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集团收入达504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0%[6]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545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19.6仙[6]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投资收入中的债务证券利息收入为410万港元(2024年:790万港元)、股息收入为330万港元(2024年:10万港元)、银行利息收入为1210万港元(2024年:1180万港元)[17] - 公司本年度股东应占亏损为5450万港元(2024年:980万港元)[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亏损为19.6仙(2024年:4.0仙),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4仙(2024年:1.4仙),全年股息派息总额达每股1.7仙(2024年:1.7仙)[21] - 本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9110万港元(2024年:5440万港元),租金收入减少至5040万港元(2024年:5600万港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财务成本为130万港元(2024年:150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1.6%[2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有18名雇员(2024年:16名),雇员成本总额为2590万港元(2024年:2770万港元)[3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资本及储备为25.23亿港元,较2024年的25.751亿港元有所减少[15] - 已发行股份为277233千股[15]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资本及储备投资物业比率为1.5%,低于2024年的1.7%[15] - 2025年每股净值为9.1港元,低于2024年的9.3港元[15]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9.6仙,高于2024年的3.5仙[15] - 2025年每股派发之末期股息为1.4仙,与2024年持平[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2.769亿港元(2024年:2.926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1570万港元[2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银行信贷额合共4220万港元(2024年:4510万港元),已动用4170万港元(2024年:4460万港元)[24]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借贷总额中300万港元或7.2%(2024年:280万港元或6.3%)须一年内偿还,310万港元或7.4%(2024年:290万港元或6.5%)可一年后但须两年内偿还,970万港元或23.3%(2024年:930万港元或20.8%)可两年后但须五年内偿还,2590万港元或62.1%(2024年:2960万港元或66.4%)可五年后偿还[2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资金减少至25.23亿港元(2024年:25.751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达9.1港元(2024年:9.3港元)[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对香港市场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将优先控制成本和永续发展[10][11] - 未来公司将采取审慎弹性方式推进环境、社会及管治整合,平衡财务稳健与创造长远可持续价值[125] - 公司优先推行提升租户满意度及保留率的措施,应对香港写字楼及零售租赁市场疲弱[129] - 公司持续加强数据治理及风险管理机制,应对可持续发展资讯披露要求[129] - 公司聚焦对现有物业进行低干扰式升级工程,提升资产组合环境表现与竞争力[129] 公司治理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但主席及最高级行政人员职责由同一人担任与守则条文第C.2.1条偏离[46]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3名执行董事为陈恩蕙、陈恩霖、陈恩典,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国伟、谢礼恒、张颂慧[50] - 本年度内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第3.10及3.10A条规定,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1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50]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受委任年期为三年,三分之一董事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53] - 审核委员会自2005年3月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3] - 审核委员会按职权范围每年最少召开两次会议,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举行了两次会议[65] - 审核委员会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审阅了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65] - 公司有三个董事委员会,即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61] - 公司已就董事及要员可能面对的法律行动作出适当投保安排[60] - 公司向所有董事提供持续专业发展,费用由公司负责[5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已检讨公司薪酬政策等并提出建议[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已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出建议[71][72] - 公司提名政策由董事会于2018年采纳[73] - 担任九年独立非执行董事的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合资格获董事会提名于股东大会上膺选连任[76]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68]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71] - 薪酬委员会按职权范围每年最少召开一次会议[68] - 提名委员会按职权范围每年最少召开一次会议[71] - 执行董事薪酬详情载于年报内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69] - 董事的薪酬政策载于年报第70页“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一节[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股东周年大会会议情况明确,如执行董事陈恩蕙董事会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等[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标准[81]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部监控制度有效及足够,将至少每年审阅及评估一次[86] - 自2017年起公司建立风险管理架构,包括制订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87] - 公司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及排序、处理、上报及监控,每年检讨重大风险并汇报结果,董事会对本年度风险管理系统满意,将至少每年审阅评估一次[88] - 公司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设有管理监控确保识别、评估及提交潜在内幕消息供董事会决定披露[89] - 董事会采纳股东沟通政策,认为该政策在加强与股东沟通方面仍然有效[95] - 占全体股东总表决权最少5%且可于股东大会上投票之股东,可请求召开股东大会[97] - 董事须在规定起计21天内召开股东大会,会议须在通知发出日期起计不超28天内举行,否则股东可自行召开,需在董事须遵守规定召开会议当日起计不超3个月内召开[98] - 可提出在股东周年大会上传阅决议案请求的股东为:占全体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且可投票的股东;或最少50名可投票的股东[10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呈上第八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110] - 报告遵照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不遵守就解释”条文编制[111] - 报告内容按识别持份者、排序议题、收集数据、整理审查材料程序编制[111] - 报告政策、声明及数据覆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实际业务范围[112] - 报告使用资料来自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董事会确认已审阅并批准报告[113] - 报告根据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编制[114][115] - 董事会负责公司企业管治,包括制定和监督可持续运营政策[118] - 集团将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纳入定期风险评估,气候相关风险融入决策过程[118] - 2024/2025年度公司共检视13项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34] - 租戶健康与福祉、财务韧性、保安以及服务质量等核心议题位列重大性矩阵首要位置[134] - 员工发展与培训以及社区参与等范畴今年被评估为相对次要[134] - 公司与政府、监管机构通过邮件、通告等沟通法律合规、绿色意识等议题[131]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等与投资者/股东沟通企业管治、风险管理等议题[131] - 公司通过租户满意度调查等与租户沟通健康与安全、物业管理等议题[132] - 公司与雇员通过绩效考核、培训等沟通工作安全、薪酬及福利等议题[132] - 公司目标是将租户满意率提高至70%[147] - 信基商业中心优秀评分占比50%,满意评分占比50%[152] - The Wave满意评分占比100%[152] - 太兴中心第2座优秀评分占比50%,满意评分占比25%,可接受评分占比25%[152] - 公共区域放置含70%至80%酒精的洗手液[149] - 公众经常出入区域每天至少清洁及擦拭两次[149] - 经常触摸表面每天对可见脏污至少清洁及擦拭两次[149] - 供应商的评级报告每年编制两次[159] - 公司制定环境管理计划,致力于减少日常运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81] - 报告期内公司无因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受罚,无环保问题投诉[182] - 公司推行多项节能减废措施,如鼓励双面打印、电子通讯等[199] - 2024/2025年一处物业气体燃料及车辆汽油消耗的氮氧化物排放数量为7.24公斤,密度为0.4022公斤;硫氧化物排放数量为0.083公斤,密度为0.0046公斤;颗粒物排放数量为0.043公斤,密度为0.0023公斤[188] - 2024/2025年公司自用办公室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7.60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10.81吨,间接排放46.79吨[190][191] - 2023/2024年公司自用办公室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8.91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12.70吨,间接排放56.21吨[191] - 2022/2023年公司自用办公室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77.06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直接排放12.53吨,间接排放64.53吨[191] - 2024/2025年物业公共区域共享服务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733.13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平方英尺密度为0.007吨[194] - 2023/2024年物业公共区域共享服务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411.77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平方英尺密度为0.003吨[194] - 2022/2023年物业公共区域共享服务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513.94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平方英尺密度为0.004吨[19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财务风险包括市场、信贷及流动资金风险,详情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b)概述[37] - 陈恩蕙60岁,2017年6月15日、2019年11月13日、2024年8月22日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副主席、联席主席兼联席董事总经理[39] - 陈恩霖55岁,2021年11月24日、2024年8月22日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联席主席兼联席董事总经理[40] - 陈恩典61岁,自2004年1月起担任执行董事,1987年10月 - 2001年4月出任执行董事,2001年4月 - 2004年1月出任非执行董事[41] - 陈国伟66岁,自2004年9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2] - 谢礼恒60岁,自2004年9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3] - 公司董事会有两名女性董事和四名男性董事[5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男女比例为67:33[55] - 公司拟每半年向股东派付一次股息,或会不时考虑宣派特别股息,派付受多种因素限制,董事会可决定是否派付及酌情修改政策[106][107] - 2024年香港经济复苏脆弱,写字楼及零售租赁市场受冲击,空置率上升、租赁需求疲弱,但公司整体物业组合出租率维持稳定[116] - 集团鉴别出租户、雇员等六类主要持份者,通过多元渠道处理其意见和关注事项[1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雇用18名员工,均为本地人[166] - 公司女性雇员占比72%,男性雇员占比28%[166] - 按年龄分组,25 - 34岁雇员占比39%,35 - 44岁雇员占比5%,45 - 54岁雇员占比56%,55岁以上雇员占比0%[168] - 公司全职雇员17人,兼职雇员1人;管理人员5人,普通雇员13人[168]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流失率为零[16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零因工亡故及因工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72] - 公司雇员完成受训的平均时数为19小时[176] - 按雇员类别划分,管理层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00%,非管理层为23%[177] - 按性别划分,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60%,女性为39%[177] - 公司求职者必须年满18岁,以防止雇佣童工[179] - 公司董事会联席主席兼联席董事总经理陈恩蕙女士及陈恩霖先生,以及执行董事陈恩典先生为兄妹姐弟[51]
太兴置业(00277)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