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6970万港元,较去年约8570万港元减少18.63%[13][19] - 2025年公司收益约8932.4万港元,较去年约1.22亿港元减少约3260万港元,降幅约26.76%[10][13][19] - 2025年公司每股溢利基本为2.59港仙[10] - 经纪业务收益约74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20万港元,增幅约41.4%[29][36] - 财务分部收益约451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3460万港元,减幅43.4%,分部业绩约1240万港元[30][37] - 2025财年企业融资分部贡献收益约29.9万港元,分部业绩约26.8万港元[32][38] - 资产管理分部本年度收益约150万港元,业绩约50万港元[32][38] - 贵金属买卖分部本财年亏损约80万港元,高于上一财年[33][39] - 物业投资分部本财年收益约3500万港元,减少约36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盈利约2710万港元[35][40] - 2025年收益为8.9324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7.1153亿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6.9461亿港元[138] - 2024年收益为12.1953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9.2754亿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8.5731亿港元[1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分配储备约为3.576亿港元(2024年:3.712亿港元)[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财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29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20万港元,行政开支与收益比率约32.5%[42] - 本财政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29.0百万港元,较去年上升约1.2百万港元,行政费用占收益比率约32.5%[4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36名员工,2024年为38名;2025年员工费用约13.8百万港元,占比15.4%,2024年约15.8百万港元,占比13.0%[76][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公司财务分部收益约4510万港元,经营业绩约1240万港元[14][19] - 2025年公司经纪分部收益约739.4万港元,业绩为 - 248.4万港元[10] - 2025年公司企业融资分部收益约29.9万港元,业绩约26.8万港元[10] - 2025年公司资产管理分部收益约153.1万港元,业绩约45万港元[10] - 2025年公司房地产投资分部收益约3499万港元,业绩约2710.9万港元[10]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Q4香港GDP增长2.5%,2025年Q1放缓至2.2%[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 - 2026年,香港经济复苏面临挑战,但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稳固,可能加强与内地金融合作[43][47][50][52][55] - 集团将采取审慎投资政策,把握市场机会,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53][5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公允价值约为2014.9百万港元,年内公允价值净增值约37.2百万港元[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约20.149亿港元,年内净公允价值增加约3720万港元[4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55.6百万港元(2024年:约307.6百万港元),其中约15.0百万港元(2024年:约15.0百万港元)抵押给银行[58][6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借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116.2百万港元降至约110.8百万港元[59][6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借款约110.8百万港元(2024年:116.2百万港元),债务率约3.89%(2024年:4.17%),相对资产净值约2846.8百万港元(2024年:2790.3百万港元)[60][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值约2847.9百万港元(2024年:2791.6百万港元),集团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1.06港元(2024年:1.04港元)[61][6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将公允价值约1506.8百万港元(2024年:约1488.4百万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给银行获取信贷[70] - 公司为附属公司给予担保达448.0百万港元(2024年:448.0百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集团可动用总银行信贷约448.0百万港元(2024年:448.0百万港元),其中约337.2百万港元(2024年:331.8百万港元)未动用[58][6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约1506.8百万港元投资物业质押获银行融资,2024年约1488.4百万港元[72] - 2025年和2024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为第三方和附属公司信贷担保金额分别为3000千港元和448000千港元[74] - 2025年3月31日附属公司已使用担保额度约110.8百万港元,2024年约116.3百万港元[75][78] - 2025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2024年为2.0港仙[81][87] - 公司无购股期权计划[82][88]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85][91] - 股东大会股权登记册2025年8月15 - 22日关闭[92][94] - 末期股息股权登记册2025年9月3 - 5日关闭[93][9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兼主席叶文田79岁,非执行董事施炳辉67岁[96][97] - 叶漫天先生79岁,为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有逾25年公共行政及上市公司管理经验[99] - 施炳法博士67岁,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发表过60多篇论文,自2007年起任联合国国际海事法学院客座教授[100][101] - 郑伟玲女士46岁,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毕业于香港大学,是郑伟伦先生妹妹[102][104] - 郑伟伦先生52岁,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22年证券、企业融资及直接投资经验,是郑伟玲女士兄长[103][104] - 陈进财先生65岁,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有逾36年金融行业经验[105][106][108] - 陈进财先生1986 - 1990年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工作,曾任投资部副经理[106] - 陈进财先生1993年在Unicoopjapan (H.K.) Ltd.工作,曾任高级经理[106] - 陈进财先生1993 - 1997年在China Development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工作,曾任中国业务部主管[106] - 陈进财先生1998 - 2019年在Dragages Hong Kong Limited工作,曾任主席特别顾问等职[106] - 陈进财先生自2020年5月起任JBB Build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0年6月起任Harbour Equine Holdings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公司呈递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17][12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证券经纪等多项业务[118][125] - 公司业务及前景等分析在年报第5 - 9页“主席报告”和第10 - 13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119][126]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不确定因素描述在综合财报附注30及31 [119][126] - 公司环境政策及表现讨论在年报第50 - 90页“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9][126] - 公司按主要业务和地理位置的分部资料详情在综合财报附注6 [120][127] - 公司2025年3月31日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详情分别在综合财报附注38及18 [121][128] - 集团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在第99页综合收益表[122][129] - 董事会决议向2025年9月5日登记在册股东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123][130]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31.7247亿港元,负债总值为3.2568亿港元,资产净值为28.4679亿港元[140] - 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30.71342亿港元,负债总值为2.81058亿港元,资产净值为27.90284亿港元[14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重估后,净公允价值增加约3720万港元(2024年:约4810万港元)[1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合计约占集团收益的21.56%(2024年:32.48%),且无客户贡献超10%(2024年:有一位客户贡献超10%)[147] - 叶漫天先生、郑伟伦先生及陈进财先生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愿膺选连任[155] - 公司全年购买并维持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为董事和高级职员提供保障[163] - 公司全年及截至报告日期遵守香港所有重大相关法律法规[161] - 公司业务倚重六个主要业务,包括经纪(证券及期货)、财务、企业融资顾问、资产管理、房地产投资及贵金属买卖[165][170] - 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获提名重选连任的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一年内不能终止(法定赔偿除外)的服务合约[172][175] - 除特定披露合约外,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董事有重大权益且对业务重要的有效合约[173][1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相联法团CCAA直接拥有1,992,721,496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4.29%[178][179][18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郑伟伦、郑伟玲及其家人被视为拥有1,992,721,496股股份及CCAA所有已发行股本权益[178][179][182] - 除上述披露外,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有需按规定披露的权益或淡仓[180][183] - 年内公司、控股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使董事等通过购入股份或债务证券获益的安排[181][184] - 公司业务主要在香港进行,已遵守香港所有重大相关法例及法规[167]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规定董事在特定法律程序中辩护的损失或责任可获公司资产拨付弥偿[168] - 公司年内购买并维持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CCAA持有1,992,721,496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74.29%[194] - 董事袍金需在股东大会上经股东批准,其他酬金由董事会依据董事职务、责任、表现及集团业绩厘定,且由薪酬委员会每年审阅[189][1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或其附属公司除代客户交易外,未回购、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90][193] - 本年度集团的关连交易及持续关连交易包含在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的交易内[195][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关连交易及持续关连交易在集团日常业务运作下产生,按一般商业条款进行,符合股东整体利益[196][198] - 公司核数师确认年内持续关连交易获董事会批准,符合价格政策,按协议条款进行,未超公告上限[197][199][200] - 2025年1月22日,集团部分成员与UBA集团订立有条件协议,2026 - 2028年构成持续关连交易[197][199]
美建集团(00335)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