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景新能源(08326)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集团收益约10.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7.661亿港元增加约34.4%[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集团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17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溢利约3280万港元增加约118.3%[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收益约10.29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7.661亿港元增加约34.4%[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7165.2万港元,2024年约为3282.2万港元[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未计股息前)约71,652,000港元转拨至储备,2024年为32,822,000港元[6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达78,701,000港元,2024年为54,890,000港元[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销售成本约为8.755亿港元,2024年约为6.696亿港元[21]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总额由2024年同期约3987.4万港元增加约19.4%至2025年约4761.8万港元[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调整为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站式增值解决方案及销售具有专利技术的光伏跟踪固定支架系统两大板块[16] - 公司利用为光伏电站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积累的优势,结合多种技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光伏跟踪控制平台[16] - 公司研发的高密度同频段无线通讯抗干扰技术,实现5公里区域范围内3台主机使用相同频段互不干扰,每台主机可带200台无线通讯跟踪控制器[17] - 公司针对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应用进行深度调研,将其应用于海上漂浮支架[17] - 公司针对已有钢索柔性支架,成立博士后工作站课题研究小组,数字化分析研究其抗风稳定系统[17] - 光伏多点电气联动跟踪支架通过地形适配算法可提升发电量12%以上[1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本年度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可再生能源业务[53][54]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于2015年第四季度开展,报告期内继续开拓该业务板块[153] - 公司再生能源业务范围包括太阳能光伏产品销售、工程设计及安装等[1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于2024年5月完成自愿有条件现金要约,8月完成按每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基准的供股[1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无)[57] - 公司按每两股获发一股的基准发行4.09亿股供股股份,筹集约3980万港元(扣除开支后)[94] - 公司拟将约1400万港元用于偿还关联方贷款,2190万港元用于EPC业务及光伏固定跟踪系统业务和公司一般营运资金[94] - 2025年3月31日,1400万港元用于偿还关联方贷款,2190万港元用于EPC业务及光伏固定跟踪系统业务,220万港元用于公司一般营运资金[94] - 吴建农先生及沈福鑫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膺选连任[70] - 建议于股东周年大会重选的董事无不可于一年内毋须支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72] - 本年度董事或其紧密联系人无于与集团业务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77] - 本年度无订立或存在涉及公司全部或重要业务管理及行政工作的合约[79] - 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退任,续聘决议案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9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除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101] - 2025年3月31日后,公司更新了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22] - 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之实缴股本十分之一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于要求提出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要求者可自行召开[145]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通知递交期间不早于股东大会通告寄发期翌日,不迟于大会日期前7日,且最短期限至少7日[15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30GW,同比增长35.9%[16] - 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占全球总量的40%[16] - 对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78%,最大客户占比约25%;对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25%,最大供应商占比约7%[69] - 2025年3月31日,吴建农先生于股份的好仓普通股数目为749,986,515,股权概约百分比为61.12%[82] - 徐水升先生被视为持有22,181,265股本公司股份,占比1.81%;沈孟红女士被视为持有7,393,755股本公司股份,占比0.60%[8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振捷有限公司持有739,375,515股股份,占股权约60.26%,吴建农先生实益拥有振捷有限公司96%已发行股本[84] - 要约人由吴建农先生、徐水升先生及沈孟红女士分别实益拥有96.0%、3.0%及1.0%[88] - 2024年要约于5月21日截止,要约人接获268,537,010股股份有效接纳,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及投票权的32.8%[88] - 要约截止后,要约人及一致行动人士合共持有、控制499,991,010股股份,约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1.12%[88] - 2024年9月24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可予奖励的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0%,即122,700,000股[89] - 可授予服务提供者的奖励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5%,即61,350,000股[89] - 任何12个月期间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或其他股份计划可授予一名参与者的奖励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90]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2024年9月24日起10年[91] - 自股份奖励计划采纳至2025年3月31日,受托人购买62,075,000股已发行股份[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报告日期,无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奖励股份情况[91] - 本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具名公司秘书王子敬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高级管理层有3人,薪酬均在100万港元或以下[132][1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法定核数服务应付外聘核数师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费用为75万港元[135] - 公司董事有责任按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采用持续经营方式编制[134]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通过审核委员会持续检讨其有效性[136] - 公司制定一系列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涵盖主要营运范畴,持续优化内部组织架构[138] - 公司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董事会确保公司有充足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139] - 公司目前未设内部审核职能,认为委任外聘独立专业人员执行更具成本效益[140] - 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内部审核职能的必要性[140] - 年内,董事会委任哲慧企管专才有限公司进行内部监控检讨,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40] - 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批准ESG报告[155] - 公司ESG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对ESG的管理方针、策略等内容[153] -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柴油消耗量增长,废气排放量小幅上扬,但达成废气排放目标,承诺下个报告年度将各项废气排放物总量及密度控制在2025年基准水平的90%至120%之间[176] - 2025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739.10千克,2024年为668.45千克;硫氧化物排放总量1.28千克,2024年为1.13千克;颗粒物排放总量70.82千克,2024年为63.98千克[177] - 2025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密度0.135千克/平方米,2024年为0.122千克/平方米;硫氧化物排放总量密度0.0002千克/平方米,与2024年持平;颗粒物排放总量密度0.013千克/平方米,2024年为0.012千克/平方米[177] - 报告期内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加82.97%,排放密度增加80.00%,未达成排放目标,承诺下个报告年度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控制在2025年基准水平的90%至120%之间[178] - 2025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中,车用柴油排放114.9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63.60公吨;车用汽油排放109.8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131.71公吨[181] - 2025年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中,外购电力排放715.4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315.10公吨[181] - 2025年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中,弃置废纸排放11.6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8.24公吨;商务差旅排放51.4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23.66公吨[181] - 2025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1,003.2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548.31公吨;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密度0.1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2024年为0.10公吨/平方米[181] - 报告期内公司废纸弃置量较上一年度增加40.70%,无害废弃物总量及密度分别下降44.79%和50.00%,达成目标,承诺下个报告年度将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控制在2025年基准水平的90%至120%之间[184] - 2025年无害废弃物总量112.46公吨,2024年为203.69公吨;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0.02公吨/平方米,2024年为0.04公吨/平方米[185] - 2025年能源消耗总量为1,998,757.10千瓦时,2024年为1,300,023.28千瓦时;能源消耗总量密度为364.55千瓦时/平方米,2024年为237.11千瓦时/平方米;公司计划下个报告年度将总能源消耗密度减至或维持在2025年基准水平的90% - 120%[190] - 2025年水源消耗总量为14,782.64立方米,2024年为2,267.14立方米;水源消耗总密度为2.70立方米/平方米,2024年为0.41立方米/平方米;公司计划下个报告年度将水源消耗总量和密度减至或维持在2025年基准水平的90% - 120%[194] - 2025年包装材料使用总量为20.47公吨,2024年为1.46公吨;包装材料使用总量密度为0.0037公吨/平方米,2024年为0.0003公吨/平方米;公司计划下个报告年度将包装材料使用总量和密度减至或维持在2025年基准水平的90% - 120%[196] - 2025年车用柴油消耗399,080.14千瓦时,2024年为247,157.71千瓦时;2025年车用汽油消耗446,717.92千瓦时,2024年为500,355.70千瓦时;2025年外购电力消耗1,152,959.04千瓦时,2024年为552,509.87千瓦时[190] - 2025年木托盘使用量为15.39公吨,纸箱为2.34公吨,木档为1.84公吨,缠绕膜为0.90公吨,2024年缠绕膜使用量为1.46公吨,木托盘、纸箱、木档2024年数据不适用[196] - 公司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使缠绕膜使用量同比锐减38.36%[195] - 公司业务特性决定运营中未产生重大有害废弃物,未设立相关环境目标[188] - 公司为减少电力消耗,生产中采用节能电机,关闭不必要照明和电器设备,加强加工过程监察提高产品合格率[190] - 公司鼓励员工节约用水,如用水后关好水龙头[194] - 公司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ESG议题,按TCFD建议进行披露[199] - 报告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遵守强制披露规定及“不遵守就解释”条文[162] - 董事会对ESG策略及汇报承担整体责任,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企业风险评估[163] - 公司成立ESG工作小组协助董事会监督及推动ESG策略实施[163] - 公司采用系统方法进行年度重要性评估,沿用上个报告年度的重要性矩阵图[167] - 重要性矩阵图涵盖产品责任、供应链管理、劳工准则等16项ESG议题[168][170] - 公司管治架构包括董事会、ESG工作小组和职能部门,各有职责[165] 公司人员信息 - 吴建农63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及管理[43] - 沈孟红49岁,2015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10月18日获委任为监察主任[44] - 徐水升60岁,2015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及管理[45] - 王肖雄65岁,2016年2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核数、财务