在158,900,000港元[36][40] - 本集团在当前年度对投资物业的重估录得4,600万港元的亏损[46][51] - 本年度應收贷款及利息以及收回资产减值撥備及撇銷达到18,000,000港元,较上年度的5,800,000港元大幅增加[53][54][60] - 由于减值准备的激增,本年度公司的利润和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入降至42.7百万港元,较去年的58.9百万港元下降了27.5%[75][8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的净流动资产为367.1百万港元,较去年的263.4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7][83] - 本年度银行融资未受到任何限制,未使用的银行融资和其他融资分别为50.2百万港元和139.3百万港元[79][85] - 流动比率为2.17,较去年的1.78有所增加;负债比率为0.34,较去年的0.38有所下降[88][90] - 净息差比率为16.0%,股本回报率为5.2%,利息覆盖率为4.0倍[90] 业务情况 - 香港信貸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營運於放債業務,主要提供按揭貸款給香港業主,並透過無抵押個人貸款產品擴大業務範疇[35][38] - 香港信貸集團提供两种类型的贷款,包括物业按揭贷款和个人贷款[116] - 物业按揭贷款占集团整体贷款和利息应收款项的约78.2%,利率范围为11%至31%[117] - 个人贷款占集团整体贷款和利息应收款项的约21.8%,利率范围为12%至44%[118] - 客户主要为香港的个人和公司,不是集团的关联人员或高级管理层[11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拥有736个活跃账户,其中690个为个人客户,46个为公司客户[120] - 五大客户(按利息收入计算)占总收入约8%,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2.1%[121] - 最大和五大客户(按总贷款和利息应收款项余额计算)分别占总贷款和利息应收款项余额的2.7%和10.9%[129] 人力资源及资产 - 其他经营开支增加9,300,000港元或16.3%,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和薪资调整导致的员工福利开支增加[65][6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雇用了49名全职员工,本年度的总员工成本为3120万港元[139] - 2024年,本集团聘有49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总额为3120万港元[145] - 2024年3月31日,本集团的土地和建筑总值为1.185亿港元,投资物业总值为4810万港元,贷款和利息应收款项总额为4.238亿港元,均用于集团的银行借款抵押[141] - 本集团的资本承诺包括购买物业、厂房和设备,截至2024年3月31日总额为19.3万港元[151] 风险及合规 - 本年度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交易[10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后,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事件影响公司及子公司[106] - 集团制定了政策和程序,根据HKFRS 9的减值要求适当评估和衡量预期信用损失(ECL)[138] - 公司已制定反贪污及贿赂政策,为员工提供指引,确保遵守香港相关法律法规[182]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多样化的技能和经验[193] - 公司已制定反贪污及贿赂政策,为员工提供指引,确保遵守香港相关法律法规[182] - 董事会设立独立机制,确保董事可获得独立意见,并定期审查机制的实施和有效性[184]
香港信贷(0127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6 18:5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158,933千港元,同比下降1.3%[1]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溢利为71,443千港元,同比下降23.3%[1]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42,693千港元,同比下降27.5%[1]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10.3港仙,同比下降27.5%[1]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股息为10,790千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为158,933千港元,较2023年的160,974千港元略有下降[15][16] - 公司2024年经营溢利为71,443千港元,较2023年的93,137千港元下降23.3%[15][16]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3港仙,较2023年的14.2港仙下降[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减少27.5%至42,700,000港元[5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53,669千港元,同比下降13.7%[2]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81,329千港元,同比增长13.5%[2]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816,618千港元,同比增长4.1%[2] - 公司2024年3月31日负债总额为318,380千港元,同比下降6.8%[3]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367,133千港元,同比增长39.4%[3] - 公司2024年分部资产总额为1,134,998千港元,较2023年的1,126,206千港元增长0.8%[15][16] - 公司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935,815,000港元,较2023年的922,169,000港元略有增加[23] - 公司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46,342,000港元,较2023年的230,102,000港元有所增加[27] - 公司2024年已使用的银行贷款及透支为210,339,000港元,较2023年的208,624,000港元略有增加[29] - 公司2024年未使用的银行融资为50,220,000港元,较2023年的238,540,000港元大幅减少[29] - 公司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拨备为43,985,000港元,较2023年的26,995,000港元大幅增加[23] - 公司2024年资产抵押总额为590,400,000港元,较2023年的582,500,000港元有所增加[67] 业务表现 - 物业按揭贷款业务2024年收益为104,439千港元,较2023年的108,244千港元下降3.5%[15][16] - 私人贷款业务2024年收益为54,494千港元,较2023年的52,730千港元增长3.3%[15][16] - 按揭贷款业务占公司总收益的65.7%,利息收入减少3.5%至104,400,000港元[36] - 无抵押私人贷款业务利息收入增加3.4%至54,500,000港元,占总收益的34.3%[36] - 公司应收按揭贷款及利息总额为732,200,000港元,应收私人贷款及利息总额为203,600,000港元[36] - 公司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减少1.3%至158,900,000港元,主要由于按揭贷款业务利息收入减少[38] 成本与开支 - 公司2024年融资成本为18,914千港元,较2023年的20,870千港元下降9.4%[15][16] - 公司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9,814千港元,较2023年的13,340千港元下降26.4%[15][16] - 公司2024年广告及营销开支为14,215千港元,较2023年的11,353千港元增长25.2%[18] - 公司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3,740千港元,较2023年的21,662千港元增长9.6%[18] - 公司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1,200,000港元,较2023年的28,700,000港元有所增加[65] 利率与融资 - 公司2024年银行贷款及透支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6.3%,较2023年的5.0%有所上升[27] - 公司2024年其他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7.6%,较2023年的5.3%有所上升[28] - 公司2024年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7.0%,较2023年的6.6%有所上升[32] - 公司2024年净息差增加至16.0%,主要由于向客户收取的利率上升[51] - 2024年净息差比率为16.0%,较2023年的15.4%有所增加[57]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公司录得其他收入及收益1,600,000港元,主要为投资物业租金收入1,300,000港元[40] - 公司录得重估投资物业亏损4,6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41] - 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以及收回资产减值拨备及撇销净额为18,000,000港元,较去年大幅增加[42] 股东与股息 - 公司计划派发2024年每股1.3港仙的末期股息,总计5,395,000港元[22]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82]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9月4日举行[80]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4年8月30日至9月4日暂停以确定股东投票资格[83]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4年9月11日至9月13日暂停以确定股东享有末期股息资格[84] - 2024年年报将适时发送给股东并登载于公司网站[85] 员工与运营 - 2024年公司员工总数为49名,较2023年的47名有所增加[65] - 2024年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金额为193,000港元[71] 市场与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降息将逐步稳定房地产市场[73] 财务比率 - 2024年流动比率为2.17,较2023年的1.78有所提升[57] - 2024年股本回报率为5.2%,较2023年的7.5%有所下降[57] - 2024年五大客户占总收益的8.0%,较2023年的10.8%有所下降[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