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亚策略(08080) - 2025 - 年度财报
北亚策略北亚策略(HK:08080)2025-07-24 17:4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080[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Hamilton HM 11的Clarendon House,2 Church Street[12]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中环康乐广场1号怡和大厦16楼1618室[12] - 公司在2024年第三次获香港恒生大学“君子企业大奖”[33][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为1375299千港元,较2024年的1305420千港元有所增长[17] - 2025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303千港元,而2024年为亏损44790千港元[17]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7904千港元,2024年为亏损48735千港元[17] - 公司在2025财年录得综合亏损净额约790.4万港元,较去年的约4873.5万港元减少84%[21][25] - 公司本财年综合收入约为13.75亿港元,较去年的13.05亿港元增加5.4%[42][44] - 公司本财年录得综合亏损净额约为790.4万港元,较去年的4873.5万港元减少84%,撇除减值影响,本财年综合净溢利约为1095.3万港元[46][50] - 本财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7港仙,较去年的10.7港仙有所减少,2025年3月31日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3.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0.02港元[47][50]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财年收入约为12.37亿港元,较去年的11.48亿港元增加7.7%[52]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直接机器销售收入约为10.60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3%;备件和软件销售约为992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45.3%;销售支持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约为7714.6万港元,较去年增加44.5%[53]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财年净利润约为4209.9万港元,去年为净亏损约326万港元[54]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约为12.3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8865.6万港元或7.7%[5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直接机器销售收入约为10.60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393.3万港元或3.3%[5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零部件及软件销售收入约为9928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095.6万港元或45.3%[5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销售支援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约为7714.6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376.7万港元或44.5%[5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年度溢利净额约4209.9万港元,去年亏损净额约326万港元[56] - 租赁分部收入约为1.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59][62] - 租赁分部机器销售收入由去年1.16亿港元减少37.1%至7316.6万港元[59][62] - 租赁分部经营租赁安排收入激增82.9%,由去年2921.6万港元增至5343.1万港元[60][63] - 租赁分部融资租赁收入由去年874.4万港元轻微增长5.4%至本年度921.6万港元[60][63]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收入约28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9%,亏损净额约469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5.9%[67][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所得税支出为12207千港元,2024年为3945千港元[17] - 公司经营费用总额由去年2.75亿港元增加约4.6%至本年度2.87亿港元,费用与收入比率由去年约21.0%减至本年度约20.9%[43][4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为328名,2024年为338名;本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13733.4万港元,2024年为14787万港元[103][10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薪酬约为1767.6万港元,2024年为2193.8万港元[188][189] - 本年度应付集团高级管理层成员(董事除外)基本薪金及津贴589.3万港元,2024年为569.6万港元;花红88.8万港元,2024年为52万港元;雇主退休计划供款3.6万港元,与2024年持平;以股权结算之购股期权开支2025年为0,2024年为23.5万港元[1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1月中国政府的补贴方案推动公司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年初现有客户订单明显回升[23][25] - 公司租赁业务全年表现卓越,经营租赁分部持续增长[26][29] - 公司“Jarvix”品牌电子支付业务因消费者习惯变化收入下滑,但市场仍有增长空间[27][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依据“十四五”规划及大湾区计划,通过内部增长及外部收购扩大投资[31][35] - 公司东南亚办事处将扩大销售及工程团队,支持客户向中国境外拓展业务[32][35] - 公司电子支付业务将基于Jarvix平台向精选商户推出“先买后付”服务及新产品[32][35] - 公司设有资助计划鼓励员工提升技能,并审查薪酬政策[33][3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预计客户订单同比稳步增长[82][85] - 2025年底现有一代SMT机器将被NXTR取代,预计催生显著替换需求[83][85] - 公司将监控营运资金、毛利率及经营成本等关键财务指标[81][84] - 公司利用泰国及越南业务支持客户在东南亚扩张,并计划提升服务能力[77][80] - 租赁分部计划拓展短期融资方案(6 - 12个月)以加强风险控制[87][89]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及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分别下调至2.8%及3%,此前预测值均为3.3%[70][73] - 2025年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计放缓至3.7%,2026年为3.9%[70][73]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全年目标增长率为5%[71][73]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预计出货量调整至12.4亿部,同比增长0.6%[72][74] - 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增长25%,达20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20%,2030年预计达60%[75][79] - 2024年下半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超汽车总销量50%,2030年预计达80%[75][79] - 2024年中国电子制造业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贡献约为30%,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扩张[86][88]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张一帆女士44岁,2014年11月加入公司为执行董事,2016年6月23日被委任为公司主席,委任自2023年11月6日起再续三年[107][109] - 干晓劲先生63岁,2013年2月加入公司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2月23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委任自2024年12月23日起再续三年[108][110] - 徐广明先生60岁,2015年2月加入公司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2月9日再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3年2月9日起再续三年[111][112] - 雷德泉先生60岁,2024年10月加入公司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13] - 刘德泉60岁,2024年10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金融领域工作逾35年[114] - 蔡青37岁,2021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自2024年12月23日起再续三年[115][116] - 林家威57岁,2024年11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投资银行经验逾30年,会计及审核经验超3年[117][120] - 李振53岁,2014年12月加入公司任首席营运官,有逾20年项目管理经验[118][121] - 罗伟辉57岁,2013年6月加入公司任财务总裁兼公司秘书,有逾24年香港上市公司会计及公司秘书经验[119][122] - 公司努力维持高水准企业管治,遵循《企业管治守则》原则[1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部分例外情况外遵守所有守则条文及采纳建议最佳常规[125][128] - 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32][13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定期会议,全体董事获发至少14日会议通知[135][137] - 本年度举行11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平均出席率约为97%及100%[139] - 董事张一帆、干晓劲、徐广明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11,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1/1[140] - 董事梁显治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0/10,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1/1[140] - 董事陈立基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7,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1/1[140] - 董事蔡青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11,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1/1[140] - 董事刘德泉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7/7,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0/0[140] - 董事林家威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3/4,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0/0[140]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目标是提高股东长远价值,管理层负责日常运作[141][145] - 公司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47][150] - 董事会于2025年6月26日完成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评估,认为机制实施有效,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独立性[149][150] - 新任董事刘德泉和林家威分别于2024年10月14日和2024年11月13日取得法律意见并确认了解董事责任[153][154] - 梁显治于2025年2月19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立基于2024年11月14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7] - 刘德泉于2024年10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林家威于2024年11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7] - 全体董事通过出席研讨会或阅读资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56] - 公司就董事及高级人员可能面对的法律行动作适当投保安排并每年检讨[158][160] - 2025年全年,张一帆担任董事会主席,公司无首席执行官[159] - 董事应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144][145] - 现任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一方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任期[162][165] - 董事会成立了提名、薪酬和审核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订明职权范围[163][166]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至少由五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4][167]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出席率100%[172][173] - 提名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就董事委任或重新委任等事宜提出建议[169][171] - 公司收到所有董事年度确认,董事间无重大关系且无交叉任职[170][171]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至少由五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董事会采纳了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与守则条文相符[176]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薪酬政策和监督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176][177] - 薪酬委员会考虑可比公司薪酬、董事和高管时间投入等因素[17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未检讨及/或批准与股份计划相关重大事宜[183][185]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出席率100%[180][181]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出席率100%[20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梁显治、陈立基、蔡青、刘德泉、林家威,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5][196]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梁显治、陈立基、蔡青、刘德泉、林家威、张一帆、干晓劲,梁显治于2025年2月19日不再担任主席,刘德泉同日接任[178][186] - 集团高级管理层成员(董事除外)薪酬在100.0001 - 300万港元和300.0001 - 500万港元区间的人数2025年和2024年均为1人[194]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确保集团会计和财务控制充分有效,监督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财务报告流程等[198]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4次,至少2次与外聘核数师开会[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