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集团总销售额约1.496亿港元同比增长11%[19] - 2025年收入149,611千港元(同比增长11.4%),2024年收入134,280千港元[72] - 集团毛利约2034.7万港元同比增长60%[20] - 2025年毛利率13.6%(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2024年毛利率9.5%[72]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24.7万港元同比扩大62%[20] - 2025年除税前亏损3,247千港元(亏损扩大62.4%),2024年亏损1,999千港元[72]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约781.8万港元同比下降24%[21] - 行政费用约1323.3万港元同比增长31%[22] - 其他收入及其他净收益约390万港元同比下降18%[23] 业务线表现:轨道交通信息系统 - 轨道交通信息系统销售额约8726万港元同比增长24%[19] - 公司实施广州地铁二号线增购、十一号线及武汉地铁十六号线等项目[11] - 公司业务覆盖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线车载信息系统项目[11] - 公司为香港地区、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轨道交通运营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配套[141] - 公司提供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媒体播放系统、列车广播与LCD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等认证车载信息系统产品[141] - 公司子公司广州国联通信有限公司主要客户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CRRC)下属多家列车制造企业[141] 业务线表现:CRM业务 - CRM业务销售额约6235.1万港元同比下降2%[19] - 公司CRM业务专注于香港、澳门及中国市场,并在广州市设有呼叫中心[140] - 公司CRM业务积极融入AI技术提升服务能力[11] - 公司子公司广州国联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市设有呼叫中心[140] - 公司通过让接电话者于每次对话后为对话质量评分等措施提升CRM事务客户满意度[145] 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营业额约1.438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94%[25] 资产与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8719.6万港元[29][31]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719.6万港元[35] - 借款总额581.8万港元[35]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负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719.6万港元,借款总额581.8万港元,股东权益7714.5万港元[35] - 净负债7,036千港元(净负债率9.1%),2024年净负债936千港元[72] - 总资产161,326千港元(2024年:161,641千港元)[72] 资金运用 - 2016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7900万港元,已动用7560万港元,未动用余额340万港元[39] - 2016年认购事项中3000万港元已全部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业务供货合同[39] - 智慧城市项目拨款4110万港元,已动用3770万港元,余额340万港元[39] 员工与人力成本 - 员工总数152人,较去年168人减少9.5%,雇员总成本1989.1万港元[48] - 研发部门员工35人,较去年39人减少10.3%[48] - 销售及售后部门员工87人,较去年99人减少12.1%[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52人,其中全职员工121人,兼职员工31人,员工流失率为55.92%[181] - 公司员工男女比例为2.38:1,男性员工107人占比70.39%,女性员工45人占比29.61%[181] - 女性员工流失率高达75.56%,显著高于男性员工的47.66%流失率[181] - 25岁以下员工流失率异常高达156.52%,而55岁及以上员工流失率为0%[183] - 中国内地员工占比94.08%(143人),流失率为59.44%;香港员工占比5.92%(9人),无流失[183] - 普通员工占比84.87%(129人),流失率20.93%;中高级管理层合计占比15.13%,其中高级管理层无流失[183] - 相比2024年,员工总数减少16人(从168人降至152人),其中中国内地员工减少16人[185][181] - 2025年25岁以下员工占比下降至15.13%(23人),较2024年的25%(42人)显著减少[183][185]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暂停5G网络版本CA-SIM产品研发,专注4G网络兼容产品[46]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政策,坚持通过创新车载信息系统产品技术实现智能、平安、绿色、共享的城市轨道交通[14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执行董事李健诚(67岁)拥有电信行业逾35年经验,2016年5月26日获委任[51] - 公司执行董事黄建华(57岁)拥有逾30年财务及市场推广经验,2020年11月27日获任行政总裁[52][5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凯宁(38岁)拥有逾10年金融会计经验,2024年9月9日获委任[56]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续签三年至2028年[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至2027-2028年[78]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董事会年内召开3次会议,除新委任董事外全体董事出席率100%[10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凯宁女士于2024年9月9日获委任,任期三年[104][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世明先生任期自2025年5月26日起续约三年[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觉强先生任期自2022年9月23日起续约三年[104] - 新董事入职培训包含上市规则及法律义务专项课程[107]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00]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分离,确保权力制衡[101] - 公司董事会确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属有效及充分[125] 股权结构 - 董事长李健诚直接持有公司50.52%股份(164,877,714股普通股)[84] - 李健诚通过控制法团间接持有7.80%股份(25,465,320股普通股)[84] - 李健诚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1.87%股份(38,749,356股普通股)[84] - 董事马远光持有0.32%股份(1,055,600股普通股)[84] - 董事黄建华持有0.06%股份(186,150股普通股)[84] - 股东郭景华直接持有11.87%股份(38,749,356股普通股)[86] - Ever Prosper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7.80%股份(25,465,320股普通股)[86] 委员会运作 - 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除退任董事外)[109]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董事会架构及组成[110] - 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张世明3/3、梁觉强3/3、梁凯宁1/3、刘春保2/3[121] - 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张世明1/1、李健诚1/1、梁凯宁0/1、刘春保1/1[11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觉强、张世明、梁凯宁)[121] - 提名委员会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9条独立性要求[112]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48%,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比70%[73] - 最大客户销售占比38%,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90%[73] 股息政策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不派发末期股息[65] - 可供分派储备为46,834,000港元(2024年:47,144,000港元)[70]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运营盈利业务发展资金要求市场条件及合约限制等[129][130] ESG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发布第九份ESG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135] - ESG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四项原则编制[135] - 报告范围涵盖香港总部广州研发装配中心及中港澳客户关系管理业务[137] - 公司识别出13项可持续发展主题,其中5项被列为最高优先级[151] - 公司最高优先级议题包括产品创新和可靠性、员工健康与安全、经济绩效等[151][152]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执行委员会至少每年收到一次ESG正式汇报[143] - 公司ESG相关风险已嵌入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监控和审查流程[143]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执行委员会专注于合规运营以确保持续遵守外部法规和内部政策[145] 环境绩效 - 公司业务产生氮氧化物排放约2.84 kg、硫氧化物0.04 kg和颗粒物0.21 kg[159] - 公司运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电力消耗和公司车辆汽油消耗[159] - 公司业务不涉及生产工厂,无显著有害废弃物、空气排放或废水产生[153] - 公司已实施节油行动计划以减少车辆汽油使用量[159] - 公司遵守中国、香港及澳门所有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无重大环境罚款[158] - 公司采用精益生产原则和人体工学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155][156] - 公司建立高效生产链和绿色物流管理以减少环境影响[154][155] - 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符合ISO 14001标准[157]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5.79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8.9%[160] - 公司范畴1直接排放量为14.11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36.2%[160] - 公司范畴2间接排放量为111.68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3.6%[160] - 公司无害废弃物产生量为1.3吨,同比下降68.3%[162] - 公司总能源消耗量为208,394千瓦时,同比下降17.3%[167] - 公司电力消耗量为182,383千瓦时,同比下降9.3%[167] - 公司汽油消耗量为26,011千瓦时,同比下降48.8%[167] - 公司水资源消耗量为1,678立方米,同比增长10.3%[170]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8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60] - 公司能源消耗密度为1,371千瓦时/雇员[167] - 公司通过提高效率节省电力并减少航空差旅足迹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72] - 公司电子装置废弃物由专业供应商处理以确保无污染物排放至自然环境[172] - 公司规定双面打印并优先使用环保纸以减少办公纸张消耗[174] - 公司轨道交通工具依靠电力牵引基本无粉尘油烟和其他废气排放[175] - 公司使用CALLVU可视化客服软件帮助客户节省差旅费用[175] 员工福利与安全 - 公司为国内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78] - 公司为香港员工缴纳强制性公积金并定期审视薪酬政策确保市场同步[178] - 公司员工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并享有法定假日及有薪年假[180] - 公司遵循公平原则提供就业机会薪酬晋升无性别年龄等因素歧视[179] - 公司建立考核措施和晋升机制关注员工事业发展期望[179] - 报告期内工作相关事故损失天数为零天,较2023/24年度的43.5天大幅改善[189] - 公司连续三年保持零工亡事故记录,且无严重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情况[189] 员工培训与发展 - 公司员工年平均培训时数约为23小时[1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男性员工培训人数为107人(占70%),平均培训时数为21小时[1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女性员工培训人数为45人(占30%),平均培训时数为29小时[1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高级管理层培训人数为9人(占6%),平均培训时数为13小时[1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普通员工培训人数为129人(占85%),平均培训时数为25小时[1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男性员工培训人数为119人(占71%),平均培训时数为23小时[1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女性员工培训人数为49人(占29%),平均培训时数为23小时[1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高级管理层培训人数为9人(占5%),平均培训时数为8小时[1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普通员工培训人数为134人(占80%),平均培训时数为25小时[194] 多元化与包容性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女性占比50%[118] - 公司总员工中女性占比30%[118] - 董事会包括一名女性董事(梁凯宁女士)[115] - 公司董事会确保至少一名董事性别与大多数董事不同[115] 审计与合规 - 公司确认完全遵守GEM上市规则关于关联交易披露要求[9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环境违规事件或行政处罚[94] - 核数师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将于股东周年大会续聘提案[96] - 公司支付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费用690,000港元[119] 股东沟通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至少10%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6] - 所有董事均出席2024年9月9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32] - 股东可通过邮寄至香港干诺道西188号或传真电话方式向董事会提出查询[127] 公司架构与章程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十五[61] - 公司组织章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进行任何修订[133]
国联通信(08060)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