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表行集团(00398) - 2025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同比减少5.2%至34.5亿港元(2024年:36.39亿港元)[6] - 毛利同比减少5.6%至10.86亿港元(2024年:11.51亿港元),毛利率降至31.5%(2024年:31.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减少20.0%至2亿港元(2024年:2.5亿港元),剔除一次性减值后调整利润为2.25亿港元(2024年:2.5亿港元)[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4.2港仙(2024年:5.8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12.5港仙(2024年:17.2港仙)[7] - 公司租赁相关开支总额按年增加6.4%至2.15亿港元,占整体运营开支26.5%[16][20] - 公司存货水平按年略增5.2%至4.66亿港元[17][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增长1.8%至26.17亿港元(2024年:25.71亿港元)[12] - 公司香港业务收入减少19.8%至7.57亿港元(2024年:9.44亿港元)[13]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3月31日,公司于大中华地区经营41个零售点,包括香港11个、澳门2个、中国内地26个、台湾2个[11][12] - 2024年中国内地GDP一季度至三季度增速从5.3%降至4.6%,四季度同比反弹至5.4%,全年达5.0% [12] - 2024年瑞士手表对中国出口同比锐减25.8% [12] - 2024年香港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3%至约3770亿港元,珠宝、手表等零售销售同比下降14.5% [13] - 2025年一季度瑞士手表出口至内地及香港数量分别按年下跌22.5%及11.9%[18][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首要目标为提升股东长远回报总额[50][54] - 董事会制定政策和程序建立风险识别与管理架构,评估并确定公司愿承担的风险性质和水平,持续检讨并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134][138] - 集团制定并采纳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小组至少每年识别、评估和排列重大风险,确立风险纾缓计划和所属人士[141][146] - 集团设立内部审计职能,协助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及时汇报重大缺陷[142][146] - 集团董事总经理和财务董事负责制定和实施风险纾缓策略,财务董事安排保险覆盖风险[143][146] - 风险管理报告至少每年提交给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内部监控报告每半年提交[144][147]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进行年度检讨[144][147] - 董事会负责监控集团业务运作,执行董事监控附属公司运营,核心业务部门行政管理队伍负责部门表现[150][153] - 集团内部监控程序包括信息申报制度,业务计划和预算由部门管理层按年编制,经执行董事审批[151][154] - 执行董事每月审阅业务部门管理报告并与管理层讨论,财务董事及团队对照预算和预测检讨表现[155][158] - 集团财务董事为开支批准和控制订立指引程序,定期审阅实际与预算及批准开支报告[156][158] - 公司定期审查风险管理流程,评估和讨论重大风险[200] - 公司制定业务策略时会考虑运营、气候、财务和合规等风险[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采用股份奖励计划,向董事和员工等提供激励[31] - 公司为高级行政人员开展多元化培训计划,还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吸引和挽留人才[32] - 杨衍杰55岁,1993年加入集团,2003年3月任董事总经理,2021年2月任主席[33][37] - 杨敏仪63岁,1991年加入集团[34][37] - 林庆麟66岁,1992年加入集团,2003年4月任公司董事,有逾38年会计及核数经验[35][37] - 蔡文洲69岁,有逾33年在港执业会计师经验,2008年9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36][37] - 孙大豪62岁,2022年3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3年钟表推广和分销经验[38][40] - 冼雅恩61岁,为万雅珠宝董事及总经理,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9][41] - 陈仕荣60岁,2013年加入集团,2022年4月1日起职责扩大,有逾31年钟表业务经验[42][44] - 林东兴67岁,2003年加入集团,负责香港零售业务,有逾45年钟表业务经验[43][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基本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董事证券交易合规[46][47][4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于2025年3月31日确认回顾年度内遵守规定标准[49] - 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上市规则第3.10(2)条规定的适当会计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59][63] - 2024年董事会会议和周年大会,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率均为4/4[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有关持续专业发展培训规定,蔡文洲、冼雅恩、孙大豪分别按要求参加相关课程[71][74] - 公司秘书林庆麟自1992年起任职,负责确保董事会程序合规、活动有效进行,记录会议事项和决定[73][80][81] - 公司秘书负责让董事会了解法规和企业管治发展,确保集团遵守上市规则义务[77][81] - 公司定期为集团业务单位行政人员举办关连交易研讨讲座,分析潜在关连交易[79][81] - 公司年度及中期业绩按上市规则适时刊发,外聘核数师责任载于第82 - 87页核数师报告[82][86] - 董事负责按香港公司条例和适用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确保真实中肯反映情况[83][87] - 董事认为集团拟备财务报表时贯彻应用适当会计政策,作出合理审慎判断和估计[84][88] - 董事负责确保集团保存会计记录,以按会计政策编制财务报表[85][89] - 董事会建议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续聘德勤为外聘核数师[92][94] - 本财政年度公司向德勤支付审计服务酬金3600千港元,税务及非审计服务酬金698千港元,总计4298千港元[96] - 年内审核委员会由蔡文洲、孙大豪、冼雅恩组成,蔡文洲和冼雅恩于2024年6月12日获委任相关职务[97][99] - 年内审核委员会举行了四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98][100] - 审核委员会不时与集团财务董事等高级管理层开会,审核集团财务报表及相关事宜[101][103] - 审核委员会收到德勤独立性和客观性声明,与德勤开会考虑其审计范围、收费及非审计服务[102][104] - 公司按政策委聘德勤提供审计、审计相关、税务相关及其他服务,其他服务需审核委员会特别批准[105] - 外聘核数师不得提供涉及一般顾问工作的服务,包括会计服务[106][110]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维护有效内部控制系统,审核集团风险评估和管理方式[107][111] - 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薪酬委员会由蔡文洲、林庆麟、孙大豪组成,蔡文洲于2024年6月12日获委任相关职务[113][114] - 薪酬委员会职责是协助董事会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制定公平透明的薪酬政策[115] - 薪酬委员会年内开会一次,审批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执行董事与高级管理层的建议董事袍金、年终花红及薪酬待遇,并向董事会建议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董事袍金[116][117][119] - 提名委员会年内开会一次,成员物色潜在新董事人选并向董事会建议,董事会按资历、技能及商业经验选定,2024年6月12日委任冼雅恩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0][121][122][124][126]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在年度审阅中对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表示满意[123][127][130] - 公司无股息政策,董事会将综合多因素决定未来股息的宣派或建议[128][131] - 董事会全权负责集团的风险管理、内部监控以及法律及规管遵守情况[129][132] - 审核委员会代表董事会定期检讨集团内部企业管治架构及常规,持续监察合规履行情况[135][139] - 公司设立机制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观点及意见,包括考虑董事观点独立性、设立表达渠道、董事可独立与高管沟通等[127][130][133] - 薪酬委员会审阅市场数据、集团业务活动、人力资源事宜、雇员人数与员工成本等背景资料[117][119]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遵循企业管治守则指引并公布于公司网站[120][125] - 集团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和上市规则,在合理可行时尽快披露内幕消息,确保信息保密[149][1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团队由63%女性及37%男性组成,约62%为内地雇员[25][2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达17.55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22][2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3.07亿港元,银行及现金结余为8.36亿港元[22][27] - 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公司无银行贷款,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2][27] - 公司提呈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ESG报告[184][187] - 报告范围为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的ESG政策、计划及表现[185][188] - 编制ESG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公平、一致性四项原则[190][194][196] - 公司已就温室气体、能源强度、废物及提高用水效率制定五年减排目标[192][193] - 董事会对监督ESG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承担全面责任[192][193] - 公司建立ESG任务组,负责利益相关者参与和重要性评估等任务[198] - ESG任务组获董事会授权开展工作,必要时可寻求外部专业建议[199] - 公司承诺在ESG实践中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