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津上机床中国(01651) - 2025 - 年度财报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日本著名数控机床制造商株式会社ツガミ设立的附属公司,2003年开业,已发展22年[2][4] - 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数控高精度机床,产品用于汽车零部件、IT电子零件等行业[23] - 公司产品主要销售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市场,也通过海外销售渠道出口到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23] - 公司执行董事有唐东雷博士、王晓坤博士(2025年6月25日获委任)、李泽群博士[14][15]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香港法律顾问为罗夏信律师事务所[16][18] - 公司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已过去22年,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做贡献并获认可[40][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4500百万元人民币,2021 - 2024年收入分别为3117、4420、4047、3120百万元人民币[8] - 2025年公司净利润782百万元人民币,2021 - 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92、667、579、480百万元人民币[9] - 回顾年度公司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426.1557亿元,较上一财年同比增长约36.6%[27][30] - 回顾年度公司净利润约为人民币78.2417亿元,净利率约为18.4%,同比上升约3.0个百分点[27][30] - 回顾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约为2.08元,上一财年约为1.26元[52][54] - 2025财年公司总营收约426.16亿元,较上一财年约311.97亿元增加约36.6%,即约11.42亿元[56] - 回顾年度收入总额约426.16亿元,较上一财年约311.97亿元增加约36.6%,即约114.19亿元[57] - 回顾年度毛利约141.04亿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57.5%,毛利率从约28.7%升至约33.1%[61] - 回顾年度公司利润约78.24亿元,较上一财年约47.99亿元增加约63.0%[78] - 集团年内溢利由上一财年约人民币479,970千元增加约63.0%至回顾年度约人民币782,417千元[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回顾年度公司毛利率由上一财年的约28.7%上升4.4个百分点至约33.1%[27][30] - 回顾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约8.04亿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7%,银行利息收入同比减少约0.51亿元[62] - 回顾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9.00亿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21.9%,占收入约4.5%[63] - 回顾年度管理费用约15.26亿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34.1%[69] - 回顾年度其他支出约0.44亿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0.53亿元[70] - 回顾年度金融资产减值为净损失约0.62亿元,上一财年为净收益约0.23亿元[75] - 回顾年度融资成本约0.04亿元,上一财年约0.10亿元[76] - 回顾年度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354,762千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59.3%[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 - 回顾年度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2.08元[27][30]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50港元,全年股息每股0.95港元,为公司上市以来最高[28][3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分别约为人民币390,064千元、人民币676,000千元(2024年3月31日:分别约人民币678,007千元、人民币425,000千元)[8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2,621,029千元(2024年3月31日:约人民币2,156,810千元)[8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杠杆比率约为0.07%(2024年3月31日:0.15%)[86] - 回顾年度,集团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14天,较上一财年减少43天,因销售增加约36.6%[92] - 回顾年度,集团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平均周转天数为109天,较上一财年增加4天,因应收款余额增加41.6%超销售增幅[93] - 回顾年度,集团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平均周转天数为73天,较上一财年减少22天,因销售成本增加28.2%[9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3.7倍,与2024年持平,流动负债增加20.8%,流动资产同比增加21.3%[9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计为人民币10,261千元(2024年:人民币27,032千元)[10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回顾年度精密车床销售额约36.24亿元,同比增长约36.5%[56] - 回顾年度精密加工中心销售额约2.44亿元,同比增长约57.3%[56] - 回顾年度精密磨床销售额约2.08亿元,同比增长约44.4%[56] - 回顾年度其他销售(含滚丝机、附件等)约1.85亿元,同比增长约11.8%[56] - 回顾年度精密车床销售额约362.45亿元,同比增加约36.5%;精密加工中心销售额约24.36亿元,同比增加约57.3%;精密磨床销售额约20.84亿元,同比增加约44.4%;其他销售额约18.51亿元,同比增加约11.8%[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尽管2025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公司业绩实现逆周期增长,收入创历史第二高,净利润创新高[24] - 国内机床行业自2024年3月进入新的上行周期,回顾年度制造业对机床需求持续增长,各季度同比有相当幅度增长[35][37] - 2025年1 - 3月需求强劲,为公司成立以来最佳订单业绩,汽车零部件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其他行业也同比增长[35][37] - 4月后特朗普政权发动关税战,使2026财年走势蒙上阴影,增添诸多不确定因素[35][37] - 公司通过全员改善提案活动推进降本增效,能主动降价应对市场竞争,提升盈利能力和经营体质[34][37] - 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设备更新需求将释放,汽车技术升级及AI和人形机器人发展带来小型精密零部件制造需求,为公司提供发展机遇[36][38] - 2026财年因关税战走势增添不确定性,但集团预估行业需求好于回顾年度[124][128][12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产能扩充 - 公司投资约1.3亿元在第五厂区建造的两栋新厂房于2024年10月全面投入使用,预计增加3000 - 4000台数控机床产能[109][113] - 2024年10月平湖第五厂区投产后预计年产能增加3000 - 4000台机床[131] - 2025年5月公司在平湖经济开发区收购约34亩土地,计划两年内建两厂房,预计新增年产能约3000台机床[131] - 平湖第五工厂2024年10月投产后预计年度增加3000至4000台机床产能[132] - 2025年5月公司在平湖经济开发区新购入约34亩土地,计划两年建两栋厂房,新厂区预计每年增加约3000台机床产能[13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人员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2399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2131名),其中12名(2024年3月31日:11名)为借调员工,员工成本总额4.59168亿元(2024年3月31日:3.77995亿元),占年度收入总额约10.8%[111][11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重大投资 - 公司除上述投资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110][1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资产抵押给金融机构(2024年3月31日:无)[118][121] - 除年报披露外,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119][12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管理层履历 - 唐东雷博士62岁,2022年4月1日任公司主席,2015年5月13日任执行董事[133][135] - 王晓坤博士53岁,2025年6月25日任执行董事,2023年10月晋升总裁,2025年6月25日晋升董事长兼总裁[138][140] - 李泽群博士64岁,2018年8月20日任执行董事,2013年4月加入公司任副总裁[142] - 唐东雷博士1984年7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学士学位[134][136] - 唐东雷博士1988年3月获日本信州大学精密工程硕士学位[134][136] - 唐东雷博士1994年1月获东京工业大学精密机械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34][136] - 王晓坤博士1995年7月获中国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及工程学士学位[139][140] - 王晓坤博士2001年3月获日本千叶大学生物资源化学硕士学位[139][140] - 李泽群博士64岁,2018年8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13年4月加入集团[144] - 西嶋尚生先生77岁,2015年5月13日调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03年9月加入集团[147][151] - 松下真実女士61岁,2015年5月13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25年6月25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49][152] - 羽賀勝一郎先生53岁,2025年6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等职,2025年3月加入日本津上[154][159] - 太田邦正先生76岁,2025年6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6][160] - 西嶋尚生先生1970年4月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48][151] - 松下真実女士1988年3月和1990年3月分别获日本明治大学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50][153] - 羽賀勝一郎先生1995年毕业于新潟大学,主修法学[155][159] - 太田邦正先生1971年毕业于京都大学,主修经济学[158][160] - 李泽群博士1982年7月获中北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1988年3月和1991年9月在日本国立金泽大学获工程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45] - 岩渕聡博士66岁,于2023年6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2][166] - 黄平博士62岁,于2015年5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4][167] - 谭建波先生56岁,于2016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9][171] - 林新泽先生55岁,于2009年1月加入集团,任集团副总裁及PTC董事[174] - 李军营先生51岁,于2012年11月加入集团,2025年4月晋升为副总裁[176] - 谭建波先生于1997年8月获澳洲莫纳什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170][172] - 黄平博士于1984年7月获清华大学无线通信学士学位[165][168] - 岩渕聡博士于1984年毕业于日本东邦大学医学部,198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63][166] - 李军营先生于2002年10月获华中科技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获横滨国立大学技术管理硕士学位[177] - 林新泽先生于1988年6月在台湾省立桃园高级农工职业学校附设高级工业职业进修补习学校完成车辆维修学业[175] - 林新澤55岁,2009年1月加入集团,负责技术管理[178] - 李军营51岁,2012年11月加入集团,2025年4月晋升副总裁,负责财务管理[179] - 黄慧儿49岁,2015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企业服务范畴逾20年经验[180][18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企业管治 - 公司确保经营恪守高尚操守,为股东取得长远最大回报[183][187]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为自身守则并定期检讨[185][188] - 本年度公司未根据企业管治守则C.1.8条为董事作保险安排[190][194] - 唐东雷兼任集团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191][194] - 除上述情况,公司本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92][19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93][196] - 董事会负责召集股东大会、确定业务和投资计划等工作[198] - 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无财务、业务、家庭等重大相关关系[199] - 公司在该年度满足上市规则,至少任命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和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200] - 该年度内独立非执行董事始终至少占董事会的三分之一[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