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本年度收入约为5.31亿港元,较上年度的5.79亿港元下降约8%[18] - 公司2025财年收入为5.31亿港元,同比下降8%(上年度为5.79亿港元)[38] - 公司2025财年毛利为2.96亿港元,同比下降14%(上年度为3.43亿港元)[38] - 公司2025财年分部业绩为1.9亿港元,同比增长37%(上年度为1.39亿港元)[3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80万港元,同比增长5.4%(2024年:740万港元)[53][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至1.7亿港元(2024年:1.61亿港元),主要因折旧及汇兑亏损[43][48] - 销售开支减少至1800万港元,同比下降50%(2024年:3600万港元)[43][48] - 融资成本下降至9200万港元(2024年:1.12亿港元),因无抵押票据及银行借贷成本减少[43][48] - 金融资产减值净亏损1600万港元(2024年:净拨回100万港元)[44][49] - 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净亏损1200万港元,同比收窄85.5%(2024年:8300万港元)[45][50] - 所得税开支大幅减少至350万港元(2024年:5600万港元),因股息预扣税优惠及拨备释放[47][5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收入4.07亿港元,毛利率70%,贡献分部业绩1.91亿港元[38] - 物业销售业务收入1.24亿港元,毛利率9%,分部业绩亏损100万港元[3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至4700万港元,同比下降60.5%(2024年:1.19亿港元)[41] 各地区表现 - 黄石市场收益同比增长4%[61][64] - 洛阳市场收益同比下降32%,因物业销售确认减少[66] - 濮阳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8%,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增加[67][70] - 开封市场收益同比增长4%,总建筑面积约140,000平方米[68][71] - 洛阳市场收益同比下降32%,占地面积约255,000平方米[69] - 玉林市场收益同比下降20%,占地面积约415,000平方米[72][76] - 钦州市场收益同比增长28%,总建筑面积约180,000平方米[73][77] - 徐州市场收益与上一财年持平,占地面积约200,000平方米[74][78] - 盘锦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9%,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80][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行业竞争优势、智能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网络扩展全国农产品交易网络[142][145] - 公司利用"轻资产"策略和电子平台技术抓住数字经济机遇[148] - 公司采用“轻资产”策略并与不同伙伴合作以把握新兴商业机遇[149] - 公司致力于发展电商贸易平台以抓住中国政府推动数据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机遇[149] - 公司业务扩展至零售市场及电子商贸领域[149] 财务政策及融资 - 公司财务政策包括多元化融资来源,考虑股本及债务融资方案以应对资本支出[113][116] - 公司设立1,000,000,000港元中期票据计划[100][105] - 公司总计息借贷从2024年的13.15亿港元降至2025年的11.21亿港元,其中无抵押票据新增6100万港元[110] - 金融机构借贷利率为6%,非金融机构借贷利率为10%,无抵押票据利率为5%[110] - 公司无具体重大投资计划,仅提及2024年5月出售淮安市场及2025年2月收购中国合资公司50%股权[119] 资产及负债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82亿港元,总资产约42.34亿港元[8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6.3%,有息借款约11.21亿港元[89] - 有息借款占总资产比例约26%[90]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从2024年的243,000,000港元降至2025年的182,000,000港元[9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的4,638,000,000港元降至2025年的4,234,000,000港元[93]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的2,069,000,000港元降至2025年的2,027,000,000港元[93]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49.9%降至2025年的46.3%[93]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与总资产的比率从2024年的28%降至2025年的26%[94] 投资及资本运作 - 公司出售淮安市场权益录得收益约35,800,000港元[95][97] - 公司收购中国合营企业50%股权的总代价为150,000,000港元[96][98] - 公司未履行的资本承担从2024年的1.67亿港元降至2025年的2900万港元,涉及物业、厂房及设备购买[106] - 公司为客户提供的银行担保从2024年的228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690万港元,相关或然负债从12.9万港元降至2.9万港元[106] - 公司抵押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的22.08亿港元降至2025年的19.1亿港元,用于银行借贷担保[106] 风险管理 - 公司无未完结外汇合约或金融衍生工具,主要面临人民币兑港元汇率风险[107][108] - 公司定期审查资金状况以确保履行财务义务,并探索风险对冲工具以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107][108][113] - 人民币兑港元汇率波动影响公司财务报告中人民币资产及负债的折算,公司定期监控汇率并准备对冲机制[121] - 公司面临融资困难,难以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支持资本密集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21]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86][19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性要求,且未收到任何影响独立性的变更通知[198]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并保留对集团战略、资本结构、重大投资等事项的审批权[199]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财年内合规[184][189] - 董事会成员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非执行董事任期可自动续期[194][197] - 公司为董事及高管购买了责任保险,覆盖因公司活动引发的法律诉讼风险[192][196] - 董事会下设委员会负责监督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至少1人具备会计及财务管理的专业资质(符合上市规则3.10条)[193] - 董事会主席在财年内单独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无其他董事参与的会议[199] - 日常运营权已授予管理层,但需及时向董事会提供决策所需信息[192][200] 人力资源及管理层 - 公司首席运营官黄家杰先生拥有逾30年常務管理及財務經驗[158] - 公司人力资源副總經理羅旭瑩女士擁有21年以上人力資源管理經驗[159] - 公司執行董事梁瑞華先生擁有逾30年業務營運、發展及併購經驗[154] - 公司執行董事鄧清河先生擁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並擔任多個行業職務[153] - 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劉敬龍先生擁有44年土木工程及建築設計經驗[1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经隆先生拥有逾44年市建工程及楼宇工程经验[1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炳源先生自2001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163][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尚海龙先生在人工智能和通讯科技领域拥有21年经验[164][166] - 财务总监翁智鸿先生拥有逾26年财务及会计经验[168][170] - 公司秘书吴绮雯女士在财务及公司秘书职能方面拥有逾27年经验[169][1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员工人数为903人,较2024年的1048人减少13.8%,其中98%位于中国[141][144] 企业社会责任及价值观 - 公司2025年捐赠价值96.9万港元的物资用于慈善活动[30] - 公司价值观包括诚信、创新、服务和共赢[174][176] - 公司使命是助推中国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180] - 公司愿景是打造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导品牌[181] - 公司致力于建立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平台和国际级流通网络[181] - 公司目标是减少环境影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75] - 公司所有建设项目均遵守中国环保法的“三同时”原则,未发现重大环境责任[123][125] 业务运营及战略 - 公司在中国内地管理1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分布在武汉、黄石、随州、洛阳、濮阳、开封、玉林、钦州、徐州及盘锦[19] - 业务覆盖湖北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及辽宁省多个省份[19] - 公司在全国拥有1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采用轻资产模式进行扩张[26] - 公司在大湾区、省会城市加大冷链、冷库和物流仓库建设[25] - 公司通过ERP管理平台实现流程标准化,优化管理效率[24] - 公司投入研究区块链和虚拟资产技术与业务的结合[27] - 公司指派专人监控竞争对手活动以维持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竞争地位[121] - 公司通过营销活动维持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出租率[121] - 公司无任何客户或供应商占收入超过5%,且无不可替代的主要供应商[122][124] 法律及合规 - 公司于2022年10月1日与宏安及其附属公司订立总特许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9月30日[128][131] - 公司于2024年7月11日与宏安关联方王安证券订立为期三年的经销商协议[129] - 公司持续审查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并向员工提供相关培训[127][130] - 公司于2024年7月11日与宏安证券订立为期三年的交易商协议,宏安证券拥有34%权益[132] - 公司于2025年4月3日发行无抵押票据,本金总额为3800万港元,到期日为2037年4月3日[135][138] - 公司子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签订售后回租协议,涉及资产售价为5100万元人民币(约5530万港元)和2040万元人民币(约2210万港元)[136][139] - 公司全资子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出售非全资附属公司股权,总代价为2469万元人民币(约2658万港元)[140][143] 市场环境及行业趋势 - 公司2025年在中国农产品市场面临挑战,消费者支出趋谨慎,房地产销售下滑影响经济增长[142][145] - 中国2025年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重点关注粮食安全和技术应用[147]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