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搜索文档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13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2 | | --- | --- | | 公司資料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6 | | 主席報告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10 | |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30 | | 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 |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36 | | 企業管治報告 |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62 | | 董事會報告 | | FINANCIAL STATEMENTS 財務報表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81 | | --- | ---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87 | |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 | | 綜合損益 ...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0:20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149)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公佈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 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AGRI-PRODUCTS EXCHANGE LIMITED 中國農產品交易有限公司 | 年度財務摘要 | | | | | --- | --- | --- | --- | | 百萬港元 | 二零二五財年 | 二零二四財年 | 變動 | | 收益 | 530.8 | 579.1 | -8.3% | | 毛利 | 296.4 | 343.3 | -13.7% | | 淨溢利 | 32.1 | 26.9 | 19.3% |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 | 7.8 | 7.4 | 5.4% | | | 於二零二五年 | 於二零二四年 | | | | 三月三十一日 | 三月三十一日 | | | 資產淨值 | 2,027.0 | 2,068.7 | -2.0% | | 現金及銀行結餘及已抵押銀行存款 | ...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0 17:09
财务数据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2.44亿港元,总资产约为43.9亿港元,净资产约为21.31亿港元[3][25]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49.9%下降至43.4%,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13.15亿港元减少至11.69亿港元[3][25]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集团收益为3.0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200万港元或7%,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减少[43] - 公司本期间录得毛利约1.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4%,主要由于物业销售毛利下跌[54] - 公司本期间录得分部业绩约85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5%,主要由于物业销售毛利下跌及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增加[54] - 公司本期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84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83] - 公司本期间融资成本约47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主要由于偿还计息债务[83] - 公司本期间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800万港元,主要由于武汉白沙洲市场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83] - 公司本期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0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8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03,090千港元,同比下降6.65%[16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39,968千港元,同比下降13.81%[16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76,322千港元,同比下降20.37%[16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后溢利为25,990千港元,同比增长64.08%[16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323,695千港元,同比下降10.96%[16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130,940千港元,同比增长3.01%[16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储备为1,589,911千港元,同比增长0.88%[16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非控股权益为441,498千港元,同比增长12.28%[16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已发行股本为99,531千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16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2,130,940千港元,同比增长3.01%[16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总权益为1,959,034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586,896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非控股权益为372,138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其他储备为2,041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股份溢价为3,923,147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资本赎回储备为945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实总盈余为2,215,409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累计亏损为4,318,653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股东出资为0千港元[16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汇率储备为-363,462千港元[16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综合收益为303,09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4,693千港元下降6.6%[17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经营溢利为76,32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5,842千港元下降20.4%[17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本期内溢利为25,99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840千港元增长64.1%[17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未分配企业开支为50,37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485千港元增长50.4%[17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融资成本为47,27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7,982千港元下降18.5%[179]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762,018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2,909,942千港元下降5.1%[194] - 流动资产总值为1,627,744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1,728,124千港元下降5.8%[194] - 投资物业价值为2,662,575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2,809,556千港元下降5.2%[194] - 持作出售物业价值为1,091,876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1,173,590千港元下降7.0%[19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3,533千港元,与上一季度的243,435千港元基本持平[194] - 流动负债总额为935,127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1,082,554千港元下降13.6%[19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89,442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1,675,511千港元增长0.8%[197] - 非控制性权益为441,498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395,233千港元增长11.7%[197] - 总权益为2,130,940千港元,较上一季度的2,068,744千港元增长3.0%[197] 市场收益 - 盘锦市场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9%,主要由于租金收入增加[12][18] - 徐州市场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30] - 淮安市场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增加[31] - 洛阳市场本期间收益减少42%,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减少[65] - 濮阳市场本期间收益增加26%,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增加[66] - 开封市场本期间收益增加4%,主要由于物业租金收入增加[70] - 黄石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黄石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5%[86][88] - 随州白沙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随州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6%[89][92] - 开封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开封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4%[89] - 洛阳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洛阳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2%[92] - 玉林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玉林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94][95] - 濮阳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濮阳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26%[100] - 钦州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钦州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6%[102][105] - 徐州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徐州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2%[103] - 淮安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淮安市场)的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6%,并于2024年9月5日完成处置[104] 资本运作 - 公司设立10亿港元中期票据计划,用于资本运作[8][9] - 公司资本承诺从1.67亿港元减少至3200万港元,主要涉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购买和建筑合同[11] - 公司出售淮安市场权益,初步代价为人民币2890万元,最终代价为人民币6640万元,录得收益约3580万港元[5][27] - 公司于2024年5月出售淮安市场权益,并于2024年9月5日完成[31] - 公司投资物业账面值从2024年4月1日的2,809,556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2,662,575千港元,主要由于出售附属公司和公平值调整[126] - 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1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较2024年3月31日的11个减少1个[127] 成本与费用 - 物业销售成本为99,327千港元,同比增长6.2%[111] - 已提供服务成本为53,164千港元,同比下降9.7%[111] - 商品销售成本为10,631千港元,同比增长7.4%[11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227千港元,同比增长9.1%[111]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913千港元,同比增长0.2%[111]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514千港元,同比下降8.1%[111] - 分租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为1,429千港元,同比增长18.8%[111] - 期内税项开支总额为3,054千港元,同比下降86.1%[115]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10,281千港元,同比增长28.6%[11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总成本为11,248千港元,同比增长80.0%[121] 应收款项与负债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9,56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9,276千港元,净账面值从2,055千港元减少至1,622千港元[130]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超过6个月的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53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37千港元[132]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从2023年的50,59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46,230千港元[149] - 公司无抵押票据利息在2024年为0,较2023年的6,290千港元大幅减少[149] - 公司租赁负债利息从2023年的1,102千港元略微减少至2024年的1,048千港元[149] - 公司总利息支出从2023年的57,982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47,278千港元[14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为33,72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5,348千港元下降25.6%[18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已收按金为96,62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7,853千港元增长10.0%[18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利息为17,65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241千港元增长8.7%[18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其他应付款项为66,01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8,882千港元下降4.2%[183] 其他 - 公司推出新的电子交易平台,以提升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效率,并持续采取成本控制措施[14][19] - 公司指派专业人员监控网络风险,定期更新互联网保护系统及防火墙,确保网络安全[15][20] - 公司面临中度环境风险,可能对农业生产和物业销售收益产生不利影响[1][22] - 公司为出售物业的客户提供约1960万港元的银行担保,相关或有负债为8.6万港元[11] - 武汉白沙洲市场是公司在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占地约31万平方米,主要收入来自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租金收入[85] - 公司获得中国政府补贴385.7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万港元大幅增加[106][10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购股权总数为151,000,000股,较2024年4月1日的161,000,000股下降6.2%[187]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7 22:11
财务表现 - 本期内溢利为25,99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840千港元增长64.1%[4][7] - 收益为303,09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4,693千港元下降6.6%[4] - 毛利为139,96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2,370千港元下降13.8%[4] - 经营溢利为76,3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842千港元下降20.4%[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内溢利为10,2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995千港元增长28.6%[7]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本期内溢利为15,70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845千港元增长100.2%[7]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10港仙,较去年同期的0.08港仙增长25%[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总收益为303,090千港元,同比下降6.7%[18] - 公司本期内溢利为25,990千港元,同比增长64.1%[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03,090千港元,同比下降6.6%(2023年同期为324,693千港元)[2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10,281千港元,同比增长28.6%(2023年同期为7,995千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收益为303,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5,000,000港元减少7%[4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毛利为140,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2,000,000港元减少14%[4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分部业绩为85,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4,000,000港元减少25%[4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内溢利为10,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000,000港元增加25%[46]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762,01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909,942千港元下降5.1%[9] - 流动资产总值为1,627,74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28,124千港元下降5.8%[9] - 资产净值为2,130,9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68,744千港元增长3%[1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62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055千港元减少21%[3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33,72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5,348千港元减少26%[3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244,000,000港元,总资产为4,390,000,000港元,资产净值为2,131,000,000港元[6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43.4%,较2024年3月31日的49.9%有所下降[68]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1,169,000,000港元,占总资产的27%[69] - 公司已抵押资产账面值为2,081,000,000港元,为计息银行借贷作担保[74] - 公司金融机构借贷实际利率为5%,非金融机构借贷实际利率为10%[77] - 公司金融机构借贷将于2024年10月至2029年5月期间到期,非金融机构借贷将于2027年5月到期[78] - 公司尚未履行的资本承担为32,00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7,000,000港元大幅减少[73] 业务分部表现 - 经营农产品交易市场分部收益为201,361千港元,同比下降3.2%[18] - 物业销售分部收益为101,729千港元,同比下降12.8%[18] - 物业销售收益为101,729千港元,同比下降12.8%(2023年同期为116,677千港元)[23] - 农产品交易市场佣金收入为42,253千港元,同比下降6.4%(2023年同期为45,136千港元)[2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2,634千港元,同比增长176.6%(2023年同期为15,412千港元),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补贴和出售附属公司收益[25] - 物业销售成本为99,327千港元,同比增长6.2%(2023年同期为93,539千港元)[2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84,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9,000,000港元增加6%[4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融资成本为47,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8,000,000港元减少19%[4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8,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收益3,000,000港元转为亏损[44] - 武汉白沙洲市场占地约310,000平方米,2022年荣获“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十强”[49] - 黄石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50] - 随州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52] - 洛阳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2%,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减少[53] - 濮阳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6%,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增加[54] - 开封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主要由于物业租金收入增加[55] - 玉林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及租金收入减少[57] - 钦州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主要由于物业租金收入增加[58] - 徐州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59] - 淮安市场2023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增加[60] - 公司出售淮安市场权益,录得收益约35,800,000港元[70] 财务准则与政策 - 公司首次采纳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但未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15] - 公司首次采纳经修订的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但未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产生影响[15] - 公司投资物业以公平值列账,估值由独立专业估值师进行,符合香港测量师学会2020年估值准则[81]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人民币兑港元汇率波动、融资难度、市场竞争地位保持、出租率维持、牌照获取及监管变动[83][84] 战略与发展 - 公司计划继续凭借行业领先地位、可复制的业务模式和完善的管理系统,打造全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网络[88] - 公司已采取“轻资产”策略与不同伙伴合作,以扩充其在中国之营运,并探索电子平台发展以把握数据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机遇[90] - 公司设立1,000,000,000港元中期票据计划[71] - 公司通过多元化资金来源策略,包括内部现金流和计息银行贷款/非金融机构贷款[79] 企业管治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管治,重视透明度、问责性、诚信及独立性,提升竞争力及营运效率[93]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相关规定[94]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检讨和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及其他企业管治事宜[95]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及中期报告已刊发,并将在适当时候寄发予股东[96] 其他 - 公司逾90%收益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20] - 公司逾90%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20] - 公司在中国五个省份经营1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8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聘用933名员工,其中约98%位于中国[86]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按本金额92.88%的价格赎回了所有未偿还上市票据,本金额为40,000,000港元[91]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5 17: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收入约为5.79亿港元,与上一财年基本持平[61][63] - 公司2024年营收约为5.79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700万港元[85][86]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为5.7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96亿港元减少约3%,主要由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租金收入减少[90][91] - 公司本年度毛利为3.4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31亿港元增加约4%[90][91] - 公司本年度分部业绩为1.3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89亿港元减少,主要由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租金收入减少[90][91]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1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500万港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拨回长账龄应付款项[92][93] - 公司本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6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64亿港元减少,主要由于业务成本及其他减少[94][100] - 公司本年度销售开支为36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4700万港元减少,主要由于农产品交易市场运营及相关推广活动减少[94][100] - 公司本年度融资成本为1.1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18亿港元减少,主要由于无抵押票据的融资成本减少[94][100] - 公司本年度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83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00万港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武汉白沙洲市场和洛阳市场的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96][102] - 公司本年度所得税开支为56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900万港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应课税溢利增加及拨回长账龄应付款项产生的税项拨备增加[98][104] - 公司本年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680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拨回长账龄应付款项及自有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增加的综合影响[105][109] 市场运营 - 公司在中国内地管理1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覆盖武汉、黄石、随州、洛阳、濮阳、开封、玉林、钦州、徐州、淮安及盘锦[62][64] - 公司业务遍及湖北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及辽宁省[62][64] - 公司在全国1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拓展新业务销售渠道,利用产地货源、渠道资源、流通服务资源和零售端资源等优势[70][74] - 公司计划在现有市场城市、大湾区城市和省会城市加大冷链、冷库、物流仓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69][73] - 公司通过电子化交易结算平台提升市场买卖双方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68][72]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与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合作,扩展在中国的运营版图[71][75] - 公司指派人员监控竞争对手市场活动并制定策略以维持竞争地位[178] - 公司不时推出营销活动以保持或提高农产品交易市场出租率[181] 社会责任与食品安全 -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2024年捐赠物资价值约324.4万港元[76][79] - 公司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定期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确保提供高品质且安全的农产品[76][79] 市场收益变化 - 武汉白沙洲市场占地约310,000平方米,2022年荣获“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十强”[112] - 黄石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0.4%[113] - 随州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增加约4%[114] - 洛阳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8%[115] - 濮阳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17%[116] - 开封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增加约11%[117] - 玉林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增加约97%[124] - 钦州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28%[125] - 徐州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2%[126] - 淮安市场2022年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6%[127] 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2.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2亿港元有所下降[143] - 公司总资产为46.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15亿港元有所减少[14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9%,与去年同期持平[143]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无抵押票据总额为13.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02亿港元有所减少[144] - 公司上市票据的账面值为零,去年同期为1.24亿港元[146] - 公司未履行的资本承担为1.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5亿港元有所减少[151] - 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担保金额为22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10万港元有所减少[151] - 公司抵押资产总额为22.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68亿港元有所增加[152] - 公司未持有任何外汇合约、利率或货币互换或其他金融衍生品[153] - 公司主要收入和运营成本以人民币和港元计价,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153] - 公司已抵押账面值约2,208,000,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自有投资物业及其产生的租金收入、持作出售物业及已抵押银行存款,为计息银行借贷作担保[156] - 公司无任何未完结的外汇合约、利率或货币掉期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收益、经营成本及银行存款主要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面临人民币兑换风险[157]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及无抵押票据总账面值为1,315百万港元,实际利率为6%至12%[160][161] - 公司金融机构借贷将于2024年4月至2029年5月期间到期,非金融机构借贷将于2027年5月到期[164][167] - 公司投资物业以公平值列账,估值基于独立专业估值师事务所进行,符合香港测量师学会2020年估值准则[169][173] - 公司在中国五个省份经营1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面临人民币兑港元汇率波动、融资困难及市场竞争等风险[171][175] - 公司定期监控汇率波动并准备对冲机制以应对人民币兑换风险[176] - 公司定期审阅短期及长期流动性水平,为未来资本需求做好准备[17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资本资产或收购出售附属公司的具体计划,除2024年5月出售淮安市场外[193][199] - 公司无主要客户或供应商占其收入超过5%,且无不可替代的主要供应商[185][188] - 公司所有建设项目均遵守中国环境保护法的“三同时”原则[186][189] - 公司持续审查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并向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190][196] - 公司维持扁平化组织架构和高自主性,以快速应对监管变化[184][187] - 公司已聘用独立环境顾问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未发现重大环境责任[186][189] - 公司遵守中国环保法,并在市场建设完成后接受环境部门巡查以确保合规[186][189] - 公司无任何关键员工对其成功产生重大影响[185][188] 其他 - 公司已赎回所有未偿还的上市票据,赎回金额为4000万港元,赎回价格为票据本金的92.88%[194] - 公司于2022年10月1日与宏安集团签订了总许可协议,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9月30日[191][197]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6 22: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79,132千港元,较2023年的596,400千港元下降2.9%[14]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为66,353千港元,较2023年的206,327千港元大幅收窄67.8%[5]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86,768千港元,较2023年的1,717,098千港元减少13.4%[7] - 2024年经营农产品交易市场分部收益为404,801千港元,同比下降5.3%[14] - 2024年物业销售分部收益为174,331千港元,同比增长3.1%[14] - 公司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119,261千港元,较2023年的24,918千港元大幅增加378.6%[14] - 2024年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支出为100,262千港元,同比增长4.7%[20] - 公司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86,786千港元,较2023年的70,887千港元增长22.4%[19] - 2024年公司租金收入总额为203,457千港元,同比下降7.6%[19] - 公司年内开支总额为56,241千港元,较去年的9,402千港元大幅增加[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额总额为243,000,000港元,较去年的312,000,000港元有所减少[42] - 公司资产总额为4,638,000,000港元,资产净值为2,069,000,000港元[42]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49.9%,与去年持平[42] - 公司已抵押资产账面值约为2,208,000,000港元,较去年的2,168,000,000港元有所增加[44] - 公司已购回本金总额为110,000,000港元的未偿还上市票据,并赎回40,000,000港元的未偿还上市票据[43] - 公司投资物业以公平值列账,公平值基于独立专业估值师事务所的估值确定[46] - 公司已赎回所有未偿还上市票据,本金金额为40,000,000港元,赎回价格为本金的92.88%[51][5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经营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收益为405百万港元,物业销售收益为174百万港元,总计579百万港元[5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经营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毛利为296百万港元,物业销售毛利为47百万港元,总计343百万港元[5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400,000港元,较上一财年的6,800,000港元有所增加[62] - 扣除公平值变动及减值前的经营溢利为280,000,000港元,经营溢利为195,000,000港元[62] - 公司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57,0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4,067千港元有所减少[109][110] - 公司2024年收益为579,132千港元,同比下降2.9%[139] - 2024年毛利为343,292千港元,同比增长3.8%[139] - 2024年净溢利为26,876千港元,同比增长45.4%[13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400千港元,同比增长8.8%[13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068,700千港元,同比下降2.8%[13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及已抵押银行存款为283,000千港元,同比下降17.0%[139] - 2024年物业销售收益为174,331千港元,同比增长3.1%[125] - 2024年食品及农副产品销售收益为30,594千港元,同比增长108.0%[12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2,055千港元,同比增长4.6%[13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60,745千港元,同比下降1.8%[139] - 公司本年度溢利为26,87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8,501千港元增长45.3%[14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35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6,836千港元增长7.6%[142] - 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总额为203,45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20,174千港元下降7.6%[154]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19,26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4,918千港元大幅增长378.6%,主要由于拨回长账龄应付款项101,840千港元[156][167] - 公司本年度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净额为100,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的公平值亏损净额100,000港元有所改善[169] - 公司本年度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555,51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844,510千港元下降7.5%[144] - 公司本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3,43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12,434千港元下降22.1%[144]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无抵押票据总额约为13.15亿港元,占总资产的28%[182] - 公司上市票据的账面值为零,较去年减少1.24亿港元[183] - 公司金融机构借贷账面值为9.35亿港元,实际利率为6%[185] - 公司非金融机构借贷账面值为3.8亿港元,实际利率为10%[185] - 公司总借贷账面值为13.1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0.87亿港元[185]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为5.7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199] - 公司本年度毛利为3.43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199] - 公司本年度分部业绩为1.3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6%[199] - 公司本年度融资成本为1.1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5%[200] 市场表现 - 濮阳市场收益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17%,主要由于租金收入减少[35] - 钦州市场收益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28%,主要由于租金收入减少[37] - 洛阳市场的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8%,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减少[66] - 玉林市场的收益较上一财年增加约97%,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上升[68] - 淮安市场的收益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6%,主要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及租金收入减少[70] - 公司已就出售淮安市场的权益订立买卖协议[70] - 黄石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本年度收益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0.4%[173] - 盘锦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收益较上一财年增加约1%[17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已审阅并确认公司在年度内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9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确认全体董事在年度内均遵守该守则[87] - 公司独立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确认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与综合财务报表现草拟本相符[102] 股东与会议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2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并于2024年8月15日至8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04][105] 风险管理与对冲 - 公司定期监控人民币兑港元汇率波动,并准备有效的对冲机制以应对不利的外汇市场状况[90] 业务运营 - 公司已取得开发、建设、运营及收购农产品交易市场所需的所有必要牌照及许可,并聘用足够且具专业资格的当地员工以确保合规[91] - 公司与宏安集团签订总特许协议,允许宏安相关成员公司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授予物业许可[93] 经济展望 - 公司预计中国经济将在后疫情时期逐步恢复,但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可能抵消这一正面影响[63]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1 16:34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约325,000,000港元的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约162,000,000港元的毛利和约112,000,000港元的分部业绩,较2022年同期分别减少约10%和约7%[7] - 本期间,公司的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79,000,000港元,较上期减少,主要是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的减少[8]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本期內溢利约为8,000,000港元,较上期持平,公司录得公平值变动前经营溢利约为94,000,000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5,8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5%[10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全面虧損为186,2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0.2%[10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每股盈利为0.08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105]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6,08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112]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諮詢收入为12,122,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82,000港元有显著增长[126]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經營農產品交易市场的外部銷售为208,016,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3,322,000港元略有下降[129] 业务表现 - 公司在中国从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物业管理和销售业务[13] - 公司持续关注网络安全和数据欺诈或盗窃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35][36] - 公司推出了新的电子商贸平台以提升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效率[33] - 公司主要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内市场,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和中国房地产下行影响较小[62] - 公司将继续通过建立全国农产品交易网络来扩大业务,利用行业领先地位、易复制的业务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系统[62] -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农产品交易市场投资,扩展农产品网络,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冷藏设施,同时预计“一带一路”政策将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增长[63] - 公司通过与不同合作伙伴采取“轻资产”策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并探索电子平台发展,相信其业务策略和运营模式将为公司和股东带来长期利益[64]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资产总额约为46.01亿港元,净资产约为19.59亿港元[39] - 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5[39] - 本集团于2023年9月30日的计息债务总额约为13.41亿港元,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29%[40] - 本公司于2014年5月设立了10亿港元的中期票据计划[41] - 本公司发行的上市票据的账面值约为7.8亿港元,尚未偿还的金额为9千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尚未履行的资本承担约为1.79亿港元,为客户提供的担保约为2,720万港元[42] - 本集团抵押的投资物业、在建物业、持作出售物业和银行存款总额约为20.61亿港元[4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没有任何未了结的外汇合约、利率掉期或其他金融衍生工具[44] - 本集团的计息债务主要包括上市票据、金融机构借款和非金融机构借款,总额约为13.41亿港元[46]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22:00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324,693千港元,同比增长1%[2] - 公司毛利润为162,370千港元,同比下降9.8%[2] - 公司经营溢利为95,842千港元,同比下降16.4%[2] - 公司本期内溢利为15,840千港元,同比下降22.6%[3] - 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收益净额为2,737千港元,同比下降88.9%[2]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593,389千港元,同比下降26.9%[4]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848,963千港元,同比下降6.1%[4] - 公司权益总值为1,959,034千港元,同比下降7.9%[5]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08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销售收益为116,677千港元,同比增长7.9%[1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食品及农副产品销售收益为15,491千港元,同比增长1,158.7%[1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租金收入为102,637千港元,同比下降9.3%[1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5,643千港元,同比增长89.3%[1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国政府补贴为1,180千港元,同比下降75.1%[1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324,6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1,507千港元略有增长[19] - 公司经营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分部业绩为99,62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9,066千港元略有提升[19] - 公司物业销售的分部业绩为12,17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342千港元大幅下降[19] - 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4,600,61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15,193千港元有所减少[21] - 公司综合负债总值为2,641,57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87,781千港元有所下降[21] - 公司融资成本为57,98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4,691千港元有所减少[23]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7,86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0,028千港元有所下降[23] - 公司本期内溢利为15,8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461千港元有所下降[19]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4]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7,99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64千港元略有提升[2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0,92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548千港元有所增加[2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36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964千港元有所增加[2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89,159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6,105千港元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67,59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0,665千港元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2,288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1,608千港元有所增加[3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营业总额为325,0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2,000,000港元增加约1%[3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毛利为162,0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0,000,000港元减少约10%[3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分部业绩为112,0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000,000港元减少约7%[3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9,0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2,000,000港元有所减少[3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融资成本为58,0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5,000,000港元有所减少[35] 会计政策与准则 - 公司首次采纳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其修订本,涉及保险合约的会计政策[10] - 公司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的修订本,要求披露重大会计政策资料[10] - 公司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的修订本,明确了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动的区别[11] - 公司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订本,涉及递延税项的确认和披露[12] - 公司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订本,涉及国际税制改革——支柱二范本规则的临时例外[13] 市场表现 - 武汉白沙洲市场占地310,000平方米,为湖北省最著名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2022年荣获“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五十强”[41] - 黄石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42] - 随州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43] - 洛阳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6%[44] - 开封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8%[46] - 玉林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104%[47] - 钦州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48] - 徐州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49] - 淮安市场2023年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50] 资本与债务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总额为279,000,000港元,总资产为4,601,000,000港元,资产净值为1,959,000,000港元[56]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购回并注销了60,000,000港元的上市票据,未偿还本金金额为90,000,000港元,账面值约为78,000,000港元[58]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的资本承担为179,00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24,000,000港元有所减少[59] - 公司为客户的银行担保金额为27,200,000港元,涉及的或然负债为176,000港元[59] - 公司已抵押账面值约2,061,000,000港元的投资物业、在建物业、持作出售物业及银行存款作为银行借贷的担保[61]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的计息债务总额为1,341百万港元,其中上市票据账面值为78百万港元,实际利率为12%[64] - 公司金融机构借贷账面值为886百万港元,实际利率为6%,非金融机构借贷账面值为377百万港元,实际利率为10%[64] - 公司上市票据将于2024年9月到期,金融机构借贷将于2023年10月至2029年5月到期,非金融机构借贷将于2027年5月到期[65] - 公司通过公开市场于2023年10月购回了总额为20,000,000港元的上市票据,并于2023年11月2日注销[72] - 公司已完成购回并注销60,000,000港元的未偿还上市票据,尚余90,000,000港元未偿还[78] - 公司于2023年10月13日及10月20日进一步购回20,000,000港元的未偿还上市票据,尚余70,000,000港元未偿还[80][81] 人力资源与公司治理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共聘用1,116名员工,其中约98%位于中国[73] - 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采纳新购股权计划,旨在奖励合资格人士并鼓励其为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提升公司价值[74] - 公司将继续凭借行业领先地位、易复制的业务模式、完善的管理系统及优质客户服务,打造全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网络[75] - 公司已采取“轻资产”策略与不同伙伴合作,扩展中国运营,并探索电子平台发展以把握数据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机遇[77]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重视透明度、问责性、诚信及独立性,提升竞争力及运营效率[82] - 公司董事会已审阅企业管治常规,确认公司在本期间内遵守上市规则附錄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8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与集团管理层审阅及讨论集团于本期间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85]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7 16:38
公司业务 - 本年度公司营业额约为596,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273,000,000港元[6] - 公司在中国内地管理共计十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遍及湖北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及辽宁省多个省份[7] - 集团在过去一年中积极推动农产品交易市场信息化,通过自主研发的ERP管理平台,成功实现管理流程标准化,提升管理效率和节省人力成本[12] - 集团计划加大冷链、冷库、物流仓等设施在现有市场城市、大湾区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开发建设,以降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14] - 集团通过全国十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销售渠道,构建食品供应业务板块,为香港的餐饮、超市和街市提供食品,增加集团的收入来源[16] - 集团将继续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信息系统,优化盈利模式,开拓新市场,实现持续利润增长,同时采取轻资产业务策略,为批发市场业务创造更大附加值[17] 财务表现 - 本年度公司录得的營業額约为596,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了约31%[27] - 毛利为331,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了约27%[27] - 分部业绩为200,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了约34%[27] - 其他收益及其他净收入约为25,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了约2,000,000港元[29] - 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164,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了约15,000,000港元[31] - 銷售开支约为47,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了约14,000,000港元[31] - 融资成本约为118,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了约14,000,000港元[31] - 所得税约为9,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了约60,000,000港元[3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约为7,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了约1,000,000港元[38] 农产品交易市场 - 本集团在湖北省武汉市的白沙洲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一,占地面积约310,000平方米[42] - 武汉白沙洲市场被评为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前50名[43] - 本集团在湖北省黄石市的宏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运营表现稳健[46] - 随州市场的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约11%[49] - 河南省洛阳市场的营业额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减少,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52%[50] - 河南省濮阳市场由于农产品交易佣金的提高,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约33%[51]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场的营业额由于物业销售确认减少,较上一财政年度下跌约46%[55] - 江苏省徐州市场的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3%[59] - 江苏省淮安市场一期已投入运营,预计交易量将逐步改善[62] - 盘锦市场的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4%[63] 风险管理 - 集团将面临中度的环境风险,可能对农业生产和市场营运产生不利影响[69] - 新冠肺炎疫情对集团业务的影响逐渐消退,但市场仍在继续推行多项措施以保持卫生监控[70] - 本集团主要以人民币和港元计值,面临来自中国内地业务和部分以人民币计值的银行存款的外汇风险[78] - 本集团没有外汇对冲政策,考虑使用替代风险对冲工具以减少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波动风险[7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3.12亿港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约为49.15亿港元和21.27亿港元[72] - 2023年3月31日,计息债务总额约为14.02亿港元,占总资产的比率约为29%[7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尚未履行的资本承担约为2.24亿港元,重大或然负债约为32.8万港元[7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已抵押若干投资物业、物业存货和银行存款,用以担保某些银行借款[77] 公司治理 - 公司高级管理层包括黄家杰先生、翁智鸿先生、梁伟佳先生和吴绮雯女士[1][3][4][5] - 董事会具备均衡的技能和经验,确保满足公司业务需求[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没有任何业务或其他关系[2]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有额外会议安排,确保公司的整体企业治理[3]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所有提议的决议案均获得通过,投票结果已在公司和交易所网站上公布[188]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和架构[197] - 薪酬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审查和批准管理层的薪酬提案,提出关于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方案的建议,以及审查和批准与董事解
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8 22:04
财务表现 - 营业额为5.96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3%[1] - 毛利为3.30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5%[1] - 公平值变动及减值前经营溢利为1.44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9%[1] - 本年度溢利为1,850.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0%[1]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總額為17.380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4%[3,4] - 非流動負債為17.171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5.9%[3,4] - 物業存貨為13.237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7%[3] - 銀行及現金結餘為3.124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9.0%[3] - 合約負債為1.661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8.9%[3] 公平值计量 - 公平值是於計量日期市場參與者於有秩序交易中出售資產可收取或轉讓負債須支付的價格[10] - 非金融資產之公平值計量考慮到市場參與者透過使用其資產之最高及最佳用途或透過將資產出售予將使用其最高及最佳用途之另一市場參與者而產生經濟利益之能力[11] - 就按公平值進行交易之金融工具及投資物業以及於其後期間使用不可觀察輸入數據計量公平值之估值方法而言,估值方法應予校正,以使初步確認時估值方法之結果與交易價格相同[12] - 公平值計量根據公平值計量的輸入數據可觀察程度及公平值計量的輸入數據對其整體的重要性分類為第一級、第二級或第三級[13] 會計政策 - 本集團各附屬公司之財務報表所包含項目乃使用實體主要經營之經濟環境的貨幣(「功能貨幣」)計量,本公司之功能貨幣為港元[14] - 本年度應用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並無對本集團於本年度及過往年度之財務狀況及表現及╱或該等綜合財務報表所載之披露事項造成任何重大影響[15] - 本公司董事預期,應用所有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將不會對可見未來之綜合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17] 分部信息 - 本集團擁有兩項呈報分部:(i)經營農產品交易市場及(ii)物業銷售[18] - 本年度確認之每個重大收益類別包括物業租金收入、物業配套服務、經營農產品交易市場之佣金收入、物業銷售及食品及農副產品銷售[18] - 本集團的營業額為596,400千港元,其中物業租金收入為220,174千港元,物業配套服務收益為97,576千港元,經營農產品交易市場之佣金收入為94,915千港元,物業銷售收益為169,020千港元,食品及農副產品銷售為14,715千港元[18] - 本集团于本年度及上一年度按呈报分部划分的收益及业绩分析[19] - 本集团其他分部信息分析,包括资本开支、折旧等[23] - 本集团逾90%收益来自位于中国的外部客户,逾90%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25] 其他财务信息 - 本集团融资成本分析,包括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可换股债券利息等[26a] - 本集团员工成本分析,包括向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薪金及其他福利等[26b] - 本集团租金收入净额、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等其他项目[27] - 本集团所得税分析,包括香港利得税、中国企业所得税等[28]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29] 业务表现分析 - 本集团于本年度录得营业额约596,000,000港元,较上个财政年度减少约31%[33] - 本集团于本年度录得毛利及分部业绩分别约331,000,000港元及约200,000,000港元,较上个财政年度分别减少约27%及减少约34%[33] - 本集团于本年度录得其他收益及其他净收入约25,000,000港元,较上个财政年度减少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减少所致[34] - 本集团于本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64,000,000港元,较上个财政年度增加主要由于本年度新业务籌備成本增加所致[36] - 本集团于本年度融资成本約118,000,000港元,較上個財政年度減少主要由於本年度可換股債券之融資成本減少所致[37] - 本集团于本年度投資物業公平值之淨虧損約5,000,000港元,較上個財政年度減少主要由於武漢白沙洲市場之公平值減少所致[39] - 本集团于本年度物業存貨價值撇減約為6,000,000港元[39] - 本集团于本年度所得税約為9,000,000港元,較上個財政年度減少主要是由於本年度應課稅溢利減少所致[41]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7,000,000港元,較上個財政年度增加主要由於投資物業公平值淨虧損及出售按公平值列賬及在其他全面收益處理之金融資產之虧損減少所致[42] - 董事不建議派付本年度之任何末期股息[43] - 黃石市場的營運表現穩健[47] - 隨州市場的營業額較上個財政年度增加約11%[48] - 洛陽市場的業務表現令人滿意,但營業額較上個財政年度減少約52%[49] - 濮陽市場的營業額較上個財政年度增加約33%[50] - 開封市場的營業額較上個財政年度減少約31%[51] - 玉林市場的營業額較上個財政年度下跌約46%[52] - 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